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地主出身的八路军旅长,因为善于管理,而被改派到货栈当掌柜

0
分享至

在我国的革命队伍中,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功绩卓著而被擢升的,但是有一个人却是因为能力太强,而被从主力旅的旅长“贬”为货栈当掌柜。

这个人就是在参军前便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高士一。

高士一既然能够从“大地主”变成八路军主力旅的旅长,又为什么当了货栈的掌柜呢?

高士一

远近闻名的开明绅士

高士一,出生在河北省任丘县,也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区之内。

高家在当地是有名的望族,高士一在家排行老四,被人称呼为“高四爷”,不仅坐拥良田千顷,而且还经营着养殖场、煤炭厂、砖窑厂、码头,并且还有面粉厂等实业。

在当地,只要提起高家的高四爷,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

在民国时期,高士一曾经被河北省政府邀请,担任河务委员、实业科科长等职务。高士一虽然身兼官商多重身份,但是却洁身自好,并没有被那种不良风气所腐蚀。

高士一并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人,正相反,他不仅思想开明、为人和善,而且在当地办学校、演新剧、宣传新文化思想,高士一还经常给乡邻们免费看病抓药,这让“高家四爷”的名声,在当地颇有影响。

高士一等人

让高士一名声在外的,还有他为人豪爽、讲义气。别看他家资富裕,但是他却经常和佃户、长工们待在一起,耕田、打铁、修农具,他样样精通。

再加上他能够骑快马打双枪的过硬本领,周围地区的许多好汉都想和他成为朋友,这也为他在后期成立抗日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1年,日本人在东北发动了战争,当高士一得知国民政府高喊“不抵抗”政策时,痛心疾首,站在门口向路人大喊“不抵抗怎么能行!”

为了及时得知国家动态,高士一把一台收音机放在门口,让乡亲们随时收听新闻。要知道在当时,“电匣子”这种东西也是相当珍贵的。

长工们

在高士一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他的儿子高万德也有着极高的爱国情怀,曾经因为在保定参加抗日游行而被学校开除。

回到家之后,高万德继续悄悄地从事着抗日活动,逐渐成为当地抗日队伍中极具号召力的人物。

1937年,一支百余人的日军小队在伪军的陪同下,运送一批物资途经娘娘宫村时,遭到了当地抗日武装和老百姓的围攻,几乎被全歼。

几天之后,日军集结了大量的飞机和汽艇,从陆地、空中、水面对娘娘宫村的村民进行了报复,屠杀了数百名村民,并且烧毁了大量的房屋,数万人无家可归。

当高士一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当即举起了“抗日救国会”的大旗,在当地组建抗日武装,发誓一定要给百姓报仇、把日本人赶出去。

日军

有了高士一的号召,周围的群众纷纷响应,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支抗日队伍就已经发展到三千多人。

高士一的这支队伍,很快就被各方势力所注意,阎锡山首先派出了特使,想要收买高士一,不仅许诺让他做“司令”,而且还提供武器、弹药,并且还允许他“吃空饷”。

国民政府的中央监察委员也找到了高士一,还拿出了蒋介石亲自颁发的“委任状”。

最可笑的是,日本天津的特务机关,也派出了专人秘密找到高士一,提出丰厚的条件,请高士一带着他的队伍投靠日本人。即便不去投靠,能够按兵不动,不对日本军队造成影响也是可以的。

面对这些人的利诱、威逼,高士一统统予以拒绝。就连国民政府腐败的高官都不做,又怎么会去当日本汉奸的走狗呢?

日军

日寇头疼的革命抗日力量

1937年10月,高士一终于盼来了他朝思暮想的队伍。

中共特委委员侯玉田,带着吕正操的空白委任状来找高士一,商量共同抗日的事情。

其实,在来找高士一之前,侯玉田已经和高万德进行过沟通。不料,高万德却反对侯玉田联合高士一。

高万德认为,虽然高士一比较开明,并且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和抗日意愿,但是他毕竟是地主、资本家,在他的身后还有着高家整个家族的利益在里面的。所以高万德并不同意高士一加入抗日队伍。

侯玉田思考片刻,对高万德重新讲解了当前抗日战线理念:不管是谁、什么背景,只要愿意抗日,那就都是我们的同志。

侯玉田

最终,侯玉田还是在高万德的带领下,见到了高士一。

高士一早就对共产党心有所属,于是欣然同意听从共产党的指挥,成为了河北自卫军第五路总指挥,同年年底,在侯玉田的介绍下,高士一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这支队伍虽然是归属于八路军管理,但是却并没有得到过统一的补给和资助,原因很简单:穷。

为了让这支队伍能够“有饭吃、有衣穿”,高士一不仅把家中全部现钱和余粮都贡献了出去,还变卖了一部分产业,用以添补队伍上的款项。

高士一的这种行为,马上遭到了家族成员的反对。

侯玉田

这些人认为,高士一一定是受到了“共党”的蛊惑。别人当官都是赚钱的,高士一当官怎么反倒是变卖家财,还给队伍倒贴、赔钱呢?高士一的三哥高士芬竟然趁着侯玉田来到高家的时候,让人软禁了侯玉田。

高士一并不过多解释,只说了一句“没有国哪有家”,在释放了侯玉田之后,便把高家祖业进行了分割。从此两家人再无联系。

高士一的言行被迅速传开,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赶来入伍,有一些人还是自带粮食,还出现了父子相送、兄弟同行的场面。

在当地一些高层圈子里,高士一的行为也引起了震动,这些人开始主动联络高士一,表达了想要为抗日尽一份力的愿望。

在高士一努力下,当地商团自发组织的商团团长邢荫堂、专杀日本人的土匪黄久征、大清河畔的抗日队伍戈福声等抗日武装,纷纷加入了高士一的队伍。不到半年的时间,高士一的第五路军,已经迅速发展到了八千多人。

敌后征兵

从当年10月开始,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独立第一支队的高士一,带领着队伍在雄县、苏桥等地频繁打击日本侵略者,击毙日寇1600多人。

日本人拿高士一没有办法,就开始对他的家人下手。日军趁高士一带兵在外作战,偷袭了他的祖宅高家场,不仅一把火烧掉了高家的祖坟、祖宅,还用狼狗咬死了他大哥高士坦的儿子高万玉。

失去了儿子的高士坦不但没有怪罪高士一,反而把另外几个儿子和孙子都交给了高士一,让他“好好管,好好干,别给高家人丢人。”

就是在这样的家人支持和鼓舞下,高士一一次次狠狠地打击着日本侵略者,成为了日军在雄县附近十分头疼的一支武装力量。

抗日武装力量

被“贬”为掌柜的旅长

1939年,根据实际作战的需要,高士一的队伍被编入到贺龙的一二〇师,成为了独立第一旅。高士一也从原来的“草台班子”,变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的“独立旅长”。

为了防止高万玉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贺龙专程派人把高士一的家属接到了后方的陕北,并且派专人负责保卫他们的安全。

1941年时,毛主席担心高士一过习惯了富裕的生活,会不适应后方的艰苦生活,同时也怕高士一的出身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便特地询问了高士一的情况。

高士一回复毛主席:大家对我都很团结,丝毫没有受到排挤,而且我还向他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贺龙

1942年,国民党政府为了孤立共产党,派出重兵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各种物资、资金都难以进入到边区内。

这时,曾经富甲一方的高士一成为了边区的“宝贝”。

党中央决定由高士一牵头,成立一个“大成永”货栈,通过高士一原有的各种渠道和资源,首先打通了关中地区的商贸通道,然后建立起一条秘密的交通运输线,通过高士一的独立一旅为往来的货品保驾护航。

在当时,整个延安党中央机关七成以上的活动经费,都是由“大成永”货栈贸易盈利得来的。

当时在边区,王震的三五九旅解决了口粮问题,高士一的独一旅解决了花钱的问题,所以人们都说“吃饭找王震,花钱找一旅”。

王震

由于高士一在后方的后勤工作做得实在太出色了,中央把他调到中央党校,在学习的同时也向其他人传授经商的经验,并且成立一个负责生产工作的秘书处,由高士一任职处长一职。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高士一从前线调往后线,主要负责晋绥军区后方的后勤工作,之后又担任西北财经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山西交通厅厅长等重要职务。

简单说,高士一的工作,就是扎紧钱袋子上的那一根绳,后方有没有钱,都要靠他。

1955年,新中国首次大授衔,仅独立旅就有两名中将,但是,高士一却因为早早地离开了作战部队,而丧失了评定军衔的机会。尽管如此,高士一从未有任何怨言,依旧勤勤恳恳地在岗位上工作着。

1968年,高士一在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的岗位上,因病离世。在去世前,他对身旁的子女说“要相信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高士一等人

结语

高士一虽然出生在富贵之家,但是却有着一颗共产党员的心。在不同的岗位上,他始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份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这辈人当做榜样。

参考资料

《高士一:从大地主到八路军旅长》崔建东

《雄安新区的红色故事》河北共产党员融媒期刊

《红色印记—雄安》中国雄安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趣史研究社
趣史研究社
打捞那些历史深处有趣的故事
2357文章数 12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