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案件改编的电视剧《扫黑风暴》近日火爆全网,收视率和话题度节节攀升。
“扫黑”作为影视剧作热门题材,本身就“自带话题”,再加之取材于震惊全国的真实大案、要案,配合跌宕起伏的剧情,让广大网友看得十分“上头”。
《扫黑风暴》剧照 来源于《扫黑风暴》官方微博
8月9日,该剧在腾讯视频上线6小时播放量就破亿,开播13天播放量突破16亿,豆瓣评分8.0分,关键剧情也频频冲上热搜。
1至6元买全集?部分网友很“买账”
而就在《扫黑风暴》风靡全国的时候,屏幕之外的一场“盗版风暴”却偷偷来袭。
8月20日,总集数28集的《扫黑风暴》播出内容刚过半,《扫黑风暴》27集版本突然在网上流传出来,并火速传遍全网。
同时,《扫黑风暴》版权方也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追查盗版来源。并在官方微博发布反盗版声明,呼吁广大观众“不看不转盗版内容”。
图片来源于微博
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提醒广大观众:在互联网上有人未经许可擅自非法传播、销售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盗版内容,严重扰乱了电视剧《扫黑风暴》的正常播放秩序,侵犯了出品方以及播出平台的合法权益,也对创作者以及观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涉嫌构成刑事犯罪。
图片来源于微博
据网上流出图片显示,多位用户声称手握27集资源,以1至6元不等价格售卖。一些盗版商的片源甚至包括《扫黑风暴》全集。
在豆瓣某小组,一个发《扫黑风暴》全集资源的帖子一小时内获得2000多评论,一个链接失效了,下一个链接就跟上;微博里也有不少网友喊着:“全集资源1元,老客白送,可直接私戳领取。”
不少想一睹为快的网网友纷纷上钩,但有些网友等到的却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少观众表示去购买“被泄露的送审版”时遭遇了连续骗钱,有人被骗了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图片来源于微博
据了解,泄露到全网的盗版版本为送审样片版本。某电视台的一位制作人员表示,通过技术手段对比发现,网上流出的版本与播出版本有所不同,剪辑和混音都存在一些差别,画面字幕位置也与播出最终版本不同,说明此视频的流出可能在剪辑、调色和内容送审环节等。
流出的送审视频文件编码时间为今年2月8日,制作公司可以通过查看物料输出信息查看素材的拷贝情况。
在了解了不法盗版商牟利甚至骗钱的情况后,很多追剧网友在《扫黑风暴》官方微博下留言,自觉抵制泄露出来的全集资源,并声援片方的合法维权行为。
图片来源于微博
但仍然有些网友表示这种情况发生不只是不法盗版方的问题:《扫黑风暴》确实是好剧,要充VIP也能接受,但买了VIP仍然看不全,还要买3元一集的超前点播,而且不买、不看就避免不了被剧透,这种双收费模式难道不是一种“割韭菜”的行为么?
于是,追剧“上瘾”“上头”的观众,面对摆在面前的资源,很难抵制诱惑,成为盗版产业的VIP,为盗版黑色产业买单。
黑色产业链屡禁不止 “资源群”导致损失过亿
确实,超前点播在部分网友看来“吃相难看”,但造成影视剧作盗版泛滥的真正原因确不是平台的收费模式,盗版侵权的黑色产业早就猖獗,形成了有规模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屡禁不止。
无独有偶,热剧片源遭“泄露”事件屡见不鲜:2015年大热剧《芈月传》播出过半时便遭全集片源泄露;同样大热的穿越剧《庆余年》也曾遭遇过全集泄露,《延禧攻略》提前爆出了尔晴的结局,产生了著名的“尔晴死在越南”事件。
《延禧攻略》剧照 来源于百度百科
如何做到这边剧刚播,那边就盗出全集?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多次亮剑整顿,但为何仍然屡禁不止?
据了解,盗版影视资源的获取十分简单粗暴。某国外盗版组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获取资源有其核心技术,仅需几分钟,且全程无需人工参与。
盗版资源源头获取后,网盘传播、VIP浏览器插件、VIP视频解析接口等轮番上阵,从多渠道到多平台,从需要下载到免费享受VIP,从利用各大APP漏洞到手机版破解视频APP,不法商贩在社交性、灵活性、流畅性等方面一一击破,就为了让追剧“上头”的网友们多方位享受“第一手”高清资源。
于是,微信、QQ、微博等各类社交软件中广泛传播的“资源群”就应运而生了。
经常在网上找资源的网友,对于点进资源下载链接后要求加微信私聊的情形肯定不陌生。
想观影追剧,只要88元成为“代理”,就能享受各大视频网站的“会员权益”,不仅如此,自己发展下线,售卖这些资源还能再赚一笔。
下线往往需要向上级交大十几元的“管理费”,这种类似“传销”的模式在网上已经成团队,有规模。甚至有售卖者指出:有些资源来源“正规”,是内部人士牵线搭桥的。
而流出的这些资源中,大多都不是“干净清白”,搭配某些不良、不法网站的广告已经是常规操作,而这些习以为常的广告正是一些盗版商贩的主要变现渠道。
至此,一条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盗版贩卖黑色产业链就此形成。
几块钱的资源能对正版影视剧作造成多大影响?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就因资源群损失过亿票房。多个资源群发布到盗版链接,“一元一部,三元打包给大家拜年”。
《流浪地球》海报 来源于百度百科
出现盗版的第一天,制片人龚格尔就估测,该片的单点链接平均观看次数在2万至10万,甚至更高。当日龚格尔估算全部春节档影片网络盗版观看数量超过2000万次,随着下载和传播量不断扩大,这个数字也是几何倍递增。
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已经从几天前的53.3亿下降到51.47亿,两亿票房的“蒸发”,已经等同于一部发挥还不错的中等成本电影票房。
盗版市场屡禁不止 整顿需共同努力
有需求就有市场。购买盗版资源的用户不用开通多个平台VIP,不用理会各式各样的点播,仅需几元就享受看片的优惠,这种“简单”“实惠”的操作何乐而不为?
而对于盗版产业链来说,极低的投入成本、极低的传播成本就能换取高额的收益回报,确实是一笔“横财”。这也是盗版产业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原创者花了大力气、下了大成本带来的作品,却被盗版任意蹂躏,盗版不仅伤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感情,也在践踏整个行业的正常运行逻辑。
腾讯视频开通超前点播页面 来源于腾讯视频官网
网络盗播贻害无穷,依法规制必不可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视情节严重将被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等处罚。在具体执法层面,近来公安部门专门开展了系列专案侦办工作,打掉了诸多作案团伙。国家版权局建立了版权保护预警机制,震慑了不法分子的侵权盗版企图。
但打击盗版资源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使打击盗版的最终效果大打折扣,对于盗版黑色产业链,只打击“搬运工”远远不够,盗版产业链上下游都应收到法律制裁,相关部门对于监守自盗的“内鬼”、推波助澜的“中介”、贪图便宜的“买手”应一一击破,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影视剧作创作氛围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影视制作方也不妨好好思索,如何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友好的观剧环境。让观众捧场重点要留住观众的“心”,“超前点播”等模式固然能够让广大网友进行二次消费,但盈利的同时,也应注意广大网友的追剧观感。利用观众对于作品的喜爱,明目张胆的“割韭菜”未免“吃相难看”。
总而言之,营造良好的影视剧创作环境,打击盗版生存空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责编:战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