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包袱成为现在的束缚,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过去,国有企业自办学校、医院等,负担大。这种“事事包办”的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成为国企的拖累。自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气分离之后,从2018年开始,物业管理、小区管理、市政设施、退休人员移交紧随其后……
湘潭市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湘钢、湘电、江麓、江南等大型国有企业。湘潭市岳塘区承担着全市75%的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包括湘钢、湘电、江滨等50余家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任务。
“把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副业’剔除,让企业回归主业、轻装上阵,意义重大,但也困难重重。”湘潭市岳塘区相关负责人说,这项改革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再加上国企职工习惯“被包办”的“国企情结”,让“企业人”变成“社会人”,其难度可想而知。
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宣传栏。
目前,湘潭市岳塘区已经与湘钢、大唐发电、江滨集团、中储粮、湘电、电化集团等15家国企签订社区管理职能移交协议,与湘钢、中石化西南石油局等51家国有企业签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协议》,率先完成了国企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并获得了省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的表彰,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记者认为,成绩的背后是国企减负的迫切需求和深化社会治理的政府担当。
交得出
下非常之力,实现观念转变“社会化”
“以前,每户每月只需缴纳5元物业费,分离移交之后,按实际住房面积缴纳物业费,平均每户得多出300多元。”江滨集团此次纳入分离移交的生活小区共有43栋1544户居民,集团后勤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包括物业费在内的这些职工“隐形福利”,原来都是企业背负起来的,如今给企业减了负,却是推进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的“痛点”。
工作会议现场。
坚持问题导向,直击“痛点”;化解多方矛盾,攻破“难点”。岳塘区、企业、街道、社区同心协力,上门入户展开宣传攻势——“有企才有家。”“企业好,职工才会真正好。”“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民生工程。”……
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宣传解说下,企业职工渐渐明白“企业包办一切将一去不复返”,国企情结被升华,大家都希望企业卸下“包袱”、聚焦主业、做大做强。
为全面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湘潭市岳塘区在创卫期间积极将江滨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投入2000万元对其全面提质改造。这为小区物业管理顺利移交社区,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多方协调、几轮磋商,江滨集团和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签订正式协议。街道按照属地原则,全面接收物业等社会事务,指导社区及业委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改造后的江滨小区。
“我们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已经完成资产移交,社会性事务也由五里堆街道接管。这些每年可以为我们企业减负1155万元。”江滨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像江滨这样的国企,岳塘区共承接了46家。这些企业都“大而全”,或多或少涉及物业管理、小区管理、市政设施、退休人员方面的移交,但是具体情况又各异。
为此,岳塘区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作机构,由区长挂帅,常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多方联动推进分离移交工作,编制《岳塘区驻潭央企省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资料汇编》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资料汇编》,帮助广大企业职工转换思想、改变观念,逐步完成由“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接得住
用为民之心,实现移交方式“多样化”
国有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行业杂、职工福利不均,这些都影响着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的节奏和质量。在试点探索中,岳塘区“摸着石头过河”,按照“一企一策、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原则,确定了“成熟一家、移交一家、接收一家”“成熟一项、移交一项”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框架协议—正式协议—补充协议”三步走的工作流程,形成了多样化的工作举措。
湘钢工人村住宅小区。
在物业移交中,岳塘区采取先改造后移交、边改造边移交、先移交后改造等不同方式,试点摸索出了“西南石油模式”“江滨模式”和“湘电模式”。
西南石油模式
按照“框架协议-正式移交协议-补充协议”的操作模式,对分歧较大、影响移交进程的小区物业提质改造和管理问题采取“搁置争议,先移交后改造”的方式,确保了移交工作的顺利推进。适用于体量小、争议大、不涉及第三方等的企业小区。
江滨模式
在签订框架协议和正式协议之后,由街道按照属地原则,全面接收物业等社会事务,企业充分履行主体责任,指导社区及业委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并设置三年过渡期。适用于体量大、人员结构复杂等企业小区。
湘电模式
考虑到湘电资金困难,先签订移交协议,移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采取缓交、分期交的方式交付,边移交边改造。适用于体量大、资金困难等的企业小区。
湘钢工人村住宅小区。
在移交退休人员工作方面,岳塘区根据各企业的不同情况,确定了“有党员、有资产”“有党员、无资产”“无党员、无资产”三个不同的移交协议模板,使全区的移交协议达到模板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流程。
管得好
以恒久之功,实现社区管理“自治化”
霞光社区五物霞光小区门球场。
初春时间,记者走进湘潭市岳塘区霞光社区五物霞光小区门球场,看见居民三五成群,分批锻炼,秩序井然。门球场志愿者方晓霞介绍,小区是国企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家属区,2020年乘着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的东风,小区社会事务已全部移交社区管理。
“现在,我们既是门球场的使用者,又是管理者,多了一份责任,也多了一份荣耀。”方晓霞告诉记者,以前有企业兜底,公共设施大家只管用,存在不够爱惜的情况。国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完成后,社区将门球场交给居民管理,何时开放、如何使用等由大家决定。经过近一年时间试行,门球场管理已经进入常态化。
“不仅是五物霞光小区,这次40余家企业移交,覆盖了岳塘区9个街道61个村、社区,我们反复宣讲、培训移交事项办理,实行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让‘企业人’安心变成‘社会人’。”湘潭市岳塘区分离办副主任张毅对记者说。
湘潭市岳塘区霞光社区宣传栏。
分离移交完成之后,能否做到“管得好”,实现从“企业管”到“社区办”的无缝对接,重点在于社会管理是否到位。为此,岳塘区采取由德高望重、有组织能力的退休人员组成“自管领导小组”,对各项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
同时,充分利用退休人员活动室,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移交到社区的人员更加团结友爱,互助互学,生活更加充实。
湘潭市岳塘区航拍图。
据统计,湘潭市岳塘区承担的46家企业分离移交社会职能之后,每年能为企业减负1.6亿元。截至目前,岳塘区不仅没有因分离移交工作引发企业职工上访事件,而且得到了各方好评。“岳塘区交上了一份企业、职工、政府三方满意的答卷。”湘潭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