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双标?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得到的评价却截然不同。
《红楼梦》中的女主林黛玉,只是和男朋友闹了几次小脾气,就被很多读者误会了几百年刻薄小性儿。女儿薛宝钗嫁祸、色诱、争权夺利、虚伪功利却被很多人奉为端庄女神。
怎么才能给林黛玉正名呢?只陈述原著中的事实是不够的,要换位思考,让黛玉也去做一下薛宝钗做过的事情,才能证明谁是谁非。
贾敏设计个“双玉良缘”,鼓励黛玉和宝玉厮混
如果贾敏还活着,林如海死后她没有儿子,带着女儿林黛玉投奔娘家才是合情合理的。
就算贾母亡故,贾敏也该被贾赦贾政两个亲哥哥收留,而不是有娘家哥哥不靠,而去姐姐婆家常住不走。
那么这时候,如果贾敏纵容黛玉和宝玉一起养在贾母膝下,看着他们表兄妹整天厮混在一起。有的读者就要挑毛病了:贾敏作为林家书香门第的主母,怎么这么不懂礼法?贾母老糊涂了,难道贾敏也糊涂了不成?
这时候贾敏只需要给黛玉也准备一块珍贵奇异的玉佩,上面雕刻上两句吉利话,也镶嵌了天天挂在脖子里,对贾母、贾政、王夫人说:“我们黛玉的玉,是癞头和尚给的,说必须要找有玉的男子才能正配。”
别忘了黛玉三岁的时候是真有癞头和尚去林家的,贾敏回娘家来至少带回来自己当年的大笔嫁妆,她一个没儿子的寡妇,想和贾母联手,撮合黛玉和宝玉结婚,让黛玉永远活在荣国府的庇护下,亲上加亲,贾母和贾政也都同意,为了让王夫人没话说,稍微用点手段有什么问题吗?
但不喜欢黛玉的读者肯定要说:贾敏真是厚脸皮,一个做母亲的人亲自给自己的女儿撮合婚事,也不知道从哪里买了块玉佩就编故事,想要图谋贾宝玉呢!林家书香门第的脸都被她丢尽了!林如海知道能气地掀了棺材板!
这不就贾母“掰慌记”里说的: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
不能因为薛家和贾府亲戚关系远,就先行带入林黛玉呀!你们是不是忘了,薛宝钗的金锁其实更庸俗,薛家的谎言其实更拙劣,薛姨妈明明有儿子,却赖在姐姐的婆家,还公然宣传“金玉良缘”才更厚脸皮。
你们为什么不觉得薛家这样做很丢脸?为什么不认为薛姨父也会气得掀了棺材板?为什么还会认为贾母的“掰慌记”不是在骂薛宝钗呢?
把宝玉推进黛玉闺房,设宴劝酒还要留宿
贾母肯定不会让贾敏母女住进梨香院那么偏远的地方,与内宅隔了两道门,旁边是奴才周瑞家的,还有后门另开,实在太疏远又不安全了。
贾敏和黛玉母女会被安排在贾母旁边的一所院落里,才是真正又方便又亲香。
那么黛玉病了,贾宝玉就去探望,贾母、贾政都是许可的,都不用躲着人偷偷摸摸去。进了贾敏和黛玉的院子,四十岁的贾敏一把将十二三岁的贾宝玉搂抱在怀里,亲热地唤着:“我的儿,难为你想着。”
然后也不叫黛玉出来跟哥哥见礼,直接把宝玉推进黛玉的闺房,说:“你妹妹在里屋呢,她屋里暖和,你先进去看她,我收拾好了就去找你们。”
贾宝玉在里屋能听见贾芸在院子里说话,林黛玉在里屋却听不见贾宝玉和薛姨妈说话。装模作样的还在绣花呢!
然后见宝玉进来一副吃惊的样子,主动起身走到宝玉身边坐下,要细看“通灵玉”,宝玉摘下通灵玉递给她,她口齿清晰的念了两遍玉上的字,丫鬟雪雁也不听话去倒茶,反而凑过来说:“我们姑娘的玉上也有字,我听着跟你的像一对儿呢。”
宝玉一听也问黛玉要着看,黛玉毫不避讳地解开自己外套的排扣,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出自己的玉,让宝玉趴在自己的胸口看那玉上的小字,宝玉看完了觉得果然像一对,还闻到了敞开的衣领里散发出的幽香,从此更爱林妹妹了。
然后贾敏姑妈一直也没进来,还在外面绊住了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并且开始准备酒菜点心,要请宝玉吃饭,还拿出了家里最好的酒。然后拉着黛玉一起坐席,母女俩一起陪着宝玉吃饭喝酒,贾敏还跟宝玉说:“我的儿,放心喝,喝醉了就跟着我睡吧。”
要知道,贾敏可是宝玉的亲姑妈,在《红楼梦》的时代里,姑奶奶的地位在娘家是很高的。就算贾敏守寡带女投靠娘家,那在贾府也是受人尊敬,有话语权的。何况她还有诰命在身,本就是朝廷重臣的遗孀。
可是就算贾敏在这些的光环加持之下,她和林黛玉也做出和薛姨妈宝钗母女同样的事,也是极为不妥当的,早已经逾越了亲情和礼法。
那么为什么薛姨妈和薛宝钗做出这种事会被认为合情合理呢?明明母亲就像就像一个急于推销女儿接客的虔婆,女儿的种种行为则是不端庄不知羞,茶里茶气,又当又立,丫鬟还在当小红娘!
林黛玉为了拿捏宝玉丫鬟的把柄,偷听男女私通丑事,被发现嫁祸薛宝钗
林黛玉聪明伶俐,最喜欢笼络贾府奴才,喜欢自己和小丫鬟们没上没下地厮混玩笑。
林黛玉天天往宝玉的屋里跑,早上一起床就去找宝哥哥,听见袭人骂宝哥哥和别的姊妹成日家厮混,没有白天黑夜的忌讳,她就开始套问袭人家乡年龄,把湘云送的戒指,宝琴送的裙子全都倒手送给了花袭人,要拉拢她收为己用。
林黛玉还安排雪雁去和宝玉的小厮亲近,俩人拜了干兄妹,两人的母亲关系也很好,两家亲的和一家似的。
林黛玉没事就和雪雁在宝玉的院子里搞情报,又让紫鹃做配合,二十多个婆子丫鬟的姓名、年龄、父母、家乡、性格脾气全部了若指掌,熟悉到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个。
林黛玉路过滴翠亭,听见宝玉的三等丫鬟小红和坠儿在说一些男女私通,交换手帕定情的事情,越听越来劲儿,结果差一点被发现,情急之下就使了一招“金蝉脱壳”,嫁祸给薛宝钗,她喊了一声:“宝姐姐,我看你往哪里藏?”
林黛玉对两个丫鬟说:“我才在河那边看着宝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地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然后黛玉就笑嘻嘻地走了,心里想着多亏我聪明,躲过了一个大麻烦,林之孝家两口子可是贾府的二管家,将来我跟宝玉结婚,相当于元老重臣,得罪不起的!
小红和坠儿就在风中凌乱了一会儿,想着宝姑娘一向心底宽大有涵养,听见了也没什么,各自走开。
所以,请问那些追捧宝钗的读者,你此时也觉得黛玉这样做很机智吗?觉得她有谋略、有手段好聪明,而不是心机深沉可怕?反正小红都亲口承认不怕宝钗听到,宝钗事后也没有受到半点伤害,替黛玉背个锅也不算什么。
就算宝钗知道了,也不一定不会记恨黛玉,还觉得被拉过来当枪说明黛玉看得起她对吗?甚至会感谢林黛玉嫁祸给她,因为小红的秘密后来没有传播开来,说明薛宝钗嘴严人品好,还因此成了小红的恩人,会被感激不尽?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凭什么薛宝钗滴翠亭嫁祸值得被洗?可以被谅解宽恕甚至夸赞?自己惹了祸不想承担就是没担当,没责任心,随便嫁祸给无辜的人替自己背锅,更是缺德冒烟。
事实就是:谁做了这种事都会被批判!如果林黛玉真的做了这种丑事,她就不配做红楼梦的女主,不配得到宝玉的真爱,也不会得到读者的喜爱,同理,薛宝钗应该也一样才对。
林黛玉羞笼红麝串,露出酥臂引得宝玉想入非非
贾元春赏赐了端午节礼,只有宝玉和黛玉的一样,宝钗和三春的一样。林黛玉忙戴上了元春赏赐的红麝串,她是绛珠仙子下凡,戴红色珠子显然更加理所当然。
贾宝玉就涎皮赖脸的找黛玉要看她手腕上的红麝串,林黛玉摘下来的过程中露出了雪白一段酥臂,贾宝玉都看呆了,想着要是能摸一摸就好了。
然后又想到了“双玉良缘”,心里想入非非,巴不得能早点和林妹妹结婚才好呢!
别忘了这是在贾母屋里,一个千金小姐故意在表兄弟面前露出酥臂合适吗?摘个手串至于露出“膀子”?所以,薛宝钗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因为想体验一下现代人穿短袖是多么凉快吗?
如果做这件事的是林黛玉,请问是否有人认为她也是纯真无邪的?如果没有,那么比黛玉大三岁的薛宝钗她怎么可能比黛玉还天真无邪?
林黛玉读西厢记、牡丹亭,只品味到了词句优美,真情感人,如醉如痴。
薛宝钗看过元人百种等各种禁书杂书的,里面的词句既不优美,也没有太多真情感人,倒是女子恨嫁,和啊男人私奔、私通的戏码可不少,谁知道她都看懂了什么?
林黛玉大中午独闯宝玉午睡卧室绣肚兜
薛宝钗,平时一副端庄娴雅的淑女模样,整天道学兮兮的劝导姊妹:女子无才便是德,应该以贞静为主,“珍重芳姿昼掩门”才是懂尊重,守礼教的。
结果呢!她自己大中午一个人,连丫鬟也不带,明知道宝玉午睡,还要去找他说话解困。这是什么毛病啊大姐,你不睡也不让别人睡?
明明看到宝玉屋里的丫鬟都睡着了,就该知道宝玉也睡了,还是直愣愣地往宝玉卧室里闯,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趁机刺杀贾宝玉呢!
卧室里的宝玉只穿着薄薄的夏天睡衣躺在榻上睡着,连被子也没盖。花袭人就在旁边坐着绣肚兜。宝钗还有心思跟袭人闲聊,袭人还给她腾地方,自己出去走走,留下他们孤男寡女。
宝钗还坐下了,明知道那是宝玉贴身的肚兜,就替袭人刺绣起来。
下面开始置换角色,把以上宝钗的行为都让林黛玉来做,然后让宝钗和史湘云在窗户外面看见这暧昧的一幕会怎样呢?
史湘云肯定当场哈哈哈哈笑弯了腰,薛宝钗虽然表面可能不说什么,甚至还会制止湘云,但是很多读者的唾沫直接会淹死林黛玉吧!
你们还会觉得她是情不自禁十分可爱吗?你们真的相信她不是心爱宝玉,只是被那肚兜上的花纹吸引了?
怎么可能呢?很多读者肯定要说:黛玉这想嫁给宝玉想魔怔了吧!一个大姑娘跑到表兄弟的午睡的卧室里坐着不走,还亲手绣内衣?这种事就算是现代的大姑娘做,要说对这男生没情意没想法,只是觉得内以上的花纹好看,真是鬼也不会相信啊!
原著中真实的情况是,林黛玉就算小时候去找宝玉,一听袭人说宝玉睡了,立刻转头就走。
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袭人笑回:“已经睡了。”黛玉听说,便要回去。
那么,天天装淑女,教导别人一套又一套的薛宝钗,她绣肚兜这件事凭什么值得被洗白?
综上所述,真正对林黛玉和薛宝钗双标的人是谁,自己心里真的没点数吗?
不是所有弱者都值得同情,对黛玉和宝钗双标才是“言情滤镜”
如果林黛玉也做了薛宝钗这些事,肯定要被骂得很惨很惨,薛宝钗却轻易就被原谅、宽容,还总有人给她辩白。哪怕只是陈述事实,都觉得宝钗被黑,受了天大的冤枉一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象?根本原因就是有的读者给林黛玉和薛宝钗建立了两套标准!对林黛玉各方面的要求很高,她跟宝玉闹脾气,讥讽薛宝钗两句就是罪大恶极。
但是他们对薛宝钗的要求却很低!只要她不像多姑娘一样大胆奔放要生扑宝玉,不像王熙凤一样杀人害命耍心机,那就是端庄淑女没错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区别对待呢?因为林黛玉实在占尽了先机,天时地利人和她全都有:貌美才高、出身高贵,贾府的近亲血缘,贾母的宠爱,宝玉的真爱,哪怕丫鬟婆子都是忠心耿耿的护着她。她就算孤身寄人篱下,也可以不必讨好奉承他人,活得任性率真的样子简直令人羡慕嫉妒恨!
薛宝钗却全都是劣势:没落商贾出身,金陵一霸家族名声恶逆,哥哥不争气有人命官司,嫂子是个搅家精,丫鬟惹祸,婆子赌博,赖在贾府姨妈家十分尴尬。
总有人圣母心发作,喜欢同情弱者,不管她有理没理,是非对错,到底值不值得可怜。
偏偏薛宝钗也是个美人,偏偏电视剧里的薛宝钗更比原著里美貌很多,偏偏宝钗说话又好听,会讲大道理,显得她很符合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薛宝钗是最可怜可敬的姑娘,她小小年纪承担了太多不该承受的重担,她家家族、母亲、哥哥全都要她高嫁豪门才能获得幸福,没有人帮她,没有人爱她,她自己奋斗,想要逆袭,对抗命运的样子是多么励志!
用点手段和心机有什么不对呢?现代网文中的女主黑莲花比宝钗过分多了,不是照样大行其道,备受欢迎,还能得到十项全能帅气多金高贵男主的专情。
相比之下,薛宝钗这么出色,这么努力,却只能得到一个贾宝玉这种废物草包,实在是血亏!她不应该活在《红楼梦》里做女二,她要是跳到现代网文中就是妥妥的大女主。
至于林黛玉,她都拥有那么多薛宝钗没有的好东西了,为什么还要天天矫情的哭哭啼啼,为什么非要跟宝钗抢宝玉?
要知道林黛玉就算失去宝玉,也不过是失去爱情而已,那本就是封建社会不容许的事情。。而薛宝钗要是得不到宝玉,那可就会失去她的“青云梦想”,以及她全家的荣华富贵,甚至身家性命。
所以,薛宝钗就值得被洗白,被宽容,被赞美吗?简直是可笑!到底是谁在用看言情、看宫斗、宅斗的滤镜看《红楼梦》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