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案例 | ​贵州银行“三重三强”做实反诈防骗工作

0
分享至

文 / 贵州银行安全保卫部 单长红

当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增长迅猛,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重要犯罪类型。作为地方省级法人金融机构,贵州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打击治理工作作为一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和维护我行客户资产安全的重要管理任务真防实控,取得了良好成效。

重宣传教育,强协调联动,营造反诈防骗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内部教育与外部宣传双点发力,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一方面通过积极邀请外部专家和行内风险防控专业人员开展反欺诈培训、持续开展营业网点“每日1分钟安全学习”、定期组织开展业外案件分析会议、不定期发布各类反欺诈工作提示和案例警示等不断提高全行员工的识骗防骗能力,为帮助客户防范电信网络欺诈筑牢基础。自2018年6月以来,仅营业网点“每日1分钟安全学习”培训已开展652期,对提升一线网点工作人员反欺诈能力启动明显成效,全行营业网点堵截异常开户、开卡等各类欺诈行为数量连续二年保持50%以上增长。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圈”等“六进”安全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安全知识,自2019年5月活动启动以来,全行累计开展各类“六进”活动4936场次,发放各类反诈骗宣传资料66.8万余份,受众人数149.7万余人次,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二是注重和公安机关、监管部门、政府部门、金融同业、媒体等开展反诈方面的交流协作,积极组织分支行和属地相关单位联动合作,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反欺诈宣传、开展反诈工作交流和信息分享等,践行“共建共治共享”平安社会理念,共同致力营造浓厚防骗社会氛围。

➣ 贵州银行积极组织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圈”等安全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安全知识

重系统建设,强管控处置,提升以科技手段防堵诈骗能力

一是大力推进线上反欺诈系统建设,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构建“事前侦测+事中拦截+事后分析追踪”的全流程欺诈风险精准识别的反欺诈系统。目前,我行已完成54种业务类型、36种名单类型,共754支交易反欺诈名单控制规则的设计与开发配置;实现覆盖13个渠道,534支交易,17种风险场景类型的超过1000条交易规则设计与配置,并上线投产250余条;建立“黑名单拒绝+白名单通过”的名单控制动态管理机制,将涉及黑IP、黑账户、黑设备、严重违法犯罪等确定的欺诈客户纳入黑名单,并拒绝交易。

二是大力推进渠道反欺诈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构建集前端抓拍和后端识别分析相结合的精准欺诈人员识别防御系统。通过部署在全行所有营业网点、自助银行的人脸识别设备,及时将进入我行网点的人脸数据与部署在应急监控中心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比对,在不被可疑人员察觉的情况下,提前识别出重点防范对象,并启动预警监控。实现了在突发事件尚未发生时已经做好应急准备,启动主动预防模式,将防范关口前移。

三是持续做好系统运营维护,实时动态监测各类异常交易行为,对各渠道发生的可疑行为、欺诈行为的进行预警和防御。截止目前,我行反欺诈系统完成对各渠道超5亿笔交易请求的监测,阻断客户风险交易156万余笔,识别疑似风险交易近116万笔。此外,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相对集中风险类型,及时向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发出风险提示,督促其完善风控措施,堵塞风险漏洞。

重流程管理,强排查督导,完善账户管理机制

一是多渠道完善柜面开户流程管控,最大限度减少欺诈开卡行为。为强化客户身份认证,我行利用“贵州公安”APP辅助我行业务经办人员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并启动柜面人脸识别系统的研发、测试和应用,目前已上线贷记卡激活交易中的人脸识别功能。

二是加大存量账户排查,最大限度消减存量账户涉诈风险。截至2021年4月30日,我行共计排查账户1203236户,发现可疑账户1509户,其中可疑对公账户675户,其中可疑个人账户834户。为加强风险防控,我行已对排查出的可疑账户采取了调高洗钱风险等级、不收不付、强制备注等措施。

三是加强银警联动,助力涉诈案件侦破。除按司法机关要求及时配合对可疑、涉案账户的查询和冻结外,我行还主动将2017年以来柜面堵截疑似有组织开户、开立账户疑似用于出租出借或出售、冒名开户、持伪造证件办理业务等675起涉诈风险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助力公安机关破案。其中,仅2021年年初以来,我行柜面成功防赌可疑开户事件71起,协助客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事件2起,避免了客户33.8万元的资金损失。此外,我行还严格按照公安机关要求排查涉案账户,并通过排查对我行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完善,提高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能力。

(栏目编辑:张丽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中国金融信息科技类主导期刊。
1641文章数 4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