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大教授夫人陈司寇,96岁断食结束生命,生前留下一句话很有哲理

0
分享至

96岁北大教授的夫人陈思寇,是一位看透生死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不想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包括儿女,而是选择用断食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她说,她不是不珍惜生命,亦不是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她说过一句话,至今仍引人深思:“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负担。”

陈思寇

一、

陈思寇的丈夫,是著名政治学家、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赵宝煦。他曾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教材,主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政治学理论博士生专业培养点,并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赵宝煦

赵宝煦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直到十岁时才进小学,后又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多次辍学。一位天主教神父见赵宝煦交不起学费,就对他说,只要他信教,教会就可以帮他交学杂费。但是赵宝煦却拒绝了。

当时浙江有个规定:只要考了第一名,就可以免交学杂费。赵宝煦就拼命读书,从初中到高中,连年都考第一,顺利地读完了中学,家里一分钱也没花。

高中毕业后,赵宝煦考上了北京大学。就在这年,“七七 事变”爆发,赵宝煦和同学们纷纷逃出沦陷的北平,辗转来到昆明,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但是昆明也并非世外桃源。日本侵略者一度打到贵州,赵宝煦也和大多数同学们一样,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之中,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赵宝煦留在北京大学任教,并很快被任命为国际政治系主任。

在这里,他曾主编《政治学概论》、《跨世纪的中美关系》、《国情调查与思考丛书》等 作品,撰写了《中国政治学的复兴》、《中国公共政策》、《政治学与和谐社会》等著作。

二、

赵宝煦教授去世后,有记者采访陈司寇:今后准备如何安度晚年?陈司寇笑了。她说,关于晚年,自己有一点心得,愿意和大家分享。

陈司寇认为 ,人到了70岁以后,身体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活动空间也会逐渐变小,渐渐地与社会渐渐脱节,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症,越来越需要子女或者其他人的照顾。

所以人到了晚年,最要紧的是要尽量使保持身体健康。如果万一身体不行了,没有别人的照顾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就要争取“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 苦,也能尽量避免给子女或者其他人带来负担。

关于这一点,陈老师打了个比方:那就是老人,自己要做自己的靠山。自己的饭自己能做,自己的衣服自己能洗,自己的事自己能做。

陈司寇和赵宝煦生育了三个孩子,孩子们都很孝顺,住得离父母也不远,每周都可以回去看陈老师。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母亲,孩子们多次提出将母亲接到身边和自己同住,方便照顾,但陈司寇却坚持一个人单住。

每天她自己买菜、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参加锻炼,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需要子女的帮助。虽然孩子们不放心她,为她请了保姆,但陈老师只允许保姆每周来两次,帮着打扫一下家庭卫生,其余的事,她都是亲力亲为。

赵宝煦去世后,陈司寇还是保持之前的生前习惯,每天6:00起床后,然后做操、看电视新闻、做早饭。吃完早饭后,坚持看一个小时的书或者报纸。她除了看新闻之外,看得最多的是《易经》,而且边看边思考,边看边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


丈夫走后,陈司寇每天都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让自己的生命保持一定的节奏,不让自己空闲下来。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活就要活得有质量,随时都做好“走”的准备,但一定不能让自己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很多人年龄越大越怕死,陈司寇认为这大可不必。她认为“死”是自然规律,是另一种“生”,一定不要怕死,要想得通,活得自在,超越死亡。事实证明,不怕死的人才能活得轻松,活得有质量,去享受生活。因为你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还有什么想不开的,放不下的呢?

陈司寇认为,人的寿命由三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遗传,二是锻炼,三是生活习惯。所以老年人要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分析自己身体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比如说,自己的身体不行,是由抽烟、喝酒引起的,那就要戒烟戒酒。

如果自己的身体问题与熬夜有关,那就要减少熬夜的次数,早睡早起。总之,一旦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就要找出原因,令行禁止,长期坚持下去。

陈老师退休后,坚持学习医学保健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去掌握自己身体状况,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规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一点,很值得每位老人都去学习。

三、

有很多老人有着不太好的生活习惯,只要身体稍微不舒服,便急着去医院打针吃药,陈老师认为这并不可取。她认为动不动就看医生,大把大把的吃药,很容易让身体产生耐药性,以后真的有了大病需要吃药时,效果反而会受到影响。

所以有一些小的不舒服,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不一定事事都盲目依靠医生。

有这么多老人盲目相信“名医”,甚至对电视广告里的那些“灵丹妙药”奉若神明,认为这些东西能让自己永葆健康,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治好自己的病,还容易上当受骗。

这些人主要是不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光靠医生不能获得健康,关键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陈司寇有一个体会:最好的保健医其实就是自己。因为一个人的身上有什么不舒服,自己是最清楚的。无论是再好的医生,也不可能时时跟着你,去了解你身体上的每一处变化。

所以老年人也要学会一点医疗常识,身体一旦出现一些小的不舒服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自己调整,通过按摩、用药,将一些小病扼杀在摇篮中。

有一天早上,陈司寇突然发现腰部疼痛,她并没有急于去医院,而是自己躺在床上,按照学来的医学知识,按摩相应的穴位,果然过了一会儿就有了很大的好转。从那之后,她就坚持自己按摩相关穴位,并配合适当的腰部活动,结果腰痛一直没有再犯。

所以她说,有些老人遇到像她这种情况,也可以像她这样解决,既锻炼了自己,又给子女省去了很多麻烦。

关于腰疼的事,陈司寇一直不有告诉孩子们。直到她好了,有一次女儿来看自己时,她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责怪她有病不说,

她解释说,我平时一个人能照顾好自己,日子过得很充实、愉快,不希望别人来干扰我。每个人最怕的就是形成依赖感,从来都没有人会是你永远的靠山,靠自己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像我这样热爱生活,心胸开阔的老人,遇到小病是能顶得住的,你们不用太担心。

陈司寇也承认,老年人一般因为寂寞,大多都盼望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自己。但她和其他老人不同,她兴趣广泛,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每天忙忙碌碌,内心平静充实,所以虽然也想孩子们,但却并不依赖孩子们。

陈司寇有一位老姐妹,丈夫去世后特别寂寞,每天都要打电话给陈司寇,聊起来就没个完。陈司寇认为这不是个办法。自己是可以陪这位老姐妹煲电话粥,但总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陪着吧?

如果这位老姐妹对自己的电话形成了依赖,那么不打电话的时候,她岂不是更加孤独难过了吗?

想清了这个问题后,陈司寇不再陪老姐妹煲电话粥了。她直截了当地告诉这位朋友,这不是解决你孤独问题的办法。你的问题不能靠外人,只能靠自己。

她告诉朋友:“你要尽量把时间安排得紧一点,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只有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陈司寇还用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去开导朋友:自己每天起床后,做操、看电视、做早饭,看书看报,看到我好的东西就摘录下来,还自己琢磨:这样的文字,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么去写呢?所以每天,自己哪有时间去寂寞?

陈司寇也知道,即使自己再豁达,但一样逃不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自己对自己的身体很是看得开,认为老人得病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过于紧张。

四、

2015年的时候,陈司寇检查出左肾上有个肿瘤,医生和孩子们都建议她做手术切掉,可她就是不同意。

她说:“我已经92岁了,就算动了手术切了这个肿瘤,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其他病呢?那又何必呢?

但是陈司寇也不是坐着等死,她虽然不同意手术,但却也不是对这个肿瘤听之任之。只是她有着自己的抗肿瘤的方法。

陈司寇知道肿瘤喜欢酸性,不喜欢碱性的东西。所以她就多吃碱性的东西,比如蘑菇、西兰花等等食物。对于酸性的鱼、肉,她坚持少吃甚至不吃。用这种方法,她和肿瘤实现了“和平共处”。

现在这个肿瘤一直没有发作过,至于它还在不在,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陈司寇一点也不去想它,随便它怎样。

她说:也许是自己想得开,这个肿瘤看在自己身上讨不到便宜,偷偷地逃跑了。

但是孩子们却和她们的想法不同。他们坚持要给母亲找个保姆照顾,以免万一哪天犯了病都没有人知道。

陈司寇拒绝了孩子们的好意,她说:“人的寿数到了,就要顺其自然。身体功能衰竭了,无疾而终,这是福气。我已经94岁了,已经赚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在中国,和陈司寇能有一样想法的老人,还是不多的。因为老人们都认为,自己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可很多老人没有想过,儿女们并非不孝,只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不是每一个儿女都有时间照顾父母的。

所以陈司寇的想法,还是超前的。她认为: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来看你,是惊喜。这样就不会心怀不满,常感落寂了。

五、

2017年4月,陈司寇体内的那颗肿瘤终于发作。半年后,陈司寇已经无法下地了。

可无论子女们怎么动员,陈老师一直坚持不去医院。她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这次恐怕会走了。我只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快些,尽量不要拖累别人。”

2017年10月17日,陈司寇开始断食。她的头脑很清楚,面对孩子们的喂食,她坚持一口都不吃。

10月21日,四天水米不进的陈司寇终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她没有留下遗言,只是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我已经赚到太多了,下面就看你们的啦!”

96岁的陈司寇用断食结束自己的生命,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有人赞同她,也有人反对她。对此,每个人都可以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也是见仁见智,没有对错之分。

但很多人对她的这种做法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尊重。陈老师一直选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来不想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女。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这种胸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但是有一点,我还是很敬佩陈老师的。那就是每个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离开方式。不顾病情地用氧气和营养液来维持生命,于己用一种痛苦,于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拖累,于社会又何尝不是一种负担?

愿陈老师安息!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ervice@shxyo.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闹大了!交大学生因言论不当被京东开了,网友:不冤,为幼稚买单

闹大了!交大学生因言论不当被京东开了,网友:不冤,为幼稚买单

鬼谷子思维
2024-05-30 15:39:02
郎平换新发型堪比换脸!穿刺绣裙年轻10岁,63岁美出新高度

郎平换新发型堪比换脸!穿刺绣裙年轻10岁,63岁美出新高度

时髦范
2024-06-02 12:15:35
出轨大瓜,曝光网红果果老公大尺度聊天记录,好恶心

出轨大瓜,曝光网红果果老公大尺度聊天记录,好恶心

户外阿崭
2024-06-02 19:25:03
被曝光后才知道的真相:地方财政吃紧的原因,钱都是这样子花掉的

被曝光后才知道的真相:地方财政吃紧的原因,钱都是这样子花掉的

boss外传
2024-04-28 18:20:03
周深演唱会到处送票没人看,开场大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撑场面

周深演唱会到处送票没人看,开场大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撑场面

鑫鑫说说
2024-06-02 15:36:06
太尴尬!黄圣依直播时走光!隐私一览无余,杨子在旁边也不提醒

太尴尬!黄圣依直播时走光!隐私一览无余,杨子在旁边也不提醒

阿芒娱乐说
2024-05-28 00:08:00
艾森豪威尔舰长:面包烤着,小狗看着,谁说我的航母被炸了

艾森豪威尔舰长:面包烤着,小狗看着,谁说我的航母被炸了

杂谈天下式
2024-06-01 19:17:55
微胖才是王道

微胖才是王道

解说阿洎
2024-06-02 16:06:36
又是文明冲突论?公方彬称俄乌战争说明:顺文明则昌,逆文明则亡

又是文明冲突论?公方彬称俄乌战争说明:顺文明则昌,逆文明则亡

瑜说还休
2024-05-31 17:10:45
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副主席努鲁伊莎·安瓦尔: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有“共鸣”与“知己之情”

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副主席努鲁伊莎·安瓦尔: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有“共鸣”与“知己之情”

国际在线
2024-06-02 20:41:34
把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ASML正式表态,人民日报说得很对

把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ASML正式表态,人民日报说得很对

田间农人阿馋
2024-06-01 22:12:00
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第三周世联赛赛程:中国女排迎来超越日本机会

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第三周世联赛赛程:中国女排迎来超越日本机会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02 08:23:54
足球报:若国足没进18强伊万会下课,国家队管理模式也会大变

足球报:若国足没进18强伊万会下课,国家队管理模式也会大变

懂球帝
2024-06-03 09:58:18
谁都不要和刘诗诗合影,刘浩存就是最好的例子。

谁都不要和刘诗诗合影,刘浩存就是最好的例子。

98追影者A
2024-05-31 14:17:41
粉发染回黑发原因?韦世豪:国家队不让染头发,明确说不能染

粉发染回黑发原因?韦世豪:国家队不让染头发,明确说不能染

直播吧
2024-06-01 21:54:07
高考临近,张雪峰赚麻了,11999元梦想卡和17999元圆梦卡被抢购空

高考临近,张雪峰赚麻了,11999元梦想卡和17999元圆梦卡被抢购空

鬼谷子思维
2024-06-01 17:15:22
沉默的中国制造2025

沉默的中国制造2025

华山穹剑
2024-06-01 23:31:48
为什么说5公里慢跑,是拯救中年人的一剂良药?

为什么说5公里慢跑,是拯救中年人的一剂良药?

健身狂人
2024-06-01 22:00:56
新华社消息|世卫大会修订国际卫生条例 加强大流行病应对能力

新华社消息|世卫大会修订国际卫生条例 加强大流行病应对能力

新华社
2024-06-02 15:28:13
如今,最不能干的职业,一是警察;二是消防;三是医生;四是护士

如今,最不能干的职业,一是警察;二是消防;三是医生;四是护士

叒女紫121
2024-06-02 11:30:36
2024-06-03 10:52:49
法制播报
法制播报
法制信息动态播报平台
11276文章数 1590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岛内舆论批赖清德上任后像"斗鸡" 表现比蔡英文还差

头条要闻

岛内舆论批赖清德上任后像"斗鸡" 表现比蔡英文还差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涉及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顽皮狗:我们不会变成《最后的生还者》工作室

这些中年妈妈太会打扮了,剪短发还穿长裙,美得没有年龄感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朝国防省:朝方将暂停向韩方投放垃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