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李贤诚
近日,河南汝州市抽干湖水抓捕鳄雀鳝一事,引发众多网友围观。8月26日,云南昆明一小区鱼池内也惊现该物种,目前小区物业已将其抓获,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27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昆明一花鸟市场走访发现,不少商家在店中公开售卖鳄雀鳝,一条约1米长的鳄雀鳝售价为2600元。
一小区鱼池内金鱼莫名减少,鳄雀鳝被物业擒获
近日,昆明市春城慧谷小区二期的鱼池中,出现了一条特殊的“怪鱼”,体型很大。有居民称,这条鱼与近日网上甚热的鳄雀鳝十分相似。8月26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抽掉鱼池内的大部分水,用网兜将鱼擒获,后经辨认,确属鳄雀鳝。
2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春城慧谷小区二期,一进小区大门,就看到了三个鱼池,每个鱼池面积有几十平方米,分别呈三级阶梯自上而下排列。记者注意到,最上方的池水较为清澈,最下方的池水则偏黄,而中间的一块鱼池池水明显要浅不少,水质也很浑浊,不时出现几条金鱼和鲫鱼在水中穿梭。
“昨天下午,就是在中间这个鱼池抓到的大鱼,物业从下午1点开始抽水,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将池水抽得差不多,那条鱼抓起来有五六十公分长,三公斤左右重。”该小区物业一保洁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抓起来的鱼她从未见过,但看上去感觉很凶狠。
在记者探访期间,小区内不少居民围着鱼池散步,边走边议论抓到的那条鳄雀鳝。“这条大鱼最近才出现在这块鱼池里,出太阳的时候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拿竹竿驱赶它也不怕。”多位居民向记者回忆称,以前这块鱼池有成群的金鱼活动,现在只有零星的几条,他们猜测应该是被鳄雀鳝给吃了。
对于这条鳄雀鳝的来源,小区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均表示不太清楚。
“我们以前在鱼池里放的都是观赏鱼,不可能放外来入侵物种,近段时间,大家对鳄雀鳝的关注度很高,居民们发现鱼池里有一条鱼很相似就向我们反映了。”该小区物业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鳄雀鳝被抓获后,被带到附近山上将其填埋处理。他们也将发布通知,提醒业主不要在鱼池私自放生鳄雀鳝这类的外来物种。
当地花鸟市场仍有售卖,1米长的鳄雀鳝2600元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近日,全国多地发现鳄雀鳝,主要分布在小区、公园等地。此外,有昆明市民反映,当地花鸟市场内就有商家在出售鳄雀鳝。2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昆明市区内一处规模较大的花鸟市场。走进第一家观赏鱼售卖店,就看到一条体型较大的黑色鳄雀鳝,尖嘴长牙,身体有些许花纹,与另外几条大型鱼同处一缸。
店老板介绍,这条鳄雀鳝体长1米多,售价2600元。店内还有体型较小的鳄雀鳝,价格相对较低。记者在店内一小型鱼缸内看到,有数十条一二十厘米长的鳄雀鳝,标价为45元每条。另一家观赏鱼店铺内同样也在出售鳄雀鳝,店老板称,店内五六十厘米个头的售价为140元,体长二三十厘米的售价为35元。
“这种鱼要么单独养,要么和大型凶猛鱼一起养,绝对不能和金鱼类的小型观赏鱼一起养,要不这些小鱼都不够它塞牙缝的。”该店老板表示,鳄雀鳝生存能力很强,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是肉食性的鱼类。经水产研究业内人士鉴定,以上两家店铺内出售的确实就是原产于北美的鳄雀鳝。极目新闻记者在另一家店铺内看到,该店虽未售卖鳄雀鳝,但在售卖一种和鳄雀鳝极为相似的鱼类。店内工作人员介绍称,该鱼与鳄雀鳝属于同一大类,比鳄雀鳝更为凶猛,价格也更高。
“这一条五六十厘米长,价格在六百元左右,比同体型的鳄雀鳝要贵一倍。”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店铺是做观赏鱼批发的,曾有顾客专门购买这个种类的鱼,后通过快递邮寄到外地。“长的快慢以及能长多大,取决于水缸有多大以及喂食量多少。”该工作人员称,此种鱼类不允许私自放生到野外自然水域,“如果养大了,家里鱼缸放不下了,或是不想养了,可以送到我们这里来,换取其他品种的鱼类。”经水产业内人士鉴定,该商家售卖的也属于雀鳝,可能有些变异,“变异的是要贵一些,还有白化的,价格更高。”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尽管网上关于鳄雀鳝的讨论较多,呼吁禁售鳄雀鳝的呼声也渐高,但网上也仍有商家在售卖鳄雀鳝。不过与前几日相比,在购物网站搜索“鳄雀鳝”的结果已稍有变化,前几日搜索结果多为出售鳄雀鳝活体的商铺,而现在搜索结果多为出售鳄雀鳝模型玩具的商铺。此前,北京渔政执法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常规购买和售卖鳄雀鳝并不违反法律。不过,若市民见到有人放生鳄雀鳝,可向渔政部门举报。
(来源:极目新闻)
延伸阅读: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从汝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方获悉,此前,市民在云禅湖水域发现的疑似鳄雀鳝的“怪鱼”已于26日晚被抓住。据了解,“怪鱼”共有两条,经确认系外来物种鳄雀鳝,公园管理方已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安排人员对该湖区进行了专业消毒。
7月中旬,“怪鱼”的出现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公园管理方及时组织力量对该怪鱼进行了围捕。“最初我们组织人员用大型抛网进行捕捞,后来请来了专业的捕捞队伍,运用声呐定位寻找,但鳄雀鳝可能受到惊扰后潜伏了起来。”该公园运维管理负责人綦立告诉记者。随后,园方又采购了大型围网进行投饵诱捕,仍一无所获,最终才采取了排干湖水的办法。“作为运维方,我们已经将水位下降对水生态的影响完全考虑在内了。园内五个小湖依地形而建,水系贯通,五湖相连,不会造成水浪费。”綦立介绍。
鳄雀鳝是肉食性的鱼类,而且生性非常凶猛,会捕食我国的本土物种,尤其是水域中的鱼类,水中被鱼当作食物的藻类就会大面积泛滥,这些水生植物就会在水域中形成单一物种的优势,就有可能导致水体缺氧,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灾害。另外,这种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会被吃掉,如果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下,鳄雀鳝甚至会攻击人类,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在此有关专家希望广大群众,未经批准不要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特别提醒广大群众,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
被抓捕前
8月26日,在经历了6个多小时的声呐扫描、十多天多个大型围网的堵截、掩盖着躯干的水体被抽干后,它消失在一处约180米长的涵洞里。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一无所获后,从8月25日开始,来自当地消防和多个救援队的四五十人又组成一支搜捕队,进入涵洞探查。但有专家建议,这项工作应交由渔业从业者、鱼类专家及钓鱼手进行。
“怪鱼”:躲过声呐,逃出围网
“它太狡猾了。”
“一开始,我们以为就是一条大鱼。”汝州市中央公园运维负责人綦立记得,初见是7月13日。那天,他们接到居民反映,说园区里的云禅湖中出现“怪鱼”。居民拍摄的视频里,一条长约80厘米的褐色大鱼浮在湖面上,大家没太在意,以为“用粘网一粘,一捞就上来了”。
后来,这条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有网友说,“这是鳄雀鳝,非常凶残的外来物种。”汝州市农业局邀请了水利专家来辨认,“确实是鳄雀鳝。”綦立印象里,“专家说,鳄雀鳝是外来物种,可能是被水族爱好者饲养,然后遗弃,对本土的生态破坏性很大,随着它长大,对人的安全也有威胁。”
打捞这条鳄雀鳝,成了园区的任务。
鳄雀鳝所在的云禅湖,位于中央公园最北端,面积近百亩,深约1.3米。起初,人们想用声呐探测器确定鳄雀鳝的位置。7月15日,来自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的两名队员应邀来到云禅湖边,朱登首是其中一位,“持续六个多小时,我们用声呐扫描了每一寸湖水,发现湖底几乎有一半都是水草。”由于湖底情况复杂,他们没能捕捉到鳄雀鳝的信号。
“可能是声呐惊扰了鳄雀鳝,它就不怎么出现了。”綦立告诉记者,之后,园区将云禅湖一分为四,设下诱饵和多个大型围网,全湖进行捕捞。
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甚至连它的影子都没看到,只发现,捞上来的部分围网,破了口子。
搜捕:抽干湖水,下洞探查
“把湖里的水抽干,抓捕鳄雀鳝。”
经多个部门开会讨论,人们有了新的对策。綦立透露,“7月份适逢旱情,湖内的水本来也少了一半。”
从7月26日开始,到8月23日,用了近一月的时间,湖里的水基本被抽干。人们对剩下的水域进行排查后,仍没发现鳄雀鳝的踪迹。后来,在湖南侧的一处涵洞里,一位工人发现了和鳄雀鳝相似度很高的鱼影,经比对,“基本确定就是我们在抓的那条。”綦立说道。
据綦立介绍,园区共有五片湖,互相连通,云禅湖南接丹阳湖,涵洞就位于两湖交界处,上方是马路。这处涵洞长约180米,最深处约有20米,坡度很大。
8月25日,汝州市中央公园联合当地住建局、农业局,组织了来自消防、神鹰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和风马旗救援队的四五十位队员进行搜捕。汝州市风马旗救援队队长崔少徽告诉记者,“25日早上10点多,有三名队员下去探测,走了50米就缺氧,还看到好多小鱼尸体。”
“难度很大。”同样参与搜捕的平顶山市新华区蓝天救援队队长曹阿杰表示,25日下午3点,他接到命令,八九个人再次进入涵洞探查,“走了十几米,路面坡度很大,还有淤泥,很滑,非常危险。”
更不巧的是,当天,汝州市一直下雨,“洞内水位一直涨,我们一直用抽水泵抽水。”曹阿杰说,雨持续到了第二天,26日,由于水位上涨幅度大,工作只能暂停。
专家:鳄雀鳝曾带来生态危害,抓捕应交由专业人员
这不是鳄雀鳝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据媒体报道,近日,鳄雀鳝也曾在北京、河南、银川等地的各大淡水湖泊中相继现身。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卓诚向记者介绍,我国本土并没有该物种,鳄雀鳝主要生活在北美,常由于观赏需求而被引入我国,这次在城市里的公园内出现,有很大概率是人为放生。
作为大型掠食性鱼类,鳄雀鳝几乎没有天敌。“它曾给一些区域带来过生态危害,把那些水域的小鱼、小虾都吃了。一旦它开始繁殖,成为入侵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会更大。”周卓诚说道。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岗位专家顾党恩认为,“抓捕鳄雀鳝的目的就是保护生态,抽干湖水本身就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破坏。活捉也并非必要,要对这一物种进行科教宣传,标本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