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嘉鹏:去掉障碍,留下爱

0
分享至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22期

编者按:

目前,我国有残疾人8500万、0~6岁儿童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2.64亿、孕妇2000多万,长期失能或暂时正常活动能力不足的特殊人群达6亿以上。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无障碍事业建设发展同样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维护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

本期专题推出“致敬无障碍发展”年度青年人物风采展示活动专题报道。该活动由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总策划,中国青年杂志社与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我们在通过组织推荐、社会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入围的近80位候选人事迹材料中,经过专家综合评估,选出10位作为“致敬无障碍发展”年度青年人物,20位作为重点关注青年人物,将他们的故事写入我们的报道中。

在这十位年轻人中,有人自身残缺,致力于带领更多残障小伙伴走入社会,将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大声表达出来;有人将无障碍理论研究转化为现实成果,以科技创新赋能社会服务;有人常年进行无障碍理念传播,坚持推动立法……不论是身患残疾,或者单纯心怀善念,大家领域不同,却无一不是投身无障碍事业建设多年,艰辛付出,亦各有所得。

希望我们可以用文字刻录下无障碍事业的点滴进步,也可以用心用情,描画出托举起推动每一个微小进步的人们的样子。我们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每一年,我们都能坚持为无障碍事业的发展鼓与呼,并可以欣慰地看到有更多人加入我们,凝聚起关于“无障爱”更庞大、温暖的力量。


爱,无障碍——“致敬无障碍发展”年度青年人物风采
王嘉鹏:去掉障碍,留下爱@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 白雪皑皑,风声在耳边呼啸。王嘉鹏坐在滑雪板上,从高处疾驰而下,如箭离弦。
高山速降,是滑雪运动中难度最高的项目之一。尤其是采用坐姿,重心更低、速度更快,电光石火之间,他已经滑出去很远。
好似在雪中贴地飞行,那一刻,王嘉鹏觉得自己像是又重新奔跑起来。这种暌违已久的自由自在,对于一个双下肢瘫痪的年轻人来讲,既像是对于过往的告别,又像是对于踏上未来征程的宣示。
终点胜利在望。1999年,19岁的王嘉鹏在挪威举行的第36届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上,勇夺两枚金牌,让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贝托斯拉滑雪场上空高高飘扬。
笑容,在他稚嫩的面庞上如阳光般绽放。命运曾经狠狠地推了他一把,但是他咬着牙站立起来,以坚强和不屈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当时的我,拄着双拐,是大家的关爱和帮助,让我敲开了曾经关上的那扇门。”许多年后再谈起那时的自己,王嘉鹏依然感慨不已。从那以后,帮助更多人推开关上的门,帮助更多人挑战自我,向人生的梦想迈进,就成了王嘉鹏最想做的事情。

我有一个梦想


这是一所坐落于常熟市昆承湖畔的国际学校,建筑风格明朗雅致,校园幽静平和。来自世界各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汇聚在这里,通过严格的学习迈出自己走向世界舞台的第一步。

王嘉鹏(中)与学生们在一起


开校至今,这所非营利性高中已培养了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学生,五届毕业生被全球顶尖大学录取,在业界获得了“藤校黑马”的称号。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王嘉鹏就是这所学校的创始人之一。2015年,在经历了一年半紧锣密鼓的建设后,学校落成。“那年夏天,雨特别多。”王嘉鹏记得很清楚,直到学生到来的前三天,他和团队还一直在赶工。
第一批学生入住到各自宿舍的那天晚上,王嘉鹏和同事走在校园里,望着灯火通明的楼宇,激动的泪水在脸颊间流淌:“就觉得这个梦真的实现了……”他不禁又想起了15年前那个拄着双拐,兜里只有两百美元的青年,“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努力,当梦想真正实现的那一天,心里一边是平静,一边又是特别的感动。”
1993年7月,宁夏银川机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空难,机上108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40人幸存。少年王嘉鹏是这场空难的生还者之一。但灾难给他带来了难以治愈的重创:大脑积水受损,脊柱爆裂骨折,双下肢截瘫,他永久丧失了行走能力。12岁的少年,生理上要承受疼痛难忍的折磨,心理上还要承受意外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崩塌。
爱,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的。为了让他重新站起来,母亲放下手中的一切,带着他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康复训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王嘉鹏终于能手持双拐行走了。
仅仅站起来还不够,他还得奋起直追,赶上同龄人。王嘉鹏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开始锻炼,这样就能够省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于是,在五年的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的王嘉鹏,克服了大脑损伤造成的记忆力衰退等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学完成了从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还学会了电脑程序编写和应用操作。在医院里,他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每天治疗完,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学习。
但凡不能打败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1998年,挪威北欧红十字世界联合学院(UWC)在中国首次招生,招生名额只有一个,并将为肢残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还在康复中心治疗的王嘉鹏参加了考试,他在众多优秀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进入这所世界联合学院的学生。
两年UWC的生活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让我学会了独立,给了我勇气……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敢于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虽然必须靠双拐支撑行走,但在老师的鼓励下,王嘉鹏既刻苦攻读课程,又积极投入学校组织的滑雪、橡皮艇、游泳等各项运动,他在第36届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上一战成名,以两枚金牌的佳绩被当地人誉为“中国英雄”。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嘉鹏

毕业那天,拄着双拐的王嘉鹏郑重地向Tony Macoun校长提出:我有一个梦想,我要把世界联合学院带到中国去!
“我在讲述这个梦想的时候,拄着两个拐杖,拿着两个箱子,口袋里只有两百美金,但我觉得,我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毕业只是人生的第一站,教育,教会我们的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还要给予人们更多的梦想。王嘉鹏决定,他要用自己毕生的努力,去实践这个理念,给更多的人以飞翔的可能。

去掉障碍,留下爱


一个人的梦想,势单力薄。但是经历空难事故之后的人生,给王嘉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绝不轻易放弃。他多方寻求了老师、校长的支持,寻求校友的帮助,把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两个人的,再裂变成四个人的……一点一点积累,在15个365天的努力下,他终于在昆承湖畔创建了中国大陆唯一一所、全世界第十五所世界联合学院。
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的建筑颇有特色,成排矗立的八角楼尤为显眼。设计之初,王嘉鹏就特别提出,一个宿舍里住四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平等,“不管来自哪里,不管他身体状况怎么样,不管他是什么肤色、什么阶层,每个人都要有一扇窗。”这就是八角楼的来由。
给每个人开一扇窗,这不仅仅指物理上的窗户,更指教育要为每个人打开一扇心灵上的窗户。当年获得的奖学金,曾让王嘉鹏的人生“脱胎换骨”,他打开了自己的门,也想为更多的人留一扇窗、开一扇门。
2017届毕业生李思源是一位拄双拐的女生,因为骨癌动过七次手术。通过学校助学金支持和个人的努力,她顺利完成了学业,本科就读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目前在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
2021届毕业生赵晨是一位全盲学生,学校资助他全额助学金完成学业。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不断挑战自我,学会了游泳、皮划艇。2021年,他被美国爱荷华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
五年里,学校为约40%的学生提供了不同比例的助学金,共有664名学生从2.8亿元助学金中受益。其中包括了残疾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使他们同样有机会获得最优质的中国化的国际教育。
“世界上有两种力量非常重要,一种是爱的力量,另外一种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这种力量来去掉障碍,不管障碍是物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能给人以有爱无碍的广阔空间。这是王嘉鹏的梦想,也是他所追求的事业。
42处无障碍坡道、68个无障碍卫生间、120余扇无门槛石和可视化的轻质门,以及22部适合残疾人使用的电梯,这些遍布学校的无障碍设施,皆因为他“能够切身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和对无障碍环境的渴望”。除此之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嘉鹏还在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列入立法规划,用法律来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满足残疾人、老年人,以及所有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2020年两会期间,王嘉鹏联合其他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列入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建议”,受到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的高度重视。2021年,他又再次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设立市级出行无障碍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议》,并提出了从检察公益诉讼方面保证无障碍环境的建议,希望以公益诉讼的法治力量,切实落实我国无障碍环境的高质量建设。
“一个人的梦想只是梦想,一群人的梦想定能成真。”王嘉鹏说,他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参与进来,为身体上有挑战的孩子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更加包容的环境,为更多的孩子打开一扇“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爱无碍’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编辑:冶晓琳(实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青年杂志
中国青年杂志
团中央机关刊《中国青年》
4336文章数 76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