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辽宁大连的海关在进行病媒生物调查的时候,竟然发现了4只很特殊的“金色蚊子”,和普通的蚊子相比,这种“金色蚊子”的个头明显要更大,而且看起来也很奇怪。
那么,为何会有“金色蚊子”呢?难道它们是基因突变吗?
我们都知道,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有不少科学家都在研究“转基因蚊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技术,来改变孵化出的蚊子基因,从而再将它们释放到野外去,让它们与野生蚊子相互繁衍,最终目的是减少野生蚊子的数量。
不过,多年来,也一直有研究者担忧,越来越多的“转基因蚊子”被释放出去后,时间久了,这些“转基因蚊子”会不断进化,最终出现全新的“超级蚊子”,若是这样,那么,对于人类来说,这就相当于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威胁。
那么,这一次大连发现的“金色蚊子”,会不会就是上文所说的“超级蚊子”呢?它真的是基因突变的产物吗?
虽然看起来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有关专家却表示,这种“金色蚊子”却是蚊子中的自然物种,而并非人类制造的转基因蚊子,要知道,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发现了3600多种蚊子,仅在我国境内分布的蚊子种类,就多达370多种。所以,“金色蚊子”的出现,其实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那么,辽宁大连这次出现的“金色蚊子”,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啊,这种“金色蚊子”是一种在我国虽有分布,但是并不常见的蚊子类型,学名为“黄色轲蚊”,根据《中国动物志》中的记载,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浙江、山东等省份,当然,和普通蚊子相比,它们实在是太少见了,可以说,即使是在黄色轲蚊的分布地,当地人也很难看到这种蚊子,因此,它们的存在往往被人们忽略了。
所以,这一次大连发现的黄色轲蚊,也是我国辽宁地区第一次发现过它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广东汕头也曾发现过一只黄色轲蚊,这似乎在说明,这些原本在我国分布范围比较狭小,数量不多的蚊子类型,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
那么,为什么它们开始往各地“跑”了呢?难道蚊子也会“迁徙”吗?
今年由于我国大面积的持续性高温天气,事实上户外可供蚊子产卵,繁育后代的水源也越来越少,再加上若是水温超过35摄氏度,蚊子的卵,包括已经孵化出的幼虫,也都无法正常发育,所以,这也是今年很多地方的蚊子,变得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辽宁首次出现黄色轲蚊,或许是因为山东、浙江等地太热,让它们意识到如果继续在原有的栖息地生存下去,可能会有“灭顶之灾”,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不断地迁移自己的栖息地,最终一路北上,往着凉快一点的北方前进,这或许就是辽宁首次发现金色蚊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好奇一个问题,“黄色轲蚊”个头这么大,如果被它咬到,会有什么后果呢?它到底有没有毒呢?
根据记载,“黄色轲蚊”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黄色蚊子,它们的身体硕大,腹部还有一层鳞甲,全身覆盖着一层金色和黑色的鳞片,脚掌末端还有一圈棕色的圆圈,整个形象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就像是蚊子中的大将军一般,非常犀利。
由于个头硕大,加上性情凶狠,因此,很多人都想知道,它到底有没有毒,如果被它咬上一口会有什么感觉,其实啊,“黄色轲蚊”虽然长得大个,但是它倒不会轻易咬人,而且它本身是不带毒性的,所以朋友们,如果被它咬到了,请不要担心,它不会导致人体死亡。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被“黄色轲蚊”咬到后,疼痛感和瘙痒感会更加强烈,如果说被普通蚊子叮咬一下,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涂点风油精就能缓解,但是如果被“黄色轲蚊”这大块头咬到的话,你不仅要涂风油精,还需要用冰块来冷敷,才能缓解那种疼痛和瘙痒感。由此可见,虽然“黄色轲蚊”没有毒性,但是它咬起人来,那感觉也是相当酸爽的,笔者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多担心,由于“黄色轲蚊”在我国的种群数量很少,栖息地也往往是在人类活动较少的地方,因此,人类被“黄色轲蚊”咬到的概率非常低,大家无需过多担忧。那么朋友们,你见过“黄色轲蚊”吗?有没有人被它咬过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