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2年杨开慧故居修缮,她的笔记重见人世:揭开隐藏53年的秘密

0
分享至

1982年3月,为了纪念伟大的女子革命家杨开慧先生,长沙市人民政府对位于长沙东北方向五十七公里的杨开慧故居进行了一场翻修。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时,在这场修缮当中,人们在杨开慧生前卧室内侧墙壁上的一道距离地面将近两米处的一个墙缝内,发现了一封尚未寄出的信件。

虽然时间久远,但由于这封信件用蜡纸进行了妥善的包裹,因此其保存较为完整,字迹依然可见:收信人是杨开慧的爱人毛泽东,信的写作时间是在1927年直至1930年杨开慧牺牲之间,距离此时已经过去了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

这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件,因为就在六年之前,收信人毛泽东在这时也已经去世。

这封信写作的背景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的时期,在这样紧张的时刻,毛泽东与杨开慧不得不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分离,且失去了稳定的联系。

因此,这封信直至杨开慧去世都没有能够成功寄出去,而毛泽东本人甚至也无从知晓这封信的存在。

就这样,伴随着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遭遇国民党的杀害,这封信件也被埋葬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一、分别:来自时代的切割

“润之:

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了,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

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贵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国民党“七一五政变”发生以后,中央紧急做出应对调整,派遣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委员的身份前往湖南长沙,领导当地的群众在湘赣边界展开“秋收起义”。

在此之前,毛泽东和杨开慧一直形影不离。一则是两人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三个孩子,需要毛泽东在身边进行照顾。

二则是因为工作原因,杨开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成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一直担任着毛泽东秘书的身份,辅助其进行工作。

面对眼前的局势,杨开慧虽然不舍,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选择支持中央的决定。

此时距离毛岸龙(毛泽东三子)出生只有几个月,杨开慧的身体尚处于产后虚弱阶段,为了照顾好她,毛泽东在前往长沙之前,已经将杨开慧和三个孩子送往了长沙东北处的板仓县,在那里进行“隐居式”的生活。

当时正处于白色恐怖最为盛行的阶段,国民党反动派在湖南各地对共产党人都展开了疯狂的追捕,几乎每天都能传来身边的同志遇害的消息。无论是呆在板仓的杨开慧还是外出长沙的毛泽东,两人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但是面对如此险峻的形势,杨开慧依然坚持自己的革命事业。在毛泽东离开之后,杨开慧一直在板仓组织进行秘密的地下党活动,即使自己身体不便,也一直奋斗在第一线。

这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好做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危险的,由于长沙地区国民党势力逐渐强大,对于附近地区的共产党机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扫清一切“共匪”,国民党展开了极其严密的管控。

此时的杨开慧已经彻底沦为汪洋内的“孤岛”,甚至就连与中央的通讯也无法维持,同时也彻底失去了和毛泽东的一切联系。

在毛泽东临走之前,似乎早已经预料到如今的局面,因此他对杨开慧说了这样一句话:倘若我再也回不来了,请你一定要努力把三个儿子抚养成人,让他们继承我的衣钵,继续革命事业!

每当回想到这里,杨开慧总会潸然泪下,她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但是现实却又万分残酷,国民党势力层层推进,每一次“大捷”的背后,都有着无数共产党人牺牲,谁能保证自己的爱人不在其之中呢?

爱人生死未卜,革命事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杨开慧的处境十分之艰难。她曾经无数次想要前往寻找毛泽东,但是此时身边带着三个孩子,行动不便,最终只能放弃这个打算。

二、联系:突破封锁的唯一信件

“你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你的哟!不至于丢弃我吧?你不来信一定有你的道理。

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你难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吗?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在段时间里,杨开慧唯一取得丈夫信息的途径便是长沙市面上流传的各种真假难辨的国民党报纸。但即使是这样的方式,杨开慧所得知的信息也是十分有限的。

为了鼓舞士气,当时的国民党方面报纸在内容编撰上有着很大的“讲究”,如果国民党取得胜利,哪怕只是一场街头混战,便敢冠以“大捷”的名头,大肆宣传,如果国民党军队惨遭打击,便会又以“惜败”的名号,简言述之。

除此之外,各种鱼目混珠的假新闻,小道消息也混迹其中,想要从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是对于这项工作量巨大的任务,杨开慧却总是乐此不疲。

每当她在报纸上看到战事失利的新闻时,她的心中总是十分的高兴,这也就意味着在湖南的某一处,共产党人的武装力量取得了胜利,或许远在天边的丈夫会因此更加安全一点儿呢?

在这样的期盼之中,杨开慧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夜晚,忍受了多少的相思之苦,杨开慧太思念毛泽东了,几乎每天夜晚,她都会点燃油灯,在那张窄小的桌子上独自一人写着信件。

这些信件大都是寄给自己的家人和毛泽东的,只不过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之下,这些信件最终都未能寄出。

在经历过漫长的苦熬之后,杨开慧终于收到了一封毛泽东的信,为了避免国民党特务的追查,这封信件是用暗语写的。

信中的内容只有短短几句话,大意是说,自己在出来以后,起初的“生意”并不好,但是现在也已经逐渐好了起来,甚至还赚到了一些“钱”,只不过自己的“脚伤”还是老样子,始终没有好转。

这封信件的具体含义指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结合历史,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其中的意思:在前往长沙参与领导秋收起义之后,由于国民党实力强大,双方在兵力和装备上都有着巨大的悬殊,虽然起义部队进行了勇猛的作战,但是秋收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

之后在1927年10月份,毛泽东率部登上了井冈山,改变战略,将工作重心投身于广大农村之中,并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之所以杨开慧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这封信,这还要多亏于她的保姆陈玉英,在毛泽东离开之时,他们就商量好,如果保持联系,那么毛泽东会把所要传达的信件,悄悄的寄往长沙的一个地下交通站之中,之后再由保姆陈玉英每隔一段时间前往那里进行查看。

对于这份嘱托,陈玉英可谓是一丝不苟,几乎每隔上十天半个月就会去一次,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任何收获,但是在她的不懈坚持之下,终于盼回来了一封信件。

由于地下党遭遇沉重的打击,这封信在路程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当杨开慧收到信的时候,时间距离信件发出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但杨开慧还是十分的欣喜,她喜极而泣,她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丈夫还活着!

杨开慧收到信后,立刻写下了一封回信,委托人带给毛泽东。

但是由于此时的秘密交通已经再次被敌人所切断,这封信件最终还是石沉大海,而毛泽东所寄来的这封只有数十字的来信,也成了他们这两年时间里,唯一的一次通信,直至杨开慧牺牲。

从杨开慧的这段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她此时此刻的心情,除了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以外,还流露出了浓厚的爱意。杨开慧的语言简单,但又是那么的真切,她距离我们也是那么的近,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位邻家姐姐一样真实。

杨开慧的语言是十分真切的,她的用笔时而敏感柔弱,时而坚韧不摧,这一刻她已经走出了课本,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女性。

我们甚至可以捕捉到她在信件当中的那种细腻的情绪,感受到那种在“白色恐惧”之下的极度不安。

三、危险:国民党的疯狂杀戮

“昨天我跟哥哥谈起你,显出很平常的样子,可是眼泪不知怎样就落下来了。
我要能忘记你就好了,可是你美丽的影子、你美丽的影子,隐隐约约看见你站在那里,凄清地看着我。
谁把我的信带给你,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杨开慧的不安是来自很多层面的,就在她受到这封信件的几个月之前,杨开慧的身边已经发生了许多足以震惊她的事件,在一次翻阅《国民日报》时,她读到了一条令自己几乎窒息的消息:朱德的妻子伍若兰遇害了。

伍若兰在1928年4月随朱德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一直从事着宣传工作。

1929年1月,伍若兰根据前委命令,随红四军主力突围下山,在部队转移到寻乌县圳下村时,他们遭到了国民党大军的包围,为掩护军部突围,伍若兰主动带领手枪排进行掩护为大部队争取时间,在混战之中,伍若兰身中数枪负伤被捕。

在敌人的手中,伍若兰坚持底线拒绝任何妥协,最终被国民党杀害于赣州,挂头示众,这一年,她才只有二十六岁。

除此之外,还有杨开慧、毛泽东两人多年的好友向警予牺牲的消息,1928年3月20日,著名女革命家向警予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

被捕之后,国民党对她实施了极其残忍的酷刑,但向警予始终坚持着共产党人的信念,从未屈服,甚至在走向刑场的道路之上,她还向沿途的群众们进行演讲,宣传共产党思想。

为了堵上她的嘴,国民党宪兵沿路对其进行了残忍的酷刑,希望以此以儆效尤。他们向向警予的嘴里塞满了石沙,之后再用皮带勒进缚住她的双颊,使她无法出声,向警予被处决之时,年仅33岁。

向警予

除此之外,杨开慧最亲近的闺密郑家奕也在这一时间内遭到了处决,她被押赴刑场之时,双腿已经无法站立,居然硬是被反动派们用箩筐抬到刑场,随机一排宪兵对着箩筐进行齐射……

无数亲密战友的离去触动着杨开慧的内心,也使得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她发誓:即便代价是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她也要将这份包含着无数人鲜血的事业进行到底!

此时,远在井冈山的毛泽东何尝不担忧自己的妻子?为此,他已经多次托人到家里进行打探,寻找自己妻子的下落,只可惜,他最终得到的却是杨开慧已死的消息,让他悲痛万分。

杨开慧此时牺牲了吗?其实并没有。之所以会探听到这样的消息,主要是因为当地群众为了更好地保护杨开慧,看见有陌生人前来打探消息便有意传播了“杨开慧已死”的情报。

为了不让丈夫为自己担心,杨开慧在1929 年11 月时,再次托人传递了自己安全的消息,幸运的是,这次信息顺利得到了毛泽东的耳中。

在得知爱人安然无恙之时,毛泽东分外激动,她还特地联系到了正在上海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希望能够获得到杨开慧在寄出这封信件时的通信地址,以此恢复联系。

李立三

但可惜的是,此时的这个地下站点已经再次被敌人铲除,双方最终还是没有联系上。

在板仓的家中,此时的杨开慧处境已经十分危机,敌人显然也已经注意到了她,杨开慧甚至多次注意到已经有不少进行过伪装的“特务”,在对着自己的房子进行着偷窥。她深深的明白,自己的最后时刻即将到来。

在自己的最后时间里,唯一让杨开慧牵挂的便只有远在天边的丈夫,面对生死,她已经置于度外,但是如果接触不到丈夫的信息,她就算牺牲也无法瞑目,所以在信件中,杨开慧说道:谁把我的信带给你,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四、被捕:最后的挽歌

1930年10月24日,这一天是毛岸英八岁生日,按理说是个好日子,可是在一大早,国民党宪兵的皮靴便重重的踹开了他们的房门。随即便是几支钢枪伸了进来,杨开慧连同家里的保姆陈玉英和孩子们一同被捕!

被捕之后,杨开慧等人被送往长沙,关在司禁湾陆军监狱署之中。

“杨开慧落网”,对于国民党而言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 为了能够从舆论上为自己造势。

反动派势力派遣一名早已经被买通了《长沙晚报》报刊的一名记者对杨开慧进行采访,同样位于司禁湾陆军监狱署的另一名狱友杨经武此时就住在距离杨开慧牢房仅有一墙之隔的囚室里,可以说是全程听完了此次采访的经过。

根据他的回忆,在见到杨开慧以后,记者先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些近况,随后他的语气突然严厉了起来。斥问杨开慧:为何要做共产党人?为何要触犯国法?

而杨开慧却并没有被记者的这番言论所吓倒,她反唇相讥道:是军阀何健在犯法!

军阀何健是此时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清乡”司令部司令,素来有“杀人魔王”的称号,听到杨开慧如此不识抬举,记者的心里显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随后陷入了一阵沉默。

军阀何健

过了许久,他再次说道:你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配合我们,主动提供情报,或许还能从轻发落,否则你必定身首异处!

听到如此赤裸裸的威胁,杨开慧却不为所动,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底线:“办不到!我决不屈服,我是一名共产党人!”

在杨开慧落难以后,国民党显然是不敢对其进行轻易处决的。毕竟杨开慧的身份可一点都不简单,她的父亲杨昌济是毛泽东的老师,也是民国教育界响当当的人物,与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都有着深厚的交情。

在杨开慧哥哥杨开智的联系之下,杨昌济的故交们行动起来,向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一封联名信,要求其释放杨开慧,在如此施压之下,蒋介石最终选择了妥协,他命令湖南省的何健,要求他对杨开慧从轻发落,意思意思就行了。

此时的何健也早已对杨开慧有了杀心,但在接到蒋介石电报之后,他不由得犹豫起来,到底该怎么样对付她呢?

经过考虑,何健提出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那就是公开提出关于杨开慧的释放条件:只要杨开慧同意与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脱离关系,那么就可以无罪释放。

杨昌济

何健的这一做法显然是充满阴谋意味的,按照杨开慧的性格,这份声明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那样自己便可以以一种痛心疾首的态度,电报蒋介石,将其杀害。

反之,如果杨开慧同意了此事,那么对于共产党而言绝对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做出如此事件,杨开慧的党内生涯也可以宣布结束了。就算日后释放,也不可能再次与国民党作对。

摆在杨开慧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那就是生命和革命事业。

在听到这一消息以后,杨开慧对此断然拒绝,她怒斥何健的无耻做法,坚决维护自身共产党人的身份。

见此情景,何健心中大喜,立马回电蒋介石,表示劝降无果,同时他还买通手下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表示民众要求严惩杨开慧等人,如果不杀杨开慧,恐怕难以平息民愤。

在何健的一番操作之下,南京政府方面终于点了头,同意了处决杨开慧的事情。1930年11月14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游街示众,杨开慧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在杨开慧临死之前,她说出了自己一生当中最后的遗言: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向这个世界,向她最爱的那个人发出了最后的告别。随后,两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那个秋日清晨的寂寥,杨开慧的身体应声倒下。

在她倒下之后,特务们发现,此时的杨开慧并没有断气,她的手指如同钢钎一般紧紧的扣进土壤之中,她的鲜血染红了面前的大片土地,宛如枫叶一般鲜艳。

面对这样坚定的革命党人,特务们早已经见怪不怪,索性收拾东西离开,转身吃饭去了。可当他们吃完午饭之后,一名特务再次发现杨开慧依然没有死去,仍保留着一丝微弱的呼吸,看着眼前的天空。

听到这一消息,特务头子晏国务勃然大怒,当即掏出手枪朝着杨开慧头部连开数枪,杨开慧就此彻底牺牲,此时的她年仅29岁。

一个月后,毛泽东在《国民日报》上得知这一噩耗。那天,毛泽东没吃饭,也没说话,没人知道这位伟人的内心经历了怎么样的波澜。

对于革命者而言,现实是残酷的,当我们如今回过头来读起杨开慧的信件时,会发现杨开慧的信件从内容上来看,与其说是寄给爱人的信件,有时候倒是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她也许知道这封信永远也寄不出去,或者说寄出去了,她要寄给的那个人也已经不在了。

革命者的伟大,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但庆幸的是,他们的事业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他们的故事也将永远传唱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康康历史
康康历史
于文海苍穹中,轻拂墨染时光
2078文章数 72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