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网友:中国人口中“韩国棒子”怎么来的 是不是有歧视意思
韩国网友:中国人喊我们“棒子” 是不是在歧视我们。
说起韩国,我们能想到泡菜、整容之类的。提到韩国人,那就不得不想到“棒子”了。这个对韩国人的昵称 也不知道是何时流行起来的,就这样已经成为了一个代名词。这个“棒子”称呼 也是传到了韩国,一些韩国网友从直觉上觉得这应该是个不好的词,但是又无法真正地理解。
在国外问答网上就有一名韩国网友提出了:汉语中的“棒子”(棒子)或“韩国棒子”(韩国棒子)是歧视性用语吗?这个问题出来后,吸引了众多中国网友热心的回答:
这位中国农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化学学士回答:
是的。
棒子确实是个歧视词。
“棒子”的由来有三种解释:
1、乾隆皇帝款待高丽国王,然后高丽国王以为洗手用的五香水是饮料就喝了。然后乾隆皇帝取笑朝鲜国王是“棍棒(棍子)”(意思代表不是很聪明的人)。
2、朝鲜盛产人参。而“棒子”是人参的俗名之一。
3、这是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大量的朝鲜人被聘为警察。这些警察使用的武器是棍棒,特别喜欢欺负华人。因此,中国人用“棒子(棍子)”来指代当时替日本服务的韩国警察。
这位就读于韩国的大学的韩国网友回答道:
简单来说,韩国人不在乎。
首先,棒子(或棒子)的意思是“(未开化的)拿着木棒的混蛋”。
其实,这个称呼是来自韩国人的祖先东夷人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韩国人就是东夷的后裔。) 他们居住在中国人居住区的东部,在史前时代他们用白桦树制成的棍棒与中国人英勇作战。因为他们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所有中国人开始用它作为韩国人的昵称。
“强大自然的象征”和“代表史前韩国社会的特殊树,在这个社会中,领导人拥有最高祭司和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与中国人不同,当我们认为我们是未开化的“自然人”时,我们韩国人不会感到真正的羞耻。因为我们不忘初心。)
然而,高句丽被唐灭后,唐朝士兵在打击或蔑视高句丽难民时使用了这个表达方式。
很多韩国人还不知道它的来历,但如果知道了,他们说出来你就会觉得不爽。
不过,说实话,很多韩国人都认为这是公平的情况,因为韩国人也用轻蔑的语气称呼中国人。
这位网友说道:
是的,这是歧视性语言。
确切地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梆子是一种输入语言
“棒子/棒子/帮子”的音译,来自韩语,意为“仆人、侍从”。
高丽时代,韩国官员称自己的仆人为(汉语发音:棒子/棒子/帮子)”。
过去中国大使馆有一些中国仆人和一些韩国仆人。
为了区分中国仆人和韩国仆人,并根据他们的说话习惯,中国大使馆官员在前面加上了明确的“朝鲜/韩”字,以指代为中国大使馆服务的韩国仆人,所以“韩国棒子//韩棒子/韩帮子”这个词由此诞生。
韩国人发明了这个词,中国人学会了它的发音。
还有一位网友回答道:
这个词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是韩语单词的音译。朝鲜使节到中国进贡时,会带很多仆人做苦力。中国人听说使节是用这个词称呼的,就音译了“梆子”。
还有另外国网友回答道:
是的,中文中的“棒子”(棒子)或“韩国棒子”(韩国棒子)一词在用于指代韩国人或韩国血统的人时通常被认为是歧视性用语。这个词经常以贬义的方式使用,被许多韩国人和韩国血统的人认为是冒犯性的。
该词的起源尚不清楚,但据信起源于 20 世纪初,作为一种贬义称呼韩国人的方式。这个词被用在各种场合,包括政治宣传和流行文化,并被用来刻板印象韩国人低人一等或落后。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使用歧视性语言会导致对特定人群产生有害的刻板印象和消极态度。通常建议在提及人或人群时避免使用贬义词,而是使用尊重和包容的语言。
结尾:“棒子”这个称呼到底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以前的韩国人喜欢用棍子打人,有的说是乾隆皇帝所赐,有的说是仆人的叫法,还有的说是韩国人喜欢种玉米等等,版本太多了,不过这都是民间传言,并没有什么历史权威的解释,所以也仅仅只能作为大家消遣娱乐的笑料了。关于这个问题 各位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