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新公布!安倍被刺杀深层原因曝光!

0
分享至

安倍身亡!

67岁!

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尾,估计没几个人能预料到,作为日本当下最知名的政治人物,安倍晋三竟然是以这种方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最可怜的是安倍94岁的母亲洋子,吃午饭时看到相关新闻愣住了,她一时间难以理解,随后放声大哭。

白发人送黑发人,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此。

财闻要鉴

,赞53

不知道你整个事情看下来,会不会感觉到,安倍遇刺事件还是存在着不少疑点的:

1、安倍的保镖怎么看起来像吃干饭的?!

现场当时共有22人负责警备工作,其中包括7名特警,但仍未能阻止近在咫尺的嫌犯开枪。

现场目击者说,枪手从安倍晋三背后几米的地方用霰弹枪开了一枪,但没打中,安倍还疑惑地东张西望了一番。

结果,枪手又向前移动了几米,第二枪从后背,直接打中安倍心脏附近,安倍身上当时就冒烟了。

这个距离,基本上就是行刑的距离。

然后就看到,安倍的保镖们乱成了一团,特别是那个据说杀人只需0.2秒的女保镖石田萌美,更是一脸懵逼。

要知道,安倍虽然不是现任首相,但安保措施也是有严格要求的。按照日本惯例,现任阁僚和前首相都必须有警视厅警备部安排的“安全警察”随行,提供安全警备服务。

据报道,当天上午,他的保镖和随从至少有六人,还带着防弹公文包(紧急时迅速可以打开)。

如果警备人员事先确认了警备死角,保镖站的位置正常,安倍后背肯定是受保护的。

但这次,后背洞开,公文包没用上,扑上挡枪也没有发生,女保镖秒变乖乖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枪手作案,真是一种单纯的泄愤式暗杀?

这个名叫“山上徹也”的枪手,已经供述,此次行动已谋划数月。

的确,从今年开始,山上徹也就已在奈良的家里,日以继夜地制作那把枪,隔壁都能听到他砰砰砰的声音,“很可怕”。

虽然枪手被警方逮捕后说:自己开枪并非出于对安倍晋三政治思想的怨恨,而是“就是为了想杀他”,因为他认为安倍和某个宗教组织有关,而该宗教组织“毁了”山上的家庭。

那究竟是什么宗教组织?

安倍就怎么和这个宗教组织有关了?

警方没下文了!

但如果看看山上徹也的简历,就可以发现,他曾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过,具体时间为2002-2005年,接受过每年一度的实弹射击训练。

日本的自卫队脱胎自哪里不必多说,脱胎来源的那个地方,有浓厚的独走传统,也不必说,刺杀一个前首相,九十年前也有过。

山上彻也意图刺杀安倍是蓄谋已久的事,他原本打算制造炸弹炸死安倍,实验后发现无法做到,便从2022年春季开始,尝试自制手枪,然后这个手工达人、自制武器狂魔,硬是搞成了。

山上徹也杀安倍,究竟是政治谋杀,还是仅仅为独狼式泄愤?

3、安倍的医护保障漏洞很大。

安倍中枪后,只有身边的女助理等人在进行简单的救护,据说安倍当时神志还是清醒的,还能说话。

过了10分钟,救护车才来到事发地点,直升飞机将安倍拉走。后不治身亡。

来看看具体过程:

日本时间11点30分,安倍背后中枪,颈部和左胸中枪,严重失血。

11点40分左右,救护车到场。

11点54分,救护车载着安倍离开。

12点10分,直升机送安倍去医院。

12点20分,直升机到达奈良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安倍的主要死因是失血过多,也就是,如果止血快一点,可能安倍就不会死。

但因为没有医护预案,救护车10分钟后才赶到,但这10分钟已错过了黄金救护时间。

如果在现场附近安排救护车和医生,可能还有希望,但为什么没有呢?

然后,大出血去做心脏复苏,摆明了嫌出血速度还不够快,抢救的时候直升机飞50分钟又到医院50分钟,这个速度实在也太快了。。。

本来,像安倍这样能够决定东北亚命运的政治家,应该是处于高度的安保和医护状态中,却死于一个传统的美式枪击总统剧本(累积9次)。

事有反常必有妖!

这个妖,究竟在哪里?

现在关于安倍的死,主流有三种猜测:

一是袭击者是极左,想杀鸡儆猴,更多是提醒当任者。

二是安倍经济学没有治愈难以根治的“日本病”,而今年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下,日元史诗级暴跌,物价飞涨,民众怨言四起,有些年轻人一怒之下选择同归于尽。

三是美国,安倍摆脱美国寻求独立的意识太强,又跟共和党的川普打得火热,对这样的安倍,民主党容不下他。

那么,安倍究竟真的是被一个神经病患者连开数枪给带走,还是死于一场政治谋杀?

我觉得,被神经病刺杀的可能性有,但概率应该是极低的,最大的可能是,在世界局势、地缘政治的高压下,日本内部政治已经强烈内卷,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最终有人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终结了安倍。

大概率说来,安倍还是被自己手中的权力反噬了:是他特殊的权力位置,是日本武士道刺杀政客的传统,以及日本当前特殊的国内国际环境,让安倍喋血街头,死于非命!

1、说起安倍,一定意义上,他是今天日本政坛的“太上皇”,虽不在其位、却深干其政。

安倍去世前,哪怕卸任了首相,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相比于之前日本首相走马灯式的更换,连续执掌2800天的安倍是日本历史上任职最长的首相。

就像司马懿称病退隐,但魏国朝廷的一举一动,仍然在司马懿掌控之中,历史上这种事太多了。

而日本干这种事,更是有自家传统。

日本统治的传统就是幕后政治,幕府名义上是天皇的臣子,实际上是天皇的一把,执权名义上是幕府的家臣,实际上是幕府的一把。

安倍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他论背景更是袁绍般四世三公的存在,这位曾经担任日本首相最长的政客,在日本现在是第一大政治家族。

外公岸信介,外叔祖父佐藤荣均出任过日本首相,同时自己也是日本自民党内最大的政治派系安倍派(即清和政策研究会)的最高领导。


岸信介抱着安倍晋三

清和会遥控自民党,自民党遥控国会,安倍是清和会的头目,也就是日本的实际一把,不仅在议会中拥有最高的话语权,也拥有着日本首相人选最重的决定权。

比如,日本上一届首相菅义伟过去就是安倍的左膀右臂,是因为安倍点了点头,同了意,才有菅义伟接班这回事。

还有现在的岸田文雄更是安倍晋三“钦点”的下届首相人选,全世界都知道。。

所以,哪怕安倍这2年退位了,其实也等于是日本真正的话事人,只不过他是在幕后指挥而已。。

所以,安倍这能叫退休吗?

这叫称病,以退为进,隐身幕后,纸牌屋而已。

安倍晋三不想退休,那就只好让他彻底退休,一死,安倍晋三的清和会就要瓦解,太上皇的势力瓦解了。

你都能这么想,日本那些玩政治的人,就不会这么想?

结合杀手的说法:“对安倍政见感到强烈不满”、“以想要杀死他的想法瞄准的”。。。

你觉得这是一个神经病搞的孤立事件吗?

2、菊与剑的武士道精神,下克上的恐怖谋杀,用肉体消灭的办法来解决政治问题,是日本源远流长的传统。

在日本历史上,以恐怖谋杀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对政敌进行肉体消灭的传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在日本历史上,谋杀恐怖活动往往成了化解矛盾、寻求转圜的极端手段,暗杀者可能并不了解被暗杀者,甚至可能对他毫无反感,只不过把他当作体制的代表,实行“天诛”,借以警告当权者改弦更张。

右翼势力重要人物井上日昭曾有一段面向其弟子的诠释,他说:“谋杀是菩萨行为。”他以建立“日本天皇国”为目标,建立了“一人一杀”主义的恐怖组织血盟团,原计划暗杀20多名政界、财界巨头。

日本历史上,光首相,就有好多个被刺杀过:

二战前后,谋杀恐怖就成为日本法西斯的开路先锋,为了建立一个支持侵略战争的政府,日本军部极端分子先后于1932年暗杀政界人物井上准之助、犬养毅和财界巨头团琢磨等。

就算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仍然发生了负隅顽抗的死硬军国主义分子闯进皇宫,欲夺走裕仁天皇投降广播录音磁带的事件,首相官邸被袭,首相铃木贯太郎被刺未遂。

就是这种武士道精神,使恐怖分子崇尚暴力、爱走极端、铤而走险,当某一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时,就要搬掉绊脚石,直至从肉体上对某一人物进行彻底的消灭。

3、目前,日本国内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角力白热化,两天后,2022年7月10日,日本参议会要改选。就在这个时间点上,安倍蹊跷地死了。

日本国会,本来就几股暗流涌动,有人想要正常化,有人想要拥核,有人想扩军备战,有人反对日韩关系缓和,还有人不愿意给美国人当走狗,这是日本国会的大环境。

日本国内,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下,日本央行还在延续安倍经济学,日元史诗级暴跌,物价飞涨,民众怨言四起,戾气充斥。

现在,安倍突然离开,日本政坛的天平,突然倾斜。

短期内,日本民众会对自民党投下同情票,原本就走右翼路线的自民党,在即将举行的大选中大概率将赢得钵满盆满。

岸田将成为最大赢家,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未来3年日本没有全国性选举,岸田长期政权即将成型。

但岸田文雄毕竟不是安倍的子弟兵,两个派系素有不和。岸田加快走出安倍阴影,不排除马上内阁重组剔除安倍的亲信,比如,安倍的亲弟弟防卫大臣岸信夫、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等。

安倍之死会让右翼势力更加极端,并且会对反对力量进行清洗,安倍的右翼化会被继承,甚至强化;但安倍的基本盘,将被其他派系瓜分。

当然,斗争激烈时,日本对外就会更强硬,更具有挑衅性,日本很可能急剧向右转并重新军事化。

最近这三年,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历史。

特别是俄乌战争枪声一响,世界更是进入大争之世!

现在的情况是东欧打仗 ,英国政治巨变,美国保守派蠢蠢欲动,特朗普可能在7月宣布参选的决定。

以前经常说现在是风雨欲来前的平静,现在暴雨的第一声雷响来了,安倍的中枪,肯定会让国际形势更加紧张。

对中国来说,随着安倍的去世,我们在亚太地区少了最有威胁的对手,日本的正常化大概率也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但是,安倍遇刺可能加快日本“向右转”的氛围和冲动。在后安倍时代,日本对华的威胁性与不确定性却将不断增加。

右翼的狂热,将迫使日本政客在接下来的拜鬼、独岛、朝核、钓鱼岛、北方四岛和台湾问题上愈发强硬,中日韩朝俄中的部分关系可能要坐上火药桶。

别了安倍!

斗争将更加激烈。大家接下来就看吧,希望不是血雨腥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女儿随母姓,公公啥也没说,十八年后公公去世,看到遗嘱我愣了

我女儿随母姓,公公啥也没说,十八年后公公去世,看到遗嘱我愣了

四象八卦
2024-06-16 14:21:42
世道如此之坏!

世道如此之坏!

吴女士
2024-06-16 13:33:32
胡锡进:有些支持乌克兰的人很激进,就像小学生一样指手画脚

胡锡进:有些支持乌克兰的人很激进,就像小学生一样指手画脚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6 09:28:03
中美大结局终于来临?一夜之间消息爆炸,我国防部长震怒!

中美大结局终于来临?一夜之间消息爆炸,我国防部长震怒!

趣说世界哈
2024-06-17 09:43:22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看晓天下事
2024-06-16 13:10:53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观察者网
2024-06-17 07:12:05
媒体人:刚把一份18人的华裔归化名单交给足协的人

媒体人:刚把一份18人的华裔归化名单交给足协的人

懂球帝
2024-06-16 16:41:09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TikTok上建盏开窑直播间忽悠老外,评论笑死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TikTok上建盏开窑直播间忽悠老外,评论笑死

猫小狸同学
2024-06-16 17:42:44
周鸿祎:嫌360广告弹窗多,可以用极速版,想免费,就要接受广告

周鸿祎:嫌360广告弹窗多,可以用极速版,想免费,就要接受广告

科技Nice
2024-06-15 17:14:28
三年美梦一朝破灭,王云蕗成了中国女排悲情式人物!

三年美梦一朝破灭,王云蕗成了中国女排悲情式人物!

祝晓塬
2024-06-17 11:35:57
让人闻风丧胆的菜花夫妇,网友:我以为是玩梗,没想是真的 太炸裂

让人闻风丧胆的菜花夫妇,网友:我以为是玩梗,没想是真的 太炸裂

滑稽斑马呀
2024-06-16 20:37:12
女排兵分两路:张常宁庄宇珊许晓婷前往曼谷 大部分主力漳州集训

女排兵分两路:张常宁庄宇珊许晓婷前往曼谷 大部分主力漳州集训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17 09:35:24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八卦爱侃娱
2024-06-16 10:31:05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东东趣谈
2024-06-17 10:17:56
凯特王妃携3宝亮相,对话被唇语专家破译,没有一句跟威廉有关

凯特王妃携3宝亮相,对话被唇语专家破译,没有一句跟威廉有关

红袖说事
2024-06-16 09:52:11
只用一招就化解了周也的塌房危机:51岁的李冰冰果然厉害

只用一招就化解了周也的塌房危机:51岁的李冰冰果然厉害

娱记掌门
2024-06-17 04:40:13
台媒又曝大瓜!曝大S将告汪小菲虐待孩子:这次,大S彻底不体面了

台媒又曝大瓜!曝大S将告汪小菲虐待孩子:这次,大S彻底不体面了

拾娱先生
2024-06-16 01:02:50
一边出口创新高,一边大量的企业迁离倒闭,工人失业,原因是什么

一边出口创新高,一边大量的企业迁离倒闭,工人失业,原因是什么

创作者朱海平
2024-06-15 13:18:49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红星新闻
2024-06-16 19:16:10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4 14:01:41
2024-06-17 13:02:44
财经要参
财经要参
以小观大把握财经脉动。
735文章数 161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数码
时尚
公开课

手机要闻

一加冰川电池沟通会官宣!定档6月20日 锂电宁王助阵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数码要闻

PC鲜辣报:英伟达RTX 50规格曝光 微软暂缓Win 11新预览版

夏季流行浅色系穿搭,这些技巧你要学会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