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方舟团队编译 | 2021年8月,日本筑波大学附属医院发表在《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的一篇述评回顾,从日本质子、碳离子等粒子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综合探讨日本粒子治疗在多学科治疗中的作用,其中,对质子重离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进行了详细回顾。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据统计,前列腺癌的发病数量正在逐年上涨,且近一半左右的患者为75岁及以上的男性。放射治疗是具有代表性的非手术治疗和治愈性治疗,尤其对于老年男性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的光子放疗不同,质子治疗及重离子治疗这两种新兴的放疗手段在人体内会产生“布拉格峰效应”,简单说就是进入人体时能量小,达到肿瘤处能量突然暴增,因此对正常组织损伤非常小。相比传统的光子放疗,质子重离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更加显著,且减少了膀胱、直肠和阴茎球的辐射剂量,副作用更低。
质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
1
质子治疗前列腺癌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5年,这项随机研究分析了 光子放疗和质子治疗作为T3-T4 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单一疗法的效果。标准剂量光子放疗组和高剂量质子放疗组的患者接受了盆腔放疗联合局部光子放疗或局部质子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与标准剂量光子放疗组相比,高剂量质子治疗实现了更好的局部控制率,8年局部控制率为73% vs 59%[2]。
另外,2006年开展的另一项研究RTOG9413也证实了质子治疗在安全性上的优势,该研究中采用盆腔放疗后联合局部光子放疗后3级直肠出血发生率为4.3%(照射剂量为70.2 Gy),而质子治疗后3级直肠出血发生率仅为2.9%(照射剂量为75.6 Gy)[3]。
2
此外,200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与放疗联合治疗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不仅可以控制疾病,还可以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5年生存率为88% vs 78%)[4]。
同一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局部质子治疗在前列腺癌的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方面,相比传统的光子放疗更具优势。局部大剂量质子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效果等同或优于局部大剂量光子放疗,且3/4 级直肠出血发生率为0[5]。
3
2020年由日本四家机构的多机构研究探索了如何才能通过质子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提高前列腺癌的效果。研究分析了2008年至2011年间接受质子治疗的520例中危和555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
结果显示,采用短期(≤6 个月)的雄激素剥夺治疗提高了中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化无复发生存期(bRFS),尤其是对于具有两个或三个中风险因素的前列腺癌患者。而具有单一和多重危险因素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采用高剂量质子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时,雄激素剥夺治疗使用时间为12个月和21个月更可取[7]。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雄激素剥夺治疗可能导致老年人脂质、葡萄糖和矿物质代谢功能障碍,因此必须由专业权威的质子治疗专家来评估,避免采用不必要的雄激素剥夺治疗。
重离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
自1995年以来,日本开始将重离子治疗用于前列腺癌的放疗,目前已经通过多次临床试验研究了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重离子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时的最佳重离子治疗剂量和最佳雄激素剥夺治疗剂量[6]。
根据以往的I/I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重离子治疗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中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时间一般为2~6个月,治疗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时间一般为2年。但具体的剂量和时间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由权威的专家制定。
总而言之,质子重离子治疗已经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选择。但无论是质子治疗还是重离子治疗,都需要由专业权威的专家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因此,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寻找权威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专家诊治十分关键。
日本是全球最早开展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国家之一,在前列腺癌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早在1983年,日本筑波大学就开展了质子治疗的临床研究;1994年日本QST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重离子肿瘤治疗;1998年,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引进了世界第二台质子治疗装置并开始应用质子治疗技术。
截止到目前,日本已经建成并且运营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共24家,且平均分布在日本各区域。其中质子治疗中心17家,重离子治疗中心6家,另有1家能同时提供质子和重离子治疗。
另外,日本的质子重离子设备世界先进,采用呼吸门控技术,360°旋转角度,尤其适合不同部位、不同形状肿瘤照射,即使是不规则的肿瘤,也可采用质子重离子治疗精准放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同时,日本的质子重离子设备多位于综合医院内,外科、内科、放疗等相关科室综合管控患者,能够及时处理危急情况及并发症。
为了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于质子重离子治疗,厚朴方舟与包括日本筑波大学附属医院、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日本QST医院、日本群马大学附属医院在内的日本权威的质子重离子治疗医院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可以为肿瘤患者预约质子重离子治疗医院,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厚朴方舟。
参考来源:
[1]Matsumoto Y, Fukumitsu N, Ishikawa H, Nakai K, Sakurai H. A Critical Review of Radiation Therapy: From Particle Beam Therapy (Proton, Carbon, and BNCT) to Beyond. J Pers Med. 2021 Aug 23;11(8):825. doi: 10.3390/jpm11080825. PMID: 34442469; PMCID: PMC8399040.
[2]Shipley WU, Verhey LJ, Munzenrider JE, Suit HD, Urie MM, McManus PL, Young RH, Shipley JW, Zietman AL, Biggs PJ, et al.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the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trial of high dose irradiation boosting with conformal proton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ose irradiation using photons alone.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5 Apr 30;32(1):3-12. doi: 10.1016/0360-3016(95)00063-5. PMID: 7721636.
[3]Roach M 3rd, DeSilvio M, Valicenti R, Grignon D, Asbell SO, Lawton C, Thomas CR Jr, Shipley WU. Whole-pelvis, "mini-pelvis," or prostate-only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after neoadjuvant and concurrent horm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9413 trial.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6 Nov 1;66(3):647-53. doi: 10.1016/j.ijrobp.2006.05.074. PMID: 17011443.
[4]D'Amico AV, Manola J, Loffredo M, Renshaw AA, DellaCroce A, Kantoff PW. 6-month androgen suppression plus radiation therapy vs radiation therapy alone for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4 Aug 18;292(7):821-7. doi: 10.1001/jama.292.7.821. PMID: 15315996.
[5]Schulte RW, Slater JD, Rossi CJ Jr, Slater JM. Value and perspectives of proton radiation therapy for limited stage prostate cancer. Strahlenther Onkol. 2000 Jan;176(1):3-8. doi: 10.1007/pl00002302. PMID: 10650829.
[6]Ishikawa H, Tsuji H, Kamada T, Akakura K, Suzuki H, Shimazaki J, Tsujii H; Working Group for Genitourinary Tumors. Carbon-ion radiation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Int J Urol. 2012 Apr;19(4):296-305. doi: 10.1111/j.1442-2042.2012.02961.x. Epub 2012 Feb 9. PMID: 22320843.
[7]Murakami M, Ishikawa H, Shimizu S, Iwata H, Okimoto T, Takagi M, Murayama S, Akimoto T, Wada H, Arimura T, Sato Y, Gosho M, Nakamura K, Sakurai H. Optimal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Results from 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 of the Japanese Radiation Oncology Study Group. Cancers (Basel). 2020 Jun 25;12(6):1690. doi: 10.3390/cancers12061690. PMID: 32630494; PMCID: PMC73529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