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赴远方
满载着求学的丰硕成果
饱含着对母校的无限深情
又一批SIGSers即将毕业
踏上新的征程
一路走来
你们从最初的
“师兄师姐好,请问……”
到如今的
“师弟师妹们,我作为过来人由衷地告诫你们……”
从过路人,到路中人,再到引路人
SIGS校园见证着你们的成长
你们对校园的这份热爱
对恩师、朋友、亲人的无尽感激
都将被这个盛夏见证与珍藏
或许有些人不擅言语
但,那份最真挚的感恩与告别
一定会被珍藏在心间
2022届毕业生们
将最深情的告白
写进了论文致谢
字里行间里流露着
那些充满欢笑的菁菁校园记忆
2
2
0
2
毕业
三年前的初秋,我有幸来到清华SIGS。如今,三年后的盛夏,硕士生涯终需划上句号。何其有幸,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回忆起来,心中常怀感激之情。
首先,我要对我的导师马少华教授说一句“您辛苦了!”感谢三年来您的悉心教诲与指导,学生永远铭记心中。非常有幸能够加入Ma's lab,在此度过了我人生中最充实的三年。其次,感谢Ma's Lab的小伙伴,你们都是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实验室里,我们“冲锋陷阵”;实验室外,你们就如家人一般陪伴在我身边。同时,非常感谢彼得·洛比(Peter Lobie)教授以及徐弢教授的推荐,让我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最后,我要感谢父母和我的女友,你们是我前行路上最坚固的磐石,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所见皆是星辰,所遇皆是缘分。感谢在SIGS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同学、朋友,我会铭记与珍藏你们带给我的每一份关怀与勉励,继续前行。
——曹远雄(生物医学工程)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在这里,我要感谢导师吴耀炯教授的精心培育。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我都因为吴老师的指导有了很大提升。吴老师是我的忘年交,每一次我们在他办公室的交流,都在提醒着我“未来的几十年内你会发生什么”,这让我的眼光不局限于眼前的实验,而是远观整个人生的布局规划。吴老师的指导,让我慢慢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还要感谢实验室里的朋友们平日对我的支持与厚爱。感谢陪伴我身旁的小鼠们,是你们给了我研究的动力。
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让我在熬不下去的时候给我鼓励与资助。我很庆幸自己身在一个三观正的家庭里。我读博士后才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默默承受。
——韩吉敏(细胞生物学)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在清华的这段美好时光中,我收获并享受着成长与奋斗的喜悦。感谢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师长们耐心的指导、亲友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有了战胜一切挫折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不要让爱你的人等太久”,我将谨记这句话,把它当作我前进的动力源泉,再接再厉、继续向前。在此,我想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和诚心的祝福,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时常让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源源不断的力量。感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对我博士在读期间全面的培养和教育,这里优良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让我在六年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希望母校越来越好,学校和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不断续写新篇章,创造更多辉煌!
——孔德强(生物学)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感谢张林老师、林立伟老师和黄绍伦老师给予我的支持和启发,感谢丁文伯老师带领我走进学术殿堂,在我迷茫时给予我理解和鼓励。几位老师言传身教,在为学与为人方面为我树立了榜样,令我受益终身。
在社工方面,我十分感谢关添、陶益、詹多彦、梁大伟、郝治翰等老师和师兄师姐给予我的指导。最后,衷心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前辈和同学朋友们,特别感谢父母和亲人的陪伴和鼓励,感激这段光阴中所有的相遇。
愿家国岁月长安!愿你们喜乐安康,万事胜意!愿自己永葆赤子之心,勇往直前。山水有来路,早晚复相逢!
——李嘉荣(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笔于致谢,五年研究生阶段已到尾声。雨晴烟早,廊下几对新雀,一直软语呢喃,商量不定。手下一尾湖管,三更雨,夜半灯。目下一片氤氲,皓腕停,人初定。唯心中惘然,言语滞涩,感念师恩!
2017年辞去央企技术一线岗位时来报考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来到孙树清教授课题组里报到时已经年近27岁;2020年转入国际研究生院进行提前攻博。感谢孙树清老师这5年始终于我在科研成长过程中的接纳、包容与信任,在学术背景的耐心辅导,课题资源的鼎力支持,还有无数个遭遇挫折时刻的真诚鼓励。我眼中的导师,不仅从敏捷忘我的工作状态上言传身教,更是在品性修为一身清贵,高山仰止,让人如沐春风。还记得研二时,一连几个下午,老师在得知我科研实验中有些分身乏术,便主动到实验室帮我进行样品的数据收集与拍摄工作,使得实验工作的相关进展顺利了许多。每念及此,分外感怀。我在科研道路上的每一步成长,都充满了导师对于工作的心血与付出。
——邵若梅(生物医学工程)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2018年那个炙热的夏天,我第一次来到深圳参加夏令营。至今依旧清楚地记得,自己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欣喜与自豪。在校期间,我一路见证信息楼竣工,嗒糖、银茶、肯德基入驻,大沙河生态修复……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时光匆匆。三年漫漫求学之路,因为有恩师的谆谆教导、家人的鼎力支持和朋友的一路相伴而收获颇丰。于论文付梓之际,我真诚地对帮助我的老师、家人与朋友说一声谢谢。
除此之外,我想缅怀和感谢一位特别的伙伴,我会永远记得你曾经来过,陪伴了我整个青春,在最艰难无助的时光里,给我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每一次学习到困乏的时候,只要看到你笑着向我奔来,就会重新燃起斗志。我相信,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
一生最幸运的就是能在清华接受教育,这里所赋予我的不是名校的光环,而是敢于突破的底气和自信。未来,我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乘风破浪,再启征帆。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孙佳琪(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三年研究生生涯转瞬即逝,承蒙各位老师、同学们的指导与帮助,不胜感激。首先,衷心感谢导师程雪岷老师的精心指导,回顾整个研究生生涯,程老师不但培养了我的学术素养,也教会了我很多人生经验。
课题研究过程中,新型光电成像实验室的同门在解决器材工程问题和实际实验中给与我很多帮助,在此衷心感谢高子琪、陈棵、叶恒志、焦文斌、肖宏源等人的热情帮助和支持!
最后,衷心感谢一直默默陪伴在我身边的父母、家人、朋友们,是他们的陪伴和期待,支持我心无旁骛地追求理想,并踏实地度过研究生阶段。伴随着他们的祝福,我也即将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祝各位未来一片坦途!清华SIGS,再见啦!
——王安琪(仪器仪表工程)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The three years I spent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re destined to be unforgettable memories of my life. Time flies and Tsinghua has witnessed my change from insecurity to self-confidence, immaturity to rationality, and confusion to determination. I am grateful for all the people and things I met here, whether it makes me feel happy or embarrassed, dolorous or proud.
I want to thank those who make me see the brighter side of things when I am really down, to those who I want to let know that I really appreciate the shining days we worked and shared, for auld lang syne.
I have been asking myself over and over again: Is the career I am about to choose truly inspiring to me? Does my heart really agree with it? In addi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itself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attempting to identify myself. If a person works only for himself, he may be able to become a famous scholar, official, or businessman; however, he can never become a person who can be called great. I want to choose a career where I can work for the happiness of more people. I hope that my feeling is not a poor, limited, selfish pleasure, but happiness belonging to millions of people. Perhaps my career will be obscure, but it will exist forever, beyond my limited life.
——汪昭明(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戊戌玄月,投身许先生门下;恩师大才,腹中千卷,得箴言教诲,如春风化雨,由历历在目;磨砺四载,略见真章,摩挲手中论文,抚今思昔,倍感唏嘘,深谙学术漫漫,修身不易,愿初心不忘,锲而不舍,成一家之言;祝课题组衣钵相承,蒸蒸日上,桃李天下。
——仪忠凯(电气工程)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过去的三年,时代和社会巨变,我们不停地向外探求,更不断地向内探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空下,我感恩生在主旋律是和平的时代和国度,感谢清华见证了我的成长,感谢袁春教授在科研和生活上对学生的关怀帮助,感谢腾讯实习期间遇到的mentor们(葛艺潇、沈岩涛以及李昱博士),也非常感谢一路同行的同学与挚友,这段记忆将在我人生的河流中永远闪光。
——张斌杰(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在清华SIGS攻读研究生的三年转瞬即逝,回顾过去,我收获良多。感谢我的导师麦宋平老师,他细致耐心地指导我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给予我正确的意见和帮助。很幸运遇到麦老师这样的好导师,他严谨的做事风格和勤恳敬业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我,使我受益良多。
同时也要感谢实验室的唐仙老师、幸新鹏老师和冯海刚老师在课业上对我的指导。我还要感谢课题组的同学们,在我有困难时无私帮助我,和他们的相处让我每一天都过得无比温暖。感谢我的父母家人们,在背后无条件支持我,不仅与我分享喜悦和欢乐,还会在我情绪低迷时开导我、陪伴我。
最后,感谢三年来一直努力的自己,希望我能够不忘初心,带着勇气和清华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地走上新的征途。
——张金洁(电子与通信工程)
2
2
0
2
毕业
纪念册
三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快到让我难以抓住任何一个短暂而美好的瞬间。昔日初入课题组,“全羊宴”上的赋诗恍如昨日,而如今我也即将走出大学校门,成为一名教师。面临身份的瞬间转变,我愿意承诺:一定以组内三位老师为目标,尽己所能全力培养每一位学生,既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选择不负课题组老师的培养,亦将清华的无问西东精神发扬到底。
相识是缘,值此临别之际,愿优秀的LILILIN课题组“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谨以一首《卜算子》聊表感激之情:
秋席箸酒筵,银晖泪始干。已是弹指去经年,春霜白鬓髯。
未见桑榆晚,始及破晓天。月圆高树挂平川,再别心路宽。
——周开颜(环境工程)
时光总是太匆匆
还有许多人来不及感恩与告别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
或是为了留给下一次的重逢
无论如何,相信毕业生们
都将无比怀念与珍藏
这段宝贵的青春记忆
这也是未来的人生征途中
最棒的纪念
谢谢,尊敬的导师
谢谢,亲爱的家人
谢谢,朝夕相处的同窗
谢谢,“研”途上的引路人们
谢谢,美丽的SIGS校园
谢谢,每一位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者
谢谢,那个自强奋进的自己
SIGS毕业生故事 | 宋星辰:“看见声音,我真的做到了!”
SIGS毕业生故事 | 孔德强:冲!迎着人生的马拉松
统稿、编辑|叶思佳
封面设计|武晨
审核|林洲璐
排版|何柳
中文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英文微信公众号:Tsinghua SIGS
新浪微博:@清华SIG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