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网传上海静安区临汾路1320弄居委私自上门强制给98岁老人接种疫苗,引发网友热议。对此居委会称,“当时是医生跟我们居委会干部都去的,而且是在经过了他们的同意后,并且在医生评估他们身体状况可以打的情况下才打的。老人的情况不行,就硬给他打,这个是不存在的。”
事件尚未平息,又有网友爆料称,自己83岁的外公被村干部骗去打疫苗。这些做法无疑是动摇疫苗接种的“自愿”原则,更关键的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谁来承担责任呢?
当前,疫情仍然处于多点散发阶段,推进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接种疫苗是重要防疫工作,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多次强调,要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确保依法依规。毕竟,接种疫苗是重要的健康决策,理应建立在老年人对疫苗健康保护和风险自愿承担的认知基础上,而非其它诉求。
“83岁外公被村干部骗打疫苗”
我外公今年83岁,昨天被一个村干部还是什么负责人骗去打新冠疫苗,今天身体出现问题了,我们应该怎么维权?
首先,我外公身体很不好,他装了心脏起搏器,肾也做了手术,还高血压,之前那个人就一直忽悠我外公外婆去打,我外婆不去,他昨天趁着我外婆不在,因为我外公耳背,他就把我外公骗去打疫苗,我外公一开始不知道是去打疫苗,那个人骗我外公说是带他去量血压,把我外公骗到那里以后又忽悠我外公打疫苗,说现在疫情怎么怎么严重,不打疫苗后果有多严重。那个医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六十岁以上不是不建议接种的吗,他居然给我外公打了,然后我外公身体就不舒服了。
现在核酸结果没出医院也不收他,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请问我们该怎么办,钱是小事,但我外公那么大把年纪了,一年进三次医院,被他们这么一搞真的让我们很气愤啊,要是真出点什么事情我们真的不敢想。
国家卫健委就多次指出,杜绝强制接种新冠疫苗;杜绝将接种疫苗与上班、上学挂钩。同时,国家卫健委还反复重申,新冠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由此可见,是否接种新冠疫苗,完全出于个人自愿。因此,任何机构和个人均无权强制他人接种新冠疫苗。
那么,为何强制接种新冠疫苗行为就是屡禁不止呢?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一些地方政策执行变形与变味
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政策执行越不容易变形与变味,相反,倒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方,上面再好的政策,一到地方就走样。这些地方在执行上面政策时,很多时候就参杂尽地方官员的个人主观色彩,因而容易执行正常变味。
2、利益的驱动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新冠疫苗的接种率,不惜拉人头凑人数,甚至出现一刀切全部接种新冠疫苗。很多群众接种新冠疫苗还能拿到钱,试问:如果没有利益,怎么会贴钱给群众接种该疫苗?
3、官僚主义作祟
拿鸡毛当令箭,这是官僚主义的真实写照。不少地方官方利用手中的权势,搞各种威逼手段,如不接种新冠疫苗,孩子不能入学;不接种新冠疫苗,不能上班;不接种疫苗,不能进商场、超市、菜场等种种威胁。
要想杜绝强制接种疫苗的行为,就必须从严从重从快处罚一些典型行为,然后在权威某体强势曝光。另外,只要发生强制接种新冠疫苗行为,就立刻降低职位,甚至直接开除。如此一来,看谁还敢如此强制他人接种新冠疫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