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会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6月17日下午,马尔康6.0级震群抗震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在阿坝州马尔康市举行。
2022年6月10日,阿坝州马尔康市先后发生5.8级、6.0级和5.2级地震,震中均位于该市草登乡境内。截至6月14日23时59分,四川省地震台网记录到该区域地震次数共2267次,其中,6.0级地震1次,5.0-5.9级地震2次,4.0-4.9级地震4次,3.0-3.9级地震7次,3级以下地震2253次。
封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地震为震群型地震,最高烈度为8度,震源浅、频度高、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震害的叠加效应,累计造成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红原县、金川县5个县(市)、68个乡(镇)、113950人受灾、6人受伤,没有人员失踪和遇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17日零时,马尔康6.0级震群灾害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0.05亿元,最终受灾情况以正式公布的灾害损失评估报告为准。
地震发生后,阿坝州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率队挺进震中、靠前指挥,紧急调集7500余名救援人员赶赴灾区,把抢救生命作为重中之重,到村到户、到点到位排查搜救被困人员、受伤群众,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特别针对灾区部分村组山高、谷深、坡陡,山体垮塌严重、道路损毁严重的危急形势,派出多支突击队从不同路线突进,全力搜救被困群众。
截至目前,累计转移群众85204人,受伤的6名群众中,1人已治愈出院,其余5人病情稳定,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积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聚焦受灾群众“五有三防”目标,紧急转移安置5249人,设立集中安置点52个,集中安置3548人,分散安置1701人。及时向灾区组织调运帐篷、棉被、食品、饮用水等急需救灾物资71670件,其中帐篷5520顶、棉大衣13303件、棉被22773件、折叠床7568张,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安排专门卫生防疫力量,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测,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目前,灾区应急通信、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均已恢复,群众生活物资保障充足。全力以赴抢修基础设施。面对震中断道、断电、断网的严峻形势,以最快速度组织抢险人员2885人次、机具1146台,全力抢修灾区生命通道,目前,灾区81条灾损断道的农村公路全部恢复通行。电力、通信、饮水等基础设施抢修方面,灾后38小时实现震区所有行政村恢复通信,42小时全部恢复供电,6月15日实现震中所有28个安置点安全供水。
科学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加强次生灾害预警预报,加密监测雨情、水情、汛情,深入开展震后次生灾害隐患排查,累计排查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77个,严格落实地灾六级群测群防体系和24小时监测制度,最大努力防范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整合省州县专业力量,分片区、村组,全方位、无死角开展房屋安全应急评估,累计排查房屋9548栋,其中禁止使用房屋1869栋、限制使用3028栋。成功处置红原县查尔玛乡瓦尕穷谷堰塞湖险情,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千方百计开展生产自救,鼓励和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及时推进抢种补种,加快修复牲畜圈舍,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流自己的汗、用自己的手,重建自己的美好家园”。同时,有序组织受灾企业复工复产,目前,草登电站等4座水电站、4户加工企业全部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号召全州党员干部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到村到组到户,做到了受灾群众走访慰问全覆盖。组建154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分片包干、下沉一线开展灾情核查、政策宣讲、关怀陪伴等工作,坚定群众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和决心。专门设立监督工作组,严格监督抗震救灾政策措施落实、物资使用管理等情况,确保救灾物资公正公平发放到群众手中。
灾害发生期间正值中考前夕,经综合研判,将原定开考时间顺延至6月15日,6月17日16时,全州中考平安顺利完成。同时,根据灾区学校房屋安全鉴定结果,除马尔康市7所学校暂未复课外,全州其他灾区学校均已复学复课。目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干部群众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心信心坚定。
6月17日12时,阿坝州应急委终止了地震二级应急响应。下一步,阿坝州将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次生灾害防范工作、群众生产自救工作、灾后重建基础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