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空难,2002年5月7日21时20分,在大连上空,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的客舱里响起了飞机即将降落的播报。
此刻,谁也没有想到,在二十四分钟之后,这架看似毫无问题的客机堕入了大海。
在6955个小时的紧张搜救后,最终确定,飞机上的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那在这短短二十四分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02年5月7日晚上20时36分,一架来自北方航空公司的由北京飞往大连周子水国际机场的CJ6136麦道客机准时起飞。
这段航程并不算远,仅仅是一个飞行时间约五十分钟的短程航班,当晚天气不错,沿途空况良好。
此次航班的机长是王永祥,他是北航吉林分公司技术科科长,飞行时间超过一万小时,飞行经验丰富。副机长陈锡明同样也是一个飞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
而飞机上的乘客像往常一样,安心的等待飞机抵达目的地。
在当晚21时20分,飞机准时进入大连空域。在飞机的播报声里,乘客们已经在想着下飞机后的事情了。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塔台的工作人员也已经和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取得联系,开始为飞机指引降落路线。
机长王永祥在取得联系后,感到一阵轻松。在这次飞行任务执行完之后,五一黄金周的任务就告一段落了。那时,他就可以回到自己所在的吉林分公司,和老婆还有女儿团聚了。
想到女儿可爱的笑脸,王永祥不禁露出了安心的笑容——自己这么多天忙于工作,是该多陪陪女儿了。
想归想,手上的动作可是半分没有落下。长年的驾驶经验让王永祥对于接下来的操作几乎都形成了肌肉记忆。他熟练的操纵飞机抬起副翼,降下升降舵并松开了油门,让飞机安全的进行下落。
飞机的高度很快就从一万两千米的高空降到了六千米处,离进入机场已经只差一步之遥了。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21时22分,机组工作人员处的服务铃突然响声大作,飞机客舱内的多名乘客急促的按响服务铃。
空乘人员赶忙进入客舱查看,而这一看才发现出了大事——客舱尾部燃起了熊熊大火!而后排的乘客已经纷纷解开了安全带,向客舱的前方逃跑。
空乘人员在安抚乘客的同时,立刻向机组汇报:“客舱尾部起火了!”
与此同时,他们想要熄灭火焰。可靠近了他们才发现,起火点四周竟然有大量汽油,以飞机上的灭火手段根本无法扑灭!
21时23分,机场塔台收到了来自机组的紧急报告:“飞机客舱失火,火势严重,浓烟已经充满客舱。”
而此时,飞机的高度已经仅仅不到三千米,在干净的夜空里,塔台上的工作人员已经远远的可以看到冒着浓浓黑烟的飞机了。
塔台工作人员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了全力运转。他们立刻对飞机发出指示:尽快降落,我们已经联系消防部队,在降落后的第一时间可以进行疏散和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逝,机长王永祥紧张的对飞机进行着操作,黄豆大的汗水在他的额头上不断冒出——我不能让航班出事,我要保护好乘客!
在王永祥的操作下,飞机在起火的情况下仍然平稳的进入了航道。
可不等他稍稍松一口气,意外再次发生了。
21时24分,塔台再次收到来自机组工作人员的消息:“机舱进火,烟雾已经影响视线,客舱内已有乘客昏迷。”
此时,狭长的走廊上拥挤不堪。试图维护秩序的空乘人员已经被拥挤的乘客挤倒在地。
嘶吼、哭喊、浓烟、火焰,客舱内一片混乱。乘客们纷纷离开座位,无序的拥挤向飞机的前方。
而这导致了致命的后果:飞机的重心迅速前移。而这让飞机在跑道上平稳降落成为了不可能。
多年来的操作经验在此刻派上了用场,王永祥迅速把飞机调整到迫降的姿态,在空中盘旋着试图让飞机成功迫降。
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地图时,他的心凉了。即使是飞机重心失衡,他也有把握能够成功迫降。
但是,在距离机场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石化厂。而在石化厂周围是大量的居民区。在居民区周围还有着五座公园。
谁都不能预料飞机的火势还有多久会引爆油箱,如果在迫降后飞机的油箱爆炸,那毫无疑问会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而如果在迫降途中爆炸,波及到石化厂,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怎么办?”这三个大字此刻盘旋在王永祥的心头。
如果迫降,他是有可能活下来的。但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如果为了地面人员和石化厂安全而选择不迫降,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向前,让飞机坠毁在前方的渤海海域——而这无异于自杀。
女儿的面容在他眼前闪过。但是,在这危急关头,王永祥机长的眼神在几度闪烁后变成了坚定。
机长王永祥在这时做出了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决定:让飞机坠入渤海。
于是,王永祥机长马上后拉驾驶杆,降下副翼,让飞机停止了俯冲。
之后,拖着浓浓烟尾,闪烁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火光的飞机如火箭一般划过夜空。
它飞越了人民广场,飞越了石油七厂,飞越了繁华的居民区,飞越了市民们的头顶,在万家灯火的照耀下,在大连人民的平静的日常交谈声里,21时44分,飞机在空中断裂成了两截,一并在惯性的驱使下扎进了冰冷的海水中,掀起了十数米高的巨浪。
而机场的塔台再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通讯频道中一片死寂。
此时,闻讯匆匆赶到公司的北航总经理姜连英的眼中已然蓄满了泪水。
在飞机出问题的第一时间他就收到了消息。顾不上换衣服,披着睡衣的他便匆忙的赶到了公司。
当他在收到消息,了解到飞机停止迫降,开向远方的一瞬间,拥有长年工作经验的他的心里便明白了机组人员的想法。
他为机组人员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不禁满含热泪。但这不是感伤的时候——与其感伤,不如拼命做好自己能做的。
姜连英马上联络了消防部门和大连市警察局,简明扼要的说明情况后,向他们请求立刻疏散海边民众,并尽量尽快的组建海上搜救队伍来试图挽救几乎不可能生还的幸存者。
与此同时,附近海域中的渔民发现了飞机堕入海洋的第一现场,马上向搜救队伍报告了具体位置。
但是,几乎失控的飞机以高速撞入海面,结局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在收到大连海上搜救中心的紧急救援通知后,大连港务局船队、旅顺海军基地、武警大连边防支队第一时间便聚集了多达四十艘以上的各类搜救船赶赴现场。每个人都在忧心同胞的安危。
但事实是不尽如人意的。当救援人员急切的赶到飞机失事海域之时,这架飞机已然不见踪影了。
在漆黑的海面上,在凄冷的月光下,零星散落着衣物,行李,还有遇难者的残缺不齐的遗体。面对这样的灾难现场,当场有人忍不住吐了出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救援人员共出动了船只128艘,累计出船1331艘次,6955小时,总共有17838名人员参与到了打捞作业。
抽调了64名潜水作业人员,累计潜水作业672人次,在26.7平方公里的飞机失事海域反复搜寻,对其中24万平方米的重点区域更是不计代价的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重点搜寻。
所有人都在关心着同胞的安危,所有人都希望能听到哪怕一条好消息。
但令人绝望的是,最终,包括96名中国籍乘客,9名机组人员和7名外籍人员在内的,飞机上的所有人全部罹难。
消息传出,在国内舆论掀起轩然大波。要知道,在我们安全而稳定的祖国里,只要死亡人数超过30,便算得上特大事故。
而这次,死亡人数有112人!霎时间,中国北方航空公司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姜连英作为北航的总经理,忙得可谓焦头烂额——一百多条人命的责任,究竟应该谁来负?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飞机会突然起火?
搞不清楚这些,他就无颜面对遇难者家属的痛苦与诘问,无颜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与责难。
北航迅速成立了调查团,决定尽快彻查事故的真正原因。在飞机黑匣子打捞出海之前,北航先将目光聚集在了自己的身上。
北航的调查团在第一时间决定对飞机的机体和携带行李,燃油的情况进行了解。
根据调查,这架飞机机型为MD82。
虽然它已经工作了八年,但民用航空飞机的制造标准是极其严格的,民用航空飞机的飞行寿命在正常而言能达到三十年。
才工作了八年的飞机明显是正处壮年。而在和航班工程师潘明奇取得沟通之后,他们也了解到了该飞机在3月27日到4月2日期间进行了一次5A级别的高质量检修。
潘明奇原本是军区的工作人员,是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和极高专业水平的工程师。
听到他这样说,在黑匣子打捞上岸之前,调查人员暂时排除了机体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他们将目光转向了飞机携带的行李和燃油方面。在联系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后,他们拿到了该次航班的舱单,加油单,证实了飞机起飞时的燃油质量和配载,行李重量都是严格合规的。
调查团不禁感到疑惑不解?看上去飞机上的一切都是正常的,那为什么会突然起火呢?
这时,飞机残骸和黑匣子被打捞了上来,在对残骸和黑匣子中记录信息作了细致检查后,调查团人员不仅没有减轻疑问,反而更加不解了。
理论上飞机起火的原因只有四种:电路起火,发动机起火,烤箱起火,油路起火。
飞机的材料都是经过严格加工,如果是电路起火,只会是小范围发生火灾,显然,根据黑匣子的记录,机舱内迅速大面积起火的情况不可能是电路起火。这在客观条件下不可能发生。
而发动机位于机舱之外,如果是发动机起火,那火源最开始不可能出现在客舱内,所以这种情况还没提出便被排除了。
烤箱很早就被打捞了出来,烤箱的内部毫无烧灼痕迹,如果是烤箱起火,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油路起火倒是可能导致客舱大面积迅速起火,但一来,根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的单据而言,燃油的质量是不会出问题的。
二来,该架飞机的油路在地板下方,如果是油路起火,那地板一定是全机损伤最为严重的部分。但在飞机打捞上来的残骸中间,地板却反而是保存的相对完好的部分。
所以,油路起火也是不可能的。
于是,在7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也是“5·7”空难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人闪淳昌在对外发布了消息:“空难原因基本排除北航机组人员和天气问题。”
但飞机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开始自燃吧?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时间,遇难者家属和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而在这时,警方在谁都没有想到的地方,找到了突破点。
飞机上找不到问题,那会不会问题出在乘机人员上?在进行遇难者遗体认领和善后赔偿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敏锐的发现了两个极其异常的情况。
第一,在遇难乘客中,有一位乘客购买了七份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常理,就算是买一份保险,都已经算得上是很谨慎的人了。
因为,在中国,购买航空意外险的乘客通常只占三成左右,而这三成中的绝大多数也仅仅只会购买一份。
第二,在遇难乘客中,绝大多数乘客的死因都是因为燃烧而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或者爆炸,溺水。只有个位数的遇难者的死因是被火烧死。
而在这几个人中,有一位乘客的烧伤比起其它受害者而言,要严重数个档次。根据对这具遗体的检查,发现他身体右侧几乎被全部燃烧至碳化,但身体左侧却烧伤程度较轻。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唯一解释就是,火源正在这个人的左侧,而且他始终没有离开座位,保持坐姿直至死亡!
而警察的查证也验证了这一点,这名乘客的座位正在飞机末端。
而这两个异常的情况,同时指向了一名乘客——张丕林!
于是,在赔付环节,张丕林购买的七份保险被警方要求暂缓支付,张丕林的的遗体被保存在了4℃的冰柜中,警方开始对他详细的调查。
在七个月后,警方终于查证得到了决定性证据,正式宣布:“5·7”空难是一起由于乘客张丕林纵火造成的破坏事件。
原来,警方在对张丕林的遗体进行检查后发现了普通汽油燃烧才会产生的成分比例。飞机上的航空燃油和普通汽油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
所以,必然有一个人将普通汽油带上了飞机。那么,究竟是谁呢?
就着疑点,警方对张丕林展开了排查。最终,警方在张丕林登机前留下的影像里反复排查,发现了疑点。
警方发现,张丕林在上飞机之前,带了足足五瓶可乐。而在录像中观察,其中有一瓶的颜色和其它瓶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
知道那瓶不是可乐,但怎么证明那一瓶是汽油呢?
警方最后找到了一个笨办法,找来了汽油以及其它多种液体,装在可乐瓶里放到同样的影像里逐一对比。
最后,发现只有汽油和影像中那瓶奇怪的“可乐”的颜色一模一样!
由此,警方才确定了张丕林是真正的罪犯。
那么,这个张丕林究竟是什么人,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呢?
在对张丕林进行查证后,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张丕林,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在毕业后他顺利的考取了本校的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后,他也顺利的拿到了硕士学位,并在国家的关照下,被分配到大连市公安局户籍处工作。
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他的晋升前景可谓一片光亮。但他并没有选择安安稳稳的工作,而是在工作不久后就毅然离职,跳槽到了民营公司。在一段时间后,又再次离职,成为了一名商人。
因为之前积攒的经验,以及人脉,他的家装公司发展的有模有样,加上他的妻子也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就读于哲学系,毕业后工作收入同样不菲。二人没几年便购买了自己的车子和房产。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张丕林都算是人生赢家,完全没有作案的动机。而在笔者多方查证后,在诸多媒体的报道中,大多都不可实证。
有的媒体报道张丕林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
但根据张丕林的哥哥以及家人介绍,张丕林除了房贷和车贷之外,最大的欠款也只有材料公司的3.3万元尾款。这对张丕林夫妇而言,根本算不上“巨额”。
何况张丕林的材料公司的规模并不算庞大,即使是公司破产,对于经济情况十分富足的张丕林夫妇而言也不算问题。
有的媒体报道张丕林染上赌博,欠下巨额赌资。有的媒体报道张丕林身患肝癌,命不久矣。但这些大多数都是空穴来风,没有任何实际证据可以证明。
那么,张丕林究竟是因为什么才做下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的呢?
笔者在考据诸多资料后,发现了张丕林犯罪可能的原因以及案前,案中他身上的奇怪之处。
第一,张丕林在事发前的5月7日早上无缘无故的飞往北京,并在程时坐上了事发航班。而张丕林的公司并无北京方面的相关业务。
也就是说,张丕林在毫无道理的情况下,突然飞往北京。这对一个有着七岁儿子的中年男人而言,显然是不同寻常的。
而且,对于这趟行程的目的,张丕林的家人也无法给出解释。
第二,在事发之前的五一假期,张丕林的公司非常忙碌,几乎每天都要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
但在案发四天前,张丕林却突然把忙得不可开交的公司丢在一边,开车带着全家人去大连海滨路游玩,还拍下了许多照片。在以前,张丕林极少主动拍照。
第三,除了大量购买航空保险之外,张丕林还曾多次购买交通保险,车险。并且,在事发前,张丕林曾经在一个月内申请过四次交通保险的理赔记录。
张丕林的家人声称是倒霉所以才遇到交通事故。但据笔者调查,有媒体报道称,在那之后,张丕林便很难在当地的保险公司购买交通险。所以,他是有可能在之前便存在过“骗保”的情况的。
第四,张丕林最后死因是被烧死,这成为了破案之初的破局点。但也十分令人奇怪,或许是出于多年教育下为他培养出的,仅有一点的残存人性给他带来的赎罪心理吧。
但不管张丕林有什么隐情,或是有什么苦衷,他都是人民,社会乃至国家绝对无法原谅的公敌。
做出灭绝人性的事,注定要承受自己应得的结局和代价。因为,我们如果可怜他,同情他,共情他。那么,我们无异于在那枉死的一百一十二人身上再刻伤痕。
此外,在此次事件结束之后,机场乃至于铁路,地铁进出时的安检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机场安检开始禁止任何乘客携带饮料通过。铁路、地铁等出行方式的安检要求乘客携带饮料必须现场喝一口。
而每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件事情本身,都会让我们感到无比唏嘘。
伟大者,牺牲自我,为了国家人民,在可能活下去的情况下毅然赴死。疯狂者,谋财害命,为了一己私欲,在可能去改变的情况下心生邪念。
在烈焰中,伟大和残忍永恒的定格在了那一刻,仿佛不分彼此,仿佛混为一体。但在人民心中,在千秋史册里,是非分明,黑白澄清,自有公论。
机长王永祥的伟大必然被在人民的记忆中永垂不朽,凶手张丕林的恶毒必将被在史册的记载里受千古骂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