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口感好,但外面卖的成品,我很少买来吃,因为很大一部份鱼丸,淀粉占了很大一个比例,吃在嘴里,很难吃到鱼的那种鲜美,我家的鱼丸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动手做的,有朋友说,鱼丸不好做,其实只要掌握好比例与方法,你在家也可以做出弹力十足,口感鲜嫩的放心鱼丸。龙利鱼没有杂刺,很适合做成鱼丸,很不错的口感,一起来吧。
鱼丸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台湾一带经常烹制的传统名点,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沿海人们不可少的海味佳肴。根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好吃鱼,他统一全国做了皇帝后,每餐必要有鱼,但又不能有刺,如有鱼刺则赐厨师死,有好几个厨师为此丧命;而烧鱼肉汤,又怕有诅咒秦始皇“粉身碎骨”之嫌。有一天,厨师制作御膳,见到鱼又胆怯又发狠,就用菜刀背砸鱼发泄。一下两下,砸着砸着,他惊奇地发现,鱼刺鱼骨竟自动露了出来,鱼肉成了鱼茸。正在这时,宫中传膳了,厨师急中生智,拣出鱼刺,顺手将鱼茸捏成丸子,不假思索就投入已烧沸的豹胎汤中,氽成了丸子。不一会儿,一个个色泽洁白,柔软晶莹,尝之鲜嫩的鱼丸浮于汤面上,呈到了秦始皇面前。始皇一尝,极为称赞,下令给予奖赏。后来,这种做法从宫廷渐渐传到民间,称为“氽鱼丸”,也就是鱼丸。当然,关于鱼丸来历的传说还有很多,如福州七星鱼丸、晋江深沪鱼丸、彭城鱼丸、陆丰甲子鱼丸等等,都有其历史传说。
不同地域的鱼丸由于其用料和制作过程差异也各有特色,在此简单介绍,也可以根据自己口味选择。福州鱼丸是以鱼肉做外皮的带馅丸子,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晋江深沪鱼丸选用鳗鱼、马加鱼、嘉腊鱼、敏鱼和五香肉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千锤而成,形状有圆形、块状、鱼形各种,坚韧雪白,质地柔软,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下锅膨胀力强,不易变质,入口鲜美清脆。温州鱼丸外形为不规则的条状,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以新鲜的鮸鱼肉为主料,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用刀刮成鱼蓉,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白淀粉,拌入姜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下锅时,将鱼肉用手指挤成条状放进事先烹调好的沸水中,烫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潮州鱼丸体积较大,白色,用较贵价之鱼肉制成,这种鱼丸以香港仔出产的最为知名。罗定鱼丸鱼丸用鱼胶捏小丸在沸水中滚熟;鱼骨丸是将鱼骨、鱼皮剁碎成茸,再加调味料捏成小丸炸至酥脆而成;鱼腐用鱼胶捏小丸在花生油中油炸至淡金黄色即可捞起。港式炸鱼蛋用油炸过的,外层金黄色,由较便宜的鲨鱼肉制作。台湾鱼丸选新鲜的鱼,取鱼肉的部份,部分则会夹杂鱼刺,然后在低温状态下绞成鱼绞肉,再把绞肉和盐加入木研钵里,将鱼绞肉用力捶打,鱼肉里的盐溶性蛋白会重组成网状结构,最后变成绵细而有光泽的鱼浆。再将鱼浆用汤匙挖成球状,下沸水中即可煮成鱼丸。日本竹轮是空心圆柱状,直径2厘米,长4至6厘米,头尾浅黄色,中间棕色,有皱纹状表面,像被烧烤过一样。三沙鱼丸很有名气,它是用鳗鱼、鲨鱼、马鲛鱼或其它鱼的肉在臼中捣成茸,加淀粉搅拌均匀制成的,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鲜香,富有弹性。在制作鱼丸时,是用刀刮出鱼茸做的,讲究的要在菜板上垫块生猪皮,鱼肉刮完时刺最后全会陷在肉皮里,也不会刮出菜板的渣子。
材料:龙利鱼,姜汁,盐,蛋清,玉米淀粉,西红柿,花生油。
做法:
1、购买新鲜的龙利鱼,清新干净,剔出鱼肉。
2、把龙利鱼肉切成小块。
3、放到料理机里,打成鱼泥。
4、放到盆里,加入姜汁、蛋清、淀粉。
5、用手搅打上劲。
6、锅里放水,烧到八成热。
7、用手抓一些搅打好的鱼泥。
8、用手虎口挤出鱼丸,圆圆形状。
9、用另一只手把鱼丸放入锅里,这个过程一定要小火,锅不能开。
10、把鱼丸煨熟,用漏勺捞起。
11、西红柿清洗干净,切成小块。
12、锅里放油,放葱爆香。
13、下入西红柿丁煸炒。
14,放入一些水,放入鱼丸烧开,改小火。
16、微火烧5分钟,加盐调味。
17、出锅盛入碗中。
峰儿提示:
1、制作鱼丸的鱼肉,最好用新鲜的。
2、鱼肉、盐、水三者的比例要适当,盐和水过少,鱼绒无粘性,汤易浑浊,如果过多,鱼丸易变硬沉底浮不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