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于通缩、宏观杠杆率、货币政策,央行全面回应

0
分享至

如何看待3月通胀读数偏低与金融数据高增形成背离?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大收大放”对我国货币政策有何影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有进有退”?在信贷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宏观杠杆率是否能保持稳定?

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答记者问,并详细回应了上述热点问题。

金融靠前发力、资管资金回流表内助推M2上升

3月份,M2-M1剪刀差继续扩大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3月末,M2余额是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低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M2增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M1的余额是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比上月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了0.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解释,M2的增速比较高,主要是金融体系靠前发力,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派生的货币相应增加。一季度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高峰,过去两年,一季度新增的贷款大约占全年新增贷款的40%。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放也比较多,各项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同时,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增加也比较多,一季度,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2.42万亿元,同比多4986亿元。其中,政府债券投资增加了1.79万亿元,占全部债券投资增加额的74%,这与金融机构支持政府债券靠前发行有关。

此外,资管资金回流表内也是M2上升的重要原因。

阮健弘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市场有所波动,实体部门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理财等资管产品的资金转回表内,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推升了M2的增速。

3月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合计94.7万亿元,较年初减少了1.6万亿元,同比增速为-4.2%,较上年同期低8.1个百分点。

“如果把表内和表外合并,综合来看社会的广义流动性,3月末,流动性总量同比增长是10%,较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比M2的增速低2.7个百分点,整体看广义流动性增长还是比较平稳的。”阮健弘说。

对于M1的增速相对较低,阮健弘指出,一方面,宏观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存款产品,部分企业加强存款资金的管理,持有的活期存款相应减少。

一季度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是33.8%,较上季上升了10.3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

3月通胀读数偏低与金融数据高增形成背离,由此也引发了对通缩的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对“通缩”提法要合理看待,通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的特征,且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

邹澜指出,经济基本面和高基数等因素使得近期物价有所回落。一方面,供给能力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物流畅通保障到位,特别是“菜篮子”、“米袋子”供给充足。另一方面,需求恢复较慢。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消费意愿尤其是大宗消费需求回升需要时间。

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仍然低于疫情前27%左右的水平。

此外,基数效应也有影响。邹澜进一步指出,去年3月国际油价暴涨和国内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也带来高基数扰动。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与物价回落并存,本质上受时滞影响。稳健货币政策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去年以来支持稳增长力度持续加大,供给端见效较快。但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效应传导有一个过程,疫情反复扰动也使企业和居民信心偏弱,需求端存有时滞。总体看,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实际上反映出供需恢复不匹配的现状。

邹澜认为,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下半年物价涨幅可能逐步回归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型走势。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平衡,坚持稳健取向,保持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创造良好货币环境,更好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继续支持粮食、能源等民生物资保供稳价,关注劳动力市场供求、海外高通胀传导等因素的可能影响,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是平稳有序的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出现了“大进大出”和“大收大放”的情况,但我国货币政策一直是以我为主、精准有力并保持稳健。

邹澜表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始终坚持稳健的调控理念。近几年,国内外面临的超预期冲击较多,货币政策一直坚持稳健的取向,量价一直都是适度和比较平稳的,应对了来自内外部的多重冲击,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

二是以我为主,把国内目标放在首位。我国是超大型经济体,必须主要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和物价形势进行调节,自主把握货币政策。去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持续大幅加息,考虑到当时我国经济总需求疲弱,我们没有简单跟随加息,而且还先后两次引导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累计下行了20个基点,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行了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

三是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为以我为主创造条件。汇率机制缺乏灵活性是约束货币政策自主性、在宏观上导致经济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原因。我们坚持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为提升货币政策自主性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及时释放外部压力,增大了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开展调控的空间。

四是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力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我们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内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精准有力加强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

除了总量政策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使用较多。截至3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共是17项,余额大约6.8万亿元。

邹澜表示,央行在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延续和退出的时候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结构矛盾,比如小微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商业银行快速提升这些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因此多数的结构性工具是阶段性工具,设立时都有明确的实施期限。在实施期结束时,如果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或者商业银行服务意愿和能力已经有效提升,结构性工具完成了政策目标,就会按期及时退出。”邹澜称。

邹澜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是平稳有序的。工具退出指的是中央银行不再新发放资金,但已经发放的存量资金可以继续使用,最长使用期限可以达到3到5年,也就是说工具的机制设计本身就是缓退坡的。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再贷款、再贴现等长期性工具的稳定性,同时实施好多项仍在实施期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持续的支持。

季节性原因导致宏观杠杆率回升

宏观杠杆率是总债务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随着经济增长波动的加大,宏观杠杆率也相应出现了快升和快降的现象。

比如,2020年上半年疫情冲击导致我国的GDP出现负增长,受此影响,宏观杠杆率也出现阶段性快速上升;再比如,2021年我国经济恢复较快,上半年GDP增速达13%,宏观杠杆率也相应回落;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是281.6%,比上年高了9.6个百分点。

“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是289.6%,比上年末高8个百分点。”阮健弘介绍,当前宏观杠杆率的回升,有一定的季节性原因。

“从历史数据来看,宏观杠杆率的变化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往往在一季度比上一年回升较多,增速是全年各季的首位,这一季节特征与信贷投放和经济增长的季节特征是密切相关的。”阮健弘说。

近年来,在非金融部门的新增债务中,新增贷款占比基本上都保持在70%以上,因此贷款的投放节奏对宏观杠杆率的变化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阮健弘进一步指出,一季度是信贷投放的高峰,2021—2022年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占全年贷款的比重是40%左右,同期受春节因素影响,一季度GDP的规模往往居全年各季度的低位。“也就是说,信贷投放的季度高位和GDP增长的季度低位这两个季节性的特征相互叠加,导致一季度的宏观杠杆率会出现上升比较多的情况。另外,今年一季度,经济仍处于恢复的过程当中,金融体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政府债券发行前置等因素也强化了宏观杠杆率的季节特征。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势头良好,这将有助于全年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

阮健弘认为,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既客观的反映了外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扰动,也体现了逆周期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逆周期调控政策加大实施力度,这些政策对债务的增长影响会体现在当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相对滞后一些,这就导致了经济增长与债务增长出现了短期不匹配的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之间,西贝开始炒菜,后厨现场被直播,记者试吃表情一言难尽

一夜之间,西贝开始炒菜,后厨现场被直播,记者试吃表情一言难尽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12 20:59:27
报复来了!波兰为乌克兰开放领空袭击俄本土

报复来了!波兰为乌克兰开放领空袭击俄本土

史政先锋
2025-09-12 21:20:05
金正男之子金韩松:父亲根本不涉政治,始终嘱我彻底忘却身世羁绊

金正男之子金韩松:父亲根本不涉政治,始终嘱我彻底忘却身世羁绊

李博世财经
2025-09-14 09:45:17
世锦赛女子100米栏:吴艳妮首秀13秒12,小组第5无缘半决赛

世锦赛女子100米栏:吴艳妮首秀13秒12,小组第5无缘半决赛

全景体育V
2025-09-14 10:14:42
杨采钰正式官宣了,晒出老公正脸,男方花75万元包下游轮度假

杨采钰正式官宣了,晒出老公正脸,男方花75万元包下游轮度假

影视口碑榜
2025-09-12 17:00:09
第一家中美合资药企卖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第一家中美合资药企卖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健识局
2025-09-13 23:28:00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周志红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周志红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3 22:36:07
事态严重了,日本连开3枪,蔡英文已离岛,解放军通牒发往东京

事态严重了,日本连开3枪,蔡英文已离岛,解放军通牒发往东京

梁讯
2025-09-13 22:58:34
辽宁摄影金像奖获奖者李靖作品确定模仿抄袭!被收回相关荣誉

辽宁摄影金像奖获奖者李靖作品确定模仿抄袭!被收回相关荣誉

南方都市报
2025-09-14 10:27:06
重庆市两名干部被“双开”

重庆市两名干部被“双开”

极目新闻
2025-09-14 14:28:16
“乱港分子”周庭,弃保潜逃加拿大,扬言永不回国,现如今怎样

“乱港分子”周庭,弃保潜逃加拿大,扬言永不回国,现如今怎样

博览历史
2025-09-13 21:50:07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象视汽车
2025-09-14 07:00:13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农村!戴LV眼镜钻鸡窝收鸡蛋,和农妇没啥区别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农村!戴LV眼镜钻鸡窝收鸡蛋,和农妇没啥区别

小兰聊历史
2025-09-12 18:05:30
央视专访詹姆斯完整版:白岩松感谢老詹6年前为中国说话

央视专访詹姆斯完整版:白岩松感谢老詹6年前为中国说话

罗说NBA
2025-09-14 07:51:45
震动美国的刺杀案凶手,被慈父大义灭亲了!

震动美国的刺杀案凶手,被慈父大义灭亲了!

新民周刊
2025-09-14 13:06:37
知名餐饮品牌大量关店,曾是业界排队王!上海情况如何?网友:是预制菜吗?

知名餐饮品牌大量关店,曾是业界排队王!上海情况如何?网友:是预制菜吗?

上观新闻
2025-09-14 13:24:18
女子坐到纹身展评委身上做不雅动作,合肥警方介入!主办方:是表演才艺,我们也没想到

女子坐到纹身展评委身上做不雅动作,合肥警方介入!主办方:是表演才艺,我们也没想到

潇湘晨报
2025-09-14 13:09:42
中美日三国平均寿命差距悬殊:日本84岁、美国79岁,中国令人意外

中美日三国平均寿命差距悬殊:日本84岁、美国79岁,中国令人意外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4 11:08:15
65张活久未见的照片,太神奇了!

65张活久未见的照片,太神奇了!

中国艺术家
2025-09-14 05:26:31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云舟史策
2025-09-13 07:37:04
2025-09-14 15:24:49
第一财经资讯 incentive-icons
第一财经资讯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230435文章数 6200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骑车过有14条减速带的地道摔死 工作人员回应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骑车过有14条减速带的地道摔死 工作人员回应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时尚
亲子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衣服“买精不买多”,日常准备这几款单品,简单舒适又大方

亲子要闻

父母偏心会偏向哪个孩子?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