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奥之城”非凡十年,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互动的中心平台

0
分享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都在“鸟巢”举办。 资料图/视觉中国

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1987年以来,中国奥委会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号召,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广奥林匹克运动,今年已经是第36个年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精细筹备和圆满举办,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留下丰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过去十年,在党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夏奥和冬奥健儿捷报频传,振奋民心;群众体育、体育产业、文化传播等全面推进,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大步迈进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双奥之城

2月21日晚,当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响起2008年北京夏奥会主题曲《我和你》,奥运五环从国家体育场“鸟巢”场地中央升起,时空穿梭14年在此交汇。从“大脚印”礼花到“大雪花”主火炬,从“水立方”到“冰立方”,从“无与伦比”的夏奥会到“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北京在全球目光聚焦下,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承办夏奥与冬奥的城市。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结果出炉,北京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从这一刻起,全国上下开始期盼首都与奥运五环再度牵手,共写“冰雪奇缘”。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表示:“北京奥运会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从场馆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到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一切都会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北京冬奥会6年多的筹办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全面奉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四大理念,积极落实“可持续·向未来”愿景。

根据国际奥委会官方数据:北京冬奥会有望实现碳中和;以国家游泳中心为代表的5座2008年奥运会场馆被重复利用;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均由100%可再生能源供电,这在奥运会上尚属首次;所有新建场馆都采用新的绿色建筑标准;二氧化碳制冷系统首次在中国和奥运会上使用。

此外,5座新建场馆秉持可持续发展、奥运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将作为奥运遗产,承接国内外赛事,向大众开放,随着“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继续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16天的冬奥会和9天的冬残奥会,面对疫情挑战当前,中国人民再次团结一心,献上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盛会,生动诠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再到如今艳阳高照,世界从北京这个窗口,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从容的中国。

竞技体育

1908年,《天津青年》著名的“奥运三问”振聋发聩。2008年,五环旗在“鸟巢”飘扬,“三问”皆有答案。在这中国奥运百年圆梦的时刻,一段更加激昂奋进的征程就此开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最近三届夏奥会和三届冬奥会接连取得突破,创造佳绩,成为共筑体育强国梦的助推力。

去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克服赛事因疫情延期一年的影响,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夺得38金32银18铜,追平在伦敦奥运会取得的境外参赛最好成绩。过去三届夏奥会,中国代表团在乒乓球、跳水、举重、射击等优势项目上继续捍卫统治地位;同时,许多运动员不断刷新最好成绩,特别是在两个基础大项田径和游泳连续三届有金牌入账,苏炳添男子百米创造9秒83亚洲纪录,他领衔的男子4×100米接力队则递补摘铜,收获中国奥运史上该项目首枚奖牌,每一项成绩都含金量十足。

冰雪赛场上,从索契到平昌再到北京,中国短道速滑队续写辉煌,每一届冬奥会都有金牌入账,堪称中国代表团的王者之师。历经三个冬奥周期的砥砺前行,中国冰雪健儿在家门口全面绽放,短道、速滑、花滑笑傲冰上赛场,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和齐广璞等人更让雪场沸腾,改写了以往冬奥会冰强雪弱的局面。

武大靖、杨倩、苏炳添、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队……无论是运动员个人还是集体,在奥运赛场为祖国荣誉拼尽全力的同时,也成为中国体育崛起的形象代表,在媒体融合新时代下,成为亿万国人的榜样。更可贵的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更多民众看到了金牌之上,是运动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这正是竞技体育为社会凝聚起强大正能量的意义所在。

文化传播

竞技体育高速发展的同时,北京“双奥之城”成为现实,为世界留下了独特丰富的遗产。在奥林匹克文化体系传承的赛道上,这枚“金牌”非中国莫属。

2012年国际奥林匹克日,世界上首个“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落成,三块铜碑用法、中、英三种文字镌刻《奥林匹克宣言》,成为标志性建筑。也意味着《奥林匹克宣言》的全球传播正式启动,从北京传向世界。2022年2月4日,“奥林匹克宣言广场”成为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的终点,奥林匹克再次将全世界团结在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体系推动者”、《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博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间,北京成为“连接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文化纽带和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互动的中心平台”。

北京“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建成当天,“《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I”正式推出,2021年11月25日发布第三部,全面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奥林匹克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多元文化魅力,展现奥林匹克文化之美。娄晓琪将“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和长卷系列比作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体系中的“双璧”,以北京为中心和起点,以《奥林匹克宣言》为载体,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丰富和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使全世界的青年人更广泛地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激发,参与到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中,并共享奥林匹克文化之美。

“双奥之城”北京创造了重要的奥林匹克文化财富,并在十年间从中国传向世界。今年正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130周年,正如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天下一家”的烟花当空绽放,中国携手奥林匹克大家庭,向全球发出召唤,通过体育让世界更美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京报记者 刘晨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京报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418719文章数 2486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