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正博士是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1929年出生于印尼,祖籍中国福建省莆田市。
李文正创立并经营多家银行,印尼私营银行的前四大银行都是他的杰作。因为在银行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影响力,李文正被誉为“印尼钱王”。
一个人没有本钱能不能成就一番大业?
印尼华商李文正证明“能”。
他白手起家,拉上“咖啡大王”、“胡椒大王”、“橡胶大王”、“烟草大王”一起入股。
这几位“大王们”自带客户资源,协助李文正成为了“印尼钱王”,谁看了不喊一句“牛”!
上世纪90年代,印尼经济衰退萧条,又遭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李文正不断开辟新赛道,让其创立的力宝集团经营领域多元延伸,不断壮大。
李文正的创业故事极富传奇,不过他的方法并不神秘。
1929年,李文正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东爪哇省,不过5个月大就被带回祖籍地福建莆田,并在那里生活了六年。
他从1950年开始在印尼经商,在几乎没有资本的情况下进入银行业,一步步成长为金融巨子。
1983年被《亚洲金融》杂志评选为“最杰出的银行家”,是印尼乃至东南亚家喻户晓的“钱王”。
01
生逢乱世,“我要开一家银行”
李文正的人生传奇发生于和平时期,而在开启这部传奇之前,他在乱世之中磨砺了二十年。
李文正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身份是银行家,成为一名银行家是他从小的梦想。他在中国大陆经历了金融系统的崩溃,深刻体会到银行业的重要性。
回印尼后他两度创业:
一次是帮岳母经营一家商场,三年就将其做成当地最旺的百货公司;
之后,他又独自进军航运业,从1条船做到18条船,生意兴隆。但很不幸,1959年,印尼政府宣布进行货币改革,将储户的存款去掉一个“0”,但要求欠债人按改革之前的数额偿债。
这场改革让李文正险些即刻破产,好在他平时信用好,债主们给了他两年宽限期,并免去了相应利息。
这之后,李文正想开银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很快付诸行动。
李文正拥有雄心,但却没有从业记录,只能先控股一家有背景的银行。不久,一位同乡介绍给他一家望加锡地区望族创办的银行——繁荣银行。该银行总资产约为300万美元,资本金为10万美元,资质不错,但经营不善,原股东愿以20万美元出售66%的股份。
李文正觉得交易条件不错,他自己没有多少资金,便去游说介绍人以及“客家帮”的几位大佬入股。
事情谈成了,而他则被众位股东推选为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02
建设了伟大的银行
初掌繁荣银行时,李文正对于银行事务还很陌生,上班第一天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但此后15年里,他日日精进,一步步成长为大银行家。
李文正的银行传奇是从学习会计开始的,他聘请渣打银行会计主任为老师,学了一年时间,终于搞明白了各项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报表。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除了问老师之外,还会到基层观察员工作业。
一年苦修之后,李文正掌握了银行业的专业知识,同时理清了整体运作流程以及相应问题,其后他开始对繁荣银行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流程方面:他精简工作流程,并将服务方法和收费合理化。
业务方面:他带领团队大力拓展新客户,具体方法是,让银行的股东和经理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成为客户,然后激励这些新客户邀请其亲朋好友成为客户,用“先易后难、从小到大、由近而远”的方法编织一张关系网。印尼华人大都经商,因此用这种方法拓展客户最有效。
此后,他们又成功说服“咖啡大王”、“胡椒大王”、“橡胶大王”等加盟,而这些股东都自带客户。
1963年,带着诸位股东的委托,李文正收购了宇宙银行,并依照运作繁荣银行的经验进行改革。与之前不同的是,他调整了利息,将存款利息调高半厘,贷款利息调低半厘,比其他银行更具吸引力。
这样运作了一年后,宇宙银行成为印尼最大的华资银行,分支扩张到万隆、三宝垄、泗水、玛琅、望加锡、巨港、棉兰等地。此外,宇宙银行还与国家贸易银行合作,获得了外汇业务牌照。
之后,李文正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要做一个成功的银行家,只要赚钱就可以,还是要做一个好的银行家,去建设一家伟大的银行?
这个问题到1975年有了答案,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帮其成就伟大的合作伙伴。
03
想大才能做大
新合作伙伴叫林绍良,是印尼的“烟草大王”,而烟草行业是当时的支柱型产业,其产业链长、市场广、涉及人口众多。
因此得到林绍良的加盟,就等于拿下了整个烟草产业链。
两人谈了三小时之后,林绍良接受了李文正的合作提议,邀其加入自己控股的三家银行之一,并无条件给予17.5%的股份,而李文正选择了三家银行中经营最差的中亚银行。
中亚银行是一家具有官方背景的银行,其中一位退役将军持股10%,苏哈托总统的一对儿女持股30%,其余股份则属于林绍良。
这家银行资信不错,可惜管理太混乱,李文正觉得自己有能力将其带上正规。
履新之后,他首先对三项基础制度进行了改革,包括工作流程、会计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他对三项基础制度进行了改革,包括工作流程、会计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进行上述三大改革的同时,李文正还在业务上进行大规模布局将其总结如下:
首先,他划定了六个重点行业,包括纺织业、烟草业、食品业、建筑材料业、汽车零件业、自行车零件业,并专门寻找有相关行业背景的人担任分支经理,而每位分支经理上任前都要接受特定培训,并做出10个重要客户。
其次,他依据纲举目张的原则全面拓展地方分支,先建立了11个区域性业务中心,之后顺着区内商贸流向,在重点商业城市再设分支,而后则在区内的其他城市以及县级市开设分支。
再次,他于1977年合并了两家小银行,以壮大中亚银行规模,从而获得经营外汇的牌照,这就为争取有外贸业务及对外投资的客户奠定了基础。
最后,他推出了一项震撼业界的杀手锏——次日到账服务,不过要求汇兑双方必须都是中亚银行的客户。
在李文正的领导下,1975年~1990年,中亚银行的总资产从10亿盾飙涨到7.5万亿盾,是印尼第五大银行,也是印尼央行之外的第二家商贸支付清算中心。李文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股东林绍良始终站在李文正的背后,除了支持还是支持,除了信任还是信任,对外人永远讲:“我不懂银行,李文正才懂银行。”
这样的合作堪称典范,难怪中亚银行能跳出繁荣银行和宇宙银行的局限,做到这么大。
04
转战房地产
1983年,他被《亚洲金融》杂志评选为“最杰出的银行家”。
与林绍良分家后,他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房地产领域,而做此选择一开始是被逼的——1990年,印尼经济陷入衰退,大量企业还不起贷款,力宝银行被迫接受了三块大面积土地。
这三块土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且都是荒地,如何处置让人头疼。为了寻找出路,李文正跑到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台北和深圳进行考察。
一圈考察之后,他想出了解决办法,并于随后开发了三个经典案例。
第一块地:“首都西部中高级生活区”,专门针对工业区的中高级管理者。
第二块地:规划了4个工业园区,分别以成本价租给日本住友商社、韩国现代集团、台湾厂商和自己的力宝集团,他在园区内大力兴建生活区,把学校、医院、酒店、购物广场、自来水厂等都建了起来。为了照顾园区内占多数的日本人,他还通过日本三井商社建了一个“小东京”城市综合体,日本超市、日本商场、日本餐饮、日本酒店、日语学校一应俱全。
经过这样一番建设,该地块的房价如今已经涨到了每平米500美元。
第三块地:该地块有500公顷,距离首都约60公里,比上一个地块更荒僻,而且缺水,不适宜人类居住。最初,李文正让这块地给难住了,觉得干什么都不合适。后来,受一次扫墓的启发,他突然明白:这里可以做墓地!
这三个案例表明了李文正的一个理念:企业家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生意的本质。
经营房地产时,李文正喜欢长期持有地产,而不喜欢不断地盖房卖房,他说,“熟地的升值空间比生地大很多。”这样的理念让他在1991年、1995年和1998年的经济危机时获得了大量土地,因为这时候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都为土地。
而危机过后,经济复苏,土地又成为升值最快的最优资产。
最终,李文正成了一个“没有银行的银行家”,不过他所缔造的银行业传奇不会就此湮灭。
05
一场持续70多年的爱情,一位好伴侣
李文正育有3男3女,四世同堂,这一切都源于一场持续了70多年的爱情,甚至以上创业传奇也源于这场爱情。
李文正年轻时曾在南京读书,当时他的印尼女友李丽梅就陪着他。可是,要娶李丽梅障碍重重,双方家长都不同意。
李文正的父亲反对,是因为他已经为儿子选定了一门亲事,况且,时人一般认为同姓不应该结婚;李丽梅的母亲则也拿“同姓不婚”来反对,不过其更深层的理由是——李文正是一个“浪子”,到处惹事生非,怎么能把女儿托付给这样的人!
面对双方家长的反对,李文正没有放弃自己的爱情梦想,他用坚持和智慧打动了两位老人。
女友的母亲是一位女强人,在丈夫去世后独当一面,在任抹市拥有一座当地规模最大的商店,李文正与这位准岳母的初次见面就在店里。见面之后,岳母对他非常冷淡,但他并不气馁,而且很快找到了说服岳母的办法。
“真可惜,真可惜,真浪费,损失多大呀!”
李文正在商店里一边踱步,一边叹息。岳母被李文正的举动给惊住了——一个“浪子”居然说她不会做生意,于是质问李文正哪里有问题。
彼时,李文正对印尼爪哇岛进行过全面商业考察,花六个月走遍了全岛,对各项生意门清。他告诉岳母店面在设计方面哪里不合理,每个地方应如何规划,应邀请哪些商家,以及如何获取营运资金,等等。
听完这番话后,岳母对李文正刮目相看,当天就留他在家里共进晚餐,“同姓不婚”的事也不提了,而改口说,“你必须在店里帮我三年。”李文正接受了岳母的条件,随后又去说服父亲,几个月后父亲也同意了。李文正实现了自己的爱情梦想。
做人方面,李文正称赞妻子比他还要“正气凛然”,是整个家族的中心。
李文正对妻子的评价是:她是一位贤妻良母,我很幸运有这么一位好伴侣。
李文正出生于商人家庭,他自己也一生从商,他一开始并没有什么资本,但却依靠自身非凡的洞察力和良好的信用,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来源:环球闽商
编辑 | 肖泽峻
审校 | 杨柳青
风云闽商 | 福州首个SM效果图曝光啦!SM广场是由这位闽商创立!
风云闽商 | 陈玉树:雕出匠人匠心,传承君子品格,做有时代烙印的新时代古典家具
关注闽商传媒视频号
免责声明
1、整理、转载此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号的观点和立场。
2、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尊重知识产权,本号尽量标注每篇文章、每张图片的来源;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权或不愿意被转载,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在30日内与本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