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沙成金——为什么说半导体芯片是中国的「卡脖子」的技术

分享至

很多人觉得量子力学只是物理学家的数学游戏,没有什么应用价值,甚至很多外行怀疑量子力学只是物理学家在故弄玄虚。

这回,咱们给计算机芯片寻个祖宗,看看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理论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导体,咱们能理解,绝缘体,咱们也能理解,同学们第一次被物理课本整懵的,怕是半导体这个概念了,所以先帮各位的物理老师呢,来把这个债给还上。

我们知道原子外层是有电子的,当原子相互紧密连接,组成固体时,就会有很多电子混到一起。量子力学认为,2个相同电子没法待在一个轨道上,于是,为了让这些电子不在一个轨道上打架,很多轨道就硬生生分裂成了好几个细轨道。

这么多电子的轨道挤在一起,不小心挨得近了,就变成了宽宽的大轨道。在量子力学里呢,这种细轨道,叫能级,而挤在一起,变成的宽轨道呢,就叫做能带。

有些宽轨道上挤满了电子,电子跟高峰时间的地铁一样,没法自由移动。而有些宽轨道空旷的很,就像车上还有不少空位置,电子就可自由移动。

我来问一个问题,你知道吗为什么有些东西能够导电,有些却不能呢?这里啊,就可以解释了。电子可以在宽轨道上移动,宏观上就表现为导电,反过来,电子挤满了,动不了,宏观上就表现为不导电。

好了,我们把事情说得简单一点,先不提“价带、满带、禁带和导带”这些概念,直接圈重点!

有些满轨道和空轨道挨的太近,电子可以毫不费力从满轨道跑到空轨道上,于是就能自由移动,这就是导体。这里多提一嘴,一价金属的导电原理略有不同,它的满轨道上原本就不太满,所以电子不用跑到空轨道也能移动。

但很多时候两条宽轨道之间呢,是有空隙的,电子单靠自己是跨不过去的,表现为不导电。但如果空隙的宽度在5电子伏特,也就是5ev之内,给电子加个额外能量,它也能跨到空轨道上,而且跨过去就能自由移动,表现为导电。这种空隙宽度不超过5电子伏特的固体,有时电子能跨过去,有时不能,也就是说,有时导电、有时不导电,所以叫做半导体。

如果宽轨道的空隙超过5ev,那基本就得歇菜,正常情况下电子是跨不过去的,这就是绝缘体。当然,如果你给的能量足够大的话,别说5ev的空隙,50ev都照样跑过去。比如说空气属于绝缘体,而高压电就能击穿空气,从而形成电流。

到这里,由量子力学发展出的能带理论就差不多成型了,能带理论系统地解释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这三者取决于满轨道和空轨道之间的间隙。学术点说,取决于价带和导带之间的禁带宽度。

这里有个问题,一旦细轨道变少了,能不能挤成宽轨道就不好说了,所以能带理论本质上是一个近似理论,需要很多原子挤在一起,不适用于由少量原子组成的固体。这也是芯片存在发展瓶颈的根本原因。

半导体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呢,它离芯片的原理还很遥远,大家别急。

很明显,像导体的这种直男性格,是没啥好折腾的,所以多少年了,导线依然是铜线,再怎么折腾都没啥本质变化,而另一个极端的绝缘体,它的遭遇其实也差不多。

只有半导体这种暧暧昧昧的性格,最容易搞事情,所以与电子设备相关的如芯片、雷达这些产业,基本都属于半导体产业。

说到下面有点烧脑细胞。

经过计算筛选,科学家选择了用硅来作为半导体的基础材料。

硅的外层有4个电子,假设某个固体由100个硅原子组成,那么它的满轨道就挤满了400个电子,这时电子挤得满满的,无法移动。这时,用10个硼原子取代其中10个硅原子,硼这类三价元素外层只有3个电子,所以这块固体的满轨道就有了10个空位。这就相当于在挤满人的公交车上腾出了几个空位子,为电子的移动提供了条件。这种类型的材料,我们叫它P型半导体。

同理,如果用10个磷原子取代10个硅原子,磷这类五价元素外层有5个电子,因此满轨道上反而又多出了10个电子。相当于挤满人的公交车外面又挂了10个人,这些人非常容易脱离公交车,这种材料我们叫他N型半导体。

现在把PN这两种半导体面对面,放在一起会怎么样?不用想也知道,挂在公交车外面的10个人肯定会跑到另一辆公交车的空位上。也就是说,N型那些额外的电子必然是往P型那些空位上跑去,直到电场平衡为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PN结”。

这时候,咱们再加个正向的电压,N型半导体那些额外的电子就会源源不断跑到P型半导体的空位上,电子的移动就是电流,这时的PN结就是导电的。

如果加个反向的电压呢?让本来就有空位的公交上,再把人往另一辆坐满挂票的人的车上送。那肯定就不容易上车了。而且从P型半导体那里再抽电子到N型半导体,随着坐挂票的电子越来越多,电场就会不断增强,一直到抵消了外加的电压为止,这时电子就不再继续移动,此时的PN结呢,就是不导电的。

当然了,这是理论的理想情况,实际上还是会有微弱的电子移动,但跟正向电流相比呢,这个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这里,如果你已经被整晕了,没关系,我用普通人类的语言总结一下: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也就是说,电流只能从A流向B,无法从B流向A。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单向导电的PN结,然后呢?把PN结两端接上导线,我们就合成了一个重要道具:二极管

有了二极管,通过组合,就能搭出一个电路来。在这个电路里,有两路输入,一路输出,然后就可以实现这么一个功能:只要其中一路输入有电压,输出就有电压,这叫或门电路,或者的或,大门的门。

改一改就可以变成这样:必须要两路都输入电压,输出端才会有电压,这叫门电路。这类电路叫逻辑门电路。

现在有了这些逻辑门电路,咱们啊,离芯片就不远了。你可以设计出一种电路,它拥有一大堆的逻辑门电路,有很多输入端和输出端,然后把有电压看作1,没电压的看作0,这个电路就可以把一串1和0,变成另一串1和0。

一不小心,我们就得到了芯片运算的本质:把一串1,0,变成另一串1,0。

简单举个例子,某个电路左边4根线作为输入,右边4根线作为输出,现在左边输入1010,也就是在第1根和第3根线上加电压,那么,右边就会输出0101,也是第2根和第4根线有电压,这就算完成了一次运算。

我们来玩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局,把左边的输入线增加到8根,接上键盘,右边的输出线增加到7根,接上发光管,7个发光管组成一个数字8。通过逻辑门电路的巧妙安排,键盘就可以控制发光管的发亮顺序。

终于,我们已经搞定了数字是如何显示的!如果你想进行1+1的加法运算,其电路的复杂程度就已经超过了99%的人的智商了,即便老师我亲自出手,设计的电路运算能力也抵不过一副算盘。

直到有一天,有人用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导线组成了一个超级复杂的电路,诞生了人类第一台计算机。重量呢,挺重的,足足30吨,运算能力呢,只有5000次每秒,这速度还不及现在手持计算器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当时的工程师为了安装这堆电路,不知道脑子被搞抽筋了多少回。

接下来的思路就相对简单了,把这30吨的庞然大物,集成到指甲那么大的地方上去。做成了,它就变成了我们现在说的芯片。

芯片,原料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最廉价的沙子,也就是二氧化硅,但它的出现,成就了咱们这个星球的科技之巅,从沙子到芯片,最佳逆袭奖颁给它,那可是实至名归!

后来,为了把30吨的运算电路体积缩小,聪明的工程师们把能扔的东西全扔了,直接在硅片上制作PN结和电路。多么的神奇呀!

那么,下面从硅片出发,我们就来聊聊芯片的逆袭之路。

第一步:硅

把硅石氯化之后再蒸馏,我们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硅。不过这种硅原子排列混乱,会影响电子运动,我们叫它多晶硅吧。

把多晶硅熔化了,按特定方法旋转提拉,就可以得到原子排列整齐的单晶硅。

硅的主要评判指标是纯度,你想想,如果硅原子之间有一堆杂质,那电子就别想在满轨道和空轨道之间跑得顺畅。

无论啥东西,纯度越高制作难度越大。用于太阳能发电的高纯硅要求99.9999%,这玩意儿全世界超过一半是中国产的,早被玩成了白菜价。而芯片用的电子级高纯硅要求99.999999999%( 11个9),目前我国几乎全部都需要进口,

直到2018年江苏的鑫华公司才实现了量产,鼓掌!只是目前产量少得可怜,还不及进口的一个零头。不过,鑫华的高纯硅出口到了韩国这个半导体强国,所以他们的品质应该是很不错的。先别高兴,再来一盆冷水,目前他们30%的制造设备还得进口。

电子级高纯硅的传统霸主依然是德国Wacker和美国Hemlock(美日合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步:咱们说说晶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