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岁那年,写下一幅字:“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十二个十二个月, 也不想一想,我为什么对你那么好?
提起黄永玉
林青霞一脸崇拜:
“他是我见过'90后'最年轻的汉子”
白岩松直言:“我这辈子的目标
就是老了能成为
像黄永玉一样好玩的老头”
▲黄永玉
梁羽生评价:“金庸是大侠
黄永玉当为怪侠”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
专门给他写了句词:
“你是个妙人,是个少年狂”
▲十二个十二个月,风水轮流转,颠倒玩一盘
12岁
独自出门流浪;
28岁
小学文凭的他成为央美最年轻副教授;
32岁
创作出中国版画的经典之作《阿诗玛》;
56岁
画了一张“猴票”,36年升值15万倍;
64岁
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
70岁
跑到意大利游学写生;
80岁
《时尚杂志》为他拍摄封面;
93岁
晚睡抽烟,开着一辆红色法拉利去飙车…
▲黄永玉和董卿在《朗读者》节目
他的画享誉中外,为避免别人索画
在湖南凤凰家里的中堂左壁
便挂了这样一则“启事”:
画,书法一律以现金交易为准,严禁攀亲套交情陋习,更拒礼品、食物,旅行纪念品作交换。人民眼睛是雪亮的,老夫的眼睛虽有轻微‘老花’,仍然还是雪亮的。
钞票面前,人人平等,不可乱了章法规矩,纠缠讲价,即时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放恶狗咬之,恶脸恶言相向,驱逐出院。
▲十二个十二个月
▲十二个十二个月,这样拍法马不死才怪
看似性情刁蛮
其实买画所得款项
作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
亭阁楼台之用
曾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
其巨幅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他说“人老了,画留在家里
会有很多复杂的问题
捐给国家是最好的选择”
▲黄永玉和齐白石
▲黄永玉创作的《齐白石像》
▲沈从文在黄永玉位于京新巷的家中
16岁的他在泉州的开元寺
巧遇弘一法师,自己的说法则是
上树摘玉兰花时被一老和尚发现
极不情愿地下来后随之来到禅房
开始时并不知道
这位貌不惊人的和尚竟是弘一法师
跟法师讲话的时候满口“老子”
后来被人传了出去成为笑谈
有次他要为自己的起居室取名字
他的朋友就旧事重提
干脆就叫“老子居”吧
▲十二个十二个月,猪鼻子插葱,装象
不管是画画还是写文章
黄永玉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
他的画、字、人从来不受束缚
坦率赤诚 ,随口一说就是段子:
“人们对我最大的两个误解是:
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眼镜
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
第二,我的电影不赚钱
所以他们就认为我是艺术家”
▲十二个十二个月
在九十岁那年,写下一幅字:
“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
11个字,回顾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说黄永玉就是
“一部活着的中国近现代史文化”
出生于1924年的他
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苦和难
可是你看他
即使在苦难、血泪的岁月里
照样能咂摸出点甜味来
“我深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悲苦”
▲十二个十二个月,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十二个十二个月,老虎放羊饿了吃甚么
作家李辉说黄永玉:
“只有在他的身上
才能看到真正的天真烂漫
他永远活得像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
贪玩、天真、敢作敢为
玩世不恭、自由自在”
这位“老顽童”就要99岁了
张伯驹、李可染、钱钟书
汪曾祺、黄霑、金庸......
这些同时代的朋友均已不在
“所有老朋友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
▲黄永玉与张梅溪
2020年,他亲手写下讣告
送走相伴74载的挚爱张梅溪
他曾和妻子讨论自己的身后事
死前开追悼会
“趁自己没死,听听大家怎么夸我”
▲黄永玉在升降机上画画
至于骨灰:“火化完了
骨灰放到抽水马桶里
就在厕所举办个告别仪式
拉一下水箱,冲水、走人......
生前我玩得很开心
死后,大家玩一会我好啦”
“再不然把骨灰分成一个个小包
送给追悼会上的客人,拿回去种花”
甚至连自己的墓志铭都想好了
只有五个字:“爱,怜悯,感恩”
一生颠沛流离,尝遍人生百味
他说:“很多人要跳出红尘
我偏要往红尘里钻”
阅遍苦难不言苦,只道人生为快活
单看黄永玉的人生经历,已是惊叹
当再去看他的画,去读他的文字
去品他的故事,更加没办法
不被这个有趣的灵魂所打动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黄永玉全集·6册》
一直是广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8分
小抱抱新增了《十二个十二个月》
一次7本,同时享受到文学和绘画的盛宴
▲十二个十二个月,望子成龙,讲老实话,儿子成了龙,你怕不怕?
小抱抱这次推荐的
又经过了精心改版
在保留原先的字体大易读
间距大易看,美观悦目的特点之外
在开本、封面等细节处
做了更精致的调整
▲小抱抱实拍
书中记录了黄永玉七十几年
文学行走的点点滴滴
涵盖大量珍贵照片和黄永玉的手稿
▲十二个十二个月,猴子骑绵阳,马不像马,人不像人
▲十二个十二个月,画蛇添足不是龙吗?
除此之外,《黄永玉精选3册/套》
《黄永玉全集》7册
都有他历时12年创作的
经典绘画作品集《十二个十二个月》
抱抱粉福利
1.黄永玉精选3册/套,含:十二个十二个月+自述+杂集。市场价111元,抱抱粉福利价69元。
2.《黄永玉全集》7册,含:十二个十二个月+杂集+人物+诗歌+文与画+自述+杂文游记。市场价243元,抱抱粉福利价159元。
黄永玉这个名字,对95后的我来说不是那么耳熟能详,但是再了解之后,竟然“粉”上这个自称湘西刁民的99岁老头。
自诉中不少轶事,比如在香港和蔡澜、金庸三个人一起吃饭,吃完三个人都没带钱,只好把当时《星岛日报》叶灵凤先生请来 ,用辣椒油和酱油画了饭店鱼缸里的热带鱼,预支稿费来支付饭钱。
比如最让我忍俊不禁的是和弘一法师的对话:
“嗳!你摘花干什么呀?”
“老子高兴,要摘就摘!”
“你瞧,它在树上长得好好的…”
“老子摘下来也是长得好好的!
“你已经来了两次了。
“是的,老子还要来第三次。”
“你下来,小心点,听你讲话不像是泉州人。”
弘一法师问他自己写的字觉得怎样,他说没有力量,但是在知道了他是丰子恺的老师后,立马索字,并说,好像字也还可以。
他喜爱荷花,也画了不少荷花,别人以为是赞扬出淤泥而不染。他在书中这样解释:小时候在外婆家住,闯祸后常常躲在荷塘里,一躲一下午,也顺势看了一下午荷花。发现荷花不像君子们画的那样干干净净,真荷花里面有泥苔,周围也很热闹,青蛙、水蛇、蜗牛、螺蛳、蜻蜓,全在一块儿。
因为淘气躲到荷花塘里去,所以看到的荷花和别的画家看到的不一样,可以画荷花底下的事情。
看他的作品,最直接的感触是,情真,恐怕也只有热烈生活,才能演绎出强烈的个人生命的张力。
▲小抱抱实拍
书里有悲喜,有自我,有艺术,有精神,有风雅。给了读者一个机会,去走进那个时代与风云历史,人物与故事。
人无趣不可交,书无趣不可读,这样的人,是没办法不佩服的。
黄永玉是现实版的“老玩童”。如同金大侠笔下的周伯通。一生保有童心真心,笑看时代风云,精炼内功,集东南西北派之精华,自成一派,独绝于江湖。
黄老先生生于乱世,受过侮辱,他都以童真一笑而过。一心修炼他的画笔和文笔,并把身体养得棒棒的,笑傲江湖。
因此,他笔下的画,是那么的有趣有爱,让人开怀。当然,不只是讨人欢喜的”娱乐“,更多的是对生活洞察和人生智慧的外化。
如在《十二个十二个月》的画书中,收集了他12年画的十二生肖,除了喜庆,率真,还有一针见血的犀利。既有孩子的角度,又有大人的角度,关了书了,也非常有画面现场感。
看了真是酸爽得很。看了又看。现在看好看,以后看也很有意思 。
▲妈妈,母羊长胡子,你干嘛不长?
▲泰山碧霞元君祠的铜瓦是羊背上山的,人是非常残忍而聪明的。孩子问:羊背了这么多瓦上山,人以后对它们会好一点吗?我不敢回答。
还有一幅羊。换作我们,敢回答吗?怎么回答呢?
▲挂羊头,卖狗肉,这是古时候的话。今天的狗肉比羊肉贵,谁会做这种蚀本生意?
画外之意,非常让人咀嚼。类似“套牌”生意没有断绝啊。
《十二个十二个月》
从2006年开始,黄永玉每年都会创作14幅图文生肖作品。12年,12个12个月,168幅作品,最终完成了这一本《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十二生肖》。
1980年,中国邮政发行了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设计者正是黄永玉。谁也想不到,当年面值仅8分钱的猴票,如今整版的价格已超过百万元。
但对于涨价与否,黄永玉却并不在意,他甚至将猴票的原稿当作草稿,给问路的朋友画路线图。
“朋友对我说:‘你给我路标的那张纸背面是一张猴票’,我说:‘那是我的原稿。’”
▲黄永玉和家中猴、猫在一起, 这只小猴便是猴票的原型
他创作这幅作品一是受中国邮政的邀请,二是让“全世界的人知道我死去的猴子有多可爱”。
《黄永玉全集文学编·自述》
讲自己,讲朋友,讲童年,讲家乡,讲流浪,讲文学,讲画画,讲摄影,讲木刻,讲雕塑。
其中说到读书。先生说他读书不追求主题,全然凭兴趣。打一个比喻,如果能够有幸碰到一个聪明的人,我们同他谈一次话就感到非常快乐。
书本都是聪明的,读一本就能碰到一个聪明的,读多少本就碰到多少个聪明人,你说多合算。
这本书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的散文和演讲,明明再糟糕不过的岁月里,即使在阴影中,他依然能晒自己的阳光。
收录散佚作品,体裁不一,故称为“杂集”,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香港早期作品辑录”,含散文、寓言、电影小说、评论、通讯、自我批评等。
第二,“散章辑录”,主要收录自一九五三年定居北京后所写、且未单独结集的散见文章,含散文、杂文、序跋、评论等。
第三,“书信辑录”,收录书信约六十封。
第四,“画跋辑录”,收录历年在自己画作上所题跋文若干则,以书写时间为序。
第五,“自撰对联辑录”,历年自撰对联若干。
多是短小精美,意境绵长,其中不乏捕捉生活细微之处的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