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靠粮吃粮,大搞权钱交易,中储粮集团原副总徐宝义被“双开”!此前粮食系统已有多名干部落马

0
分享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23日报道,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大肆进行权色、钱色交易大搞权钱交易

经查,徐宝义毫无理想信念,对组织毫无忠诚之心,政治品行卑劣,长期大搞政治投机钻营,大肆编造履历,挖空心思跑官要官,并处心积虑试探组织态度,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多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反组织原则,为多人安排调动工作,破坏任职单位的选人用人制度;道德败坏,大肆进行权色、钱色交易;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借赌敛财,靠粮吃粮,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图片来源:新京报(资料图)

徐宝义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等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 中国共产党 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徐宝义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此前,1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信 息显示,徐宝义,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历任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供销集团总经理助理兼战略发展部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兼中国供销石油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中国供销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兼中国供销石油公司董事、董事长。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集团公司”)是经 国务院 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中储粮集团公司受 国务院 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棉油的经营管理,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棉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集团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18日,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

集团公司实行董事会制,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截至2018年底,集团公司在全国共有23个分公司、6个全资二级管理子公司、1个科研院,机构和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至2018年末,集团公司资产总额14091亿元,员工4.2万人,年营业收入3185亿元。


粮食系统多人“落马”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6月20日,中储粮储运有限公司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索学君刚刚被查。

而6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落马。

自去年8月以来,全国各地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多地开展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工作。随着各地粮食系统反腐风暴的持续推进,一批“硕鼠”“蚁贪”扎堆被查,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据上游新闻报道,自2021年开展专项整治以来,黑龙江查办了6名省管干部,其中包括两任省粮食原局长。

据不完全统计,专项整治后,全国至少有7名省级粮食企业领导,以及7名省级粮食局原负责人或班子原成员被调查,涉及浙江、福建、安徽、辽宁、河北、黑龙江、山西、江苏、青海等省份。

记者梳理各地通报和典型案例发现,在粮食收购、存储、销售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均存在腐败行为。在基层粮库,有的人压级压价“坑农粮”,以旧换新套取粮食差价、虚无中生有的“空气粮”、低买高卖牟取价差、“转圈粮”骗取补贴。

在监管部门、粮食企业中,涉及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监管缺位、弄虚作假等;级别更高的干部,则涉及粮食储备指标分配、粮库工程项目承揽、企业经营等问题,还有人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损失等。

据悉,“靠粮吃粮”手法多种多样,主要手段包括转圈粮、空气粮、升溢粮、损耗粮、价差粮、坑农粮等。

据粮食系统人士介绍,转圈粮是当前“靠粮吃粮”最主要的方式,在行业内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通俗解释,按照规定,粮站需要定期轮换储备粮,卖出旧粮、购进新粮。一些粮站就虚购虚销,将旧粮低价“卖出”,再作为新粮以高价“买回”,骗取的财政补贴,进了私人腰包。而这些粮食实际上并非出库,只需在账面体现即可。

空气粮则是转圈粮的升级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一篇文章中解释,在粮食收购环节,存在先收后转、空气粮、转圈粮、坑农粮等多种非法手段。空气粮,是指部分粮食企业采取同一天同一车辆不同牌号登记入库,不卸车重复称重的“空进”方式虚报收购数量。

编辑|段炼 杜波 盖源源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每经网、上游新闻、公开资料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06-01 10:30:44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925286文章数 26975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陆中止关税减让 台专家:其"报复"措施会一波接一波

头条要闻

大陆中止关税减让 台专家:其"报复"措施会一波接一波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外观内饰升级/六项权益 全新哈弗H6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新工科专业会不会成为热门专业?24年高考如何选择

数码要闻

真正的咸鱼翻身!两年前的骁龙6 Gen 1怎么就翻红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拜登称以色列提出新的三阶段停火方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