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坎坷泥泞的“泥巴路”到平坦开阔的水泥路,从沟壑纵横的羊肠小道到畅安洁美的沥青路,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陆续完工,南漳县武安镇的农村公路在时代变迁中,实现着华丽蝶变。同时,便捷的交通也给农村带来了资金和项目,为村民们铺就了致富路、小康路和幸福路。
走进南漳县武安镇,从城区到乡村、从主干公路到偏远村组,一条条“畅、洁、绿、美”的“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如一根根“毛细血管”把城乡连接起来,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没修路之前,我们这里出门就是两脚泥,进门就要刷鞋子擦鞋子;路修好了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老百姓出门方便了,处处搞得很整洁,看着也干净舒服。”武安镇界碑头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代则全介绍说。
武安镇地处南漳县东南部,辖44个村、6个社区,户籍人口10.5万人,是襄阳粮食主产区、“襄宜南一体化发展”核心区。今年,随着武安镇120公里“四好农村路”的建成完工,极大地带动了沿线村、社区经济的发展,为沿线1.8万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武安镇赵家营村储备干部何荣说:“路修好了,很多项目都愿意进我们村,游客变多了,老百姓经济收入也提高了。”
位于“四好农村路”沿线的夷屯古都采摘园近年来风生水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游玩。“现在的路修的很好,出行更方便了,地里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外销更方便了,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本地水果采摘园采摘,收入确实增加了不少。”武安镇赵家营村居民沈东琴笑着说。
与“夷屯古都采摘园”一样,武安镇依托“四好农村路”打造的“白龙池探龙潭”“向家湾看芍药”“洪堰赏石榴”“云台山赛垂钓”等农旅品牌,成为了襄阳有名的乡村游“打卡地”。
近年来,武安镇党委、政府筹资8500多万元,共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38公里、美丽农村路85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684公里。道美了、路畅了,也带动了武安镇有机水稻、食用菌、果蔬等农业产业强势崛起。目前,全镇特色产业基地4.5万亩,32个“特色村”、126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活跃城乡,金皇冠辣椒、葫芦潭贡米、胡萝卜、牛羊肉等20多种有机产品进入了城市市民的餐桌。
“今后,我们将充分挖掘‘四好农村路’建成后的巨大政策红利和叠加效应,加快业态引进,努力实现‘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打造‘路、景、产、人’共同富裕特色示范路,让‘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致富路、民心路。”武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徐小敏说。
全媒体记者: 代军锋 金琳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