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太子孙登死后,孙权亲手挑起后宫争斗!

0
分享至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53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太子孙登病重,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

按照传统观点,孙登之死对东吴是个重大的损失,从此孙权愈发老迈昏聩,他听信谗言、杀戮忠良,如此倒行逆施导致东吴开始由盛转衰。如果孙登不英年早逝,或能避免这样的乱局。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任用奸佞,激化政治斗争都是孙权一贯的做法,这些政策早在黄武年间就开始施行了,和孙登之死并无直接关系,他即使活下去也不能避免东吴滑向深渊,而且这对他本人来说可能更加不利。

诚然,孙登绝对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守成之君。在他作为太子的十余年里,得到众多贤臣的悉心教导,他不仅是一个体恤百姓的仁者,同时还是一名干才。

而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出征合肥时,曾让孙登留守后方总理政事。那一年天候不佳,东吴国内出现大面积歉收,许多人因饥荒做了盗贼。孙登当机立断,明定律法,很快平息了动乱,这充分体现了他优秀的执政才能。

倘若孙登可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那一定是东吴之福、百姓之福。

然而这并不是孙权想要的,或者说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孙登即使身体健康也很难顺利继位。

孙登并不是孤家寡人,他身后有着许许多多笃信儒学的士大夫,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孙权对他们是忌惮的。

曹魏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在孙权看来,自曹操去世以来,那些中原世家大族再无束缚,势力迅速膨胀,他深恐这种情况在东吴重演。

这些年来孙权屡屡对儒学士人们发动政治攻势,就是为了打压他们。自己活着的时候尚能掌控局面,将来百年之后就不好说了,他怎么可能容许将来自己的继承人被士大夫们绑架呢?

因此孙权在发现这一趋势后不久就开始行动了,他虽然不能贸然废黜孙登,但却可以故意针对他的地位制造不稳定因素。

在皇室内部,太子和皇后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太子和皇后的地位是相互支持,相互加强的。太子因身为皇后所出而地位稳固,反之亦然。即使太子不是皇后亲生也无妨,只要建立宗法上的母子关系就可以了,而孙权正是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群臣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多次提出立孙登的养母徐夫人为皇后,就是为巩固孙登的地位。但孙权始终不许,坚持要立步夫人,双方为此拉锯了十多年。

孙权这么做,除了不再喜欢徐夫人而偏爱步夫人以外,主要原因就是给孙登挖坑,没有一个皇后作为母亲,太子之位就没那么名正言顺了,这便是孙权对孙登有所不满的的一个佐证。

既然不满,那么孙权肯定是有换太子的想法的,别管能不能实施,准备工作要先做起来,而孙登最初的替代者就是他的另一个儿子孙虑。

据记载,孙虑从小机敏聪慧,多才多艺,孙权对其极为喜爱。而且他的表现似乎也和兄长孙登有所不同。

孙权将都城迁回建业后,孙虑和孙登一起留在武昌接受陆逊等人的教导,但孙虑的表现没有孙登好,他一度沉迷斗鸭,因此遭到了陆逊的严厉训斥。

如果是一般的父母,肯定不愿看到儿子玩物丧志,但孙权不是一般人,他是个政治家,因此他要考虑的事情要更多。

虽然孙虑最后还是听了陆逊的话,将斗鸭栏拆除了,但从此事可以看出,孙虑受儒学士人们的影响没有孙登那么深。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玩物丧志虽然不好,但孙权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他喜爱射猎,又对滑稽嘲戏情有独钟,更是经常酗酒,这些坏毛病多得很。与此相比,孙虑这点小爱好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孙权看来,这种小事无伤大雅,只要不耽误大事就可以了。孙虑这种做派说不定他还更喜欢,因为这说明孙虑更加“肖父”,而这往往也是君主选择继承人的标准之一。孙权已经将孙虑作为继承人的备选了。

孙权的态度,丞相顾雍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在黄龙二年(230)年提出封孙虑为王。

他这么做当然不是针对孙登,而仅仅是投孙权所好而已,因为给其他儿子封王是常规操作,并不会影响继承人的地位。

当时暨艳案和张温案的风波已经过去,而报聘辽东事件和隐蕃案尚未发生,这期间孙权刚刚在朝臣们的大力支持下称帝,双方的关系处于蜜月期,顾雍的出发点是加强君臣关系,这也是孙权让他做丞相的原因,既听话又善解人意的助手谁不喜欢呢?

不过孙权在深思熟虑下却没有答应,因为他当时并没有废太子的决心,顶多就是刚刚萌生这个念头而已,因此他还是想留个余地,等以后确定了再对孙虑施加恩宠也不迟。

于是孙权封孙虑为镇军大将军,驻半州(今江西九江一带)。将其调离武昌,也有让孙虑远离儒学士人的目的。孙登已经被“带坏”了,可别让孙虑也步了后尘。

孙虑在任上干得确实不错,年仅十八岁的他遵奉法度,敬爱师友。

不过孙权没有高兴太久,仅仅两年后孙虑就去世了,年仅二十岁。孙权为此悲痛不已,难过得饭也吃不下。

身在武昌的孙登听说此事后,意识到这是一个修复父子关系的机会,当然也不排除是得到了陆逊等人的指点,总之他立即前往建业觐见孙权。

他哭着求父亲以国事为重,不要为此伤了身体,表现得孝顺至极。

当然,这也不是孙登在故意表演,他本身就是深受儒学熏陶的,这些应该也是他发自内心的表达。

别管孙权喜不喜欢孙登,但他的话是有道理的,人死不能复生,生者还要继续活下去。十几天后,孙权的悲痛渐渐缓解,于是让孙登回武昌去。

可孙登却表示自己长时间远离父亲,无法尽孝道,而陆逊忠诚勤勉,武昌那边有他就足够了,因此想要留下弥补这个缺憾。

看着孙登诚恳的表情,孙权的心软了,如今孙登已经是唯一一个比较年长的儿子了,眼下也只能指望他了,因此便同意他留下。

于是在短期内,孙登的地位还是比较安稳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吴的政治局势不断恶化,吕壹一伙人的得势让士大夫们人人自危,而孙登又主动站出来为士人们说话,这再次让孙权对其心生不满。

孙权的不满有两个原因,一是孙登不能领会他的意图,反而和他唱反调,第二就是太子的势力已经有些过大了。

孙登为大臣们出头,抨击吕壹,明显说明他已经成了儒学士大夫的代言人,具备了一定和孙权分庭抗礼的实力。

权力是排他的,孙权这样的独裁帝王,绝不能接受任何人对他形成威胁,哪怕是自己的儿子。至此,孙权对孙登彻底失望了,二人的的关系迅速恶化,再无挽回的可能。

孙权开始物色新的继承人,逐渐长大的孙和便成了他的首选。

当初孙权最宠爱步夫人,虽然她直至赤乌四年去世时仍未失宠,但毕竟没有儿子,而且逐渐年老色衰,恩宠终究还是被旁人分去了一部分。

孙权开始宠爱王夫人,而且对她所生的儿子孙和也是爱屋及乌。在孙权看来,他就是替代孙登的最佳人选。

孙和长期陪在孙权左右,所得的各种赏赐也远超过其他皇子,而孙权为孙和选的老师阚泽也很有讲究。

虽然阚泽是江东人,但他并非世家大族出身,他家境贫寒,世代务农,虽然也喜好读书,但并非只尊儒学,他涉猎非常广泛,甚至天文历法也非常精通。

阚泽最推崇贾谊,而贾谊也不是纯粹的儒学信奉者,他的为政理念是儒法并行,这一点就很对孙权的胃口,他可不想孙和成为下一个孙登。

以上种种迹象都证明,孙权正在酝酿改立太子一事,孙登不得不产生危机感,他清楚自己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如今必须展开自救了。

首先武力夺位是不可能的,别说他不具备这个实力,就算有可能做到,多年来所受的儒家正统教育也不允许他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既然如此,孙登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于是他对孙和表现得毕恭毕敬,仿佛孙和才是兄长一样,甚至一度有让位的意思。

作为儒家的信奉者,孙登对孔子极度推崇的泰伯奔吴一事肯定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泰伯为了给弟弟季历继位扫除障碍主动出奔,只要能让国家稳定,尽可能消除废长立幼的不良影响,孙登心甘情愿做这个牺牲。

其实这只是孙登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主动让贤自保哪有那么容易?虽然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但和孙登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当初光武帝太子刘疆能够顺利让位,主要是因为当时存在两股势力,即刘疆之母郭圣通背后的河北豪族势力,以及后来加入的南阳豪族势力。

刘秀本身出身南阳,再加上河北势力太过庞大,刘秀才要将其排挤出权力中枢并扶植南阳势力。

刘疆让贤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这符合刘秀的帝王平衡术。

而现在东吴的情况就不同了,国内并没有两股势力,反而是儒学士人一家独大,因此单单换个太子意义有限,孙权的终极目标是打压士大夫。

刘疆提出让位,肯定是能得到部分大臣支持的,刘秀更是喜闻乐见。而孙登却不能,因为士大夫们一定会坚决反对,他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培养的代言人轻易下台呢?

孙权这边同样也不会这么简单就同意,以孙权的冷酷,他肯定会借着废立太子一事掀起一场政治风暴,从他后来的表现看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到时候孙登岂能有好下场?

而唐睿宗李旦之子李成器主动让位,则是由于李隆基实力太强,因此各方势力都愿意顺水推舟,和孙登的情况仍然有很大区别。

如今孙登已经骑虎难下,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他不可能平稳落地。如果孙登没有早逝,恐怕结局反而会更加凄惨,戾太子刘据就是前车之鉴。

即使孙权能放他一条生路,但孙登毕竟得罪过步夫人,以他这种仁义君子,又怎么可能是狡诈的全公主的对手?孙登的结局注定是个悲剧。

孙登在此时病逝对他来说既是不幸又是大幸,虽说壮年而逝甚是遗憾,但毕竟是寿终正寝,总好过死于非命。

而这对孙权来说也是恰逢其时,因为这至少在表面上维持了孙家父慈子孝的形象。

其实孙登不是没有机会,如果他当初逐渐和士大夫们划清界限,同时抛弃徐夫人,接过步夫人递出的橄榄枝,孙权在枕头风的影响下对他的印象多少会有些改观。但我想若要孙登行此不义之事,恐怕他宁愿一死。

孙登在临终前仍然心系国家,他在上书中提到要孙权早立孙和为太子,同时任用贤良,轻徭薄赋,体恤百姓,若能如此他死而无憾。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孙登临终前最后的悲鸣!我想换作任何一个人,哪怕是铁石心肠,恐怕也会有所触动吧。

然而孙权就是这么绝情,对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他的眼中只有权力。

孙登死前连孙权的面都没见到,他这封上书直到死后才被送到孙权的案头。而孙权也只是难过了一阵子而已,孙登这番肺腑之言他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之后仍是我行我素。

孙登之死虽然让东吴免除了一场“巫蛊之祸”,但该来的总会来。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孙权这个冷血帝王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当初吕壹一伙毕竟势单力孤,短期尚能一用,长期来看和背景深厚的士大夫们相比仍是螳臂当车。

既然如此,孙权决定人为扶植一个更强的傀儡,一场更加惨烈的斗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太子孙登病逝后,孙权第三子孙和在第二年正月登上了储君之位。孙和的母亲王夫人非常受宠,他本人又得到了孙权的喜爱,而孙和上位又符合儒家立长的思想,一切似乎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然而平静的背后却暗潮汹涌,一场新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仅仅八个月后,孙权下令封四子孙霸为鲁王,不仅如此,孙权还对孙霸放纵有加,给他的待遇地位与太子不相上下,形成二龙夺嫡之势。

本来一切安好,但孙权却人为地制造了这场继嗣危机,其目的是什么呢?

对此裴松之认为袁绍刘表也有废长立幼之心,但他们目的比较明确,就是要立贤。但是孙权不同,他纯粹是因为老迈昏聩,于是自取祸端。

孙权确实和袁绍刘表不同,但绝非因为昏聩才行此举,他的头脑其实一直清醒得很。

有一种观点认为二宫之争的性质,是江东大族和淮泗派的纷争,拥护太子的大多是江东大族,而支持鲁王的主要是江北人,而孙权则借此对江东大族进行打击。

不过这一观点有一个问题,因为支持太子的除了江东大族以外,江北人也不在少数,而鲁王一党的主要人物之一全琮却是江东人。所以单从地域角度出发恐怕难以解释二宫之争的本质。

其实二宫之争并非单一事件,它只是之前诸多事件的升级,无论是黄武年间的暨艳、张温案,乃至后来的报聘辽东事件和吕壹案,都是二宫之争的预演。

孙权虽然承认和士大夫合作的重要性,但作为一名独裁帝王,他对皇权旁落异常警惕,因此这注定二者不会永远和谐下去。

如今孙权已经年逾花甲,他对身后之事的顾虑越来越重,他唯恐继承人成为专权士大夫的傀儡,为削弱潜在的威胁,斗争必须延续下去。

吕壹案是双方斗争的一个小高潮,孙权虽然开始占据优势,但由于儒学士人们紧紧抱团,又有太子声援,而他这边只有吕壹等几个小小的校事,权衡之下孙权认为继续对抗下去没有好处,于是牺牲吕壹暂时缓和了关系。

不过这件事孙权却没有忘记,既然单凭校事不是士大夫们的对手,那么他只能扶植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与之对抗。至于太子和鲁王,虽然都是自己的爱子,但和权力相比,儿子又算什么呢?

因此二宫之争的本质就非常明显了,这就是吕壹一案的升级版,也是东吴宫廷斗争的最高峰。

事情的发展和孙权的预料相差不远,很快朝中就形成了以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为旗帜的两大派系,二者泾渭分明,史称“举国中分”。

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殷基通语)

我们先看看太子党的主要成员。

首先就是陆逊,在顾雍死后,他在士大夫中无论资历和地位都是最高的,无可争议地成为太子党的领袖。他恪守儒家礼法,先后成为两任太子的支持者,并坚决反对孙权长幼不分的行为。

其次便是以顾陆朱张为首的江东大族成员。比如朱据、顾谭、顾承、陆胤、顾悌、张纯等。

其中朱据文武兼备,又是孙权的女婿,而顾谭是前丞相顾雍之孙,在祖父去世后接替他平尚书事的职位,进入权力中枢,他们是太子党中地位较高的人。而顾谭、陆胤、顾悌、张纯等人虽然地位资历不足,但也都代表了其家族的态度。

然后就是江东的普通士族,比如丁密、吾粲、姚信、纪陟等,他们可以算是江东大族的附属力量。

最后就是江北士人,包括诸葛恪、滕胤、是仪、张休、屈晃、羊衜等。他们虽然不是江东人,但逐渐在江东扎根,在文化和思想上也和江东士人们趋同化了,从之前的报聘辽东事件和吕壹案中可以很明显看到这一点。

除上述诸人以外,还有两个籍贯未知的人陈正和陈象,他们也是明确表示过要支持太子的。

从上面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太子党的属性比较单一,其成员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几乎都是儒家士人出身。这一派系以陆逊为领袖,朱据、顾谭等江东大族成员以及诸葛恪、是仪等江北士人中的佼佼者为中坚力量,具备较强的实力。

那么太子党对手的情况又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鲁王党的成员都有谁。

鲁王党中地位最高的是全琮,他出身于钱塘全氏,钱塘全氏虽然也是个大家族,但和顾陆朱张等家族不同,全氏似乎并不以儒学见长,而是在军事领域有一定建树。

当初孙策渡江之初,全琮之父全柔立刻举兵响应,其卖力依附孙家的态度,也是全氏一族和其他江东大族有所不同的一个佐证。

全琮也是如此,他并非文官出身,而是靠着征讨山越起家的,后来也长期活跃在战场上。他曾倾尽家财资助他人,因此美名远播,其作派和鲁肃相似,因此可以被视为一名江东出身的豪族武将。

当然直接和鲁王联系的是全琮之子全寄,他早就是鲁王的宾客了,全琮是他背后的支持者。

另外鲁王党中还有几类人。比如吕岱和吕据就是江北出身的武将;而步骘是江北士人;孙弘是江东出身的寒门;吴安和孙峻则是宗亲成员。除此之外就是杨竺和孙奇这两个身份不是很明确的人。

由此可见,鲁王党的成分和太子党不同,其成员比较复杂。但可以大致看出一些端倪,即这一派以武将为主,又包括了一些宗亲和寒门人士,和太子党成分完全不同。

不过鲁王党中有一位特例,那就是步骘。

步骘出身于大族淮阴步氏,他熟习经学,明显是儒学士人。而他早先在立场上和其他士大夫们并无什么不同,也曾支持过太子孙登,在吕壹案中也与他们并肩作战,那么为何到了二宫之争的时候步骘却一反常态站在鲁王党这一边呢?

这一点裴松之虽然提出了疑问,但是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其实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鲁王党的领袖是谁。

鲁王党成员松散,众人在阶级、利益上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人却将他们中的主要人物串联在了一起,她就是孙权之女孙鲁班。

当初孙权宠爱步夫人,无奈步夫人没有诞下男丁,于是孙权便爱屋及乌,对步夫人生下的两个女儿孙鲁班和孙鲁育宠爱有加。后来孙鲁班下嫁全琮,孙鲁育下嫁朱据,因此分别被称为全公主和朱公主。

孙家素有妇人干预军国大事的传统,当初孙策渡江前,他姑姑就提出了用芦苇制作舟筏辅助渡江的建议,后来孙策统治时期和孙权统治初期,他们的母亲吴夫人也多次辅助治国理政。

全公主也不例外,此人虽是女儿身,却有一颗男儿心,她长期出入宫闱,颇有政治野心,而两宫之争则为她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后来步夫人年老色衰,逐渐失宠,孙权移情王夫人。或许没有嫉妒之心的步夫人不会有什么不满,但是全公主却对夺走了她母亲幸福的王夫人恨之入骨,于是王夫人之子孙和就成了全公主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步骘作为步夫人的族人,肯定和全公主有着不错的交情,因此她才能将步骘这位重量级人物拉拢到鲁王的阵营中来。步骘在私交和阶级文化之间选择了前者,倒也可以理解。

与此同时,全公主的丈夫全琮也对太子党有所不满。

在赤乌四年(241年)那次北伐中,全琮二子全绪、全端与张休、顾承二人因争功发生了严重矛盾,而张休顾承又是太子党,于是全琮父子和他们结了仇。

后来因为全琮的儿子全寄依附鲁王,于是陆逊写信给全琮说:“您不效仿金日磾,而庇护自己的儿子,最终会给家族招来祸患。”

陆逊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看金日磾做过什么事。

当初金日磾之子得到汉武帝宠爱,长期出入宫廷,后来因为调戏宫女,金日磾一怒之下将其杀死。

陆逊的本意是想拉拢全氏,因此想让全琮管管儿子,别让他和鲁王多接触,但问题是他的话说得太难听了。

俗话说疏不间亲,劝人家杀了自己的儿子,这到哪也讲不过去。虽然陆逊很可能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例子举得不太恰当,但到在全琮听来肯定是深感不满,于是二人便开始结怨。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公主和全琮夫妇有了共同的立场,他们携手站在鲁王一边就很容易理解了。

最后便是孙峻。还记得当初孙权刚刚继位不久后发生的孙暠之乱吗?孙暠是孙权的堂兄,出自孙坚的弟弟孙静一支,他不服孙权,意欲夺取会稽郡自立,后被虞翻吓住,主动放弃了叛乱计划。

事后孙暠被软禁起来,这一支也默默无闻,终于到他的孙子孙峻这一代时重新崛起。

孙峻年少时便弓马娴熟,精明果敢,此时孙暠一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影响早已消散,于是孙权便开始重用孙峻,先后将其晋升为武卫都尉和侍中,孙峻也逐渐走入了权力核心。

其实孙峻在两宫之争的阶段还很年轻,也就二十多岁,他固然有些能力,但恐怕还不足以得到孙权的破格提拔,他能够平步青云恐怕还是全公主在背后发力。

论辈分,孙峻比全公主要矮一辈,算是她的族子,但是二人却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

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三国志孙峻传)

据记载,全公主和孙峻有私通行为。虽然私通也有私下勾结的含义,但前一句既然提到孙峻淫乱宫廷,恐怕和后面是相互对应的。况且二人一男一女,用到私通这个词,大体也就是那点事了。全公主乱伦之举倒也颇得父亲的真传。

虽说二人从何时起开始有了奸情不得而知,但孙峻和全公主素来关系密切是没跑的,而且他依附鲁王应该也是因为全公主。而作为回报,全公主很可能在孙权面前给他美言过,于是孙峻开始步步高升。

至于吕岱,他加入鲁王一党的原因或许也是与跟陆逊的矛盾有关,他曾在武昌和陆逊共事过一段时间,或许这期间二人生出龃龉。

由此可见,鲁王党中,虽然全琮和步骘地位较高,似乎是核心人物,但这一党真正的核心是全公主,她才是将主要人物串联在一起的纽带,而且她得到孙权的喜爱,在孙权那里能说的上话。

不过这还不是鲁王党的全部,因为单凭他们几个并不是士大夫集团的对手,二者之所以能够长期对抗,是因为鲁王党的背后正是孙权本人。

鲁王党便是当初吕壹一伙的升级版,其中囊括了武将、士人中的少数派、宗亲等等,孙权以全公主为代言人,将一切可集中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成为全面对抗士大夫的武器。

至于出身低微的孙弘,则被孙权当成了下一个吕壹来使用。

二宫之争是孙权有意挑起的一场纷争,也是君权和臣权最高级别的碰撞,其过程注定不会风平浪静,其结局也必然是惨烈无比,而太子和鲁王只不过是两个可怜的牺牲品罢了,皇位对他们来说只是虚无缥缈的诱饵。

如今两党已经准备就绪,而全局尽在孙权的掌握之中,一场好戏即将上演——陆逊的死期就要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哈马斯:上百万加沙居民坚守家园

哈马斯:上百万加沙居民坚守家园

新华社
2025-09-20 07:05:43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汉史趣闻
2025-07-30 09:57:38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安徽发布
2025-09-19 14:30:54
南京学区房从5.7万跌到2.8万!有人亏掉317万,是抄底还是观望?

南京学区房从5.7万跌到2.8万!有人亏掉317万,是抄底还是观望?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20 06:31:23
脸都不要了!澳超球队亚冠首轮全败,总胜率仅有27.3%

脸都不要了!澳超球队亚冠首轮全败,总胜率仅有27.3%

直播吧
2025-09-19 09:24:08
王晶不再隐瞒!曝光张曼玉60岁不婚不育内幕,主因不是梁朝伟

王晶不再隐瞒!曝光张曼玉60岁不婚不育内幕,主因不是梁朝伟

银河史记
2025-09-18 19:04:02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元芳说投资
2025-09-19 22:19:56
调整正是机会!这个方向接下来还有大牛股!

调整正是机会!这个方向接下来还有大牛股!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2025-09-19 20:33:26
广东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广东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中国能源网
2025-09-19 15:27:43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诗词中国
2025-09-15 16:29:46
退役又如何?全红婵下半生剧本提前写好:官方盖章,条条金光大道

退役又如何?全红婵下半生剧本提前写好:官方盖章,条条金光大道

念洲
2025-09-19 11:04:33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四象八卦
2025-09-16 04:58:16
阿里工作六年,首付20%买房。2025年字节被裁,房子卖完空手而归

阿里工作六年,首付20%买房。2025年字节被裁,房子卖完空手而归

蚂蚁大喇叭
2025-09-19 11:50:44
梁晓声:最有钱的人,在儿女中学毕业后送出国,一是怕孩子吃苦..

梁晓声:最有钱的人,在儿女中学毕业后送出国,一是怕孩子吃苦..

清风拂心
2025-09-15 13:15:09
女优美谷朱音漫改乱马,与加里乃乃花共享男优!

女优美谷朱音漫改乱马,与加里乃乃花共享男优!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8 16:28:20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网友让她滚出中国市场,将成“第二个张娜拉”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网友让她滚出中国市场,将成“第二个张娜拉”

叶公子
2025-09-19 21:21:58
无力吐槽:时隔2年,泰坦号调查报告出炉,内爆真相,竟如此荒诞

无力吐槽:时隔2年,泰坦号调查报告出炉,内爆真相,竟如此荒诞

自说自话的总裁
2025-09-19 17:25:38
罗永浩改口风了,是意识到自己有危机了吗?

罗永浩改口风了,是意识到自己有危机了吗?

总在茶余后
2025-09-19 12:51:05
原来她早已离世!自己订墓园和寿衣,3200万遗产全给姐姐

原来她早已离世!自己订墓园和寿衣,3200万遗产全给姐姐

标体
2025-09-18 18:31:44
在德国农村住半年,才懂什么叫富人式贫穷,节俭程度让人目瞪口呆

在德国农村住半年,才懂什么叫富人式贫穷,节俭程度让人目瞪口呆

天下霸奇
2025-07-31 07:55:04
2025-09-20 07:48:49
犀利强哥 incentive-icons
犀利强哥
博闻通识,犀利睿智。
12515文章数 1582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手机要闻

iPhone 17系列拆解确认SIM与eSIM版本电池容量获得提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军两个方向朝加沙城市中心推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