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子
一二三团辖区平面示意图。
一二三团、很久以前是一片戈壁荒原,古称沙喇乌苏。天山雪融水和无数的泉水汇集形成一条奎屯河,经过这里流向甘家湖。河两岸长着梧桐、梭梭、红柳、芦苇等等原生植物,是狼、野猪、鹿、黄羊等动物的天堂,人烟极稀少。奎屯河像脱缰的野马随季节常洪荒泛滥。相传一农主赶马车路过这里深陷泥潭轴断轮裂,无奈弃车骑马而去。遗弃荒原的马车排渐渐成了猎人和过往行人的座标,新疆方言喜子,車排子因此而得名天下。清朝初期、为了巩固边防、组织修筑了乌塔官道,在现皮革厂地址设有驿站驻有护桥官兵。围绕着驿站车排子这个地方人气渐渐兴旺起来,到清朝盛期已形成了车排子庄、葡萄庄、黄家庄等等,在现皮革厂和七连地址都曾建有寺庙,可见当时的人口数量之多。后随着清朝的衰败,土匪军阀混战,民族战乱等等因素车排子这个地方又衰落成寥寥人烟荒野戈壁,五六十年代在皮革厂还能看到寺庙、碉堡的残垣断壁和古战壕及荒野里的星星白骨,在七连八十年代还能挖到古铜钱青砖磨盘等。如今只有到皮革厂奎屯河畔才能看到古乌塔公路的残桥痕迹在述说着这段历史。今天的一二三人立起这大型雕塑来纪念车排子名源的美好传说。
一二三团的前身是解放军二十二兵团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陶峙岳部)团长安崇文,政委史骥。1950年3月、由乌鲁木齐开赴沙湾乌苏地区垦荒造田,团部初设小拐。1950年4月一营迁移车排子地区垦荒造田,1952年6月、七十四团就地转业成生产建设团,番号为二十团,隶属新疆军区后勤部。52年7月全团搬迁车排子,团部初设皮革厂后终定现地址。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0月二十团改属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969年6月、更名为一二三团。1975年4月、兵团建制撤销,一二三团改名为车排子农场,隶属塔城地委。1976、12月划归乌苏中心县管辖。1979年1月奎屯农垦局成立,车排子农场又恢复一二三团名称属奎屯农垦局。1982年6月恢复兵团建制,一二三团恢复归兵团第七师管辖。(七十四团官兵原始垦荒图)
老军垦人用人拉犁、拉开了垦荒造田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不断发展,现有规划土地33万亩,可耕地面积15万亩。人口2.3万人,有基层单位42个。其中农业单位19个,工交建单位16个,事业单位7个。党员1868人,干部761人,其中事业在职干部351人,企业在职干部410人。职工5686人,其中农业职工3478人,工交职工1716人,建筑职工486人,离退休职工4590人。(数据为2014年)。(1950年的老照片、车排子军垦第一犁)
地窝子是原始军垦人的家,不少军垦第二代都是在这里出生度过童年。
车排子原始垦荒人七十四团领导群合影。前排左四是一二三团第一任团长安崇文、右四是第一任政委史骥、右三为第二任团长王云龙、左三为第三任政委杨新三、左二为第十任团长柴广元。就是这一千多名官兵在戈壁荒原上打下了123团的基础、创建了车排子镇的基业!后陆续融入了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转业战士等等,逐渐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二三团城镇化的辉煌!
连队放电影
团部露天电影院
土块大礼堂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已渐渐被人们淡忘,这张合影老照片虽不清晰但显珍贵。房顶高架上应该是几个高音喇叭。
视频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老队员王建国用老照片制作,基本再现了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
1962—1997,使用了35年的一二三团机关办公室。
1997年落成的团机关大楼
文化广场的雕塑群,永恒地展示着老军垦们千辛万苦垦荒造田,艰苦创业不断发展的丰功伟绩。
父亲的戈壁母亲的河纪念碑在向人们诉说着军垦人的艰苦创业史。
现代化预留肥、铺膜、压膜等一过式精量播种。
昔日锄草,松土,打药等农田管理,被机械化取代,浇水变成了滴灌喷灌。
现代化麦收
昔日摘棉季节,停工、停课、停商,男女老少齐动员,起早摸黑战棉田的万人大会战场面,已成了一二三团人记忆中的风景。
当年军垦人的梦想就是把一二三团建设成苏联农场式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环境。现在车排子人的生活条件大大超出老军垦人的梦想,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昔日的123团物资大库房区现在成了高楼林立的美貌社区。原来的拉丝厂,战备储粮库和废品收购站区,现成了四周商业环抱的农贸市场。
五连,七连,养路队,七师油脂化工厂,123团加工厂等等地区均规划成高楼林立的现代社区。
露天电影院、大礼堂、文化宫是每一个老军垦人抹不去的记忆。如今已成了可容纳270家商户的戈壁明珠购物广场。
昔日五连连址变成了文化广场,广场纵深处座立着一二三团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广场上的威风锣鼓表演队。
振撼人心的威风锣鼓化作曙光里永恒的雕塑。
淮安携手一二三团写真情!
淮安援建小区
利用克拉玛依紫砂原矿资源、招商引资,昔日轧花厂旧厂房改造成了紫砂工艺文化创意园。
黄昏时的车排子迎宾路。
傍晚时的车排子街景。
夜幕降下时,广场舞爱好者聚集广场,伴着夜灯,跟着音乐韵律跳起了广场舞。过上了几代军垦人梦寐以求的大城市式的生活。
车排子之夜。
在五连与团校之间原砖瓦窑遗址上创建的人工湖,在晨辉的映衬下疑是江南水乡之美。
人工湖景一角、看到的是车排子客运站和曙光里小区。(原来是七连)
鑫弛汽车超市当年开业剪彩活动图片
连连相通的柏油路改变了务农模式。不少(新型地主)土地承包人、家安团部,开着自家车拿着手机遥控管理土地。
退休族的休闲时光
爱家福集团进驻一二三团,使车排子人享受着大城市式购物文化。
一二三团医院为84岁高龄老人做股骨头置換术成功。
一二三团森林公园规划。兵团领导在施工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黄家庄区、晨曦中的莲花池。
傍晚的莲花池公园。
疑是西湖天上来、莲花池景赛江南。
一二三团福利艳、不断扩建养老院。
一二三团儿女孝、感恩敬老集福报。
一二三团地藏美、原油嘟嘟似流水。
一二三团秋景美、苹果甜的要粘嘴。
一二三团男人帅、心似红果女人爱。
一二三团女人美、真颜与花比春媚。
一二三团广场宽、节庆欢乐乐翻天。
一二三团新一代、昂首自豪阔步迈。
走进清华、北大,走向五湖四海,闯出国门的学子们,一二三团中学是我们的母校。成长的脚步在这里留下了数不尽的足迹。
一二三团人、车排子这方水土养育了我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团场的发展。车排子丰碑像一位迎宾老军垦,欢迎你常回家看看。车排子、魂牵梦绕的家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