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独生子女的命定与担当

0
分享至

| 小编小语 |

2016年第一天,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新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至此,实行了3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与我们彻底说拜拜了。

以“80后”为主,包括一部分“70后”和“90后”在内的孩子,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总数约有1.5亿,占全国人口的11%以上。这个特殊的“物种”在13亿人口的历史和现实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中的每个人又经历着怎样的生命故事?

因为独享独占,独生子女曾被讽为 ,时至今日还常被冠以“小皇帝” “小公主”“懒惰”“自私”“不负责任”等负面标签。但恰恰是这群人,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也迈入了独自承担家庭责任的时期,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二孩政策放开,独生子女将很快面临上有四老、下有二小的现实窘境。

若他们真如那些负面标签描述的那样,是难堪大用的一代,又如何承担历史赋予他们的难以承担之重呢?

本期,让我们走近独生子女群体的生活,去看看他们的经历与担当,也权作向独生子女时代告别时的一次注目和巡礼。

独生子女的生命体验其实是独特的。自古可称“皇帝”“公主”者,必为王族贵胄,出富贵之家。独生子女给人留下既娇且贵的印象,却并非因为他们的血统和出身。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不久,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普通工人每月的收入不过几十元钱。大批独生子女就诞生在这样的寻常百姓家。对于1.5亿独生子女的家庭而言,他们虽无锦衣玉食之供、摘星捞月之能,却也将所能给予的全部希望和疼爱,放在了这唯一的孩子身上。

讲述者说1

田地万顷,独苗一棵,因为稀有,自带娇贵

讲述者 |楠楠(独生女,1985年出生于北京)

我是独生女儿,又是大家族里的长孙女,记得每次全家聚会,一进门,大人们就会欢呼:“哟,大小姐来了!”虽是句玩笑话,却满含着家人对我的重视和宠爱。这种重视,伴随着我的出生就开始了。爸爸在我出生那天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今天,我们的小天使出生了!全家都很高兴。我们是多么爱她啊!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给我取个好名字,爸妈又查书、查字典,又是征求各方意见,备选的名字在一个练习本上写满了好几页,今天也成了我家的文物。这样的文物,还包括我穿过的小衣服、盖过的小被子、玩过的小布偶等等。

出生100天,父母郑重地抱我到照相馆拍下了纪念照,以后每年生日,都必到同一家照相馆拍一张纪念照。

爸爸保留着一卷磁带,里面录的是我的哭声。我刚会说话,爸爸就教我说英语单词。妈妈给我听古典音乐磁带,不到3岁,又把我送进一所知名的艺术幼儿园,并用当时为数不多的积蓄给我买了一架雅马哈电子琴。我们幼儿园的演出照被登在了报纸上,爸爸在一片模糊的小人影儿里发现了我,把报纸留了下来。

从一出生,我的生命就被不停地欢庆着、纪念着、标记着着重号,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用眼神告诉我“你是重要的”,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为我的成长注入了动力。

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空前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娇宠,也体现在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愿望如此强烈—试图把一个小人儿塑造得完美,让他扛起成人全部的梦想和希望。最鲜明的体现便是,家长们倾其所有,将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独生子女的学业和教育当中,企盼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一枝独秀,成为社会的精英。

讲述者说2

超高期待值下的上学路

讲述者 |松松 独生子,1982年出生于上海

父母都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基本是散养长大的,到我这儿就不同了,养得精细了,期望值也成倍提高了。因为历史原因,他们没有上成大学,便把这未竟的梦想投注到了我身上。从小,他们在我耳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要上大学,你要有出息。

为了让我上一所区重点小学,将来可以直接报考同一区域内的市重点中学,父母托人、找关系,把我的户口转到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家。我成了当时为数不多的“择校生”,我妈也成了陪读妈妈。重点小学离家很远,古有“孟母三迁”,而我妈何止七迁、八迁—为了保证我的休息时间,她一直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带我生活,学校附近的巷弄,几乎都住遍了。

一日三餐,我妈都是按照我的口味烧;每周末要做“大菜”给我增加营养。为了不干扰我学习,她晚上从来不看电视;本来爱跳交谊舞,因为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我,太忙,也不跳了。

我妈付出这么多,我怎么能让她失望?小学六年级,那会儿也就十一二岁吧,我心里就有一个特清晰的目标:冲刺,考第一,上市重点。通过努力,我真的考上了那所市重点中学,算是完成了我妈的第一个宏愿。上中学后,我妈包下一部出租车,天天接送我;针对我的薄弱科目,一直为我请着家教,直到考上大学。他们朴素而执拗地认准,排除万难,也要让我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上大学时,父母告诉我,他们已经省吃俭用为我攒够了留学的费用。不过,考虑到个人兴趣和专业情况,我最终没有出国,而是在国内读了研究生。

对于我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父母感到欣慰。今天看来,他们将上大学等同于有出息的看法,不免有些褊狭,但他们想方设法、毫不吝惜地为我创造教育条件,的确使我获得了较其他人更为丰富的知识、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多样的选择。一方面,我很感谢他们;另一方面我也体验到,我背负的期待真的很重很重,重得让我无法允许自己出一点错儿。父母为我付出太多,把他们的人生赌注全部下在了我的身上,那份如山的“恩”,重得让我有些负疚。

尽管30年来,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独生子女相较非独生子女,仍占有物质条件和父母之爱的绝对优势。除此之外,独生子女所要面对的亲缘关系更为简单,不需要过多地为平衡关系做出妥协。或许正是因此,他们才被贴上了“任性”“自私”的标签—他们是站在充足的条件上和简单的关系中享受“任性”“自私”的权利的。这是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但事情总是双面的,由于绝大部分中国父母还无法做到“无条件的爱”,为唯一的孩子倾力付出的同时,也会增加更多的控制和期待,独生子女的占有和获得并不完全轻松。当独生子女面对非独生子女、面对更为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时,也得学习如何弥合自身与他人和环境的差异。

讲述者说3

他们曾经羡慕我是唯一

讲述者 |加加(独生女,1988年出于山东烟台)

我爸出生在农村,上有一姐一哥,后来他成为公职人员,离开了老家。因为城市和农村政策不同,我成了家族里唯一的独生子女,大伯和大姑则分别有两个孩子。小时候,兄弟姊妹都很羡慕我,因为我得到我爸的“溺爱”,他们却要跟兄弟姐妹“争宠”。长这么大,我爸没打过我一下,骂过我一句。如今家里人还常拿小时候我爸惯着我的事情当笑话讲。

四五岁那会儿,一天我看见邻居家孩子骑一辆小三轮车,也想玩儿,就过去对他说:“让我骑会儿行不行?”他没同意。我竟然一把把他拉下来,自己骑了上去。过后人家孩子妈拉着孩子到我家算账,我爸竟然护着我,说我做得对!今天想想,连我也惊诧了。

从小到大,好像没有什么要求是我提出了我爸没答应的,我想要什么、想干什么,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和支持。这一点,我的表姐、堂弟们就得不到,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用钱的时候就得考虑如何分配,不可能都花在一个身上。我表姐就向我抱怨过,她读研的时候她弟要买房,父母拿不出那么多,只好让她申请了助学贷款,将来工作了再还。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有烦恼—小时候吧,要比父母对谁好,长大了又要比谁对父母好。我有个闺蜜家里有两姐妹,她就经常得想,她姐带父母去哪儿旅游了一趟,她是不是也得带着去?过年过节,她姐给父母买什么,她又该买什么?这种比较常常让她觉得挺累的。我家自然不存在这种问题,孩子少,关系也简单,这应该就是独生子女的幸运之处吧。

因为这些“幸运”,我想,我身上会带有独生子女的特性,比如,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不太顾虑别人的看法,同时也受不了无故的责怪、不理解等等委屈。这还是结婚后发现的。

老公不是独生子女,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如果说,我更重视个人的意志、自由和空间,那么,在多子女家庭长大的他,则更重视别人的看法,更重视关系。因为他从小就得到了这样的“训练”,无论做什么都得考虑姐姐怎么想、父母怎么想、其他亲戚怎么想,兄弟姐妹之间有竞争、有不理解也是常事,他早已被“训练”得能一眼看出别人的需求,会本能地满足、讨好别人,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比如他姐姐家有什么事,他就认为把自己的事情搁一边也得先照顾姐姐,生怕有任何不周到让姐姐不满意;而在我的观念里,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这可以说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不同的成长背景造成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吧。

为此,老公常说“你们独生子女就是任性、自私”之类的话,他这么说我当然很委屈,也就常回击他“你是靠别人的看法活着,根本没有自我”。以前,这几乎成了我们相处中的雷区,一碰就炸,幸而经过不断的沟通,我们都更能理解对方与自己的差异,并不能简单地以“自私”还是“无私”来褒贬,也就不再互贴标签了。

讲述者说4

讲述者 |明明(独生子,1990年出生于广西桂林)

小时候觉得当独生子女特好,谁要说给我来个弟弟妹妹什么的,我准跟谁急。可是最近我突然体会到,当独生子女压力也够大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离开家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自从老妈退休后,就一天给我打仨电话,早上还没睁眼,她老人家的电话就来了,打听我吃没吃早饭,准备穿什么衣服;晚上睡觉前,照例得向她老人家汇报今天去了哪儿,和谁去的,干了什么;白天上着班,开着会,她也会不分时间场合地打电话来和我探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正忙得焦头烂额,跟她说“太忙了,挂了吧”,她就特不高兴,吊着的脸我隔着电话都能看见。

微信朋友圈也成了雷区,不论我发什么,老妈都立刻追加评论,或者直接一个电话拽过来,下达圣旨、发表高见,搞得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完全被她监视、控制了,恨不得把她屏蔽了。

两代人毕竟有许多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老妈开口闭口常常是“你怎么能这么想问题”“你怎么能和这种人在一起”“你怎么能这么晚不回家”……诸如此类的,让我几乎失去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我要去哪出个差、旅个游,老妈更会表现出特别的焦虑,担心这、担心那,嘱咐的话说上两车,烦得我恨不得不去了。我常常感觉,我的命好像不是我自己的,我好像是在替父母活,他们把我看得太重了,把我当成了他们自己的替身。

这时候我就不免大呼,要是有个兄弟姐妹该多好,老妈的眼睛也不会只盯在我一个人身上!老妈却理直气壮:把你养大我付出了全部!难道问你两句话的权利都没有吗?这可叫我如何作答?可不是吗,父母对我这个宝贝疙瘩可是当眼珠子似的看大的,小时候,新衣服、新玩具,多得家里塞不下,长大了,又帮我在广州买房买车,拿出了一辈子的积蓄……老妈讲话:你就知足吧!要是再来个小的,哪还有你什么事儿啊,不得跟你分财产?

唉,曾经拒斥二胎的我终于也体会到了独生子女身上的不可承受之重。难以想象,将来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对我寄予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多,我如何做到事事合他们的意,不让他们失望呢?

父母的过度关注有时会让独生子女“被爱窒息”。除此之外,独生子女即将面临的为父母养老的困境,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个老人生病,就能拖垮一大家子,四五个子女加上他们的配偶轮流照顾,也闹得人仰马翻,工作和生活全乱了套。无法想象,独生子女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战役。

讲述者说5

自从母亲住院,我家天下大乱

讲述者 |林林(独生子,1980年出生于吉林长春)

我和老婆都是独生子女。那天正在单位忙着,老婆突然打来电话,说老妈在公园不小心滑了一跤,摔骨折了,要马上动手术!我一听,脑子“轰”的一下,一方面担心老妈这把年纪了能不能扛得住,一方面还惦记着领导让我写的一大堆文案和等着开的会!我知道,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我请了假飞奔到医院,先找医生问明了情况,然后命令自己冷静来,安排老妈的事、老爸的事、孩子的事、工作的事……得给老妈办住院手续,帮她买好住院用的洗漱用具、饭卡、餐具、请好护工,还得回家帮她拿住院所需的证件、换洗的衣服,和医生确定好手术方案和手术时间;得马上打电话回单位,安排处理好紧急的工作,找好代替我出差开会的同事,和领导商量推迟上交文案的时间;得想好孩子接下来由谁管,谁接送、谁辅导功课;还得想好怎么跟老爸交代,一方面别吓着他,另一方面,也得想好平时全靠老妈照顾、根本不会做饭的他接下来怎么解决温饱……

事情千千万,能用的兵却只有我和老婆两个。她也在一家外企担任着中层领导,工作非常繁忙。我俩只得交替着请假,跑医院、跑家里、跑单位、跑孩子学校……恨不得变出三头六臂。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老妈刚做完手术,最需要护理的时候,远在江西南昌生活的岳父岳母那边儿也出了状况!岳父的高血压犯了,本来还瞒着我们,输了几天液都下不去,才给我们打了电话。老婆急疯了,可这会儿她要是回南昌,孩子就没人管,无奈,她给在南昌的同学打了电话,拜托人家替她回家看了看情况。

数月后,老妈的伤终于养得差不多了,岳父的血压也控制住了,我们家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去,可是想想就心有余悸。为此,我们召开了家庭会议,正式把父母的养老问题提了上来。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卖掉现在的房子,在郊区换套大点的,把父母和岳父母都接过来一起住,这样4位老人平时可以互相照应,有个突发情况我们也不用两地操心了。我知道,养老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或许独生子女在幼年会表现得“娇气”“任性”,但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在现实的考验下,他们往往会自然地有所成长,变得坚强、乐于付出和富有担当。不仅家庭中如此,工作中他们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彰显着并不逊于任何一代人的社会价值。

讲述者说6

反哺父母,反哺社会,是我的愿望

讲述者 |涓涓(独生女,1977年出生于河南安阳)

在父母身边娇生惯养长大的我如今已经成家立业,做了一个小男孩的妈妈。作为独生女儿,我和父母感很深,在他们老迈的时候和他们共同生活,对我来讲并不单是责任的要求,更是我内心的愿望。我爱他们,无时无刻不惦念着他们。

在父母的培育下,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立医院做精神科医生。10年来,许多病人在我的帮助下走出了精神疾患的阴影。我多次得到医院的表彰,更无数次受到病人家属的感谢。出于对我自己父母的关爱,也根据我的专业特长,我非常关心老年人尤其是临终者的心理境况。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公益事业,无偿担任义工,到医院、养老院为老年人做心理疏导,对濒死者献出临终关怀。由于我与自己的父母一直保持着心贴心的亲近感,也特别能理解其他老年人的感情和想法,与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很自然就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他们也把我视作自己的女儿。这样的沟通效果非常好,不仅使老人们减轻了孤独感,我自己也从他们身上收获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父母没有想到我会从一个娇娇女变成今天这样,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里,都那么富有责任感。我认为正是他们给我的足够的爱,使我有信心将人生的路不断拓宽,有力量将帮助的手不断伸长,能够在独享父母的支持后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反哺父母,反哺社会,我很骄傲。

如今,许多独生子女都成为家庭里的中坚和工作单位的骨干,人们发现,他们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情商、智商、能力、贡献等各方面都并不逊色,舆论给独生子女贴上的负面标签或许是个天大的误会。

研究者说:

别再抹黑独生子女

专家支持 |徐安琪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许多夸大独生子女人格缺陷的研究和报道都缺乏科学依据,我们有必要对这个广泛流行的错误加以拨正。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是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在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媒等共同文化环境以及时间的“消磨”下逐渐变小或消失的,最终两者会“趋同”。

No.1心理健康状况和婚恋观无差

有学者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比较的49项定量研究所进行的元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差异。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他们的恋爱观总体而言比较积极、健康,恋爱选择更注重感情基础;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在结婚目的、结婚愿望、生育意愿、婚姻观及婚后居住愿望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No.2亲子间的依存关系更深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家庭亲子间的相互依存更甚。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通常将自己的所有期待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在孩子的抚育、教育上更是全身心地投入。成年子女还将获得父母在结婚住房、花费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同时也是父母财产的唯一继承人。他们还将获得父母对第三代子女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倾心照料,亲子间的相互援手和情感的沟通、依赖都不逊于以往。

No.3独生子女不是“白眼狼”,相反还很热衷反哺父母

独生子女在亲子关系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和情感支持也不亚于非独生子女。40%的独生子女在就业后,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多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支持,已婚的、育有子女的被访者更少接受父母的帮助,同时也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一项青年择偶标准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均对“孝敬老人”的重要性打分最高,在29项择偶标准中的得分都排序第一。这可能是因为被访者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与父母间的依恋、唇齿关系无可替代。尽管青年人更希冀婚后与父母分居,以享受两人世界的自在生活,但他们依然对另一半孝敬自己的父母寄予厚望。

——摘编自《转型期的中国家庭价值观研究》

每个人都会从生命和际遇中获得不同的资源,也会面临不同的挑战,用这一视角看待,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是一样的。在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放开的过程中,并不是每对夫妇都急着生二胎,也有很大一批年轻人仍然选择只要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正从一种被动选择变成一种主动选择。

英国:独生子女家庭将过半

目前,英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是47%,到2021年,这个比例将达到50%。

英国肯特大学的社会学家弗兰克·吴迪教授说:“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孩子就像是上了保险,这样不仅能实现传宗接代的要求,还不用履行更多的义务。”

德国:独生子女更自信

德国是欧洲独生子女率最高的国家。在东德地区,35%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在西德地区,四分之一(约24%)的孩子是独生子女。

德国当代不少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独生子女从小得到足够多的关注,不仅更自信,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学校里成绩也更为优异。这些孩子从小在家里拥有话语权,喜欢讨论和发言,进入职场后,也常常担任领导职务。科学家们还证实,从小得到更多关注的独生子女,往往说话更早,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无疑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美国:“两极”家庭儿女最多

美国现有大约1600万个独生子女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五分之一。大约18%的已婚妇女在其生育年龄内只生一个孩子,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最穷的和最富的家庭孩子最多,中产阶级家庭喜欢选择独生子女。

小编结语

独生子女政策成为过往,独生子女却很可能在人类发展历程中长久地存在下去。我们祝愿每个家庭享有选择的自由,享受亲情的乐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闹大了!120元的香刚点着就被拔走续:民宗局介入,网友炸锅

闹大了!120元的香刚点着就被拔走续:民宗局介入,网友炸锅

大道微言
2024-05-10 00:05:25
5月9日俄乌最新:纪念日的超大规模袭击

5月9日俄乌最新:纪念日的超大规模袭击

西楼饮月
2024-05-09 15:11:52
44岁张静初分享美国生活日常:吃素不够还断食!孙俪养生都没她狠

44岁张静初分享美国生活日常:吃素不够还断食!孙俪养生都没她狠

Haha闲聊
2024-04-26 19:10:10
民粹,极左,越来越明显,清醒的网友都累了。

民粹,极左,越来越明显,清醒的网友都累了。

眼光很亮
2024-05-09 08:00:32
复旦交大等上海高校继续招收插班生 考生:像无风险的“二次高考”

复旦交大等上海高校继续招收插班生 考生:像无风险的“二次高考”

极目新闻
2024-05-08 20:23:58
“璩静事件”,福特曾有句名言:我雇了一双手,怎么来了一个人?

“璩静事件”,福特曾有句名言:我雇了一双手,怎么来了一个人?

阿尔法工场
2024-05-09 10:51:02
28岁的女人:出轨比自己大15岁的男人,半年后,后悔莫及

28岁的女人:出轨比自己大15岁的男人,半年后,后悔莫及

混音情感
2024-05-10 07:34:16
苹果历史上首次为广告道歉,最新iPad Pro广告吓坏网友

苹果历史上首次为广告道歉,最新iPad Pro广告吓坏网友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4-05-10 08:04:30
又看上中国?沙特砸210亿求先进雷达,中方霸气回绝:永不出口

又看上中国?沙特砸210亿求先进雷达,中方霸气回绝:永不出口

战争史
2024-05-09 15:57:28
高亚麟和杨紫有瓜!?

高亚麟和杨紫有瓜!?

八卦疯叔
2024-05-09 11:40:07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匡北北
2023-12-15 23:56:59
亮亮丽君夫妇遭处罚后忍不住哭了出来,直言活着太累太难

亮亮丽君夫妇遭处罚后忍不住哭了出来,直言活着太累太难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5-09 21:46:58
杭州: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杭州: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财联社
2024-05-09 08:33:12
如图,如果你年薪二三十万,回到清朝,大概率是左边打伞的那个人

如图,如果你年薪二三十万,回到清朝,大概率是左边打伞的那个人

作家李楠枫
2024-05-08 22:57:13
美印太司令刚上任叫嚣对华开战,中国空军放视频,让美军后背发凉

美印太司令刚上任叫嚣对华开战,中国空军放视频,让美军后背发凉

乐阳聊军事
2024-05-09 10:07:08
暗黑界人气女优架乃由罗宣布引退 大批粉丝心碎了

暗黑界人气女优架乃由罗宣布引退 大批粉丝心碎了

楚门记
2024-05-09 17:51:00
领导让我把一个很不错的员工裁掉,调查之后我发现了背后的阴谋

领导让我把一个很不错的员工裁掉,调查之后我发现了背后的阴谋

职场管理学
2024-05-09 08:53:17
23岁性感女星逛街遭男性骚扰跟踪,发文痛斥:真的很害怕

23岁性感女星逛街遭男性骚扰跟踪,发文痛斥:真的很害怕

文艺圈娱乐号
2024-05-09 09:09:16
我的天啊,李沁这里被秒得好惨啊。

我的天啊,李沁这里被秒得好惨啊。

唱跳rap乒乓球
2024-05-09 15:38:26
3-2补时绝杀!胜利拒绝送新月夺冠,C罗破门+2中柱,刷爆5大纪录

3-2补时绝杀!胜利拒绝送新月夺冠,C罗破门+2中柱,刷爆5大纪录

侃球熊弟
2024-05-10 04:18:07
2024-05-10 10:50:44
玲珑街拍
玲珑街拍
街拍达人,分享帅哥美女穿搭
8655文章数 249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镇雄男子医院对峙行凶者:对峙1分钟 当时我刚做完手术

头条要闻

镇雄男子医院对峙行凶者:对峙1分钟 当时我刚做完手术

体育要闻

用50万欧元,换一场绝境逆转!

娱乐要闻

贾斯汀比伯升级当爸!晒海莉6个月孕照

财经要闻

周鸿祎正在下一盘我们看不懂的大棋?

科技要闻

李彦宏评璩静:优秀员工才代表真实的百度

汽车要闻

限时4.59万 续航200公里 吉利熊猫卡丁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不懂就问,站姐转黑为什么是明星的第一酷刑

数码要闻

小米智能摄像机 C700 今日开售:800 万像素 4K 分辨率,349 元

亲子要闻

大宝从妈妈怀里!“抢过”二宝抱在怀里,谁知下一秒...,所以这就是二宝比较结实的原因?

公开课

父亲年龄越大孩子越不聪明?

军事要闻

以军称发动空袭打死哈马斯海上作战部队指挥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