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诸葛亮刚去世,安汉将军李邈就上书身穿重孝的刘禅:“诸葛亮去世,应该举国欢庆!陛下怎么还为他身着孝衣呢?”刘禅看了奏折后,立即就做出了让所有人都叹服的处理。
李邈,字汉南,四川三台县人。李邈有兄弟四人,且个个都有才干,但另外三人被称为李氏三龙。
李氏三龙的称呼偏偏把李邈甩了出来,究其原因,并不是李邈没有才干,而是他的性格有一定的问题。
尤其是李邈在说话时,那真是毫无顾忌的想喷谁就喷谁。也因此,他在早期追随益州刘璋时,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用。
214年,刘备占据益州后,任命李邈为益州从事。
后来在一次节日宴会上,李邈当着众人向刘备说道:你与振威将军刘璋是同宗,他当初请你来防御敌人,你不但不替他防御敌人,还占据了他的益州,我认为你这么做,是非常不好的。
刘备的脾气还真不错,当着文武大臣被李邈如此指责后,他并没有发怒,而是反问道:既然你认为我做得不好,那么你当初,为什么不帮振威将军一把,而是选择投降我呢?
李邈听后,理直气壮地答道:我非常想帮助他,只是没有那个实力!
当时的刘备望着李邈,并没有在说什么,但执法官不让了:这么欢乐的宴会上,李邈对主公刘备如此不敬,应当立即斩首。
亏得诸葛亮考虑着益州刚刚平定,不宜诛杀大臣,因此他出面求情,李邈才保住一命,但从此以后,刘备再没重用过李邈。
直到223年刘备去世,蜀汉因经历了关羽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的失败,人才大量的流失,这时,丞相诸葛亮开始大力的选拔人才。
因此,李邈也重新迎来了自己的机会,诸葛亮直接就把他晋封为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
从这些职务就足可看出,诸葛亮对他的知遇之恩。
尤其是安汉将军一职,那是刘备心腹中的心腹,比当年的军师将军诸葛亮的级别,还要高的糜竺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如果李邈从此就好好地跟着诸葛亮干事业,且把自己的嘴巴管住,那么他的前途,还是非常光明的。
可惜在228年,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出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百般无奈的要处死马谡。
这时候,李邈又像只乌鸦一样向诸葛亮叫道:当年的秦国赦免了连吃败仗的孟明,才得以在后来收复西戎,而楚国诛杀了大将子玉,不到两代就开始衰落,您若杀了马谡,不正是让敌人高兴吗?
当时心情复杂的诸葛亮,听了此话后别提有多愤怒了。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而不是皇帝,如果丞相一旦有事情处理的不公正,会被群臣反对的。
因此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为了公正,只能按军法处置他。
诸葛亮对李邈有知遇之恩,他多么的希望,李邈能够理解自己。可是李邈的言行,却让诸葛亮深深的失望。
不过,诸葛亮的脾气还好,不会因一句话,就随便地诛杀大臣。
但也因此,诸葛亮不再把李邈留在身边,而是把他打发回成都去工作了,从此,李邈从心眼里就恨上了诸葛亮。
234年,蜀汉的顶梁柱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亲穿孝服,为其操办丧事。
在这举国悲痛的时候,李邈向刘禅上了一道奏折,内容大致是说:诸葛亮曾经手握重权,连年北伐,这不管对皇帝您,还是对老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现在他终于死了,北伐也就停止了,这对您,对老百姓都是很好的,所以咱们现在,要好好的庆祝一番!
刘禅看了李邈的奏折后,当即大怒:李邈你是什么意思?诸葛丞相是托孤大臣,朕见了他都称呼相父,他去世了朕还穿孝服,你却说应该举国欢庆,你安的什么心?
之后,刘禅直接将李邈下了大狱,不久又将其处死。
李邈在诸葛亮去世后,立即上书诋毁诸葛亮,其实他是动了一番心思的。
他认为诸葛亮主政期间,刘禅多少有些像个傀儡似的没有实权,也因此,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远不如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
刘备是事事依赖诸葛亮,可刘禅虽然依赖诸葛亮,同时又觉得诸葛亮的权力太大,因此在依赖的同时,又有些恨他。
李邈看出了这些情况,便诋毁诸葛亮,想以此取悦刘禅,刘禅的个人能力虽然远远比不上刘备,但他并不傻。他心中深知诸葛亮对蜀汉的功劳,以及诸葛亮在蜀汉群臣、百姓中的地位。
因此,刘禅不可能放任诋毁诸葛亮的李邈,而是要维护诸葛亮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刘禅自己的形象。
因此想投机一把的李邈,立即就被刘禅处死了,那么,您觉得刘禅对李邈的处置合适吗?欢迎讨论。
素材:三国志、华阳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