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火烧彤云
《阿绣》与《庚娘》同属聊斋名篇,分别讲述了姚阿绣与刘子固、尤庚娘与金大用两对青年男女曲折的爱情故事。
笔者将它们并论,倒不是因为它们都是爱情小说,而是因为它们的女主人公姚阿绣和尤庚娘都是战乱之中的逃难女子。由于这两篇小说知名度甚广,读者对其故事情节非常熟悉,笔者就不完整地叙述故事内容了,重点展示小说中所描写的在战乱中逃难民众的悲惨遭遇。
▲ 电视剧《聊斋·阿绣》剧照 赵静 饰 阿绣
先看《阿绣》。姚阿绣一家住在盖州(今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以经营一家小杂货店为生。他们不是盖州人,而是广宁(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人。阿绣的叔叔在家乡广宁看中了一户姓方的人家,想把侄女许给方家。阿绣的父亲知道后,带着女儿回广宁议婚。亲事说得差不多了,方家只差正式下聘定婚了,战乱发生了。大家只得把所有的事都暂时放下,赶紧逃难。
小说中清楚地描写了阿绣逃难时的凄惨模样:头发蓬乱,脸上、耳朵上全是污垢;由于长途行奔,她的鞋子破损了,边走边掉,总是要停下来穿上鞋子,再继续前行;她疲惫不堪,跌跌撞撞,时不时还摔倒在地,既窘且惨。更为不幸的是,阿绣不仅和父亲失散了,她自己还被大军俘获了。
《聊斋志异》一共塑造了一百多位长相美丽的女子。据说有的媒体搞过谁最美的投票,阿绣的票数是最高的。笔者倒不认为阿绣是最美的聊斋女子,但阿绣的确非常美丽,特别是她笑起来的时候,一对浅浅的酒窝浮现在脸庞,非常迷人。美丽的阿绣被大军俘获可不是什么好事。在平时,这是强抢民女,姚家人还可以去官府告状,讨还公道。而在战争时期,民众无理可讲,只得任凭手持刀枪的军队胡作非为。
阿绣被大军俘获后,兵士给了她一匹马,让她骑着。阿绣没骑过马,加上道路崎岖,她根本骑不稳,总是从马上掉下来,吃尽了苦头。谁也不知道大军要把阿绣带到哪里去。就在阿绣命运莫测的时候,一名女子突然来到阿绣跟前。她是一名狐仙。她使出隐身法,让周围人都看不见她和阿绣。她握住了阿绣的手腕,拉着阿绣一路狂奔,逃出了军队。
除了阿绣,小说的男主角刘子固也遭受了类似的命运。刘子固是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去年到盖州来看舅舅,在城里逛的时候,看到了姚家杂货店里的阿绣,对她一见钟情。于是,他天天来杂货店里买东西。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
过了一段时间,刘子固回到海州家中,征得母亲同意后,转年再赴盖州向姚家求亲。不料姚老板带着女儿去广宁议亲去了,刘子固只得呆在盖州等姚家父女归来。等了十几天,大军将要打来的消息传来了,刘子固和仆人赶忙逃离盖州。结果,刘子固与仆人也失散了。
大军不仅抢掠美女,还抓男子去做奴役。失去了仆人保护的刘子固和姚阿绣一样,不幸被大军的前哨部队所俘获。好在刘子固只有十六岁,加上人生得文弱,兵士不担心他逃走,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机敏的刘子固审时度势,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偷了一匹马逃了出去。最终,刘子固在狐仙的帮助下与姚阿绣缔结良姻,具体过程就不叙述了。
▲ 电视剧《聊斋·阿绣》剧照
赵静 饰 阿绣 万中良 饰 刘子固
我们再来看看《庚娘》。
尤庚娘是太守的女儿。金大用是中州(今河南省)的一个世家子弟,祖上做过官。他们是一对非常恩爱缠绵的夫妻。故事一开始就直接以战乱发生为背景,开场就写金大用带着全家往南方逃难。金大用一家没有被大军俘获,也没有失散,但是他们遇到了贼寇。
这名贼寇三十多岁,容貌却宛如少年。用现在的话说,他长了一张娃娃脸。他叫王十八,自称是广陵(今扬州)人,也是逃难者。他非常热情,愿意给金大用一家带路。谁能想到这样的人竟是一名水路贼寇呢?还有一点,王十八也不是孤身一人,他也带着妻子同行。这种情况下,金大用完全放松了对陌生人的警惕。他很高兴碰到了王十八,两家人同行,走哪条路、何时出发、何时休息,全听王十八的安排。
王十八是个水寇,自然要引领两家人走水路。他选择沿淮河按东南方向从河南前往江苏。金家人没有反对,这应该还是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考虑的。普通民众哪里跑得过训练有素的军队?姚阿绣和刘子固也是青年,不还是被大军俘获了吗?何况金大用还带着父母和妻子,年老之人跑得更慢。走水路相对安全一些。再则,金大用对王十八非常信任。
然而,机敏的庚娘感到王十八总是在看她,他的眼珠子随着她转动时,表情就变得有些奇怪。她怕出事,悄悄建议丈夫,金家人不要与王家人同坐一条船。金大用同意了妻子的提议,可是看到王十八殷勤地寻找大船,还帮金家人搬运行李,积极地出力,事事还办到挺周到,他又不忍拒绝王十八的好意。再加上王妻十分温婉,逃难路上她与庚娘住在一起,二人相处和睦,金大用就没有另外雇船。
▲ 电视剧《庚娘》片段
王十八上船后,与船夫倾心交谈,毫无陌生感,似乎非常熟悉。他这是在布局害人,可怜金家人还茫然不知。夜幕降临,船行到僻静处,王十八叫金家父子出来赏月,乘其不备,把金大用推入了水中。金父刚要叫喊,又被船夫用船篙狠狠地一击,打入了水中。金母听到落水声,赶忙出来看,也被船夫用篙打落入水。 这个时候,王十八才开始假模假式地喊救人。
其实,金母出舱去看的时候,庚娘就跟在后面,隐约看到了婆婆被打入水中。庚娘伤心不已,哭了起来。王十八假惺惺地来同情她的亲人们全都失足落水,然后劝她嫁给自己,跟他回金陵(今南京)的家里去。
可能有的读者会奇怪,王十八既然是金陵人,为什么要说自己是广陵人?这正是他的阴险之处。万一金大用等人落水之后侥幸逃生要复仇的话,他们都只知道到广陵寻人,万万没想到王十八其实在金陵。后来的事实果然如此。
金家父母由于被船蒿重击,加上年老体弱,落水后溺亡。金大用被王十八推入水中后,侥幸浮到了一块木板上,被一个姓尹的老翁救起。金大用看到被打捞上来的父母尸体,悲痛不已,要去广陵寻王十八报仇。幸好有知情人告诉他,王十八实为金陵人,而且淮河一带的水寇半数都是他的同党,他只身去金陵复仇,恐怕凶多吉少。
回过头来说庚娘。她虽然伤心,但还没有失去理智。她深知自己已陷入险境,假意答应了王十八,并以身处经期为由拒绝了王十八的求欢。到金陵王家之后,庚娘假装高高兴兴地与王十八成亲,在新婚之夜将王十八灌醉,拼尽全力,举刀一捅再捅,捅死了他。王十八的弟弟王十九闻声赶来,庚娘开门逃跑。眼看就要被追上时,庚娘投水自尽。王十九慌了神,呼叫邻居相助,庚娘的尸体被打捞了上来。
众人不明所以,想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来到了新房。他们在窗台前发现了庚娘写的一封书函,上面详细讲述了金家人被王十八所害的全部经过。人们为烈女复仇的事迹所感动,纷纷传扬。此事震动了整个金陵,很多人出钱,盛葬了她。然而,庚娘并没有死,她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后,她处在假死状态。后来,她苏醒了,棺材又被盗墓贼撬开,她重返人世。经过一番波折,她最终与丈夫团聚。
▲ 秦腔《庚娘杀仇》剧照 张詠华 饰 庚娘
《阿绣》与《庚娘》都是战乱为背景的故事,一个写的是在陆路上逃难被军兵俘获的经历,一个写的是在水路上逃难被水寇谋害的遭遇。相似的背景,不同的情节。题材的多样性展示了作者优秀的创作能力。
作者优秀的创作能力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紧密相关。蒲松龄生在明代,长在清代,亲身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乱,感触极深。蓬头垢面、鞋不蔽脚、踉跄难行的姚阿绣正是百万名颠沛流离的难民形象的缩影。作者对他们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希冀能有一双伸向阿绣的狐仙之手救万民之水火之中。
对于战乱中的逃难场面,当下的影视作品反映得不多,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当代观众认识也不深。值得一提的倒是86版电视剧《庚娘》。该剧的女主角尤庚娘由马盛君饰演,该剧也称马盛君版《庚娘》。该剧在改编上的问题较多,但是对于原著中一笔带过的大量民众逃难的场面却进行了展现,非常难得。
▲ 电视剧《庚娘》剧照 马盛君 饰 庚娘
战争冲击了社会原有的行政秩序和生活状态。尤庚娘的父亲是太守。大军入境,太守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女儿。金家是官宦之后,不难想像,金家有钱财有仆人。在战乱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毁家拆业,遣散仆人。一家四口两代人和其他普通老百姓一样,携带金银细软上路逃生。曾经的衣食无忧、岁月静好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一些黑恶势力利用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因为应战、备战无暇顾及治安的空档,趁机作乱,打起了逃难民众的主意。水寇王十八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为了霸占美貌的尤庚娘,毒害了她的全家。除了劫色的,劫财的想必更多。金大用和尤庚娘虽然双双死而复生,夫妻重聚,然而他们一家人随身携带的全部财产则落入了王家之手。其他难民想必也有不少人被打劫了随身财物。
战乱之下,无数人失业丧财。为了生计,他们走上了偷盗之路,《庚娘》里的盗墓贼就是战乱之下民不聊生的产物。当庚娘的棺材被撬开后,庚娘重见天日。她感激盗墓贼们救了她,盗墓贼们则吐露了他们因贫成盗的无奈现实。
盗稽首曰:“娘子贞烈,神人共钦。小人辈不过贫乏无计,作此不仁。”
庚娘听闻此言,把首饰全部摘下来,赠给盗贼们。盗贼们却可怜她孤苦伶仃,不肯收。庚娘硬是要给他们,他们才收下了。想到庚娘复活的消息走漏的话,恐怕王十九会来寻仇,盗贼们反倒替庚娘的安危打算,带她离开了金陵,前往镇江一个无儿无女的耿姓孀妇家,让庚娘认了耿夫人为义母,有了依靠。
这事听起来很有传奇性,但绝不是作者的臆想胡编,而是有着现实基础的世事。这伙盗墓贼虽然也是贼,但和王十八这样的凶残歹毒的水寇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本就是善良的百姓,并非丧尽天良的恶人。
▲ 京剧《庚娘》剧照 荀慧生 饰 庚娘
战争最大的伤害还是对广大民众的直接伤害。大军入境,对逃难民众毫不留情,抢男霸女,无恶不作。作者对他们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年青的刘子固被大军俘获,显然是抓去做奴役。美丽的姚阿绣被大军强掳,也是要作为官兵性侵蹂躏的对象。他们有幸逃了出来,可现实中,更多的人没有逃出来,惨遭荼毒。
还有很多人,虽然没有被大军掳掠,但和亲朋戚友在逃难时失散,留下人生中永久的遗憾。刘子固和他的仆人就是如此。刘子固逃出军队,仆人到小说结尾依然下落不明。这个仆人是刘家的忠仆,多次陪伴年青的主人出行,事事警惕,时时保护着少主人。刘家对他非常信任和依赖,战乱走失,怎不难过?
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一味地控诉战争的苦难,他还歌颂了身逢乱世却勇于反抗、积极自救、互相帮助的广大民众,从军中逃走的刘子固和手刃仇人的尤庚娘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尤庚娘,身陷险境,眼睁睁地看着亲人被谋害,依然能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与恶棍盘桓周旋,斗智斗勇,终于报得大仇,伸张了正义。尤庚娘的英雄故事不仅感动了书中的人物,也让作者都佩服不已,更令数百年来的读者钦佩、喜爱。尤庚娘也由此成为聊斋中最优秀、最闪亮的艺术形象之一。
善良的尹翁把金大用救起之后,得知金大用家破人亡,财产尽失,把他带入家中,让他教儿子读书,给了他一份糊口的职业,让他体面地生存。尤庚娘生死未卜,金尤二人在战乱中重逢的希望渺茫。尹翁不希望金大用从此孤身一人,还劝他再婚。把庚娘收为义女的耿夫人也是如此,更别提把庚娘悄悄送至镇江的那伙盗墓贼们了。善良民众,人间温情,暖心感人。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蒲松龄就这样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战乱中的社会问题,将其凝聚在两篇均仅有一千余字的短篇小说里,浓缩在姚阿绣和尤庚娘两个逃难女身上,带给读者无尽的思索和感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