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的“星链”卫星分别于7月1日和10月21日两度接近中国空间站。由于“星链”卫星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未知,无法评估轨道误差,与其他航天器发生碰撞的风险极高。那么,“星链”是一个怎样的系统?“星链”卫星为何不守规矩?这会对太空安全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来一一梳理。
"星链计划"预计发射4.2万颗卫星 总投资或达300亿美元
“星链”计划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2014年提出,意在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该计划预计发射4.2万颗卫星,分别发射到位于距离地面340千米、550千米和1150千米的三层轨道上,最终形成一个巨大“星座”。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19年将首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迄今为止,已经发射了近1900颗“星链”卫星。
多次威胁他国卫星 “星链”计划广受非议
马斯克及其企业虽然在太空探索领域有诸多创新和突破,但“星链”计划却广受非议。外界担忧,在4万多颗卫星部署以后,其他国家正常的航天发射就会受到影响。事实上,早在2019年,“星链”卫星就差点撞上欧洲航天局的“风神”地球观测卫星。
“星链”每周约有1600起接近事件 最小距离不足1公里
“星链”卫星号称配有自动避碰系统,可跟踪在轨碎片和航天器并自动回避,但该系统已多次失效。研究表明,“星链”卫星群每星期涉及约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而最近的距离甚至小于1公里。专家认为,自动避碰系统让“星链”的每一颗卫星都处于姿态调整和轨道微调中,这种不透明的状态对其他国家航天器构成严重安全隐患。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星链”正通过庞大的卫星群,主导近地轨道“规则”。
欧洲航天局:应警惕马斯克制定太空商业规则
欧洲航天局局长阿施巴赫本月初警告称,马斯克一人就拥有全球近一半的活跃卫星,他正在“制定规则”,而世界其他地区要尽快反应过来。
美军利用“星链计划”打造天基反导系统
尽管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称,“星链”计划只是为全球范围提供互联网的一项民用计划,但其在军事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军事专家认为,“星链”卫星可以与美国军方配合,监测其他国家的高超音速武器。
实际上,2020年10月5日,美国五角大楼就已宣布拨款,要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计划合作,打造大规模早期卫星预警网,让数百颗卫星集体放哨。美国太空开发署认为,这一由小型卫星组成的大型、分布式反导预警网络能够更有效地防范来自敌人的反卫星攻击。此外,据美国媒体披露,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经常租用美空军范登堡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这可以让部分绝密计划免于审查。
专家解读:美大量发射卫星有操控轨道空间规则之嫌
随着大量“星链”卫星升空,一个巨大的“星链网”正将地球包围,占用了大量宝贵的低轨道资源,虽然现在“星链”发射的卫星不足2000颗,但问题却一个接着一个。“星链”系统究竟是人类太空轨道服务的“馅饼”还是“陷阱”?“星链”的发展将给太空探索开来哪些隐患和危机?我们来听《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的解读。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 王亚男:首先在轨道上,迄今为止,人类的卫星大概只有8000多个,但是如果美国在短期内依靠SpaceX公司弄出几万颗卫星的话,就可能事实上造成一种操控轨道空间规则的可能性,这是典型的太空活动的单边主义倾向可能会由此加重。
而且,“星链”系统如此之多的卫星,大部分还是价值比较低的卫星,具有轨道的调控能力,一旦在某些情况下被用于恶意的目的,很可能会成为太空的路障,甚至是导弹。
声明: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国防军事早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张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