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蒋丰
2月21日,日本上野公园的大熊猫“香香”如约乘坐专机从东京返回中国成都。2月22日,日本和歌山县白滨町的娱乐设施“冒险世界”的大熊猫“永明”与8岁的双胞胎女儿“樱滨”和“桃滨”一起如约乘坐专机从关西机场返回中国。前后两天,四只中国大熊猫从日本返回中国。看起来,好像是出现了中国熊猫集体“撤离日本热”,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按照中日两国政府的“租赁熊猫约定”如期进行的。
首先,应该谈到的是,中国大熊猫出现在日本,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果实之一。众所周知,历经曲折,在时任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决断力下,两国在1972年的金秋恢复了邦交正常化。随后,日本政府决定向中国赠送日本的品牌——樱花,中国政府决定向日本赠送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其后,伴随着政策调整,中国政府多次向日本出租大熊猫,深受日本各地民众的欢迎。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大熊猫出现在日本国土上,肩负着“民间外交使者”的重任,也开启了中日两国别具特色的“熊猫外交”。
其次,应该谈到的是,中日两国在租借熊猫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协和音”。已故日本右翼政治家、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任职期间,曾提出租借费用过高等种种谬论,对继续租借中国大熊猫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但是,无论是东京都的都民,还是日本的国民,都对石原慎太郎采取了“零容忍”。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运动呼吁日本政府与东京都政府继续向中国请求租借大熊猫。这种民意,直接影响了石原慎太郎的选票,而石原慎太郎也为此不得不改变态度,选派副知事访华,专门商谈租借大熊猫一事。中国政府正是在充分考量日本民意的基础之上,同意继续向日本租借大熊猫。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熊猫在中日关系陷于低潮的时候,成为一种“有作为”的表现。
再次,应该谈到的是,中国向日本出租大熊猫,以及后来出现的一波又一波“熊猫热”,加上近日出现的日本民众“泪别大熊猫”的情景,都让人们看出中国向日本出租大熊猫,远远超过了“动物欣赏”的层次,它所衍生出来的种种外延,势必对未来中日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在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更要有担当精神,更要有所作为,是当下“熊猫热”给人们的启示。这种担当精神就是不为中日关系的困境而“畏惧”,不为中日关系的曲折而“拘泥”,而是始终坚持中日民间友好的走向,坚持为赢得日本民心而努力。中国出借的大熊猫不可能解决中日关系久悬未决的许多问题,却可以在日本民众心中起到“细雨润无声”的情感缓解作用。
有作为,让中日关系充满转寰的机遇;不作为,就只能看着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所以,转变日本民众的对华好感度,大熊猫功不可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