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岱庙配天门的西侧有六块石碑并立,中间题诗四首,两侧题对联一副,是清代定亲王分别于道光十二年、十三年、十五年题写,赠送给泰山道士浚川大炼师的诗作,表达了定亲王对浚川大炼师的诚挚友谊以及对其仙风道骨的赞颂,被称为《定亲王题诗碑》。定亲王是乾隆皇帝第一子永璜之孙,名叫爱新觉罗·奕绍,他与泰山道士浚川大炼师的友谊,要从一次岱庙祈雨说起。
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京师久旱无雨,6月27日,定亲王奉道光皇帝御制圣文到岱庙祈雨。此次祭祀活动非常成功,祭祀仪式刚结束,当天京城及周边地区就连降大雨。正是这次祈雨活动,促成了定亲王与浚川大炼师的第一次相见。两人虽为首次相见,却一见如故。定亲王异常激动,特赋诗一首赠与浚川大炼师,抒发对浚川大炼师的赞美和得见知已的兴奋心情,并以“宿缘”形容两人的关系。
其一:
朝礼名山意至虔,羽衣导引入南天。
烟云缭绕神仙宅,花雨缤纷道德篇。
自与苍松同老健,不求丹药契真铨。
相逢直似曾相识,握手殷勤证宿缘。
赋诗似乎还不足以表达定亲王对浚川大炼师的欣赏,为赞大炼师的仙风道骨,还特拟联一幅,赠给浚川大炼师。“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
道光十三年(1833年),浚川大炼师专程赴京拜访定亲王,定亲王非常高兴,赋诗一首,并表达对浚川大炼师为他专门诵经祈福的感谢之情。经过第二次见面,两人的友谊进一步加深。
其二:
千里遥来老炼师,殷勤握手慰遐思。
东风恰送青鸾驭,西苑重逢白鹤姿。
代致虔诚经默诵,惟祈丰裕岁咸宜。
小苑尽可容仙侣,且绾行旌数日迟。
道光十五年(1835年),浚川大炼师再次赴京看望定亲王,适逢定亲王六十寿诞,定亲王乘兴赋诗,将两人的相见喻为仙人相会,生日宴喻为蟠桃会。
其三:
云鹤翩翩踏软尘,不辞千里肯来宾。
重游竟践三年约,相见欣逢六秩辰。
洒扫亭台留法驭,康强耆老即仙人。
世间亦有蟠桃会,无事谈元自率真。
定亲王洒扫亭台延留浚川大炼师,两人讲经论道,交谊愈深。浚川大炼师离京返泰山,两人分别时定亲王又赠诗一首。
其四:
款留晨夕语从容,斋馔园蔬不腆供。
海屋添筹欣止鹤,山林返旆羡犹龙。
停云暂启临漪榭,观日曾登绝顶峰。
分手长途天气热,会看凉雨护仙踪。
道光十六年(1836年),浚川大炼师得知定亲王病逝的消息,异常悲恸,整理定亲王所赠诗联,专门刻制成碑,以示对定亲王的纪念。这座《定亲王诗碑》的刻立成为清代王爷与泰山道士友谊的最好见证,也为研究清代泰山道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宋凯
版权声明:公众号如需转载“Hi泰山”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