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世界未解之谜:野生罕见的白化动物,为什么会在神农架成批出现?

0
分享至

你见过白色的大熊猫和白色的乌鸦吗?

在我国神秘的神农架里,这些都有。而且,神农架林区有的可不止白熊,还有十分罕见的白龟、白雕、白鹿等许多罕见动物,连西湖“特有的白蛇”,在咱们的神农架林区也有。

经常关注动物的朋友要说了,不就是动物得了白化病吗,有什么好稀奇的?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在全世界都如此罕见的白化动物,在神农架却显得平平无奇呢?

白化动物为什么这么稀少?

动物界的白色动物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来就有白色的皮毛,这类动物都是基因正常的表现;而另一种,则是因为基因发生了突变,体内缺少了可以影响动物形成黑色素的酪氨酸酶,才导致动物白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化病”。

我国自古以来,就将白色的动物视为“瑞兽”,但对于动物来说,白化病也给它们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灾难。

第一,在野外,白化动物的生存更加困难。

为了适应生存,动物的颜色、体形都会随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被称为“伪装大师”的蛇头蛾,它的前翅上缘微微向外突出,上面还有一个黑色斑点,就像蛇头一样,可以起到恫吓天敌的作用。

还有浑身都是斑点的梅花鹿,在丛林里躲避敌害时,这些花纹可以让它们与周围颜色混为一体,迷惑敌人。而患上白化病的动物,不但没能得到皮毛的保护,反而会因白色的皮毛,变得更加显眼。

在绿色的丛林中,白化动物想要找隐藏自己的环境十分困难,在阳光的照射下,白色身体会折射阳光,让它们就像发光的灯泡一样,很难不被天敌发现。

而且,对于白化的狮子、鳄鱼等食肉动物来说,在潜伏猎物时,很容易就会被发现,那么就只能饿肚子甚至把自己活活饿死。

所以说,白化动物比正常同类更难于存活。

第二,白化病伴随着生理缺陷。

除了体色呈现出白色以外,白化动物的虹膜大多也是红色的,幸运的是,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各个器官,与同种生物是没有差异的。

因为基因的缺陷,白化动物还会出现怕光、眼球震颤、皮癌等症状。同时,白色的外表也让它们更容易被太阳灼伤。

第三,“长相怪异”被群体孤立。

白化的动物往往会成为同类眼中的异类,甚至可能在出生时就被抛弃。对于食肉动物来说,白色的猎物不但容易发现,脱离群体之后它们还更容易被捕捉,也就是说,出门在外的白化动物,每一次都要冒着更大的生命危险。

同时,人类眼中精致、漂亮的白色动物,可一点都不符合同类动物的审美,在求偶时,想要吸引到异性进行交配,可并不容易。

综上所说,动物出现白化现象的概率极低,再加上,白化动物要想在野外生存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导致白化动物的数量少之又少。

神农架:“白化动物王国”

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到底有多神奇?野外罕见的动物白化现象,为什么在神农架却早已见怪不怪?

1954年,我国第一只白化动物在神农架被发现。一名村民在山上采药时,发现了一窝小熊。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在这群毛色发黑的熊仔中,居然还有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熊。

起初人们猜测,十亿多年前的神农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所以这些白熊可能是北极熊在冰川运动时遗留的后代。但北极熊是食肉动物,而神农架发现的白熊却是杂食性动物,神农架的物种丰富,如果是北极熊的后代,他们完全不缺食物,也根本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而且,这种熊类并没有冬眠的习惯,体型也比北极熊更小。很快,人们就对这个观点产生了质疑。经过对白熊的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动物也会出现“白化病”。

1970年,神农架迎来了白化动物出没的高潮。人们在林区内相继发现了白色金丝猴、白鹿、白斑羚、白豪猪等许多动物。随后的几年里,白乌鸦、白猫头鹰、白松鼠等十多种白化动物,也逐渐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白熊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到了近十余只。

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同样发现过白化动物,比如19年在四川卧龙发现的白色大熊猫,它从头到脚都是白色的,连大大的黑眼圈都没有了。还有台湾省的白猴,云南省的麂子等等。但翻阅资料,目前世界上白化动物出现种类和频率最高的,依然是神农架。

神农架白化动物的数量,甚至比全球其他地区的数量加起来还要多,这让本就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农架,更加玄妙了。

那么,为什么神农架林区的白化动物会这么多呢?

孕育白化动物的摇篮

对于神农架白化动物高频出现的情况,各界也有许多猜测。

第一种,白化动物是远古白色物种遗留的后代。

不少人认为,这些白色动物和最早发现的白熊相同,都是亿万年前,生物大灭绝留存下来的古老生物,因为种族几近灭绝,繁殖困难,所以数量并不多。

甚至有人提出,这些动物不应该归类于白化动物中,而应当直接命名为新型物种。

第二种猜测认为,动物间的近亲繁殖,导致它们患上了白化病。

1966年,人们在几内亚发现了白化大猩猩“雪花”,并把它送到了巴塞罗那动物园。研究者通过对“雪花”血液样本的分析,发现它的双亲的DNA有12%的相似性,很可能是“叔父和侄女”的近亲关系。这个案例似乎证实了,动物间的近亲繁殖,可能会导致患上白化病的观点。

而且,神农架生态体系相对密闭,经过长年的发展繁育过程后,林区内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近,直接导致了许多动物出现近亲繁殖的情况,也增加了动物患上白化病的可能性。

第三种猜测则是,神农架的环境特点造就了白化动物,这也是当前认同观点最多的一种。

在1988年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提到:“神农架这些白色动物除了动物自身基因的生化效应外,还可能与神农架特殊的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

首先,神农架原始森林气候多样,海拔越高的地方,日照时间会随之减少,但降雨量却在逐渐增加,让部分地区出现了光照短、湿气重的情况。动物们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毛色也就开始出现了蜕化变异。

其次,在神农架部分地区还残留着冰川地貌,那些长年在积雪地带生存的动物,为了便于隐藏,就把自己的毛色进化成了白色。

比如,生活在极地的北极熊、雪兔、北极狐等动物,它们的体色都是白色的。这是因为,动物的皮毛除了调节体温、吸引异性繁殖,同时还能帮助它们躲避天敌的追捕。

在北极漫漫的白色冰原中,白色的外表可以帮助北极熊和冰雪融为一体,不被捕食者发现,让它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

但以上的几种观点也都只是人们的猜测,并没有得到证实,仍然需要时间和资料来佐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化动物被记录下来,为人们研究白化动物提供了条件,终有一日,人类定会破解出神农架白化动物的未解之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张凯情景剧
张凯情景剧
关于历史,你又真的了解多少
2699文章数 124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