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
被誉为是辛亥革命先驱、且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毋庸置疑的文学大家,黄侃在听闻民间小报将自己描绘为“好色之徒”后,却是一笑置之、风轻云淡。
不知内情之人或许会以为,这还不是因为黄侃先生心胸宽广、是大气之人嘛!
但凡是对黄侃婚恋史有一知半解的人便会明白,这并非是黄侃大度不追究,而是黄侃根本没有底气去追究!
黄侃
黄侃——虽然只活到49岁,但其短暂的生命中却与9个女人有过爱恨纠葛、曾2次抛弃怀着身孕的妻子、甚至还和女儿的同班同学有过纠缠!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历史上似乎许多文人对自己的清高形象都很在乎,当然这一点并不包括所有人,因为有一部分甚至还反其道而行,在风流韵事上面是相当的得心应手!
就比如黄侃先生,长着一张正气凛然、大公无私的脸,私下里却拈花惹草、为了抱得美人归不惜使出骗婚的手段,让无数纯真少女一夜心碎!
黄侃,1886年生的湖北人,是书法家黄庭坚的第十八代世孙。他自幼聪颖好学,还是父母老来得子的心肝宝贝,所以在学业上面极其用心辅导。
1905年,19岁的黄侃中学毕业,顺大流东渡日本留学。
而去日本也成为了黄侃人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因为在东京,他十分有缘且幸运的拜师章太炎,成为了鲁迅的同门师兄弟。
并且,传言相比较鲁迅,章太炎居然更喜爱被戏称为“疯子”的黄侃,只因黄侃在治学上面的严谨,以及古怪的脾性与自己更为贴切。
章太炎
然而让章太炎意料之外的是,和自己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择偶标准不同,他的爱徒黄侃一生竟然换了9个老婆,算起来平均每四年就得换一个枕边人啊!
对此,熟知黄侃热衷寻花问柳之后,章太炎也没有过多的责怪,他认为只要黄侃不在学业上面出差错,那么拈花惹草之事都可大可小、不必追究。
倒是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也就是黄侃的师母,对黄侃这一不忠的行径十分不耻,在她所写的《太炎先生轶事简述》中,汤国梨就曾直言不讳的指责黄侃,说他是“无耻之尤的衣冠禽兽”,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将重点回到黄侃身上,谈起黄侃的九段婚姻,还得从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彩蘅说起!
黄侃与原配夫人王彩蘅的姻缘本是一段佳话。
那是1893年,黄侃的父亲黄云鹄在南京当教书先生,先前一直在四川为官的黄云鹄,因为清廉正洁、臣心如水,所以大半辈子过去,居然还是一穷二白,没有积蓄。
为了维持家中开销,年过半百、本该退休的黄云鹄仍旧前往南京谋职。
父亲走后的大半年,家中那仅有的积蓄也都花光了,黄侃的母亲周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揭不开锅后,大字不识一个的周氏只得让七岁的儿子给丈夫写信。
“儿啊,咱们家现在米缸都快见底了,你赶紧给你爹爹写封信,让他寄点钱回来。”
黄侃点点头答应,但是家书究竟该怎么写他却是不明白的,若是只写一句“寄钱回来”是否太过生分客套呢?
父子俩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对于这位为官半生的父亲,黄侃小小年纪却是看得明白,他深知父亲黄云鹄高尚廉洁的品德,也将父亲视作人生的航标。
结合这些东西,黄侃索性写下一首小诗:
父作梅盐令,家存淡泊风。
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
这其中的意思呢是指,父亲黄云鹄曾经在四川担任盐茶道的官差,因为淡泊名利、从不受人贿赂,一心只想着天下大事,所以家中织布机都空着、闲置了也不予理会。
这就是在暗示父亲,他们家中现在啊很贫穷,别说织布机了,就是米缸那也是空着的。
收到儿子寄来的家书黄云鹄很是高兴,在看信的时候,他一位名叫王鼎丞的同事也凑到一旁“观摩”。
本以为七岁的黄侃会写下一封极其幼稚的文笔,却不想一首小诗被黄侃写得行云流水,完全不像七岁该有的境界。
王鼎丞看完啧啧称奇,对黄云鹄羡慕的说道:
“黄兄,你可真是好福气啊,有这样一个好才情的儿子,了不起,真是太了不起了。”
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的王鼎丞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他的一番彩虹屁黄云鹄十分受用,对自己这个天才儿子,黄云鹄骄傲得不得了。
等回过神来,王鼎丞一拍脑袋如同幡然醒悟般,对黄云鹄商量到:
“黄兄,我正好有一女儿和你家小子年纪相仿,你看不如这样,咱们两家定个婚事,以后我们就是亲家如何啊?”
黄云鹄这厢还沉浸在对自家儿子的骄傲欣喜之中,王鼎丞又要将女儿许配给黄侃,简直双喜临门,黄云鹄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就这样,黄侃的亲事在七岁那年就被父辈给敲定下来。
1903年,黄侃年满18到了成家的岁数,两家人的娃娃亲也到了生效的时候。
王鼎丞的女儿正是前面所说的那位王彩蘅,她虽是传统的旧社会女子,但因为父亲的教育影响,王彩蘅也算当地能书会画的贤淑女子了。
况且王彩蘅年轻貌美、身材婀娜,相比起同期文人的包办妻子,王彩蘅的条件当属其中的佼佼者。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黄侃既留学东洋、又四处闯荡,不管学识还是见识都在王彩蘅之上,二人的共同话题少之甚少。
婚后不久,黄侃便去了日本,王彩蘅留在老家照顾公婆,沦为了一个顶着原配夫人头衔的“生育工具”。
没错,王彩蘅对黄侃的唯一影响,恐怕就是十三年间为黄侃生育了七个孩子,几乎没有间歇的在为黄侃传宗接代!
超负荷的生育让王彩蘅的身体健康受损,也是导致她三十一岁早逝的直接原因。
王彩蘅的离世没有让黄侃过度伤感,想必他对王彩蘅的感情并不深厚,因为没有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会在妻子怀孕、生产期间调戏女学生、拈花惹草不知悔改的。
倒是这样的结局,不知道促成这段婚姻的王鼎丞作何感想?是会痛心自己的看人走眼?还是痛恨黄侃的薄情寡义?
1914年,留学归来于北京大学任教的黄侃,短时间内便出了名。
出名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和胡适之间众人皆知的不对付;二是黄侃他毫不遮掩的多情滥情。
在当时的北京大学里,有一桩学生之间都乐道的奇闻,那就是新来的文学老师黄侃,居然在办公室门口光明正大立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座谈不超过五分钟,女学生除外”
这不摆明着黄侃对学生区别对待,且还对女同学有着非分之想吗?如此大胆行径,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想必早就群起而攻之,唾沫都能淹死人了。
可惜他偏偏是文学大师、章太炎的爱徒黄侃,他这样赤裸裸地调戏,不但没有遭到学生的举报、不耻,反倒不少人认为这是黄侃独有的情趣,是风流倜傥的表现……
对此只能说,一块糟糠之饼,包上了价值不菲的盒子,也总会有人趋之若鹜吧!
黄绍兰
大学,是知识至高无上的殿堂,可在黄侃眼中却成为了他狩猎的罗马场。
他的一名女学生——黄绍兰,便成为了黄侃的第一个“猎物”。
黄绍兰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不仅文采非凡、气质卓越,还拥有过人的胆识和眼界。
在与黄侃相识后,黄绍兰曾只身前往上海开创女性事业,宣扬女权、推动革命,人称“辛亥女杰”。
为了追到黄绍兰这等不可多得的才女,黄侃还不辞万里地追到上海,为了俘获黄绍兰的芳心,黄侃免费为其写下多篇批判清朝、鼓动革命的文章。
这让本就仰慕黄侃才华与学识的黄绍兰很轻易便动了心,两人在上海确定恋人关系,过了一段人人羡慕的眷侣生活。
很快,二人同居,黄侃顺势而为提出结婚。
但是有一个问题,黄绍兰也是知情的,那就是当时的黄侃已有家室,他的原配夫人以及孩子都在老家湖北,他没有休妻如何与自己结婚呢?
黄绍兰本就开放,她是打算和黄侃做一对没有婚书的鸳鸯,毕竟爱情也不能靠一张纸得到多大的保障。
但是没有哪一个女人能抗拒心爱之人的求婚,黄绍兰也不例外。
为了得到黄绍兰的全部,黄侃撒谎道:
“我用假名字和你登记结婚,这样我不用犯重婚罪,你也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岂不是一举两得?”
黄侃的甜言蜜语让黄绍兰很快就缴械投降,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早就没有了高知识分子该有的理智与洞悉危险的敏锐,那时那刻的黄绍兰,只想着给予黄侃她的全部,给他温暖的家、替他生儿育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黄绍兰没有发现黄侃话中的漏洞百出,她和黄侃在上海租住的房间里过了很长一段甜腻的生活。
他们整日不出门,吃饭问题全靠楼下餐馆送上门解决,不久之后,黄绍兰怀孕,她陷入了即将当母亲的巨大欢喜之中。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听闻黄绍兰怀孕的消息,黄侃可是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黄侃对这段恋情的新鲜感已经被消磨光,他想着全身而退,黄绍兰却计划着未来,这让他感到压力山大。
为了逃避责任,黄侃书信都没有留下一封,连夜逃回北平继续教书,徒留黄绍兰在上海面临被抛弃的痛苦。
后知后觉的,黄绍兰也明白自己这是遇上一个不想负责的流氓啊!正想告黄侃骗婚,结果黄侃这厮居然反讥道:
“绍兰妹妹,我何时骗婚于你?你结婚证上写着的,你丈夫名叫李某某可不是我黄侃,我何罪之有啊?”
这下黄绍兰幡然醒悟,可惜她顿悟得太晚,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倒是黄侃的师傅章太炎得知此事后觉得黄绍兰一人在外打拼辛苦,遂让黄侃每月寄给她们母女俩三百元的生活费。
然而黄侃回绝说自己没钱,章太炎只好自己垫付,之后的黄侃既没有按时付过生活费,也没有还过章太炎垫付的那笔。
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也是自此以后对黄侃没了好脸色,她看黄绍兰可怜且有资质,便与丈夫将黄绍兰收作徒弟,成为了黄侃的小师妹。
汤国梨
黄绍兰的悲剧还远不止于此,当初为了和黄侃这个已有家室的男人在一起,黄绍兰不惜与父亲断绝关系。
在黄侃的真面目被识破后,黄绍兰的父亲恨其辱没家风,也并没有接纳女儿重回家庭。
为一个负心汉,黄绍兰失去了幸福的原生家庭,还背上了未婚生子的名号,年纪轻轻就要独自带娃,这简直就是十分不幸啊。
所以,就算后来她成为了章太炎唯一的女弟子,也无法洗刷掉黄绍兰对黄侃的怨恨,常年的积怨让黄绍兰患上心病。
55岁,黄绍兰抑郁而终之前,嘴里还念叨着:季刚负我……
在与黄绍兰断开联系后,黄侃很快便又有了新欢,同样是他的女学生,名叫彭欣湘。
彭欣湘在与黄侃同居几年后,生下两个孩子,长相酷似黄侃,然而血脉并没能留住黄侃一颗多情且薄情的心。
黄侃再一次抛弃了妻儿,继续流连花丛,换了几任妻子,且大多数都是他的学生。
他的最后一任妻子,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位,名叫黄菊英,是黄侃大女儿的同学。
那是1919年,黄侃在武汉任教,一天他的大女儿带同学黄菊英来家中做客,年轻漂亮、明眸皓齿的黄菊英只一眼便让黄侃怦然心动。
虽然此时的黄侃33岁,而黄菊英年仅16岁,但是黄侃仍旧没有放弃的念头。
每当黄菊英来家中玩耍,黄侃都热情款待,黄菊英不知他脑袋里的弯弯绕绕,还单纯地觉得这个长辈十分慈爱。
本着一颗求学的心,黄菊英偶尔会向黄侃请教一些学术上的问题,黄侃耐心解答后便提出,要不然你就当我的女弟子吧,这样你便可以随时来提问,我自然也会有问必答、倾尽所有。
黄菊英不疑有他,自此便成为了黄侃偏爱的女弟子,二人之间的来往也逐渐多起来。
据闻,当时的黄菊英被喻为是武汉三镇的第一美人,这也不难怪黄侃对她一见倾心,就算年龄差跨越这样大,也要抱得美人归了!
在和黄侃日积月累的相处中,黄菊英最终也爱慕上了这样一位才情卓越的男子,甘愿成为其第九任妻子,养育他前妻们留下的诸多后人。
黄菊英的父母自然不会同意女儿嫁给这样一位绯闻不断的滥情之人,但是如同黄绍兰等人,黄菊英对黄侃的爱那也是飞蛾扑火般的至死不渝。
坊间的小报写黄侃是:非吾母、非吾女,可为妻也。这样的调侃句子,黄侃见了非但不嗔怪,反而喜笑颜开地带回家中和黄菊英分享,可见黄侃脸皮之厚、见怪不怪。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娶了黄菊英之后,黄侃还当真没有再出现过拈花惹草的花边新闻,这一点倒是和张大千的婚姻故事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
1935年,黄侃在南京因病去世,一个被人诟病多年的传奇男子也将人生的帷幕落下。
他的九段婚姻,以及他在学术上面留下的贡献,简直就如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是两段截然不同的故事。
黄侃,是多情人、是滥情人、是薄情人,但他也是文人、是伟人、是革命先驱。
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注定会被人反复讨论,然而众人莫衷一是,关于黄侃,有千百万种不同的定义,在你看来,黄侃又该怎样定义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