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弟弟周恩寿想回老家修缮旧宅,周总理为何严厉指责:塌平了最好?

0
分享至

周恩来弟弟周恩寿

古有诗云:“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无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风光满面归”。

寥寥几行字,短短故乡情,从古至今,好男儿都渴望驰骋疆域,闯荡四方,待功成名就之后,载誉而归。

可时代风云骤变,好男儿当投身革命,参军报国,以舍生取义与倭寇决一死战为荣。

“衣锦还乡”,在近代革命战士的眼中,已经成了一种无法企及的梦想。

周恩来同志的弟弟周恩寿,就曾有过这样美好的愿望,可待到战争结束生活安定,却也没能实现。

周恩来与周恩寿一家

以往,基于人们对周恩来同志的过度关注,甚少有了解周恩来同志的家人。

其实周恩来的两个弟弟也是我党的革命者,只可惜周恩溥在组织地下工作的时候不幸遇害。

如今只剩下弟弟周恩寿一人在京,可每当弟弟提起返乡探望之时,总是会遭到周恩来同志的批评与说教。

那是1947年,周恩寿因为身在天津,为中共地下组织筹备经费,遭到天津国民党的逮捕,受尽折磨。

待周恩寿出狱之后,再次见到兄长周恩来之时,国家内战的形势已经悉数扭转。

于此,周恩寿便在家嫂的引荐下,前往华北革命大学读书,正式结束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周恩来夫妇与弟弟周恩寿一家

时至新中国成立,学成归来的周恩寿,得到了一份北京钢铁工业局的工作。

多年来,这是周恩寿第一次走在前往工作岗位的路上,不用提心吊胆,也不用环顾四周异样的眼光。

那时候的中国,还没从战争中喘过气,抗美援朝的战役就打响了,周恩来同志忙得不可开交。

钢铁工业局里的繁琐杂事,也压得周恩寿喘不过气,等到兄弟二人真正有机会闲谈,却已是几年之后了。

一日,周恩来与邓颖超,如约将两个弟弟的孩子接到家中小住,周恩寿也随之跟了去。

许久不见哥哥的周恩寿,眼见着周恩来同志的双鬓已经开始泛白,恍惚间,忽然又想起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

青年周恩来

“哥哥,大半辈子过去了,好久不曾回老家看看咱爹咱娘了”,周恩寿语重心长地说罢,泪眼婆娑地看着哥哥。

周恩来同志听罢,除了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剩下的也只有无尽地叹息。

回家,谁不想呢,可他是国家总理,所到之处皆是地方官僚与人民群众。

回乡是小,以证清廉是大,毕竟周恩来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被日军炸毁的,父母之墓。

说到底,在周恩来同志的心中,对于父母、兄长、亲戚都有着难以启齿的愧疚。

可眼下的国家,自然灾害与多种疾病并存,两岸战机与边界动乱齐飞。

中年周恩来

尚且不说回乡探望,连走出北京都是极为艰难的,如此,周恩来只得反过对弟弟进行一番说教。

“我当然想回家了,可国家离不开我,以我现在的身份,去哪都要给地方群众添麻烦。”

周恩来同志说罢,周恩寿的脸上闪过一丝失落的异样,如此便不再多问了。

这是多年来,周恩寿第一次与哥哥交谈,要不要回乡探望一事,显然结果并不能如意。

他知道哥哥的原则性很强,对自己对家族上下,都有着严厉的规章条例。

想来回乡一事,在如今看来,是不大可能了,如果哥哥不批准,周家没有一个人敢回去。

周恩寿一家

可周恩寿思乡心切,渴望回乡一事,一直藏在心里,直到身体抱恙,难以支撑工作。

原本他以为,自己已不在政坛,身为一介布衣,应该可以清清白白地回乡探望。

没承想,这一要求又被周恩来同志拒绝了,不仅如此,他还遭到了周恩来同志的严厉训斥。

“只要是周家人,皆不能借由我的名义返乡,也不能回乡搞特殊”,周恩来说罢便埋头继续起草文章。

“你不回去可以理解,如今我只是平民,又如何不能回去”,周恩寿满脸委屈地看着哥哥。

在周恩来同志的眼中,自己身为国家总理,连远房亲戚都懂得“沾亲带故”。

更何况自己的亲弟弟,纵使他有一颗廉洁的心,可家乡地方政府,周遭的邻里乡亲未必会用一颗平常心看待他。

周恩来视察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当年内战之后,国民政府残留在各处的余党尚未清除。

作为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若要回乡,势必会惊动地方政府和群众,到时候生出祸端,也会无故牵连族人。

再者,当时的农村百姓,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富足,土地是他们争相渴望的糊口“工具”。

周恩寿回乡,势必会激起人民群众和族人的“渴望”,上门讨要个土地,或讨要点资源是推脱不了的。

周恩寿自然明白哥哥的良苦用心,可打心眼里,越是不让回去,越是想回去。

周恩寿与妻子

有道是:“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晃秋霜将至,1965年的北京,越发清冷,饱受胃病折磨的周恩寿,如今越发感到悲凉。

他裹着厚重的大衣,步履蹒跚地漫步在北海公园,眺望远处的高塔。

曾几何时,老家淮安也有一座与之相差不多的塔楼,如今几十年未归,不知那塔楼是否还在。

忽然,河边的一阵冷风吹过,周恩寿不由得打了个冷战,他理了理衣袖,紧接着向塔楼的方向走去。

在周恩寿的心里,难得的和平岁月虽然是人们渴望的,可回不去的家乡,会成为一生的梦魇。

周恩寿黄埔军校时期

一日,党中央领导人发表关于《丧葬管理》的相关文件,旨在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将土葬改为“火葬”。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这一号召,周恩来同志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将老家的祖坟全部平掉。

周恩寿得知这个消息,十分开心地找到哥哥周恩来,并表示他将第一个代表哥哥回家平坟。

正当周恩寿,满脸期望地等待哥哥回应之时,没成想他得到的又是一盆冷水。

“你就不必了,家中已无长辈,你回去势必会引起地方政府的注意,还是不要劳民伤财地好”。

周恩来同志说罢,周恩寿又一次跌入了失落的深渊,关于周恩来同志不准周家人回乡一事,周家后人时有记载。

周恩来侄女周秉德

“那时伯父,时常告诫弟弟妹妹,还有母亲,周家人有生之年不得回乡,也不能借他职务之便做任何事”。

这是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在关于伯父的回忆录中,提到的一句话。

除了不准回乡搞特殊的要求之外,还不许老家人,有事没事前往北京探望,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些条条框框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绝情”,可在当时的党中央时局当中,是每个干部都必须铭记于心的。

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出身,通过多年军民融合才打下的这片天地。

在他们的眼中军民是平等的,国家干部除了为人民服务,在生活待遇上也不能高于民众之上。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

如此看来,干部家属的“光环”的确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没有普通百姓活得自在。

这大抵上也是周恩寿同志的内心写照吧,虽然他十分敬重哥哥周恩来,也严格按照“条例”要求自己。

可人越是衰老,越是病痛缠身,就越是想离开被政治包围的泥潭。

他心疼哥哥周恩来,为了以身作则,不占公家一分一毫,宁可自己节衣缩食。

也不要周家人占着公家的资源生活,可为了更加彻底地自证清廉,连回乡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直到有一天,老家传来消息,周家的祖宅多年没人修缮,已经到了要坍塌的边缘。

当报纸和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都自发地来到周家老宅,进行围观和拍照。

这座老宅,瞬间在周恩来同志的眼中,成了人民群众吹捧和大行不正之风的肉刺。

他立即给地方政府写信,若房子无人居住,就收为公有,或者拆了为地方组建必要的生活厂房。

可地方政府却不以为然,这可是富有历史意义的老宅,是伟大总理的故居,如何也拆不得。

相持之下,这座破宅子或拆或修的相关事宜,就一直搁浅在那,无人问津。

周恩来作政府报告

直到弟弟周恩寿又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老家旧宅的相关报道,情急之下,又提笔给哥哥写了一封信。

“听闻家中旧宅濒危,诚惶诚恐,浮萍半生,未曾留下父母一文一物,甚是挂念,故请假回乡修缮,以平不安之心”。

周恩寿焦急地等待着哥哥的回复,可数日过去了,西花厅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知是总理同志忙于政事,无暇顾及,或是周恩来同志闻此信大有不悦,不与之理会。

兴许二者皆有可能,待到秋霜已过,大雪将至,西花厅那里终于托人送来了回信。

北京西花厅

周恩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信,本以为个人的思乡之情可以不受重视,没成想修缮祖宅,也被哥哥一口回绝了。

“塌平了才好,没了旧宅,也就没了念想”,周恩来同志这一句温柔藏刀的话,彻底击碎了周恩寿的回乡之心。

兴许是天意,周家的老宅并没有就此被拆,反而周恩来同志还亲自同意了修缮。

原来是周恩来同志的已故兄长,周恩溥的遗孀一家老小没有安稳的住处,这才搬到了周家旧宅。

可那毕竟是一座岌岌可危的老旧建筑,当地方政府得知此事之后,便立即着手准备修缮。

淮安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同志惶恐,恐怕地方政府的修缮记录将来会给后人留下不好的影响,便一口回绝了地方政府的要求。

“要修缮可以,我自己出资修缮,不劳烦他人”,就这样周家旧宅保住了,周恩寿的心里似乎也多了一丝宽慰。

后来,周恩寿被捕入狱。

至此,重返家乡对于周恩寿同志来说,彻底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直到他因病痛缠身,无法受用狱中的生活,周恩来同志才向毛主席请示将其送往疗养院。

周恩寿与周恩溥

周恩寿恍惚间,忽然懂得了哥哥的一片苦心,诺天下之大,唯有身在泥潭,方知泥潭深浅。

唯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皆苦,哥哥是一人吃尽天下苦,只为他人少受苦。

可属于周恩来同志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他以身作则影响的后人,依旧在他刻画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那时大环境和时代不允许周恩来同志实行的,终究在新的时代,又重新得到了实施的可能性。

那是1978年,党中央以及海内外的华侨,一致通过,保留和彻底修缮周恩来同志故居的决议。

不仅如此,还将周恩来同志的老宅,作为影响中小学生的红色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

周恩来夫妇与斯诺在故居前合影

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还亲自前往周恩来同志老家,为其祖宅题词《周恩来同志故居》。

至此,一个伟大人物生平,唯一的历史生活痕迹被完善地保存了下来,且是没有任何政治负担的保留。

当周恩寿得知此事之后,被病魔纠缠的他,一改往日归心似箭的心理。

此时的他,只怀念哥哥的无私和清廉,只心疼他粉身碎骨的精神,和撒进大江南北的壮阔胸怀。

可周恩寿毕竟不同于周恩来,他此生追随哥哥,追随共产党人的脚步,可心底却始终是一个柔软的思乡男儿。

人们常说:“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性格,经历可以改变人的想法”。

如今周恩寿虽然得到平反恢复名誉,可当初那份迫切想要回到家乡心却渐渐平静了起来。

周恩来同志故居

尽管家乡始终在他的心底留有一席之地,现如今世道多变且沧海桑田。

周家老宅的痕迹,永远成了历史长河之中的一页插曲,昔日已如过往云烟,眼下周恩寿只想阔步向前。

直到1985年,周恩寿继两位哥哥之后,也在北京安然离世,他走之前身无一物,唯有家书一封留与后人。

“我死后执行国家的要求火葬,希望能带着我的骨灰,前往淮安老家,与父母迁往一处埋葬”。

短短几行字,道尽了游子多年历经沧桑的思乡之心,生前无法抵达的彼岸,死后便能无忧无虑地向往了。

这不仅是周家人的节气,也是周恩来同志给予周家人的底气,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晚年周恩来

人活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都是一些财权富贵,可唯有一身清廉傲骨,是永世不会消失的。

该如何使这一生过得充实有意义,是每一个现代青年都值得深思的哲理。

都说“时势造英雄”,周恩来同志的时代,是抛头颅洒热血,纯粹又艰苦的时代。

可清正廉明、艰苦朴素,以天下苍生之幸福为己任,以国家繁荣富强之雄心为责任。

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可缺少的责任,幸运的是今天中国已经崛起于世界之巅。

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国家的信任和爱护,已经达到了空前高涨的水平。

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老一辈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在新世纪得到大力支持和传颂的结果。

晚年周恩来

想来,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他的忠诚与光辉,始终影响着周家后代。

而周家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人民群众添麻烦”的信念,永远值得吾辈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校门口一男人火了!网友:融洽是装不出来的

校门口一男人火了!网友:融洽是装不出来的

环球网资讯
2024-06-10 09:49:28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5:10:40
韩国主帅:绝境中的中国球员可能会踢得很粗暴,但我们要冷静

韩国主帅:绝境中的中国球员可能会踢得很粗暴,但我们要冷静

直播吧
2024-06-10 17:06:13
马斯克:一面是天才一面是疯子,从小混乱的家庭关系让他无法正常

马斯克:一面是天才一面是疯子,从小混乱的家庭关系让他无法正常

照见古今
2024-01-06 18:43:16
事实证明,王阳的下场,让人看到了娱乐圈冰冷残酷的不公平

事实证明,王阳的下场,让人看到了娱乐圈冰冷残酷的不公平

闻星盼夏
2024-06-09 18:05:02
汪小菲又搞了个大手笔,令具俊晔的菲律宾商演,未开始就已变尴尬

汪小菲又搞了个大手笔,令具俊晔的菲律宾商演,未开始就已变尴尬

麦香娱
2024-06-10 05:03:35
40岁张翰当伴郎照片曝光,瘦下来的他,真的不油了!

40岁张翰当伴郎照片曝光,瘦下来的他,真的不油了!

毒舌嬷嬷
2024-06-10 08:42:43
上海男子开“斗气车”致追尾被拘留!超车后故意变道急刹车

上海男子开“斗气车”致追尾被拘留!超车后故意变道急刹车

南方都市报
2024-06-10 12:24:31
蔡斌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只有一目的 那就是要把一些人打包进国家队

蔡斌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只有一目的 那就是要把一些人打包进国家队

排球评论员
2024-06-08 22:23:20
糖尿病早期信号

糖尿病早期信号

爱和健康伴你行
2024-06-10 13:15:31
统一第一枪,要有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准备!

统一第一枪,要有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准备!

环球策论
2024-06-09 13:21:18
绝了,7000万欧加盟巴萨!半年无球可踢,落选巴西队,被哈维坑惨

绝了,7000万欧加盟巴萨!半年无球可踢,落选巴西队,被哈维坑惨

阿泰希特
2024-06-10 13:38:42
北大才女李天乐高智商杀夫,耗时1周,让丈夫在幸福中死去

北大才女李天乐高智商杀夫,耗时1周,让丈夫在幸福中死去

一个人讲故事
2024-05-09 19:59:19
报复来了,澳大利亚大部队将来华,菲律宾的饭碗要“端不住了”

报复来了,澳大利亚大部队将来华,菲律宾的饭碗要“端不住了”

谷火平
2024-06-07 22:08:16
已获国外大学offer的她,高考三天坚持给同学送考加油

已获国外大学offer的她,高考三天坚持给同学送考加油

极目新闻
2024-06-09 20:30:06
人员吃紧,青岛籍球员李磊驰援国足

人员吃紧,青岛籍球员李磊驰援国足

先锋生活大队长
2024-06-09 23:50:42
普京警告欧洲国家:如果激怒莫斯科让其使用核武器,美国可能会袖手旁观

普京警告欧洲国家:如果激怒莫斯科让其使用核武器,美国可能会袖手旁观

环球网资讯
2024-06-08 10:57:36
决战韩国还剩一天,伊万又做了一个非常糊涂的决定,出线彻底没戏

决战韩国还剩一天,伊万又做了一个非常糊涂的决定,出线彻底没戏

零度眼看球
2024-06-10 07:50:10
牺牲英雄是中文系学生,金灿荣触发司马南的“格杀勿论”

牺牲英雄是中文系学生,金灿荣触发司马南的“格杀勿论”

诉说人世间
2024-06-09 09:24:32
如果毛岸英没牺牲,毛主席会不会让他“接班”?历史早给出答案!

如果毛岸英没牺牲,毛主席会不会让他“接班”?历史早给出答案!

小新历史
2024-06-07 15:54:08
2024-06-10 19:52:49
键盘小马达
键盘小马达
放开那逻辑,让我们来!
15767文章数 43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龙舟侧翻遇难者家属:妻子不想去 村支书妻子苦劝5分钟

头条要闻

龙舟侧翻遇难者家属:妻子不想去 村支书妻子苦劝5分钟

体育要闻

独行侠绿军会师总决赛 他成了最尴尬的人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三年没买房,省了不止一百万

科技要闻

苹果开发者大会今晚开幕,iOS 18即将登场

汽车要闻

营收99亿亏损50亿+ 蔚来一季度财报出炉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教育
艺术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PC 不是游戏机”,苹果 App Store 拒绝模拟器 UTM 上架申请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教育要闻

【地理素养】高考地理中自东向西流的中国河流,中国南海岛礁名字,竟如此诗情画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军事要闻

以军救出4名被扣人员 致巴方274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