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物恐怖主义:人类和平安康的新威胁(6)

0
分享至

续上期(点击此处,浏览上期)
本期是《生物恐怖主义:人类和平安康的新威胁》连载之六。

七、生物防恐在中国

生物恐怖袭击在全球范围的出现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

我国近年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再次成为让全世界不容小觑的东方大国,因此更加难以避免被国际的好战分子甚至是恐怖分子当作攻击目标;我们的武器装备日益精进,对我们发动传统战争无疑是得不偿失的,生物战将成为敌对分子攻击我国的重要手段,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在我国,对生物安全的关注主要形成于“非典”疫情之后。为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我国成立了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并初步建立了生物医学预防和反应机制。

但在现实中,我国民众尚未掌握足够的生物国防概念和相关素养。

为此,我国必须抓紧树立高度的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生物防恐的战略地位,通过社会舆论引导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全民重视生物安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生物战剂逐步向打击精准化、过程隐蔽化、事件早期化及杀伤巨大化等方向转变,大大增加了生物恐怖威胁的不可预知性和防范难度。

生物恐怖袭击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其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隐蔽性强,不易为人们察觉,一旦发生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将会造成大规模的杀伤,要消耗大量的医学资源,人力警力等对抗它,此外还会对经济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

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

作为生物安全领域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纲领性的重要法律,《生物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对于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传染病防控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抗击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生物安全法》的出台并实施是以上大考经验的法治总结形式之一。

可以预见,《生物安全法》将在防范生物风险、促进生物技术发展、支撑国家生物安全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我国面临的生物恐怖形势相当严峻,这决定了我们在生物防御生物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上,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发展策略上,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生物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多专业素质培养,重点加强应急管理体系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满足应急保障需求的全能人才,实行多岗位能力锻炼,开展多技能临床培训,组织全员防控救治技能培训,提升突发情况下岗位转换效率。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将突发生物安全事件处置纳入各级政府常态训练工作,定期组织强化演练。

(二)建立健全反生物恐怖袭击的预警、应急机制

早发现、早报告、早准备、早防控,是有效处置生物恐怖的前提条件。一旦出现生物恐怖袭击,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内向民众发出警告,迅速做出反应,有效控制危害的蔓延。根据反生物恐怖的专业特点,必须尽快建立传染病预警机制、生物恐怖情报预警机制和生物事件危害评估系统,实现生物恐怖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

只有在平时建立起高效的组织体系,才能在生物恐怖袭击发生时,尽快建立起高效的联动机制,第一时间按照预定方案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快速形成战斗力,最大程度上降低恐怖袭击带来的危害。

(三)优势互补,构建军地一体的生物防御体系

发挥军队在未来生物恐怖袭击医学救援中的骨干中坚作用,从法制、科研、平台、预案、预警、应急管理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军队与国家和地方的衔接,切实将军队生物防御力量纳入国家生物防御体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入,统一建设,统一指挥,统一使用,建立军民一体、平战结合、密切协同的国家生物防御体系,实现军地优势互补,迅速带动国家整体生物防御能力的提高。

针对反生物恐怖的特点和要求,研制编写一批适用于反生物恐怖的软件、手册、技术方案和标准,并高效整合现有的应急救援力量,力争短期内形成一套实用的卫生装备体系、一套方案手册、一套标准体系、一批专用药品试剂、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力量,确保一旦有事,迅速发挥作用。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技术集成、系统配套、军民结合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反生物恐怖研究和技术支撑基地,建设必要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提高重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监测、检测能力。

(四)集成配套,迅速形成系统保障能力

针对反生物恐怖的特点和要求,研制编写一批适用于反生物恐怖的软件、手册、技术方案和标准,并高效整合现有的应急救援力量,力争短期内形成一套实用的卫生装备体系、一套方案手册、一套标准体系、一批专用药品试剂、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力量,确保一旦有事,迅速发挥作用。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技术集成、系统配套、军民结合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反生物恐怖研究和技术支撑基地,建设必要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提高重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监测、检测能力。

(五)研究与发展并重,兼顾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

当前的主要威胁是经典的生物战剂和自然存在的烈性致病微生物,未来的潜在威胁主要来自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过的新的致病微生物或致病生物因子。因此,既要争取在短期内对传统生物病原体的侦检、治疗、疫苗与消除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又要立足于未来与长远发展,加强生物安全与反生物恐怖的基础研究。针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新发传染病、潜在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体,要强化统筹谋划,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完成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任务的同时,建立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反应队伍。这样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有生物恐怖事件发生,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未完待续,下期更精彩!
敬请关注《奇云空间》网易号!

仅列出作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

【1】奇云. 网络恐怖主义:没有硝烟的战争[J]. 城市与减灾, 2012(3):14-18.

【2】奇云. 生物恐怖主义:世界和平和人类健康的新威胁[J]. 城市与减灾, 2012(4):19-25.

【3】奇云.危害世界的化学恐怖主义[J]. 城市与减灾, 2012(5):16-20.

【4】奇云. 核恐怖主义敲响核安全警钟[J]. 城市与减灾, 2012,(2):7-13.

【5】奇云. 网络恐怖主义——没有硝烟的战争(一)[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5-11,302(A6).

【6】奇云. 网络恐怖主义——没有硝烟的战争(二)[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5-30,310(B3).

【7】奇云. 网络恐怖主义——没有硝烟的战争(三)[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6-13,316(B3).

【8】奇云. 人类基因组计划:过去,现在和将来[J]. 化石, 1995(1):2-5.

【9】奇云. 人类基因组计划:过去,现在和将来[J]. 生物学教学 1994(10):1-4.

【10】奇云. 正在显现的传染病威胁着人类[J]. 生物学教学2003(7):5-8.

【11】奇云. 神秘的美国257实验室[J]. 当代军事文摘, 2005(12):27-28(首发2005年9月28日《北京科技报》)

12】奇云. 如果没有病毒[J]. 科技文萃, 2003(9):20-22.

【13】奇云. 人造流感病毒,又一个潘多拉魔盒?[J]. 科技潮, 2012(4):64-65.

【14】奇云. 如果没有病毒世界会怎样[J]. 海峡科技, 2003(7):22-24.

【15】奇云. 如果没有病毒……?[J]. 科学24小时, 2003(12):6-9.

【16】奇云. 打开SARS疫苗问号[J]. 苏南科技开发, 2004, (5):30-31.

【17】奇云. 警惕新传染病陷阱[J]. 生活与健康, 2003(7):6-11.

【18】奇云. 南极病毒:潘多拉魔盒即将开启?[J]. 西江月, 2005(10):71-72.

【19】奇云. 合成生物学指引我们向何方?[J]. 生命世界, 2011(5):42-47.

【20】奇云. 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J]. 卷宗, 2011(6):91-92.

【21】奇云. 只要能够想到,就能合成创造——来自合成生物学的诱惑[J]. 科技潮, 2012(3):62-65.

【22】奇云. 基因组的精密工程——2012年生命科学研究的六大突破之一[J]. 生命世界, 2013(5):552-53.

【23】奇云. 2013年值得关注的6大科学领域[J]. 科技潮, 2013(3):54-57.

【24】奇云. 病原体研究的重大突破──1997年诺贝尔医学奖回眸[J]. 生物学教学, 1998(06):1-3.

【25】奇云. 南极神秘病毒带给人类灭顶之灾?[J]. 海峡科技, 2003(4):27-27.

【26】奇云. 南极病毒:潘多拉魔盒即将开启?[J].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5(6):24-25.

【27】奇云. "南极神秘病毒"会否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J]. 科技潮, 2003(4):52-53.

【28】奇云. 南极发现神秘病毒带给人类灭顶之灾?[J]. 科学大观园, 2003(6):26-27.

【29】奇云. 南极冰融激活古老病毒?[J]. 视野, 2003 (8):50-51.

【30】奇云. 科学家再造"西班牙流感"病毒[J]. 自然与人, 2006(1):6-9.

【31】奇云. 征服"死亡天使"是否有过[J]. 发明与革新, 1996, 07:32-34.

【32】奇云. 狙击艾滋病病毒——中美科学家抗艾滋病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 科学之友, 2005(7):25-26.

【33】奇云. 如果没有病毒……?[J].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03(7):8-10.

【34】奇云. 超级恐怖——埃博拉病毒重现江湖[J]. 上海科学生活, 2002 (1):26-30.

【35】奇云. 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J]. 世界科学, 2001(3):20-21.

【36】奇云. 人工合成病毒引发恐慌[J]. 发明与革新, 2002(11):34-35.

【37】奇云. 人造生物的命运会怎样?[J]. 大科技, 2003(2):34-35.

备注:本文的参考文献,仅列出作者本人在国家公开出版发行的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献。

【1】生物恐怖主义:人类和平安康的新威胁(1)
【2】生物恐怖主义:人类和平安康的新威胁(2)
【3】生物恐怖主义:人类和平安康的新威胁(3)
【4】生物恐怖主义:人类和平安康的新威胁(4)
【5】生物恐怖主义:人类和平安康的新威胁(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奇云空间
奇云空间
深度解读前沿高新科技
26文章数 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