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访省机械党委书记冯为远:呼吁尽快提高技师学院办学地位

0
分享至

教育兴则国家兴。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202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职业教育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为深入探讨大湾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南都教育联盟推出“湾区职教名校长访谈”,共同探讨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走向。

人物名片:冯为远,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正高级讲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2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1999年4月任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院长,2013年5月起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2020年至今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从早期被人笑称“做技工学校的校长比不上幼儿园的园长”到带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陆续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8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从事职业教育40年来,冯为远见证了广东技工教育的发展和腾飞。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眼看着各类技工院校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企业技术骨干,技工院校的地位逐年提升,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大,更加坚定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冯为远说道,职业教育作为企业人才的蓄水池,要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通过持续不断地产教融合实现高端引领。

在冯为远看来,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学校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发展历史、办学目标、培养方式及对象等方面大体相同,但多年来享受到的政策待遇差距较大。他呼吁尽快提高技工院校尤其是技师学院的办学地位,进一步打通技师学院毕业生的升学渠道,提升整个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同感

谈校企融合:呼吁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南都:近年来校企融合颇受关注,国家接连发布多条政策。可否介绍一下,目前学院校企融合的基本情况?

冯为远:为了培养适应未来国家产业升级与国际化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18年,学院与西门子公司联合创办“中德西门子技术(中国)国际学院”,共招收了“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两个专业的学生,开创了国际化办学的育人之路。

去年,学院与华为公司合作,创办了“华为学院”,共同培养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5G技术、大数据、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目前学院已经和220家企业合作进行校企双制办学。

整体来看,学院主动服务于广东省20个战略产业集群,打造了工业设计与快速成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等7个专业群,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已经形成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通的课程体系。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位于广东机械技师学院。

南都:您认为技工类院校的校企融合表现如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

冯为远: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技工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但是目前技工院校包括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还存在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我建议:第一希望政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使参与校企合作的双方,能够在法律框架下履行责任和义务,大胆开展合作,实现健康发展。

我们在和企业对接中发现,由于合作边界的模糊不清,让合作双方有时感觉到束手束脚,比如设备、场地如何投入和运营维护,教师的课酬与补贴参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企业除了能够录用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的毕业生以外,还可以得到国家哪些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在政策和法规中得到明确规定和清晰指引,就能进一步促使校企合作实现“多边共赢”,也就能更好地消除校企双方“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

第二,希望政府搭台,企业和学校一起来唱戏,形成政府统筹、校企各方参与的管理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优势。最后,希望构建校企合作的公共网络信息平台,为技工院校与广大企业的沟通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谈教育认同:技师学院的办学地位需要提高

南都:中、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都有非常长的发展历史,且各有优势,在您看来双方应该如何实现更好地合作?

冯为远: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都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分别属于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管理,在发展历史、办学目标、培养方式及生源等方面大体相当,但享受的政策待遇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生均拨款、毕业生学历认同和待遇、办学投入、教师出国学习培训政策等;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升学渠道也不够通畅,整个职业教育的内部资源分配和政策不均衡。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技师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政策待遇一视同仁,资源互补、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技师学院具有对接市场需求、深度产教融合、重视技能、工学一体开展教学、毕业生就业率高等办学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理论教学扎实、教学体系完备等特点,各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亮点。双方可通过加强对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研究,实现专业信息互通,教学资源共享,紧扣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形成专业建设共同发展、办学定位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和育人格局。

南都:您认为技工院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冯为远: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待遇,技师学院的办学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比如我们在世赛技能舞台上摘金夺银的选手,除了奖牌外,还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他们的入学条件、学制与人才培养内容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相当,但以往在升学进修时却只能认定为中职层次毕业学历,从大专学历开始继续进修,这非常不利于提升整个社会对技工院校的认同感。不过去年以来,国家和广东省都相继出台政策提出建立和打通学历、技能证书互认制度,以及技师学院视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技师学院办学经费按照高等职业院校标准统筹解决等,相信贯彻落实后将能更进一步促进技师学院的健康发展。

谈从教感触:

曾被人称做校长比不上幼儿园园长 如今倍感光荣

南都:目前学院对于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备战情况如何?

冯为远:我们学院已经开始全力冲刺上海世赛了。学院共有塑料模具工程、数控铣、数控车、增材制造、制造团队挑战赛及工业机械6个项目共13名选手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今年4月下旬,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第二阶段“5进1”全国选拔赛有32个项目由广东承办,其中10个项目的比赛将在我们学院分赛点举行。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参赛和办赛工作。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选手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南都:随着升学通道的多元化,您认为家长应如何正确看待职业教育?

冯为远:成才的道路千万条,选择职业教育便是其中一条。职业教育不是躺平的教育,其根本价值是职业技能的传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以我们学院为例,每年毕业生有5000多人,大部分成长为各大企业的技术骨干,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其中每年均有20%的毕业生在西门子、山特维克等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有30多名毕业生被国防重点企业录取,成为现代制造的未来大国工匠。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每个孩子的性格各异,学习能力不同,对不同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不一样。选择职业学院的孩子不是“笨小孩”“差小孩”“低人一等”,只要我们静心教育,就一定有花开的那一天。

南都:您曾担任技工院校院长达20年,到今年您从事职业教育也整整40年,一路走来,您有何感触?

冯为远:回望这段历程,我对自己从事技能人才培养这项工作感到非常光荣,也非常自豪。过去大家对技工教育认识不足,觉得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这是一个兜底的教育。

我记得1999年4月我刚担任技工院校校长时,有人对我讲了这样一句话。“你那个技工学校的校长还比不上幼儿园的园长。”当时,我担任校长的那间技工学校占地面积才14亩,在校生也才500多人,办学场地和设施简陋,但是在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家凭着对技工教育的热忱和坚定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使学校逐步得到发展,办学质量得到提升。

目前这所技工院校已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占地面积达到600多亩,在校生16000多人,并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和广东技工教育发展的龙头院校。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眼看着各类技工院校涌现了一大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的选手,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企业技术骨干,技工院校的地位也逐年提升,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大,更加坚定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统筹:李阳

策划:尹来 程小妹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程小妹

图片:南都记者孙小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9142文章数 35711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