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40年前“宽松教育”下垮掉的一代,给了我们这些启示

0
分享至

“双减”改革2个月了,日本大概在40年前,也经历过类似“双减”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改善内卷的教育环境。但TA那次推行的“宽松教育”,最终走向了失败……

日本的那次失败的教育改革,跟我们此次的“双减”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此次的“双减”在政策实施和推行上,已经能看出吸取了一部分日本教改失败的经验,具体的在下文中我们会分析。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好好拆解一下日本曾经走过的教育路线。因为据说有日本网友评价我们的“双减”政策是“中国版宽松教育”,今天我们这篇就是想告诉那些日本网友,您多虑了,管好你自己吧!

1 日本的“乱塾时代” 像极了我们的补课班乱象

在大正时代(1912-1926年),日本的初等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1920年时,初等教育六年制学校的净入学率已高达99.3%,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

1945年二战之后,恢复期的日本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推出了九年义务教育。

此时“补习和助力升学”的学习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校外培训机构,引起了广泛关注,194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社会教育法》,把校外教育明确归为社会教育,在法律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将处于并列发展的地位。

投资教育带来的回报是可观的,1955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并且此后连续20年保持每年10%左右的同比增长,1968年GDP总量跃升全球第二。

20世纪60年代开始婴儿潮来袭,人口激增,接受教育的人也就多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开始增加。

大家都意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每个人都想接受更好的教育,开始拼命读书,但好的读书资源是有限的,怎么办呢?

于是“学习塾潮”出现了,激烈的教育竞争从大学入学考试开始,一直蔓延到了基础教育。

本文图片来源: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

为了让孩子能在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众多家庭把大部分收入投资到学习塾上,1962年日本中学生入塾率已高达30.3%。

60年代末日本针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次改革——加强课程与教材的科学性,增设了一些新兴学科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

这次教改的结果是,中小学里出现了大量的“掉队生”,校内跟不上的这批学生再一次推动了学习塾的发展浪潮,学习塾的数量继续增加,这一时期后来被称为“乱塾时代”。

在升学压力的矛盾持续突出、校外培训机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应试教育、考试选拔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产生了强烈怀疑:

生活条件变好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学得这么苦?

2 公立学校开始“宽松教育” 私立和学习塾却大行其道

为了缓解“乱塾现象”导致的怨声载道的社会情绪,日本进行了一次“减负”。

1976年,日本对公立学校开始实施“宽松教育”,精选教育内容,给教育减负,旨在让学生过上宽裕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

- 降低教学大纲的标准,大约减少30%教学内容与课时。

- 全面贯彻“学校五日制”,原先私立和公立学校都是一周上6天课,现改为双休。

- 导入绝对评价制度,不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评价学生,比如成绩以分布范围公布,不再以具体分数显示。

- 增加教学以外的“综合学习课程”,类似于社会实践课程,比如修学旅行、户外活动课……

- 公立中学按片区随机入学。

具体能有多“宽松”?圆周率背到3就可以了……

但这一系列的教改没有达到预期减负的作用,反而产生了很多副作用。

基础教育虽然宽松了,但名校竞争仍然激烈啊!公立学校提供“宽松教育”,私立学校却不受控制,教育供给由公立向私立转移,而私立学校高昂的费用是多数普通家庭难以支撑的。

所以,日本的教改只改了公立,整改并没有涉及私立教育和一对一教育,改革的目标上就没有精准瞄准教育公平,最终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在公立或私立小学就读6年,学生之间的整体竞争力已经相距甚远。

另外,日本自1995年开始推广“中高一贯制教育”,好的初高中捆绑。要进好的大学,从小学就得开始努力,要是没能进个好初中,就意味着进好大学的机会也很渺茫。

于是,没能进好学校的孩子,只能走另一条强化之路——学习塾。

根据文部省官方调查显示,日本中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从1976年的38.0%上升到1985年的44.5%,再到1993年的59.5%;小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也从12.0%到16.5%再到23.6%。

巨大的市场潜力驱使“盈利者”纷纷进入市场,培训机构把教育做成了一门高盈利的“生意”。

“宽松教育”的本意是:减少教学中的“填鸭式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生存能力等,从“死读书”的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以此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可最终“宽松教育”给中产和底层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教育负担,加大了学生因家庭阶层而产生的两极化!

有拼了命内卷的人,也有一群不卷选择躺平的人,他们被称为“平成废宅(宽松一代)”——没有野心,没有竞争意识,把自己的人生寄托于运气上面。

在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中,就吐槽了一群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年轻人,在学业+就业多重压力下,他们彻底变成“废柴”,对外工作不上心,对内家庭毫无责任感……

所谓的“宽松教育”,最终演变成了“松懈教育”。

3 告别宽松教育 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实行了30年的“宽松教育”最终走向了失败,国民整体学力的下降也有迹可循。

4年一次针对15岁学生进行的国际PISA标准化测试中:1999年日本的数学和科学素养在15国中排名第一,阅读理解排名第八;到了2003年,数学第6,阅读理解第14位;2007年,科学第6、数学第10,阅读理解已沦为垫底。

来源:www.oecd.org/pisa

21世纪后,政府开始反思“宽松教育”带来的学校教育缺失、教育不公平以及社会严重分层现象,开始逐渐实施“脱宽松教育”政策。

2008年开始,通过新教改,增加授课时间,高度重视数理化、英语和编程教育,小学1-6年级的四门主要科目(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的教科书总页数比十年前增加了35%以上;对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也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评价尺度多元化的大学招生制度,不再一考定生死……

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也就是学习塾方面,日本也做了不少努力。

通过一系列法规规范学习塾的经营,不得误导宣传、从业者资格需严格调查……开启了“塾校合作”模式,政府提供保障,学校提供生源,培训机构提供服务。学习塾除了对学历和升学考试的重视外,也开始进一步转向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

日本30多年“宽松教育”的曲折发展史,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宽松教育”本身来说,日本教育学会会长广田照幸提到,太过急切地追求创造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创造力产生的前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对于社会环境来说,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没有实施统一标准,学习塾乱象未能引起政府足够重视,导致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崛起,最终,“减负”为名堵死了金钱之外的所有上升通路

至于文首提到日本网友评价我们现在的“双减”是“中国宽松教育”,看到这里大家也能明白,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但我们已经根据前车之鉴做出改变。

写在最后:

回望我们近些年的教改:打击学区房、公民同招、民办100%摇号、重点高中名额分配、课外培训机构大整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让教育均衡化,优质教育资源绝不能按钱分配,教育不能变成贵的才是好的

有人说只要中高考还在,唯分数论还在,教育内卷的问题就改变不了。但就其他国家走过的路来看,考试和分流是取消不了的事实,但这不代表就没有出路。

在我们之前一篇文章“退潮后谁在裸泳”里,提到“双减”也会让孩子两极分化,不自觉的孩子,全家跟着一起鸡飞狗跳;而自觉的孩子,即便没了补习班,依旧可以走在大部分人的前面,最终内驱力强的孩子会脱颖而出

真正的公平、均衡的教育,不是把大家都拉到一个水平线上,而是给愿意付出努力的人足够多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1!葡超榜首一夜易主:波尔图10轮9胜+3强差4分,穆帅3线争冠

2-1!葡超榜首一夜易主:波尔图10轮9胜+3强差4分,穆帅3线争冠

体育知多少
2025-11-03 06:52:32
王凯已任江苏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凯已任江苏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澎湃新闻
2025-11-03 10:14:29
左权之妻刘志兰:后改嫁给左权生前的秘书,1967年参与山西夺权

左权之妻刘志兰:后改嫁给左权生前的秘书,1967年参与山西夺权

红梦史说
2025-11-01 09:19:27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徐宪平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徐宪平党籍

新京报
2025-11-03 11:15:27
49岁李湘和16岁女儿,登杂志封面!王诗龄四肢纤细,二人又瘦又美

49岁李湘和16岁女儿,登杂志封面!王诗龄四肢纤细,二人又瘦又美

鑫鑫说说
2025-10-31 10:04:30
曼联哭晕?2200万卖掉GOAT!37分钟两轰世界波+助攻,获10分满分

曼联哭晕?2200万卖掉GOAT!37分钟两轰世界波+助攻,获10分满分

我爱英超
2025-11-03 07:04:59
东契奇前四场狂轰165分,成为NBA史上首位达成该成就的后卫

东契奇前四场狂轰165分,成为NBA史上首位达成该成就的后卫

懂球帝
2025-11-03 13:52:21
吉隆坡首会,中美军方谈崩了?美防长提的要求,董军一个也没答应

吉隆坡首会,中美军方谈崩了?美防长提的要求,董军一个也没答应

来科点谱
2025-11-02 09:31:28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国足风云
2025-11-03 11:26:14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13
那年,我受命去调查于幼军

那年,我受命去调查于幼军

霹雳炮
2025-11-02 19:38:51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封面新闻
2025-11-02 12:57:02
完成赛季首秀 洛瑞正式跻身生涯20赛季俱乐部

完成赛季首秀 洛瑞正式跻身生涯20赛季俱乐部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12:03:03
王家卫录音风波升级!博主称他从未执导过一部电影,他只是个品牌

王家卫录音风波升级!博主称他从未执导过一部电影,他只是个品牌

小徐讲八卦
2025-11-03 12:02:32
分走刘銮雄七百亿身家后,布局15年原形毕露,手段高明令人吃惊

分走刘銮雄七百亿身家后,布局15年原形毕露,手段高明令人吃惊

仙味少女心
2025-10-14 15:09:38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怀疑探索者
2025-11-02 21:29:01
一觉醒来金靖凭“胸”全国爆红!竟是王家卫录音惹的祸

一觉醒来金靖凭“胸”全国爆红!竟是王家卫录音惹的祸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3 12:10:53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新民周刊
2025-11-02 14:55:37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财联社
2025-11-01 13:34:21
2025-11-03 14:03:00
父母堂 incentive-icons
父母堂
微信公众号:父母堂
6650文章数 1268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AI时代应该培训小朋友什么能力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游戏
旅游
公开课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新游现逆天恶性封号bug:只封主机玩家!

旅游要闻

银山重阳户外生活节亮相昌平延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