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军嫂》杂志)载文:全 民 国 防

0
分享至

作者:彭清雯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春天。
仿佛悄然之间,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升级,战火纷飞。也令正沉浸在祥和气氛中的国人,猛然认识到:我们并非身处“和平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没有战祸的国家。
和平,还是战争?与军队、国防息息相关。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样指出。
“人民军队”“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早已深入人心;而“全民国防”“全民国防教育”,是否引起全民关注? 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观念,则是国防教育的基础。在21世纪20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国防”、持什么样的“国防观”?
国防,离不开军事;现代国防,又绝不仅仅是军事。
现代国防,建立在国家综合实力基础之上,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教育、工业、农业等多方面的综合防务——此为“大国防观”。
全民增强国防观念,实现“全民国防”,还要加强宣传、假以时日,而对青少年开展国防教育,是重中之重。
著名军旅作家、《远东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等长篇纪实文学作者王树增,曾讲述过一件伤心事。抗美援朝50周年之际,一名专门研究朝鲜战争的日本学者来到中国,在某次活动中讲到,邱少云真是世界上少有的勇敢的人,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然而,有个大学生竟说:现在再也不会有那么傻的人了。
“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王树增对此久久不能释怀。
这样的悲哀,足以刺痛我们的心,灼伤我们的良知。稍使人宽慰的是,时光过去20余年,由王树增担任顾问的战争片《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分别夺得2021年“国庆档”、2022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其中《长津湖》已刷新中国票房纪录,并获当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公益展映活动“优秀影片奖”。票房数字或许可以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关注着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更懂得了如今廖廖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依旧铿锵的话语: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俄乌局势紧张,却有美国代表团窜访台湾、美舰过航台湾海峡;美国对其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黑箱沉默或搪塞,却不断有西方政客散布针对中国的虚假信息……在疫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的这个春天,面对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伟业,我们远远难以乐观。我们的教育,不能再生产成绩优异、内心冷漠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我们的文化,要警惕看似慷慨激昂、实则崇洋媚外的“公知”;我们的网络,仍充斥着也许仅仅外表光鲜、却动辄收入千万的“流量明星”;我们的民族,要继续唤醒“忘战必危”“忧国忧民”“家国天下”的记忆;我们的社会,应建立更广泛的全民国防观念……
2022年,人民军队穿过硝烟、已走过95年征程。
信息时代,“国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立体,愿“全民国防”随之发展——走进课堂,又走出课本;走进影院,又走出影片;走进更多普通场景,更要脱离场景、走进人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原载于2022年第3期《军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地风云
大地风云
传播正能量 宣传新思想
288文章数 1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