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55年授衔时,虽然新四军里面出的开国元帅不多,但是后来却出了九位副总理。这其中的一位副总理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邹家华。说起邹家华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是说起他的父亲邹韬奋大家一定有所耳闻。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作为文化名人邹韬奋的儿子邹家华又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成绩吧。
01
邹家华出生在1926年,上海人。邹家华的祖上曾经做过知县,所以家境比较好。邹家华的父亲邹韬奋也因此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还出国留过学。邹韬奋回国之后看到满目疮痍的中国决心救国,邹家华自然也在父亲爱国观念的熏陶下逐渐长大。在邹家华18岁那年就加入了新四军,因为他的年龄比较小,刚开始的时候被安排在新四军的建设大学学习。
虽然邹家华没有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是他在建设大学的深造也为他后来报效祖国打下了基础。邹家华毕业之后就去了山东省政府担任实业厅建设科干事。从1946年到1966年,邹家华先后担任中共宾县常安区委副书记、书记、沈阳第二机床厂长等职。邹家华在这一时期的工作,为我国的机床制造事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02
特殊时期邹家华受到冲击,后来恢复了工作。从1972年开始,先后担任革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国家委员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等职。1991年,邹家华这一年65岁,也正是在这年的全国人大第七届四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并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随着邹家华的头衔越来越大,他身上的担子也在变重,但是邹家华依然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1992年邹家华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钱学森还给邹家华写了一封关于以后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的重要性。邹家华也对此问题进行了高度关注。这不得不让人佩服邹家华和钱学森的前瞻性。
03
2003年的时候,邹家华总理正式退休,过上了平淡低调的退休生活。虽然年纪大了,但是邹家华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退休之后没有那么繁忙的公务了,邹家华就经常会约上几个老同事去乒乓球过过球瘾。尽管不再接触公务,但是邹家华仍会坚持自己读书看报的习惯,一方面主要是少年时养成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
值得一提的是,邹家华的书法非常了得。在《机床》杂志70周年刊庆的时候,邹家华还亲自题词祝贺。洋洋洒洒的“七十春秋执笔绘峥嵘,服务制造凝心创辉煌”18个大字包含着邹家华对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前景的看好。
结语
邹家华今年96岁了,作为革命志士邹韬奋的儿子,秉承着自己父亲的谆谆教诲为我们国家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如今虽然退休,但是还依然牵挂国家的发展,这一番良苦用心怎能不让人动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