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构成物质世界和生命的基石,电子的产生机制和存在状态,至简分析

0
分享至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基本粒子,物理学认为不可再分)构成。这是物理常识。

1899年,汤姆逊在做光电效应实验与热离子发射实验时,才确认发现了第一种基本粒子——电子。一百多年了!

电子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参与着各种反应和应用。

由电子与中子、质子所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电子的质量极小。电子自旋是其内禀属性,在原子核外呈电子云围绕。

氢这个基础物质的夸克数量叠加,加上一定数量的电子,构成了所有的元素,同理,所有的物质都是由相同的夸克生产的,机制有规律并且很简单。

许多自由电子一起移动产生净流动现象称为电流。

物理学家玻尔认为原子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就是能级,能量最低的能级叫做基态,其他能级叫做激发态,有能级跃迁。

一、对物质粒子的认知

1、粒子自旋,是其内禀属性,这是科学证明的。

2、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质子呈三角体结构。这是物理理论。

3、夸克禁闭是一种物理现象,描述夸克不会单独存在。由于强相互作用力,原子核内的夸克连在一起是撞不开的。

4、科学家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通过碰撞原子核,已经证明夸克是流体液滴状,没有固定的结构。

5、物质有巨大能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及核反应实践,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相当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后附一,其他证明)

6、磁铁这种物质有磁力线,并且铁与磁铁放在一起,铁也有了磁性,磁铁加热至高温会失磁。磁铁的磁力线切割能够发电,说明磁力线是粒子的内部产物,因磁铁的分子排列机制,能够泄漏出来。

反过来理解,夸克是由无数个磁力线一样的线环绕而成,因原子排列或屏蔽,包括电子参与后,大多不显现。

7、现在科学认为,宇宙总能量的26.8%是暗物质,正常物质只占整个宇宙的4.9%,暗物质维持了星系平衡,当然也要对物质产生影响。

据科学家估算,位于质子中心的压力是中子星的十倍,而一小勺中子星的质量等于珠穆朗玛峰的重量。

物质粒子在旋转的张力和暗物质与物质联合作用的压力下,达到平衡。

结论:现代物理学和量子理论告诉我们,基本粒子的特征:一是强烈旋转,二是有巨大能量,三是能量态,像线团一样,没有固定的结构。

夸克是外文音译,很不好理解,为方便,我们叫基本粒子“旋子”。

道法自然,最自然的状态是观察到的流体液滴状,是球状。基本粒子“旋子”小球就产生了。

基础为能、旋转为本、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这是“旋理论”的精髓。

按自然的排布方式,“旋子”小球有三种结合方式:

一是一个“旋子”小球翻个身,旋转相反,相遇,结果是碰撞湮灭。产生能量。

二是一个个旋转方向一致的“旋子”小球排成队,手挽手,平面上一个个排列,前后互相连接,这样的组合,使“旋子”成为了一个整体,是暗物质。暗物质结构约束了整个宇宙。

三是一个“旋子”小球平躺着,和两个小球套合一起,组合成三角体,三角体也是自然中最稳定的立体结构,三角体可以再堆叠组合,成为物质。

二、电子的产生

三角体是最稳定的立体结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夸克模型也是三角体结构。

原子中的“旋子”夸克是三角体,并且是套合一起,夸克禁闭,是撞不开的。

“旋子”夸克,是一种高速旋转的能量态,并且有无数磁力线一样的旋环,组合在一起。

这个组合是构成质子的夸克形状。

麦克斯韦将电、磁统一了起来,从至简的角度看,旋转是“旋子”本身自带的属性,旋的环因为强烈旋转,具有磁力线和电导线的作用,电和磁都是旋环的表现。

这个质子的夸克组合结构,一是非常稳定。二是旋转时切割磁(磁力线)。

用电磁学理论,“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磁场和电流都是可以产生的。

用至简的“旋理论”。从直观上看,旋子是不停旋转的一堆旋环组成的,“旋子”体互相切割,互相切割的结果是,一个个的片断旋被切了出来。

发电机也是这样切割磁力线的,因为磁力线太小太密,不可能观察到,从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理解微观,可以推理出来。

像发电机线圈在磁场旋转一样,这样切。从宏观上理解:一是水车提水,小河里的水一桶桶被旋转的水车提起。二是风火轮旋转,快速旋转的风火轮的火是连一起的。水车和风火轮这两个状态相结合,并且切割时磁力线的片段肯定会被打弯,折弯的片段互相连接,最后首尾相连。

这样切割出来的结果:一是形成了有波动频率的电磁环,并且因“旋子”旋环内外引力不同,内密外疏的自然排布,产生的电磁环频率不同,内高外低。二是不同位置组成了大小不一的小旋环。旋环被带出去,成为一个个很小的电旋子,也就是电子。

这个电子产生的机制是宇宙最重要的法则,有了电子,形成了物质世界,才有了生命和人类。

“旋子”的旋环(磁力线)是光滑的,人是不能直接感知的。电子生成时有了振动能量和频率(电磁波),才有了对世界的认识和发生各种反应,促成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能非常直观地知道,电子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振动的小旋环堆在一起,组合成的,没有固定结构,电子没有固定结构是科学常识。

电子是夸克“旋子”组合成质子时生成的副产品。发电厂发的电与物质粒子生成的电子是一样的,被输送到千家万户。

三、电子的存在状态

因出生的层次和位置不同,电子就在自己位置和层次的旋环内聚集,不同层次的电子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

是不是有个疑问,如果像发电机一样一直切割下去,电子还不到处都是。

从直观上看,电子是环,可以将电子理解为小齿轮。电子与“旋子”环的本质相同,但很小,与“旋子”的外旋环一起转动时,会进到切割磁力线的旋环中。

电子在交叉切割处很拥堵,像是到了十字路口,怎么办,滚着往里挤,挤进去的结果,就把切割线分开了,电子的自然聚合,最后的结果,像是把十字路口架上了天桥。

天桥根据拥堵需要,可以多架几层。道路顺畅,不再切割磁力线了,电子就不再产生,稳定平衡了。同时电子在旋环外围聚集,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断屏蔽作用。

平躺着的“旋子”外围的旋环与其他两个“旋子”外旋环最后趋于一致,在旋子外旋环的张力和暗物质与物质的压力共同作用下,达到平衡。

电子在外围填充分布,原子就形成了。原子叠加,电子重新排布,形成多种原子,原子再组合成分子,组成更复杂的蛋白质。

这几层天桥,也是电子在原子核里的分层排布,是不是玻尔认为的能级,但不用基态、激发态、电子跃迁的定义,就是自然的表现。

如果能级物理学方面下了定义,但还有一个未解之谜没有答案。电灯光形成的光谱是连续的,而宇宙中最基础的物质,氢原子的光谱,却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光谱线组成的线状谱。

光是怎么来的。电子环被断开,变成了振动的电磁波(光),具有一定频率的电子以波的形式飞了出去。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粒子,电子在氢原子中的分层分布,是造成光谱不连续的原因。

电子生成的位置和频率不同,分布自然遵从“旋子”旋环的排布,是中间密,外圈疏,分层和疏密不同以及电子大小及频率不同,产生了线谱不连续的效果。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外层电子引起,X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这也是科学验证过的,但没说怎么引起。

如果拆了天桥,电子是不是又会出来。当然,自然就是这么简单。

摩擦生电,用外力对电子的秩序排布进行破坏,就是两张纸,摩擦也会生电。

静电感应。我们穿的毛衣,因为小细纤维摩擦,或者是刺破空气,电子跑出,产生了静电。

对闪电的产生也是众说纷纭。空中有波动的水蒸汽,有冷凝的小冰晶,这是都认可的。小冰晶刺破空气或水的氢或氧原子,破坏了外围电子的排布,产生了电子(这里要多说一句,小冰晶很容易刺破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阻挡在切割处的电子被不停旋转的环带出,也等于拆了天桥,又有了磁力线切割),小冰晶又是导体,电子不断外泄,电越聚越多,发生电闪雷鸣。

四、对几种现象的理解

1、光谱。光不会凭空产生,可见光的光谱不同,是因为光的电磁波频率不同,又是因为产生光的电子生成时频率不同。

2、双缝干涉实验。电子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旋环堆一起,组合成的。电子不受干扰地通过双缝时,可以分身成不同的环,互相干涉。如果观察,电子环因轻微的扰动就聚在一起了。在双缝后观察,通过双缝的电子环不管是通过了哪个缝,扰动影响,还是会让电子环组合一起,形成不干涉条纹,和前面观察是一样的道理。

3、光电效应。

光产生于电子断开,其本源一致。光电效应,光生电,光达到一样或更高的频率,如折射一样,才能深入到该频率的电子层内,拉出并产生电子和电流。达不到这样频率的光,只能被反射,不论光强大小。

4、超导现象。低温使电子环收缩,到一定的临界值,电子将变小到不能再相互咬合,没有了阻力,电子流动时没有了阻碍,产生了超导现象。

5、铁等金属的加热发光。高温使物质(旋环)膨胀,达到一定程度后,电子断裂,形成光(辐射)发出去,先发出的是外围频率低、波长长的红光。再加热,内层电子断裂,发出频率高,波长短的蓝光和绿光,及紫外光。

6、电子是环,传播速度很慢。电子在导体中的传播形成电流,电流很快,其实际是导线中的互相联通的电子压力的传导,与光速基本一致。电子是环,在导线中运动速度很慢,一秒也就走几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萨哈:姆巴佩和哈兰德可以竞争10年,但永远不可能超过C罗和梅西

萨哈:姆巴佩和哈兰德可以竞争10年,但永远不可能超过C罗和梅西

直播吧
2024-06-05 10:36:30
如今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等于80年代的多少钱?答案惊到了我

如今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等于80年代的多少钱?答案惊到了我

呼呼历史论
2024-06-04 21:59:46
A股:一份“不能买”的股票名单,献给所有在中国股市沉浮的散户

A股:一份“不能买”的股票名单,献给所有在中国股市沉浮的散户

股经纵横谈
2024-06-04 21:23:18
医生再三提醒:岁数大了,宁可吃腌菜熏肉,都不要多吃这4种蔬菜

医生再三提醒:岁数大了,宁可吃腌菜熏肉,都不要多吃这4种蔬菜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5 03:04:35
风韵犹存,成熟美女

风韵犹存,成熟美女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5 13:24:03
知情人:张志磊其实很有女人缘,但从不碰女人,所以职业寿命很长

知情人:张志磊其实很有女人缘,但从不碰女人,所以职业寿命很长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5 13:12:55
岳母想来养老,我提出要求:每月给5千,否则免谈!妻子哑口无言

岳母想来养老,我提出要求:每月给5千,否则免谈!妻子哑口无言

可乐88
2024-05-25 15:13:30
女孩考公成绩第一,政审却被淘汰,原因家人无法接受,还查这个?

女孩考公成绩第一,政审却被淘汰,原因家人无法接受,还查这个?

华人星光
2024-06-04 17:35:14
重磅!德约宣布因膝盖伤势退出法网 无缘卫冕冲4圈全满贯

重磅!德约宣布因膝盖伤势退出法网 无缘卫冕冲4圈全满贯

醉卧浮生
2024-06-04 23:20:17
“美国之前啥也没做,拱手让给中国了”

“美国之前啥也没做,拱手让给中国了”

观察者网
2024-06-05 09:52:12
泽连斯基的菲律宾之行:得与失

泽连斯基的菲律宾之行:得与失

新民周刊
2024-06-04 09:06:01
美媒:中国在摆脱美国芯片生产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美媒:中国在摆脱美国芯片生产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6-05 15:20:49
当事人讲述“穿马面裙进圣·索菲亚教堂被指奇装异服”始末,最新进展来了

当事人讲述“穿马面裙进圣·索菲亚教堂被指奇装异服”始末,最新进展来了

潇湘晨报
2024-06-05 16:17:08
深圳二手房业主彻夜难眠

深圳二手房业主彻夜难眠

说故事的阿袭
2024-06-05 16:38:13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花哥扒娱乐
2024-04-18 22:17:33
涉台措辞“最严厉”、对南海挑衅克制有限度,中国防长香会行

涉台措辞“最严厉”、对南海挑衅克制有限度,中国防长香会行

南方都市报
2024-06-05 11:05:10
曝理想汽车大裁员超30%,召回员工条件诱人,被裁员工发声!

曝理想汽车大裁员超30%,召回员工条件诱人,被裁员工发声!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4-06-05 13:46:54
2名失联驴友去世后续:曝遇难女子是退休老师,退休工资9000元

2名失联驴友去世后续:曝遇难女子是退休老师,退休工资9000元

180°视角
2024-06-04 18:47:38
Shams:欧文签下了自己的父亲 作为安踏个人产品线首位签名鞋球员

Shams:欧文签下了自己的父亲 作为安踏个人产品线首位签名鞋球员

直播吧
2024-06-05 03:40:10
央视直播中日女篮大战,日本精神领袖复出渴望复仇,李梦韩旭出战

央视直播中日女篮大战,日本精神领袖复出渴望复仇,李梦韩旭出战

必须精致
2024-06-05 17:10:22
2024-06-05 18:52:49
心中的麦田
心中的麦田
对大自然的各种探索
7642文章数 86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头条要闻

菲总统在"香会"批中国言辞激烈 上演"气到说不出话"

头条要闻

菲总统在"香会"批中国言辞激烈 上演"气到说不出话"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你的名字那么好听”一定要出现在新学校录取通知书上.

房产要闻

新房交易再冲高!三个月1.7万套、157万㎡,海口楼市又行了!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