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果”
ZJUSOM
说起对云南的印象,10人中有9人都可能提到“鲜花”。但事实上,云南的“稻米”和“高原特色蔬菜”也是一绝。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傣王稻”“傣嘉禾”香米品牌,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人一日三餐吃的高原特色蔬菜,都来自云南。
作为几乎拥有从海南岛到黑龙江各种气候的省份,云南的光照、水源、物种等对于发展农业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斗南夜市,采购鲜花的商人。(图片来源:新华网 胡安琪/摄)
4月8日,云南弥勒市朋普镇庆来村的农民在无土蔬菜种植基地收菜。(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那么,为何今天云南“花、米、菜”仍未能大范围覆盖全国?或者说,为何大家很难买到便宜又新鲜的云南农产品?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云南农业的“小散乱”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
而就在去年4月,长期深耕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及平台生态化领域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黄鹂强教授,带领团队为云南云天化集团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装上了“数字大脑”。
赴云天化集团调研时的黄鹂强教授(左4)团队(图中仅为部分团队成员)
他们结合云南农业“小散乱”、农户管理难等问题,从顶层设计、数字手段、数字心智等多方面为云天化集团提供产业数字化优化策略。
如今,该策略已初步产生效果。
本期【“成果”ZJUSOM】系列专题,看看黄鹂强教授团队如何助推云天化集团现代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帮助云南实现农业土地价值最大化,以及农产品的高质、高产、智慧化。
云天化数字农场种植驾驶舱(图片来源:受访者)
远在云南的云天化集团,
为何会找黄鹂强团队设计数字大脑?
云天化集团,是位于云南的一家知名国企,多年来深耕三大主业:肥料及现代农业、玻纤及复合材料、精细化工及新材料。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云天化集团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加速农村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号召,为做强做优云天化现代农业产业、提升云南农业产业化水平“绞尽脑汁”。
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
受地形条件、农户分散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云南农业大多呈现“农户+农地”的小规模、分散化种植模式,即便有合作社,也少有如东北与山东那样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而如此“小而散”的问题,容易引发各种“乱”象,如农户管理问题重重、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产业链断裂等,进而导致土地资源使用率较低、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低下。
这也是我们难以买到便宜又新鲜的云南农产品的原因,因为农户小规模种植成本高卖价也高,中间环节还有一波人收割“差价”,供应链也脆弱、难以维系,农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中自然变得昂贵且不新鲜。
另一方面,小农户或小合作社因“小散乱”也难以承接“大订单”,因为缺乏集中管理,小而散的种植在数量、质量、成熟日期等多方面无法达到“大订单”的各项要求。
图片来源:©千库网
对此,有着数字化建设相关经验的云天化集团意识到,必须要为云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装上“数字大脑”。
前几年,云天化集团正是因启动数字化生产中心建设,实现了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生产机构的数字化控制与管理,进而实现了集团产、供、销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大大提升了集团层面的产供销效率。
但云南农业的“小散乱”问题有其特殊性,仅靠过去的经验根本无法解决,且集团也缺乏相应的产业数字化人才。
经过多方调研后,云天化集团了解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黄鹂强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浙江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大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及理念带到西部,而这些经验和理念可能解决云天化集团目前遇到的数字化难题。
于是,2021年4月,云天化集团相关负责人来到数字经济强省“浙江”对黄鹂强教授团队进行深入了解,在听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鹂强的精彩分享后,他向黄鹂强教授发出了项目合作邀请。
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加速实现,黄鹂强教授于2021年5月带领团队与云天化集团开展《云天化现代农业数字化系统顶层设计方案》项目合作,从顶层设计上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改革布局现代农业,为云天化集团解决“数字大脑”建设难题提供策略。
赴云南矿地调研时的黄鹂强教授(右4)团队(图中仅为部分团队成员)
赴云天化集团基地调研时的黄鹂强教授团队(图中仅为部分团队成员)
以“六数一体”的顶层设计,
帮助云天化集团突破瓶颈
在前往云南对当地农户、农地以及云天化集团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后,黄鹂强教授团队向云天化集团提出了战略目标向“数字战略”转移的策略,包括统筹设计现代农业数字战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示范标杆;形成“六数一体”数字化智慧农业生态解决方案等。
其中,“六数一体”的数字化智慧农业生态正是黄鹂强教授团队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云天化集团数字化转型现实难题、打造云天化现代农业数字大脑的“破局秘钥”。
那么,什么是“六数一体”呢?
如下图所示,“六数一体”中的“六数”分别为数创、数智、数通、数聚、数基、数治。“六数一体”即通过数据驱动与数字孪生、运营管理与战略规划决策、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内外部数据聚集、基础硬件设施、各项数据管理等一体化构建,形成数字化智慧农业生态。
“六数一体”总体架构
黄鹂强教授团队认为,数字化转型落地要有新的思维,思维方式直接关系到数字化转型最终的落地形态和效果,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六数一体”对于云天化集团而言便是新的数字化战略思维方式。
此外,为了帮助云天化集团更好地架构“六数一体”,黄鹂强教授团队还从数字手段和心智上给出了建议——架构过程要“顾旧立新”,让基于传统项目方式建设的现有系统,在逐步迁移与业务互联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基于中台架构的新建业务系统。
如采用“顾旧立新”的方式进行中台建设,从基于传统项目方式建设现有平台逐步向基于中台架构的新建业务系统转变,发挥数据流通的价值,赋能云天化集团的业务线、运营和内部管理及后勤等业务建设。
“顾旧立新” 架构思路
再如,黄鹂强教授团队基于当前云天化集团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更加契合公司战略及现代农业业务的新型组织架构,该架构将让云天化集团的各项业务变得更高效、资源配置变得更合理、员工的工作变得更轻松与安全。
新型组织架构图
成果投入应用短短数月,
云天化集团反馈“已有成效”
据云天化集团反馈,该项目成果自2022年3月正式投入应用以来,已产生一系列成效。
“我们基于‘六数一体’架构开发的系统贯穿了农业全产业链的业务需求,实现了过程管理标准化和流程化。同时,我们的各项业务结合财务数字化管理后,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我们还形成了能够满足对外展示和宣传需求的云天化农业驾驶舱,并基本形成对外商业模式框架,且进行了实施和回报。”云天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云天化集团为形成“六数一体”数字化智慧农业生态,持续进行大数据平台研发,其中“种植基地管理平台”“销售客户管理平台”累计迭代60余个版本。同时,云天化自主研发“采后加工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并顺利上线。2021年至今已累计获得23项软件著作权。
特色农业栽培过程中的各种肥料种类可实现配比数字化管理(图片来源:受访者)
云天化集团还实现了“云米、云花、云菜”的全覆盖应用,其中,云米板块实现3套系统应用,云花板块实现6套系统应用,云菜板块实现4套系统应用。截止2022年11月,系统已累计积累数据达1000余万条。
云天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系统上线后,我们基本实现了农业业务管理流程化、人员反馈高效化、成本实时并便于统计、风险预警及时数字化、财务核算和数据不滞后等。
“在‘六数一体’架构过程中,我们的‘云米、云花、云菜’现代农业项目如今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发展,成为我们打造现代农业骨干龙头企业的重要抓手。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只是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与黄鹂强教授团队深入合作,为云天化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全面装上‘数字大脑’,将云南农业土地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云天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来源:受访者
助推农业现代化与共同富裕,
他们仍在持续...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
黄鹂强教授团队的这一项目,不仅帮助云天化集团解决了数字化转型现实难题,还让云南当地农户能够便捷地享受到相关数字服务,减少种植、运输等各环节成本,提效增质,促进云南现代农业加速实现高产、生态、安全、高效等,让消费者可以买到便宜又新鲜、高质的云南“花、米、菜”。
图片来源:云天化集团官网
同时,项目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进行数字化管理设计,让高原特色农作物可以在废弃的磷矿挖掘空地上进行无土壤栽培种植,这既节省了种植成本,助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环境,降低了磷矿挖掘对环境的破坏。
图片来源:受访者
面向未来,黄鹂强教授团队还将为继续践行社会责任、“东数西送”,为云南、为我国西部更多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解决管理实践难题,并以更多极具应用价值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持续为共同富裕的加速实现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同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基于多年来开创的“商学+”教育生态系统,也将为社会不断输送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人才,全面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采访编辑:段婷
受访者:黄鹂强、云天化集团相关负责人
部分素材提供:浙大管院博士生 王锴云
审核:佟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