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手机厂商的新款手机对我们而言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了,没有技术突破,发布会也平平无奇,反而跨界造车这种“不务正业”的做法能引起轰动。小米和魅族以前也可以算得上是“死对头”了,自家的性价比手机产品是一款比一款“凶狠”,现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这两家似乎又要碰面了。
与此同时,魅族的汽车的销售渠道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少媒体报道称,魅族正在对外招聘汽车销售岗位,线下门店也在高调装修,外幕还印有"FlymeAuto"等字样。种种迹象都显示出,魅族在快速布局汽车业务。近日,一辆疑似魅族旗下无界品牌的新车测试谍照流出。
“魅族汽车”浮出水面
继魅族内部PPT被曝光后,魅族无界首款车型的测试谍照很快就被流传开来。无界的首款车型采用了主流的SUV设计,新车全身覆盖着伪装贴纸,仅有一些必须的灯光外露。但也能看出来,无界新车的整体设计比较简洁,甚至还能看到一点极氪/领克的影子。头尾车牌位置贴着的无界Logo,更加确定了新车的“身份”。
(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不过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曾通过社交媒体对外强调,称魅族不造车,只为车企提供服务。小雷认为,无界手机、无界汽车的品牌商标是由魅族申请的,所以品牌很可能是归于魅族名下,同时也是吉利新能源战略中的一环。此外魅族本身不具备造车的资质和条件,“不造车”的说法属实,但不代表无界汽车和魅族没关系。
根据现有的爆料,无界首款车型将基于CMA架构打造,定位中型SUV,预估售价在20-30万级,在纯电车界也算是妥妥的中高档了。三电配置等细节目前尚未披露,相比之下“首发FlymeAuto车机系统”才是无界首款新车更值得关注的地方。
(图片来自谍报家)
魅族FlymeAuto,是无界汽车的灵魂
此前已有网友曝光过魅族FlymeAuto车机系统的调试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可以看到魅族车机的交互方式比较新颖,拥有小窗/分屏显示,提升了大屏的利用效率,使其更接近Android平板的体验。此外,FlymeAuto似乎还可以与搭载Flyme系统的智能手机协同,比如读取手机上的App,并在车机屏幕上使用,增强了汽车与手机的联系,省去了安装第三方车用App的麻烦。
(图片来自@水电改造(一小时上门))
据悉FlymeAuto还将在屏幕底部的Dock栏上做了许多功夫,计划引进类似Smartbar的设计理念,看来能够给新能源汽车的车机设计思路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地方。目前所有汽车的发展方向都是尽可能取消物理按键,并将其集成到越来越大的中控显示屏当中。
(图片来自魅族)
只不过许多车企并没有考虑到实用主义的人群,智能车机被贴上“无法盲按”、“上手难度高”、“功能找不到”等标签。就像触屏手机刚普及时,大家也对新的交互形式感到相当的不适应,没有物理按键,连打电话也变成了一件有挑战性的事。
而且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难以适应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关键原因就在于功能复杂,操作上没有功能机简单直观,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年轻一代相对更弱,高科技产物用不来,他们更偏向于能够直接操作的物理按键,为安全、稳妥着想。
(图片来自极氪)
喜欢大屏触控操作的,相信都是年轻群体为主,触屏更有“互动感”,同时也能凸显汽车的科技含量,有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经验,所以上手更快。不过汽车不应该仅考虑某一个群体的需求,车机就是要兼顾易用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智能化。
在小雷看来,魅族FlymeAuto的思路,与鸿蒙座舱略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强调车机与手机之间的联系,从分屏等功能点上能看出来,操作上更符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习惯,让车机变得简单易用。
一旦方案成熟,魅族FlymeAuto将会弥补吉利汽车在车机交互上的短板,还可以对第三方品牌输出,开放接口,获取更大的市占份额,形成软件层面的生态圈。
无界汽车+无界手机,车机联合赛道再添一员
从小米造汽车、蔚来造手机时,小雷就说过,未来的趋势将会是汽车与手机深度绑定。生态圈概念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同品牌的产品有更完善的配套服务体验,更能吸引现有的潜在客户群体。如今60%的手机用户都在使用iPhone,占比很高,尽管苹果汽车八字不见一撇,但不少国产品牌还是表现出了担忧,他们担心苹果汽车一旦落地,这些人就会成为它的潜在客户。厂商之所以要跨界,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用户。
苹果的业务向来比较封闭,无论是CarPlay还是iPhone,很少会开放接口给第三方品牌,现在许多高端车型和手机都支持UWB高精度无线载波技术,却因为接口没有相互开放导致无法使用,造成体验割裂。因此,蔚来只好自己做手机,而小米也不得不踏足造车领域。吉利也希望自己能在生态产品有所建树,尽快布局手机业务,并借助魅族的经验快速上道。
(图片来自魅族)
魅族先后申报了无界汽车、无界手机的商标,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两款产品在未来一定是高度绑定的,而且“无界”的理念也很简单,就是创造没有壁垒和鸿沟的多设备交互生态,这是许多跨界厂商正在强调且布局的,“一个品牌买全套”或许要成为未来全新的消费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入网的魅族20系列,同样有搭载UWB技术,明显是针对汽车与智能家居做过铺垫的。
不出意外,无界手机应该会作为魅族旗下的子品牌或者是一个全新的独立手机系列,对目前魅族数字系列旗舰不会有太大冲突。如今高通骁龙8 Gen 2旗舰平台“站起来了”,魅族也获得了吉利的大力支持,手机也是相当值得期待的部份。
(图片来自魅族)
智能手机不只是单纯的汽车钥匙/遥控那么简单暴力,未来还可以与汽车深度绑定,成为汽车的“专属身份证”,可以远程监控汽车的详细状态,甚至还能够在车主上车之前,提前设置好空调温度、导航目标等,又或者是以“多屏协同”的形式,扩展车机的娱乐性、功能性,意义重大。
其实跨界不过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罢了,像比亚迪、vivo、OPPO等主流大厂依旧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发光发热。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忽视了生态闭环的建设,厂商之间相互开放接口,合作适配也不失为一种构建生态闭环的做法。
“魅族汽车”,似乎比小米汽车来得更早
说起来,小米宣布造车以来已经一年多了,至今只有零星的曝光图以及测试车谍照。尽管小米的造车进度相当顺利,但时间就是金钱,越早进入市场,意味着越容易尝到新能源汽车的甜头。小米造车之初就没打算跟市面上任何一家具有造车资质的汽车生产企业合作,而是选择了投入周期更长、难度更大的自建产线道路。
“魅族汽车”的出现似乎有点过于突然了,从吉利旗下星纪时代收购魅族科技,到无界汽车/手机商标申报,再到新车曝光,也就半年左右,而且再过不久,新品牌和新车就会在魅族新品发布会,或者是吉利的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中亮相。相比之下,小米汽车大概还有一年左右的“冲刺期”。
(图片来自极氪)
其实这也很正常,小雷刚刚说过无界首款新车出自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打造的CMA平台,这就意味着整车的设计乃至整个生产流程,都由吉利控制。背靠成熟的汽车制造企业,魅族相当于拿到了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底牌”。
大部分国内造车新势力采用的都是这种合作生产的模式,这样可以省去自建生产线的成本,供应链方面也有造车企业来把控,风险相对来说更低,也能大幅降低进入汽车市场的门槛,等到汽车业务成熟之后,也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合作生产模式的缺点就在于,原材料、生产成本、品控等方面主要由汽车制造商把控,车企自身估计就比较被动。
(图片来自CAR++)
但魅族毕竟是吉利(星纪时代)的一部分,也就不存在这种合作模式了。更多的,小雷认为吉利想通过新的品牌形象,以及更新的智能座舱技术,全盘投入新能源。
吉利新能源路在何方?
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蛋糕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瓜分,造就了一些优秀的新势力,同时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掉了不少企业。当然了,新能源是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众多传统车企不得不掉头跟进。
吉利是国内最大的传统汽车品牌之一,拥有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品牌名气也相当响亮,再加上拥有沃尔沃的诸多技术,安全性、品质感一直都没得挑。但吉利面临新能源这个“十字路口”时,同样也遇到了其它传统车企同样的问题。
(图片来自吉利)
转型对于所有传统品牌而言都是难度很高的事情,生产技术、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模式固化,向新势力学习必定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同时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吉利作为国内老牌车企,新能源起步比较晚,没有完善的电池生产链条,原材料整合能力有所欠缺。
再加上销售思路,以及现有的经销商模式都比较保守,部分车企只把混合动力当做高配版、能上绿牌的燃油车来买,实际上销售效果并不理想。新势力的线下体验中心布局很快,而且大部分都扎根在人流量巨大的商圈里,大家更容易接触到,线上下单的效率很高,价格统一透明,也不会被经销商“割韭菜”。
(图片来自吉利)
比亚迪很早布局新能源,技术积累很丰厚,还有先发优势,而且比亚迪是国内少有具备完全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电池、电机、芯片产业,垂直整合能力极强,这才跟上了时代进步,并且成为全球顶尖新能源车企。
尽管吉利错失了新能源初期发展的许多机会,但也是有转变的,这家厂商手握着众多品牌,极星Polarstar以及路特斯LOTUS NYO代表着高性能电动跑车的巅峰,而距离我们比较近的极氪靠着001新潮的猎装跑车设计以及吉利优秀的底盘操控调教,打出了不小的声量。吉利品牌也充当着“卷王”的角色,新款星越L、星瑞L以及博越L都是同价位配置很高的产品。
(图片来自LOTUS NYO)
但小雷认为这对于吉利还远远不够,极氪一家品牌做市场覆盖还不够,所以吉利才打算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推出中高端新品牌“银河”(暂定),以及主打生态联动的无界,这两个品牌很大概率都是以电动车为主,目的就是为了跟主流新能源势力竞争。
目前吉利现有的产品线销量都不错,尤其是自家的燃油、混动等车型,月销量加起来超过10W,只不过市场风向瞬息万变,下一阶段应该是新能源以及生态闭环,无界汽车不仅是“魅族汽车”,还承担着更大的使命。
(封面图来自谍报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