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远景
▼蓟马近观
一、症状
蓟马具有趋嫩性,取食植物的新梢、新叶、嫩芽、嫩茎、花和幼果等幼嫩组织。
讲完症状后,下文将专门列出多作物的危害症状图谱。
1.叶片、嫩梢受害
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叶面上有密集的小白点或长条状斑块,后期叶脉变黑褐色,受害嫩梢节间变短,生长缓慢。
叶背面出现长条状或斑点状黄白、银灰色斑块,后期斑块失绿、黄枯、叶脉变黑褐色,叶片逐渐皱缩、干枯。
2.花器、嫩果受害
花器受害,初为白斑,后期变褐色,逐渐枯萎。
果实受害,会产生疤痕,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展,呈现不同形状、不同程度的木栓化,严重时造成落果。
3.其他
蓟马除了直接危害植物以外,还可以传播病毒病。
二、作物危害图册
1.蔬菜
(1)辣椒
(2)茄子
(3)豆角
(4)黄瓜
(5)甜瓜
(6)大葱
(7)大姜
2.果树
(1)草莓
(2)葡萄
(3)柑橘
(4)芒果
3.大田
(1)小麦
(2)玉米
(3)水稻
(4)花生
(5)棉花
蓟马为什么难防?
● 看不清蓟马个体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楚,谁没事会拿个放大镜呢?通常是出现症状后,才会意识到有蓟马为害。
● 喜欢躲蓟马有昼伏夜出的习性,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在寄主表面活动。平时喜欢藏在花内和叶片背面,而卵一般在植物组织中,很难杀死。捉迷藏,我就服你!
● 太活跃成虫善飞能跳,可借助外力四处逃窜,因此,蓟马一旦发生,扩散很快,防治困难。
● 繁殖快从卵到成虫仅需14天,世代更替快,容易泛滥成灾,又是一个防治难点。
● 抗药强蓟马经过长时间的药剂洗礼,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和生物源药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蓟马综合防治方法
总的来说还是那就口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①加强管理工作 及时处理蓟马危害严重的植株,集中统一销毁,减少虫源。由于蓟马有入土化蛹的习性,通过覆地膜,在提高地温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阻止蓟马化蛹。
②蓝板诱杀 蓟马有趋蓝色的习性,用蓝板诱杀成虫,可以减少危害的种群密度。
③药剂防治 定植前1~2天对幼苗用吡虫啉、噻虫嗪进行灌根处理,减轻危害。发病初期应选用触杀和内吸性好的药剂进行防治,如啶虫脒、噻虫嗪、多杀霉素等。如果虫口密度大还可考虑用烟剂防治。
注意事项
● 施药应在早上10:00之前进行,重点喷花、幼果、顶尖及嫩梢部位,做到细致均匀。
● 蓟马有个特点就是当棚室的温度达到16~19℃以上时,开始从土壤中往植株上转移,准备取食危害,可根据棚室的温度进行准确的防治。
● 蓟马除了在植株上危害之外,有达到三分之一的蓟马还存在于土壤当中,因此在防治的时候除了上部喷雾防治之外,一定要注意同时喷地面!
农业技术
微信号:nyjs123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