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230万常备军,这是保卫我国人民不受外敌侵害的最主要的屏障,你知道为了保证军队的专业素质,我国每年会消耗多少子弹吗?据粗略统计,每年会消耗掉约2亿颗弹药,就算是放在库房里,也重达几千吨。那么在中国造一颗子弹要花多少钱?
要想造一颗子弹,我们首先要了解子弹的组成,弹头、弹壳、装药、底火四部分的拼接组合才能构成一枚可以发射的子弹,我们就先从可以回收的弹壳聊起。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弹壳选用的材料都是铜,所以就造就了我们印象中黄灿灿的子弹,但是我国的步枪弹在选材上与其他国家有一点区别。因为我国是一个铜矿稀缺的国家,军工武器原材料依赖进口,很容易被别人掣肘。但我国的铁矿资源相对充沛,但是用钢材来做子弹,也会造成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钢铁的材质过于坚硬,会造成枪膛的快速磨损,进而报废枪管。
在这里科普一下膛线相关的知识,那就是子弹其实都是从枪管里面挤出去的,在膛线上刮蹭,形成旋转的轨迹以达到气动稳定的效果。所以后来我国开发出了新型的弹壳材料,那就是覆铜钢。首先是调整钢材的含碳量,之后在上面镀一层铜,既能降低成本,又可以达到与铜弹壳类似的效果。而我国生产出的钢弹壳,可以做到平均5分钱一颗。
第二个关键部件就是弹头,也是最有杀伤力的部件。铅与钢的相互嵌套是步枪子弹弹头加工的主要工艺。钢材用于提高弹头的强度,铅作为配重来提升动能,以增大穿透效果。而我们常在游戏里面听说的5.56毫米、7.62毫米子弹,指的就是子弹弹头的直径,而非弹壳。
当然,实际上子弹的弹头要比这个数值还要大一点,这样的话,才能够在枪管里移动的时候刮蹭到膛线,达到前文说过的旋转稳定的效果。而之所以用这么绕口的数字,是因为这些子弹采用的是英国的公制。
我国目前九五式步枪所使用的5.8毫米子弹口径,那便是我国的首创了。这种子弹的弹头重量为5克,主要是由铅钢以及镀铜构成,按照国际上金属原料的价格,只需要0.09元就可以加工出一枚弹头成品。
再来说一说底火,这个需要被撞针点燃的小盖子由起爆药、铜帽和覆膜三部分组成。后两种材料都可以用黄铜来制作,而起爆药的配方,就涉及到很多化学成本了。
在本世纪,随着以雷酸汞为主要原料的有毒性起爆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最主要使用的都是含有钠元素或者铅元素的叠氮化物。这种原材料要比雷酸汞更稳定,而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弹壳表面,成本也更为低廉。
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于很多小国来说,叠氮化物的工艺水准太高了,比如100%无氧惰性气体的生产环境,标准是很高的,导致一些国家出产的子弹良品率低,甚至还不如直接从外国进口底火划算。当然,这一点在我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通过在工业化学网搜集的原料成本信息,一枚底火的成本价大概为一毛钱左右。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价格最贵的装药,它才是决定一颗子弹能不能打出去的关键,自19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究竟是杠杆式步枪好,还是闭锁式步枪好。因为这两种枪各有优缺点,但是最后为什么是闭锁式步枪取得了最后胜利,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前者的气密性不好,费火药。而后者可以节省单颗子弹的装药量,在威力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包括为什么我们在一战以前的枪械大部分使用的是全威力弹,而目前所有的突击步枪使用的都是中等威力弹,也是因为后者节省了一半的装药,可以大幅降低子弹的成本,从而达到符合预期的杀伤效果。
装药的主要成分是硝化纤维,实际看起来的样子像是铅黑色的纺锤型小钢粒,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火棉。以美国枪械协会公开的装药成分配比表来看,美国的兵工厂所制造的子弹装药86%是硝化纤维,9.5%是硝化甘油,1.2%是二苯胺,这份配比表是如今各国都在普遍采纳的原料表。
我国虽然将这些列为机密数据不予公开,但是想来也是大同小异。我国九五式步枪所配备的5.8毫米子弹装药量为1.2克,原材料价格大概为1毛钱左右。
综上所述,我们再加上一定量的人工成本和封装成本,我们就可以算出一颗子弹的大概出厂价格,成本在5毛钱左右。而每年在我国各地的工业机床上有20亿颗子弹被生产出来,其中大部分被北方工业、保利集团这样的公司牵头销往海外,小部分则留在国内作训使用。
比如,2021年北方工业集团和加拿大政府达成了一笔2.5亿元人民币的交易,订单的数量为一亿颗子弹,我们可以计算出单颗的销售价格是两块五。综合我们上面提到的成本,那毛利也是非常高的,不愧为制造业的强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