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5年前,那个加入日籍、抨击中国的北大高材生,如今现状如何?

0
分享至

1988年,刚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石平早早就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前往日本神户大学进修。临行前,他的导师和父母前来为他送行,几番交谈,再三嘱托,希望他能够早日学成归来。

面对恩师和父母殷切的期盼,石平信誓旦旦的保证:“定会早日学成,为国效力”,而这句话,也成了他在中国的国土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一句可笑的诺言,此后数年,背道而驰。

那么,石平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他为何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如今的他又是怎样的境遇?

人生的两级反转

石平的一生可以简单的用“反转”二字来概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平凡的家庭中,在这个温饱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个大问题的时候,石平遇见了一对极为开明的父母。

即使家中的经济状况确实窘迫,石平的父母还是想要孩子能够到学堂去接受正规的教育,他们已经吃了没文化的亏,不想孩子重走他们的老路,读书是他们能为自己的孩子想到的最好的出路了。

父母望子成龙,石平也没有辜负这份期望,在整个学堂中,他一直都是那个最勤奋刻苦的学生,风霜雨雪,数年如一,他是那个教室里最早到、最晚归的身影,从来不敢在学业上有丝毫的懈怠。

那个时候上学已经很是常见了,但石平还是感觉到自己和周围人家庭之间的不同,或许不多,但已经足够让他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而这股奋发向上的拼劲究竟是源于少年志气还是其他,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

那个时候他刚刚开始读高中,距离毕业还有三年的时间,但他却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发起了愁。那个时候高考还没有恢复,毕业以后就意味着他要开始为家中承担责任了,而石平并不甘于读了数十年的书最后还是要去做苦力的活计。

石平是幸运的,就在他毕业之前,高考要恢复的消息传来了。收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他是难以置信的,在确认了消息属实之后,他更是按捺不住地兴奋,这不仅意味着他可以读大学了,还让石平坚信,他会摆脱自己身上的“平凡”。

兴奋过后便是极度的冷静,石平知道,如果想要考上大学,他如今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自此,他更加的努力,抛弃了身边一切可以娱乐的活动,俨然成了众人眼中的“书呆子。”

在人性尚未能够被清晰辨别的时刻,石平暂且配得上“天道酬勤”四个字。他的努力并没有被辜负,1980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三年,石平考上了中国的顶尖学府北京大学。

一瞬间,他成了自己那个村子中最瞩目的一份子,成了全村人奔走相告的故事中的主人翁,两级反转,从小透明到天之骄子,这是石平人生中的第一次反转,但问题接踵而至。

“钱”成了石平眼前最大的绊脚石,学杂费加上来往的车费,巨大的开支再一次让石平感觉到了对自己人生选择无法掌控的无力感。他是幸运的,中国人向来礼于读书人,村子里的人知道了他的难处后,主动的凑齐了他所需要的费用。

石平许下了他第一个对他人的承诺,他相信自己不会忘记今日的恩情,而后面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他相信也只是他相信而已。如今的石平,成功的跨出了那个他一直想要摆脱的地方,准备前往那个她梦寐以求的地方。

突如其来的背叛

石平读的是哲学系,到北京以后,他就被自己的所见所闻给震惊了,从四川到首都,不仅仅是距离千里的错落山脊,还有贫穷落后与摩登现代之间巨大的鸿沟,石平靠着苦读进入大学,却始终不能融入这个繁华的城市。

融入不进城市的氛围,也融入不进身边的群体,石平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书本,没有人可以交流,为了不让自己显得过于异类,石平只好与书为伴,他再次回到了那个为了考上大学的苦读时期。

四年后,石平终于迎来了毕业,此时的他早就忘记了当初说着毕业后回乡报恩的诺言,以“进修”作为冠冕堂皇的理由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如果整个故事倒过来看,石平的秉性这个时候就已经初显端倪了。

然而,这并不是结局,硕士毕业后,石平仍旧不想要回去。这个时候恰逢留学热,身边很多人都选择出国深造,一趟回来,整个人都像是镀了金,石平自然心动,但是他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钱”。

这成了让石平再三头疼的难题,家中的经济状况他一直都了解,根本不能支持他的这个决定,但是这并没有让她改变主意。几年之中,石平的心态在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将主意打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上去。

他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再三保证自己只是为了学术深造,并状似无意的表达出了自己要回国效力的愿望。导师被他的一番话打动了,主动帮石平申请了公费留学的名额。

1988年,石平成功拿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在前往日本留学之前,他的导师和父母都前来为他送行,并希望他能够早日学成归国。临行前,石平满脸真诚地许下了他的第二个诺言:“争取学成归来回报自己的祖国”。

或许真实和虚假之间的转换早就在石平身上埋下了伏笔,到了日本以后,一开始,石平还会和导师还有父母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牵挂就成了单向的,而石平也顺势不再隐藏心底最深处的想法了。

他拿着最尖锐的刀,首先刺入的便是身边人的心脏。2007年,石平加入了日本国国籍,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后,他的导师和父母立刻远渡重洋来到日本,希望能够改变他的想法,而石平却拒绝跟他们见面。

羞愧或者决绝,总有一种感情夹杂在中间,石平的冷漠也刺痛了前来的人,石平的父母当场决定与他断绝关系,同他的导师踏上了返程的路,而这在石平看来却成了他一个作为自己的背叛最好的“解释”,便利了他之后的种种罪行。

拿着笔杆的伪君子

有了第一次对诺言背弃的经验,第二次就显得得心应手了。正式加入了日本以后,石平的所作所为更是毫无顾忌了,他肆无忌惮的诋毁中国,以一种让人可耻的方式来博得日本政界的关注。

他经常以“评论家”和“中日外交政治家”自居,活跃在日本的媒体行业,他用自己在中国所学到的一切来对抗中国,用在中国所了解到的一切来抹黑中国。

他学的是哲学,却并没有时常反思,对名利权财的渴望,显得他越发配不上哲学的稳重。在他加入日本后不久,为了博取日本反华势力的关注,他就写了一本叫做《我为什么抛弃中国》的书。

后来,石平又写下了《中国大屠杀史》,并在书中否认日本在中国南京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事实,并大放厥词:“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给日本恶意安装的罪名。”石平用为日本“发声”作为伪装,否认了祖国同胞遭受的苦难,求得在他国的富贵。

他试图以诋毁中国的方式来求得日本政界对他的认同,抛弃了良心,借着中国所给予他的一切作为跳板来对中国进行抹黑,用文字来书写谎言,用最文雅的方式做着最龌龊的事。

石平想要借此挑起中日之间的矛盾,然后以中日双重的身份来发言引起关注,但他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即便加入了日本,但他并不被本地居民真正的承认,归属感的缺乏让他再次昏了头脑。

2008年,汶川地震时,国家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世界各国都纷纷对中国的遭遇表示了哀痛并伸以援手,日本也本着人道主义送来了物资,而石平再一次“发声”了。

日本在对中国捐款后不久,石平就在日本的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言论,在他看来,日本不应该捐款给中国,相反,应该在这个中国薄弱的时刻联合美国一起对付中国,此时的他,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为国忧心”的“日本人”了。

无独有偶,2012年,“钓鱼岛”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国人都为了日本无视我国领土主权而感到愤懑的时刻,石平再一次站在了中国的对立面,他在日本反华势力所掌控下的一家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他不顾事实真相,成为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刍狗”,斥责中国的行为,表示“钓鱼岛”应该归属日本所有,指责中国侵犯日本的领土主权,反过来倒打一耙的行为讽刺又可笑。

石平费尽心思想要树立一副忠心的形象,获得日本人对他的认同,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确实取悦到了一些人,但是多数人还是有正常的评判标准的。石平对自己的祖国的背弃,不仅引起国人的唾弃,也遭到了许多日本民众的反感。

众叛亲离的下场

石平以日本民众自居,并因为他公然对中国的抹黑,引来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关注,他经常会出现在日本各种新闻媒体节目中,为了巩固自己的“粉丝基础”,他在各种社交媒体中也十分活跃。

2017年,日本的一名女记者对时任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的采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该事件涉及到了日本政界高层的丑闻,很多媒体都不敢对此大肆报道,因此当这名女记者顶着压力报道出来的时候,她赢得了日本民众的钦佩。

但是石平却不这样认为,虽说他一直都想要得到认同,但是在他看来普通民众的认同远远比不上政界政客的赏识。因此新闻报道出来后,他就嘲讽女记者是在抹黑自己的国家,是心怀恶意的报道。

这可真算得上是厚颜无耻了,石平的话引起了日网民的讨论,很多人都在嘲笑他才是真正的背弃和抹黑自己祖国的人,这可就摸到了石平的痛点,自他背叛以后,中国身份就成了他不愿提及的过去。

这下,更多的人就知道了石平与中国的故事,许多日本民众都对石平的受恩未报还恶意反噬的行为感到不齿。遭到了群嘲的石平恼羞成怒,便试图寻找一个莫须有的名头回击这位网友,他也确实找到了。

他给这位网友打上了“歧视主义”的标签,并在社交媒体上卖惨,暗示自己已经归属日本了,但网友却仍旧不承认他身份的合法性,以偏概全来攻击网友对归化人的歧视。

石平以舆论的力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企图让民众对他的身份进行承认,最后逼得网友不得不公开对他进行道歉,他洋洋得意的以为自己的打赢了这场舆论战,却不知道他实际上输了个彻底,他迎来了人生的再一次反转。

虽说石平一再强调自己已经归属日本,并且“忠心”于日本了,但是很多人在了解了他的过去后便对他整个人的品性产生了质疑,这样一个可以随时抛弃自己的国家和父母的人,实在是难以赢得众人的信任。

石平在转为日本籍后没过几年就在日本结婚了,他的妻子是一位日本女性,在得知了他的过去以后,对石平的无担当无信任失望到了极点,便与他离婚,还带走了孩子,在妻子看来,石平的秉性不足以让她放心教养孩子。

但是这并没有让石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相反好像凭着“无事一身轻”的想法,他对中国的抹黑变本加厉了。

2018年6月24日,消失了在大众眼中许久的石平再一次出现,当时日本的前首相福田康夫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临走时写下了“东亚和平”四个字,这个消息传到了石平耳中就成了他眼中的又一次“复出机会。”

在日本反华势力尚且没有发生的时候,石平就跳出来指责福田康夫的行为,并大声辱骂他是“卖国贼”,一副贼喊捉贼的模样引来了日本民众再一次的讥笑,人们也彻底看清了他的虚伪做派。

2021年,石平成了中国30年以来被公认的“汉奸”,在他背弃了祖国之后,祖国也舍弃了他。而在日本,他也并没有得偿所愿,如今的他在日本的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词条,都被打上了“间谍”的标签。

他的真面目早已被众人看穿,而他自己却仍旧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当初他许下不负深恩、报效祖国的诺言早就成了一席空话,成了一个满口虚假的伪君子,一个背信弃义的真小人。

结语

石平的一生就像是一场荒诞不经的戏剧,向众人展现了什么叫做“自作自受”,他承受期盼,背靠恩情,却一再背弃自己的诺言,他极力的想要掩盖自己的过去,但事实就是事实,谎言经不起推敲。

石平的事情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我们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修养个人的品行,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即使才学再高,终究会成为一条到处乱咬的恶狗,从骨子里坏透,荼毒民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房价真要到1万时代?回龙观2个月不见135万?

北京房价真要到1万时代?回龙观2个月不见135万?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19 10:24:27
731刚上映半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有人竟然用实验室干净来攻击

731刚上映半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有人竟然用实验室干净来攻击

花心电影
2025-09-18 12:48:17
上海“臭餐”供应商前科累累,为何垄断500多所?背后还藏一影子

上海“臭餐”供应商前科累累,为何垄断500多所?背后还藏一影子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9 11:11:40
多地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

多地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

澎湃新闻
2025-09-18 10:04:08
吊销绿卡,驱逐出境!哥大抗议学生将被驱逐到叙利亚或阿尔及利亚

吊销绿卡,驱逐出境!哥大抗议学生将被驱逐到叙利亚或阿尔及利亚

大洛杉矶LA
2025-09-19 06:28:48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了结果,我们也累了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了结果,我们也累了

红星新闻
2025-09-19 13:53:13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上海大叔55岁未婚,住垃圾堆却要穿名牌,打开冰箱后才知啥叫生活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08 23:20:45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通文知史
2025-09-18 12:50:07
王祉怡1-2惨遭韩国选手金佳恩逆转,无缘中国赛女单四强

王祉怡1-2惨遭韩国选手金佳恩逆转,无缘中国赛女单四强

懂球帝
2025-09-19 13:53:27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梦飞故事会
2024-08-03 21:13:29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公路和铁路通道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公路和铁路通道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深度报
2025-09-18 22:47:16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被排挤打压,郑丽文若败选将另择新枝!

被排挤打压,郑丽文若败选将另择新枝!

观星赏月
2025-09-19 12:03:16
内塔尼亚胡摊牌了,放话要反击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内塔尼亚胡摊牌了,放话要反击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阿柒的讯
2025-09-19 11:07:11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懂球帝
2025-09-19 09:11:06
为何很多割让外国的土地都被收回,唯独被俄国抢走的土地要不回来

为何很多割让外国的土地都被收回,唯独被俄国抢走的土地要不回来

芳芳历史烩
2025-09-18 08:27:19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以茶带书
2025-09-18 18:13:16
山东三市最新人事任免,涉副区长等

山东三市最新人事任免,涉副区长等

中国山东网
2025-09-19 12:46:32
奋战5天后西贝暂歇!但营业额掉千万,儿童餐难翻身

奋战5天后西贝暂歇!但营业额掉千万,儿童餐难翻身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16:13
在编教师铁饭碗没了

在编教师铁饭碗没了

谭谈投研
2025-09-17 21:22:07
2025-09-19 14:27:00
客馆历史
客馆历史
历史领域创作者
1733文章数 209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考研报名:多地明确禁用海马体证件照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