“医生,我老婆最近头晕、浑身无力,好像不是普通的感冒,你快看看是怎么回事?”
凌晨两点,小马带着身体不适的妻子来到了急诊科。
虽然小马的妻子年纪不算大,但医生还是立即安排了颅脑 CT 检查,首先排除了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的情况。而在测量血压时,却发现她的高压正常,低压却在105mmHg,属于低压偏高的情况。
后经医生诊断,小马妻子的症状是血压低压高而引起的。
低压高是造成许多人最终出现肾损伤、脑出血,甚至中风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且在生活中低压高者也很多,特别是有些中青年人,低压异常地高,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低压高到底有多恐怖!
今天小妙就给大家说说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的低压偏高,又该怎样去面对和应对。
一、“低压高”要怎么辨别?
血压测量是常规体检必备项目,很多人往往注意高压,却忽略了低压高的情况。
那到底什么是低压高?哪些原因会引起低压高?
低压,即舒张压,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血压收缩压<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60毫米汞柱则称为低血压。我们的心脏有舒张功能,当心脏连接的大血管因为弹性收缩,推动血液向前流动,而血管内仍保留压力,低压就会增高。
引起低压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脉弹性好
血管弹性越好,心脏收缩期血管内所储存的能量就越多,血管内舒张压力就越高。
2、外周血管阻力增大
常见于肥胖、酗酒、精神紧张、精神压力大等情况,由于血管斑块沉积。导致血管壁出现阻力,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就会使心脏收缩期血液流向全身的量减少。
3、心率增快
职场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饮用了浓茶、浓咖啡等,都会导致心率增快,心脏舒张在动脉内滞留血液较多,引起低压升高。
二、“低压高”可怕在哪里?
不少人认为血压高指的只有高压高,但其实不管是低压高还是高压高,都属于血压高,对健康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
低压高常见于年轻人,若不注意控制,可能引起肾损伤等问题。血压和肾脏密切相关,肾发生损伤,血压控制更不稳,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低压长期不稳,可导致肾萎缩,引起肾功能不全。
同时,若低压高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发脑部血流量突然暴增,最终甚至可能引发中风。
不论是高压高,还是低压高,都应该引起关注,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控制,遵循医嘱服用药物。
三、如何预防“低压高”?
控制血压需要增强自我管理,以预防为先,提高降压意识。
·定期监测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一般情况下,若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结果都超出正常范畴,应开始生活干预及药物治疗。
·戒除烟酒
饮酒、吸烟是血压不稳的危险诱因,酒精及烟草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都可导致血管收缩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高。
·合理运动
适量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压力,帮助控制体重,稳定血压发生率。运动不但客户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以有效锻炼心肺功能,锻炼骨骼肌肉,提高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清淡饮食
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在去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就建议大家,成年人每天摄入盐不应超过5克。
·坚持吃药
确诊为高血压后,记住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停药,这对血压控制非常关键,否则容易血压不稳,对身体脏器造成危害。
四、吃降压药真的会伤肾吗?
有人担心“是药三分毒,吃降压药会伤肾”。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福德表示,不服降压药,导致血压波动,对肾脏的伤害可能更大。
常用降压药,一般包括钙拮抗剂、普利类的降压药、沙坦类的降压药等药物,对肾脏并无不良影响,按时服用降压药,能稳定血压。若血压控制稳定,反而还有利于保护肾脏。
但是,某些降压药中含有利尿剂类成分,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反应,因此这类药物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擅自停药或换药,对肾脏的破坏性很大。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显示,推算的我国高血压人群多达2.45亿,这其中可能就有很多低压高的人。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低压高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参考资料:
[1]《【科普】血压高压正常,低压偏高是什么原因?》.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1-10-12
[2]《到底是高压高危险,还是低压高危险?》. 人卫健康. 2020-06-05
[3]《血压控制不好,对肾伤害更大!这份降压护肾攻略请收好~》. 北京卫视养生堂. 2018-11-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