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35周年这天,台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桃园市长张善政、蒋万安等前往蒋经国的陵前缅怀。回忆蒋经国一生对自己的教诲、对国民党付出,蒋万安不禁落泪。
图丨蒋经国
蒋经国在任期间,推动了台湾的十大建设,使台湾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久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他坚持“一个中国”立场,晚年时,结束了近40年,被一条海峡隔断的两岸关系,台湾和大陆开始放开往来。多少家庭得以团聚,多少思乡的大陆人,回到了怀念已久的家乡。
台湾国民党在蒋经国的带领下,为民众做实事。蒋经国在任时,排除万难,建立台积电,更是造福了台湾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奠定基础
说起台积电,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说到芯片,大家都不陌生。简单来讲,台积电是个代工厂,利用半导体工艺流程,将设计公司设计出来的晶圆制造出来,交给下游企业,制作成芯片,用于咱们平时常见的手机、电脑cpu等电子产品中。
图丨台积电
有了台积电,可以有效降低芯片厂家的投入成本和精力。他们可以专心研发芯片,而不用考虑上游的工艺,造福了许多芯片厂家。而台积电,则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
1972年,蒋介石任命蒋经国为台湾地区的行政院长,为大权的移交做准备。拿到实权的蒋经国开始大展手脚,启动“十大建设”计划。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蒋经国开始了人才引进计划。
孙运璿便是蒋经国第一批看上的工程师。孙运璿1934年以NO.1的成绩从哈工大毕业。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满腹经纶的他不愿做卖国贼,不愿给日本人和伪满洲政府打工。毕业后就到了天津,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经介绍,加入了连云港电厂的建设中。在工作中仍不断研究,得出心得,1936年发表《配电网新算法》,得到了政府的赏识,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肩负湘潭湘江电厂的建设重任。
图丨孙运璿
国民党退居台湾后,孙运璿随国民党来到台湾,仍肩负建设重任,他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在台湾的电力事业上,功勋卓绝,凭借自己的能力,升任经济部长。
孙运璿不仅在电力专业上有突出表现,还钻研开发模式的更新。当时台湾没有科技研究院,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样的新兴机构。孙运璿坚持自己的观点,以韩国为效仿对象,成立了半官方的“工研院”,以电路方向为主要研究项目。1975年,工研院横向发展,拓宽研究方向,引进互补式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培养了大量半导体研究人才,为建立台积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及人才基础。
1978年,蒋经国荣升“一把手”,孙运璿便接替了蒋经国行政院长职务,开始大搞经济建设。
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因无法偿还负债,开始想办法减少债款。他不断令货币贬值,这也就相当于产品供应国的产品涨价,竞争骤然激烈起来。无奈之下,将美国为主战场的出口商品,转至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邓小平刚“画了一个圈”,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国家需要吸取大量的外资。对于一脉相连的台资,更是青睐有加。而当时中国大陆的人力成本相当低,加上本是同根生,有共同的文化,台湾企业家也愿意在大陆建厂。一时间,台资工厂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对于当时的大陆人民来讲,台湾工厂的工资,要比在国内的厂里工作高很多,能进入台资工厂工作,就是勤劳致富的象征。
成本问题解决了,产业空心化也要规避,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孙运璿有远谋,他看上了美国的技术,他要引进美国先进的高科技产业技术,为台湾服务。首先就看上了美国的半导体行业,美国这方面的技术,在全世界是顶尖的。怎样才能把技术搞回来呢?孙运璿瞄上了张忠谋。
台湾半导体之父——张忠谋
张忠谋1931年出生,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生,还曾做过宁波财政局长。三叔也是学霸级人物,一路拿到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东北大学任教。
图丨张忠谋
战乱时期,即使是官二代,也无法避免战乱之苦。18岁之前,为了躲避战乱,不停地辗转迁移,转学多达10数次,从江苏省到广东省,从四川到上海,最后抵达香港,成年之后在美国定居。张忠谋的迁徙轨迹是从大陆直接到了美国,从未踏足台湾。而最后却成了台湾半导体之父。
1949年,上海即将解放之际,张忠谋一家没有随国民党撤到台湾,而是选择去香港。不断转学的张忠谋,这次刚上大学2个月,又面临转学。虽然已经是家常便饭,但大学毕竟与小学、中学不同,没那么简单。去哪上学呢?别忘了张忠谋有个在美国大学任教的老叔。没费多大力气,张忠谋便成了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
但张忠谋只在哈弗上了一年,为了日后好就业,便去了麻省理工。哈弗和麻省理工离得很不远,再加上叔叔的关系,对我们而言困难极大的转学,对张忠谋而言轻而易举。
命运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在这里,他没有进入梦想中的博士班,却进入了半导体行业。
图丨张忠谋
毕业时,刚好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发展经济的时期。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成了“抢手货”,各种知名大企业向刚毕业的张忠谋抛来了橄榄枝。那必须选择工资最高的呀,福特公司以一元之差,损失了这名好员工。张忠谋选择了希凡尼亚。在这里,张忠谋是一个职场小白,专业不对口的他,完全从零开始,难度可想而知。面对重重困难,张忠谋一一克服,不久便成了一名半导体工程师。
在这样的风口行业中,挑战很大,但也存在很大的机遇。3年后,带着一身本领的张忠谋应邀加入德州仪器,并结交了一个对日后事业大有帮助的朋友——杰克·基比。二人经常交流工作心得,共同提高、创新。一起研究出了集成电路。学过物理的小伙伴,对这个名词应该很熟悉,感觉貌似不是很难的东西。但创造出这个东西,费了不小的工夫。杰克·基比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图丨杰克·基比
大家应该也听说过,刚有电脑的时候,是个庞然大物,后来一点一点缩小,一直到现在的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随手可拿的产品。集成电路在中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集成电路研究成功,带动了芯片行业,芯片越做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大。从此,张忠谋便“玩起”了集成电路。也因此,德州仪器让他带薪读博士。博士梦就这么实现了!
1964年,张忠谋学成归来,德州仪器更加重用他,平步青云,地位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而这时候的德州仪器,是行业世界第一,拥有6万员工,张忠谋管3万人。如此优秀的张忠谋,被求贤若渴的孙运璿看上,开始了挖墙脚计划。
求贤若渴挖墙脚
在世界第一的企业做老三,这地位之高,很少有人会动摇他。怎么把张忠谋挖过来呢?
1982年,孙运璿给张忠谋发出了邀请,诚邀他来工研院做一把手。虽然现在是三把手,但公司实力悬殊,张忠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后来才知道,收入方面,比人家现在的收入低好几个档次,人家拒绝也很正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不遂人愿,蒋经国一直想将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孙运璿培养为接班人,但1984年,孙运璿突发脑溢血,虽然保住了命,但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孙运璿,彻底离开了政坛。
接任者也深知张忠谋的才能,不愿放弃招贤。继续对张忠谋发起了“进攻”。
1985年,新任院长、政务委员、工研院董事长,三位重量级大佬,联合向张忠谋发出邀请。这怎样的阵容,张忠谋面子足足的。这个时候的张忠谋已经不在德州仪器了,他已在通用器材做了一年半的总裁。另外此时的张忠谋已到知天命之年,钱财对他而言已经是一个数字。在三人的说服下,张忠谋决定离开美国,来到台湾,为芯片事业做出贡献。
创建台积电
张忠谋初到台湾,李国鼎的想法是芯片设计、制作、销售一条龙,但贪多嚼不烂,张忠谋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纠结怎么做的时候,未来的对手曹兴诚送来了灵感——芯片制造代工。
图丨曹兴诚
台积电只专注芯片生产代工,不参与设计,这样就少了很多竞争,首创了崭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台积电成为神话,也大大降低了设计芯片公司的成本,降低了门槛,令更多有才华却缺少资金的伙伴,加入这个领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1987年,在张忠谋的带领下,台积电创建,由张忠谋主要负责。代工、建厂、设备采购、地皮、人员工资……钱、钱、钱,什么都离不开钱!
但当时李国鼎已经成了张忠谋的靠山,钱的问题,他来解决。做过经济部长的李国鼎,在台湾还是相当有威望的,他软硬兼施地“骚扰”台湾企业家,终于搞定了钱的问题!不过这些被“忽悠”来投资的企业家也没有吃亏,个个躺赚,直接爽翻天。如果当时他们就能预测未来,估计也不需要李国鼎那样游说。
图丨李国鼎
为了让台积电看起来更加国际化,张忠谋还专门找到一些世界上有名的半导体企业作为股东。虽然这一举措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最终结果是好的。台积电因此获得了一个同盟伙伴——ASML。如果说飞利浦,您可能就不会觉得陌生了,ASML以前是飞利浦的实验室,后来二合一,成立了合资公司。
再后来,台积电又成功签下英特尔的合作合同;当时的张忠谋又找到师弟高通合作,让高通设计,台积电制造。
在台积电创建初期,还经历了很多困难,但在张忠谋的领导下,一一克服,用十年时间,将台积电做到了晶圆代工厂全球NO.1。
台积电在科技的浪潮中,逆风前行。2006年,75岁高龄的张忠谋开始准备退休,蔡力行接下台积电掌门人的重担。
图丨蔡力行
台积电出现危机,张忠谋重新出山
可是,张忠谋刚退休不到3年,台积电出现了危机。2009年一季度,台积电业绩令人寒心。为了节流,蔡力行开始大量裁员。员工面临失业的危险,个个人心忐忑,势必影响团队的士气。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家庭,失业后对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员工和家属来到张忠谋家门前,请求给他们一条生路。
在张忠谋心中,台积电就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宝贝。本该颐养天年的张忠谋重新出山,执掌大局。他回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之前裁员无效,并在全体员工面前发言,激励大家一起努力,冲破难关。
金融危机,是危机,也是机遇。当时的竞争中,三星意图通过反周期投资,加速生产,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干掉最大竞争对手——台积电。
在三星的强攻下,台湾很多芯片企业衰落,只有台积电还坚挺着。最终台积电坚持了下来赢得了这场商业上的战役。
图丨台积电
科技日新月异,台积电逆风前行,几十年中,他经历的风风雨雨不计其数。台积电,也成了不少台湾人向往的工作地点。张忠谋作为创始人,被台湾人誉为科技之神。
2021年,台积电市值5731亿美元,稳坐亚洲第一的宝座。纵观几十年的发展,验证了蒋经国当时坚持建立台积电是正确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