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就免不了要阅读经书,而佛门众经书中,无有能比《金刚经》,金刚般若是最殊胜的法门。
《金刚经》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诸佛都是以《金刚经》之法门得道,世间诸法都是从《金刚经》中受到启发,可见受持本经功德之殊胜。
《金刚经》中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重点,都蕴含着佛门的精髓,有许多人读懂了其中一句话就能够觉悟超脱。
如禅宗六祖,在听五祖讲解其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大彻大悟,曰: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这就是《金刚经》的殊胜之处,它能破除众生的无明,通达事物的本相,染净万法的根源。
佛说“修佛就是修心”,心是人的最根本,众生沉溺苦海皆因执着妄想,故而,《金刚经》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其用意就这四个字:放下我执。
若能放下,离成佛也就不远了。
01“三心”不可得,是说过去、现在、未来都在变化当中
要想彻底明白“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这句话的要义,首先就先得明白这“三心”代表了什么。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种时光都是不可捉摸的。
过去的时光已经彻底消失,永远也回不来,未来还没发生,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有人或许会说,“现在”不是能把握住吗?
但“现在”存在于当下的一刹那,当自己有珍惜“现在”的念头时,这个念头就已经成了过去,想着这一秒,就来到了下一秒。
心念如流水,现在刹那就成了过去,下一秒即成现在,当自己察觉到心念的到来时,它就已经成为过去的了。
现在、过去、未来都不是处于一个定量,念头刹那生、刹那灭,现在心刚起,就已消散成过去,因此,过去在不断增加,未来已不断变成现在,现在也不断成为过去。
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也正印证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这句话,世间万物都是如梦幻泡影般不可捉摸,也如雾霭闪电般快速变化。
《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正是告诫众生,万法皆空,万物本身自带空性,心中起了什么念头,想要留住什么,终不可得,终会消散。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63%
02当下,不能“得”,也不能“灭”;心,不是“空”,也不是“有”
有人或许会说,既然得到了也会失去,万物皆空,一切终将虚无,那还追求什么呢?但是三心不可得,并不是说什么都是虚无,都是没有。
当下不能“得”,但是也不能“灭”,人总要有念头的,不然也就成了活死人,成了没意识的生命。人的每一刻也是存在的,若是没有当下,那就是真正的死人了。
曾经有个僧人认为一切皆空,只需要努力控制自己的念头就行。于是不吃饭,只静坐。但饿了两天,念头还是一如既往的多,于是去请教师父。
师父告诉他:“人的念头,不是不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你觉得只需要控制自己的念头,其实本身也是属于执著妄念。”僧人这才明白,妄念不会因为自己静止不动,它也静止不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也不是虚无,所谓的“空”也不是如众生理解中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人总要吃饭,感受到的寒冷也是真实的。
若是觉得一切虚无,不吃饭,不怕冷,抛弃不了妄念,后果只会是失去自己的生命。
但心也不是“有”,而是“变灭”。就像佛说万物皆空,众生以为是一切终归虚无,其实佛说的是万物终会变化。
虚无并不是万物的空相,相反虚无其实是一种“有”,就像一片区域,高楼是一种“有”,高楼崩塌变得荒芜,杂草丛生也是一种“有”。
即使草没了,沙漠,土地,空气不也是“有”吗?即使空间崩塌,那么黑暗不也是一种“有”吗?
佛说的空,其实虚无的“空”,而是变灭的“空”,佛认为高楼变成荒芜是“空”,荒芜变成沙漠是“空”,沙漠再变成虚无也是“空”,万物不断变灭,所以万物本性自空。
这也正如《心经》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切事物的“相”其实都是“空”,“空”又在事物的“相”中体现。
因而,《金刚经》三心不可得的用意还告诉世人,不要认为什么都不争取,什么都不动,什么都不要,就是佛说的“空”的境界,就能放下自己不好的念头。
执着于放下,其实跟执着于拿起一样不好,都是起心动念。
03心不可得,其真正用意,是教你“放下我执”
我执除了执着于放下,也有众生执着于拿起。佛说万法皆空,其实就是三心不可得,“空”是变灭,想要得三心,就是看不到诸行无常,认为万物能够“恒常”,从而产生执念妄想。
为了满足自己欲望陷入苦苦追寻之中,得不到内心会痛苦,为了得到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烦恼。
甚至得到的欲望太强烈的话,自己把持不住本心,会变得不择手段,坠入魔道。即使得到了,就永远幸福了吗?
得到了也要忍受失去的痛苦,世事如白云苍狗,是是非非终无常,费尽心思,转眼又是一场空。
人生赤条条来,也赤条条去,能带走一物吗?沧海都会变成桑田,更何况相比之下自己得到的一些微末之物呢。
想到得到什么留住什么,到最后却会发现人生就是空空如也,赤裸裸来去无牵挂,什么也得不到。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人生本是空空,放下执念,方得自在解脱,这就是三心不可得的用意。
《金刚经》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其实就是告诉众生,万物处于不断变化中,诸行无常,不因有而喜悦,不因无而悲伤,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这才是真正“放下我执”。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放下我执,也就放下了妄想执着,一旦放下,离成佛也就不远了。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